北宋边塞诗的概念界定、取材标准与研究回顾

2021-12-06 00:28丁沂璐
牡丹江大学学报 2021年10期
关键词:边塞边塞诗研究

丁沂璐

(西北民族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学部,甘肃 兰州 730030)

边塞诗是时代兴衰荣辱的晴雨表。唐代边塞诗之所以垂范后世,在于这种诗歌范式与唐王朝开阔恢弘的胸襟气度相适应,并将奋发有为、慷慨激昂、雄豪尚气等精神气韵[1]发扬光大。北宋边塞诗在延续前代书写经验的同时,又彰显出独一无二的个性特征,引起了学界的广泛关注。评述之前,有必要重新审视边塞诗的概念,明确其取材标准,厘清其与论兵诗、战争诗、使辽诗的关系,从而深刻认识北宋边塞诗在乐府体裁与地域、战争、出使、比较与影响等题材方面取得的研究成就。

一、边塞诗的概念界定

边塞诗发轫于先秦,《诗经》中的战争诗为其原初面目,其中《采薇》《六月》《出车》《常武》《杕杜》诸篇均围绕周王朝与猃狁的民族关系展开描述,或反映边情危急,或歌颂将帅智勇,或彰显军容之胜,或批判征戍之弊,所涉边事较为广泛。至秦汉,诗家感于徭役繁重与战事残酷,遂作《长城歌》《战城南》《十五从军征》与《饮马长城窟行》,再次聚焦民生苦难与政治黑暗。汉末的军阀混战与瘟疫肆虐,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动荡与凋敝,催生了建安文学苍凉悲壮的艺术面貌,同时也促成了边塞诗向“苦寒主题、游侠主题、文人立功”[2]等领域的积极开拓。这些主题在南北朝边塞诗中得到发展与深化,至唐代,更是形成了边塞诗派,将创作推向顶峰。无论是两千余首的数量之众,还是初唐四杰、王孟、高岑、李杜、张王、元白诸家的参与之广,抑或边塞风光、建功愿望、歌颂英雄、思乡怀远等题旨之丰以及奋发有为、慷慨激昂、雄豪尚气等内蕴之厚,均共同指向了唐代边塞诗的成绩斐然。在《沧浪诗话》中,严羽这样表达了对唐代边塞诗的赏爱之情,“唐人好诗,多是征戍、迁滴、行旅、别离之作,往往能感动激发人意”[3]。这句话,不仅道明边塞诗乃唐诗魁首,也指出了唐代好诗的选取标准,即“感动激发人意”。在《沧浪诗话》之前,钟嵘已认识到这种“感动”的宝贵,第一次在《诗品序》中明示边塞诗的表现内容与情感基调,即“或骨横朔野、或魂逐飞蓬;或负戈外戍,杀气雄边;塞客衣单,孀闺泪尽”,认为这些“感荡心灵”的内容只有借助“陈诗”与“长歌”才能成其激荡与豪壮。古人在评述时,虽然未能明晰边塞、从军、征戍、战争诸多题材,但是,其风格与内蕴的探讨对于我们把握边塞诗的特质仍旧意义重大。

检阅古籍,最早将“边塞”列为诗歌门类的是太宗朝李昉等人编纂的《文苑英华》。该书“军旅”门下的“边塞”一类,收录唐代35人边塞诗54首,是对边塞诗这一题材最早、最明确的认同。①稍后,真宗朝的姚铉在《唐文粹》中亦承认边塞乃唐代诗文的九大题材之一。②元初,方回在《瀛奎律髓》中将诗歌题材细化为49类,“边塞”位居其一,取材亦打破了《唐文粹》只注目唐代诗文的拘囿,追溯至先秦文学,亦将宋人惠崇、宋祁、梅尧臣、王安石等人的诗歌编选入内,表现出宽广的学术胸怀。尽管“边塞”门类的合法性逐步确立,但是,文论家、诗评家对“边塞”这一概念的自觉使用却没有及时跟进,而是多沿用“征戍”“从军”等旧说。③直到杨慎的《升庵诗话》问世,才自觉以“边塞”论诗,诗评多达四处。

将边塞诗作为一种独立的诗歌类型进行研究,始于上世纪二十年代。1924年,徐嘉瑞在《中古文学概论》中提出了“边塞诗”的概念,并对唐诗进行了主观与客观的“实质分类”,认为边塞诗归于客观类。这一分类透露出作者对边塞诗的部分认识,却与获得科学、严谨的定义有一定距离。1984年,甘肃兰州召开了中国唐代文学学会第二届年会。会议汇集学术论文百余篇,仅边塞诗研究的文章就达六十余篇,学会将其中的26篇文章编辑成书,定名为《唐代边塞诗论文研究选粹》。这些文章,就边塞诗的内涵、评价、繁荣原因、域外影响、边塞诗与征戍诗的界定以及具体诗人诗作都进行了深入研究。其中,胡大浚《边塞诗之涵义与唐代边塞诗的繁荣》与肖澄宇《关于唐代边塞诗评价的几个问题》二文尤引人注目。胡文对边塞诗的概念进行了如下界定:边塞诗写边疆战争,却不局限于边塞战争,还关注到“以汉民族为主体的唐帝国与边疆少数民族或四邻国家间的友好交往、商旅往来”[4]此类“与边塞或战或和的形势息息相关”的方面。肖文指出边塞诗应该书写“边塞战争或与边战有关的行军生活、送别酬答、将士矛盾、士卒思亲怀故、喜怒感慨、牢骚劝勉”[5],亦可表现“边塞风光、自然景物”以及“边地风土人情和民族交往”。二人观点是对边塞诗仅是反映边塞战争的诗歌此一狭隘认识的反省,意义十分重大。

此后,关于边塞诗的概念,学界虽有争议却鲜能生新。直到阎福玲《边塞诗及其特质新论》一文出现,才有了实质推进。作者认为“边塞诗是一种以历代的边塞防卫为前提和背景,集中表现边塞各类题材内容的诗歌”[6],并从政治性、社会性、地域性、时代性以及文化性等方面概括其特质。阎氏之所以强调“历代”,志在打破边塞诗多着眼于唐朝的局限,但是,就其特性来看,文化性似乎无法将“边塞诗”与其他题材严格区分,彰显其特质。阎氏亦认识到这一点,故在氏著《汉唐边塞诗研究》中将文化性略去不表,遂令边塞诗的面目更加清晰。本文在前人基础上,重新界定边塞诗的概念:边塞诗是一种以边塞防卫为前提和背景,囊括东西南北四边,描摹边塞风光,彰显塞防险要,反映民族交流,表达边事态度,包蕴各种边塞题材的诗歌。

二、北宋边塞诗的取材标准

在上述概念的指导下,北宋边塞诗的取材大致遵循以下法则:第一,诗人的创作地点不受拘囿。作诗地点不必为边塞,诗歌主旨是衡量其是否入选的根本属性。无论诗人身处何处,只要心系边防、情系边事,其诗即边塞诗。第二,诗歌的边塞指向可以虚拟,不必真实。譬如,诗之边塞可以是真实的边塞城池,如雄州、庆州、邕州,也可以是宽泛的、逐渐虚化的塞垣意象,如关山、陇头、阴山,地域指向不必与北宋实际的边疆地理严格对接。换言之,在文学边塞与事实边塞中,研究以前者为取材标准,以后者为诗歌阐释的目标一隅。第三,边塞视角不局限于北部与西北,亦及西南。除却大量的北部、西北边塞诗,部分南方边塞诗同样传达了明确的塞防意识与清醒的安危判断,因故收入。结合宋诗创作实际来看,欲知边塞诗的自家面目,还需与论兵诗、战争诗、使辽诗、送人使辽诗等题材类型稍加厘清,为研究扫清障碍。在界定概念时,“边塞防卫为前提和背景”是边塞诗区别于其他诗歌的核心特征,换言之,话题是否关涉边地塞防、安内御外是重要的取舍标准。

首先谈论兵诗。边塞诗与论兵诗既有重合,又各自为阵。徐积有两首《赠胡大夫》,一曰:“其谁知公,胸中之奇。弗施于兵,施于有政。”另一曰:“好读奇书好运筹,横刀常赋玉关秋。……应须读尽平蛮策,二广封疆近吉州。”就二诗而言,均谈兵论奇,不同的是,第二首不仅谈兵,还透露出对广南一路防塞的担忧、对控扼西南边民的忧虑,兼有论边与论兵的双重属性,故可纳入边塞诗的研究视野。

其次论战争诗。表现边地冲突的战争诗是边塞诗,场域不在边塞者则仅为战争诗。北宋中期宋夏交战频繁,时人创作了大量的宋夏战争诗,如苏舜钦《庆州败》、刘敞《没蕃士》、梅尧臣《故原战》。这些诗大多围绕宋夏交战的场域、事件、人物命运、边防措置等展开论述,体现了对陕西缘边的关注,均为边塞诗。

最后论使辽诗。众多使辽诗都反映了北地风俗、民族交往、国家安全等“与边塞或战或和的形势息息相关”的问题,王安石《澶州》“城中老人为予语,契丹此地经钞虏”可为一例。但是,并不是所有的使辽诗都能入选边塞诗。譬如刘敞《过中京后寄和贡两弟》,脱离了卫边背景单纯写思乡念亲,又如苏颂《和题会仙石》亦与民族交往、塞防形势无关,均不收录。与使辽相伴生的,北宋还出现了大量的送人使辽诗。这些诗歌,多承载着出使艰辛、彰显民俗、保卫防塞等诸多话题,亦可入选。

三、北宋边塞诗的研究回顾

宋代边塞诗进入学界视野,始于上世纪八十年代。1989年,台湾地区黄麟书先生编辑的《宋代边塞诗钞》问世。这是第一部宋代边塞诗总集,全书约65万字,凝聚了作者的极大心血。此外,黄先生在边塞历史地理研究与塞防思想研究方面亦成果卓著,先后出版了《边塞研究》《边塞研究续集》与《唐代诗人塞防思想》,意在弘扬民族精神,呼吁树立塞防观念。继黄麟书先生之后,台湾成功大学的张高评先生以《宋代文学研究丛刊》为阵地,先后发表了《苏轼苏辙边塞诗之主题与风格》与《南宋使金诗与边塞诗之转折》二文。后一篇文章所涉内容十分广博,在宋辽交聘的背景下论述了“北宋使辽诗与边塞诗之新变”,又在宋金和议的背景下探讨了南宋使金诗的主题与风格。此外,张高评还发表了《北宋使辽诗之主题与风格》一文,对宋代边塞诗的内涵予以剖析,并总结了宋代边塞诗对唐代边塞诗的继承与开拓之功。2004年,张高评在《台湾宋诗研究的现况和展望》一文中明确指出宋诗研究应该朝着“宏观整合”的方向发展,并建议尝试“以咏物诗、题画诗、咏史诗、山水诗、边塞诗为论题,研讨唐诗宋诗间之源流、因革、传承和开拓”[7],积极呼吁加强宋代边塞诗的相关研究。

进入21世纪,大陆学者陆续展开对宋代边塞诗的相关研究。④遗憾的是,尚未出现全面研究北宋边塞诗的相关成果,只有南宋边塞诗的整体结论,即李晓丹的硕士论文《南宋边塞诗研究》。北宋边塞诗的专题研究大致呈现如下视角:唐宋边塞诗比较与影响、乐府边塞诗、地域边塞诗、使辽诗、宋夏战争诗与北宋军旅诗、个案研究的边塞诗考察,下文试从上述六个视角回顾北宋边塞诗研究。

(一)唐宋边塞诗比较与影响研究

比较研究方面,硕士论文主要有刘森的《唐宋边塞诗对比研究》与卢红军的《唐宋边塞诗词的比较研究》。前者认为宋代边塞诗比唐代边塞诗的内容更丰富,理性色彩加强,并从文学的自身发展、主体政权在文学中的导向性揭示差异成因。后者从历史背景、战争题材与风格表现等方面对唐代边塞诗与宋代边塞诗词进行对比,考究异同,探求原委。期刊论文,主要有李迪《唐代与北宋边塞诗比较》、谭浩烨《唐宋边塞诗词羌笛悲凉意象成因》以及赵飞、郭艳华的《唐宋边塞诗风格成因比较》。赵飞与郭艳华认为唐朝空前繁盛的政治、经济、文化土壤,北宋孱弱的军事实力、猖獗的外族入侵以及唐宋文武认识的差异性与政策的倾向性,都是造成唐宋边塞诗风格迥异的原因。影响研究方面,陈健《试论中唐边塞诗在唐宋边塞诗风演变中的意义》认为中唐边塞诗最早将“理致”和“思辨性”等因素与边塞生活凝练融合,为北宋边塞诗的理性品格奠定了基础,乃唐宋边塞诗转变之关捩。上述研究有意在唐宋边塞诗之间搭建桥梁,对比异同,揭示成因,探究影响,并取得了一定成就。

(二)乐府边塞诗研究

乐府边塞诗的代表作,有吴彤英的《宋代乐府题边塞诗研究》与孟静的《宋代古题乐府研究》。吴文对宋代乐府题边塞诗在整体把握后,又进行了入乐状况、模式拟变、主题揭示以及乐府与非乐府比较等细致考察;孟文则对《少年行》与《昭君》类乐府题边塞诗之创作主题的复变关系加以研究。此外,韩文达《浅谈宋代征战主题乐府边塞诗创作》亦推进结论。上述研究虽然立足两宋,却只针对乐府边塞诗,距离获得北宋边塞诗的整体结论仍有距离。

(三)地域边塞诗研究

卢晓河《北地战争与边塞诗》、刘金凤《宋代咏宁夏诗歌研究》与樊文军《北宋陕北地区边塞诗研究》均凸显出鲜明的地域特征。不同的是,卢文聚焦北部,贯通数朝,而樊文与刘文则分别聚焦陕北与宁夏,紧扣北宋。其中,樊文将陕北的军事格局置于北宋的时事背景下进行观照,将陕北边塞诗分为反映战争、书写灾难、送别酬答、描绘风光等类型,在揭示其忧患意识与爱国主题的同时,亦彰显其长于议论、以文为诗、以俗为雅的自家面貌。此外,樊文军另有《空间诗学:回归文学生命意义现场——以北宋陕北地区边塞诗为例》一文,结论大致相近。与唐宋边塞诗比较与影响研究、乐府边塞诗研究相比,地域边塞诗研究已经呈现出关注地理与书写塞防有机结合的趋势,联系时代与时事更加密切,风格特征等相关结论亦更加清晰。

(四)使辽诗研究

使辽诗研究可分为整体观照与个案研究两类,整体研究又有专论北宋与统观两宋之别。专论北宋的成果,首推王水照先生的《论北宋使辽诗的两个问题》,此文最早认识到北宋使辽诗的独特价值,认为它反映了宋使对于宋辽平等外交的抵触与无力改变的隐痛,与盛唐边塞诗相比,具有理性克制、运笔含蓄的特点。诸葛忆兵《论北宋使辽诗》一文则认为使北诗因此具有检讨边策、增强了解、消除隔阂的文化意义。杨静《北宋使辽诗研究》是第一篇关于出使诗的硕士论文,肯定了北宋使辽诗记录风光、彰显民俗、书写士子隐痛与自尊的文学价值。此外,张国庆《从辽诗及北宋使辽诗看辽代社会》对使辽诗记录契丹生活的真实与丰富,郑子运《宋人使辽诗的文献价值》对其交代奉使路线、落实跨国邮传、了解异域风俗、校订他书正误等价值,均予以肯定。统观两宋者,有蒋英的《论两宋使北诗》与《两宋使北诗三论》、陈大远的《宋代出使文学研究》。陈大远博士首次将宋代出使文学作为一个整体进行观照,对于使臣选派、出使行程录、出使诗、出使词等都进行了专门研究。

使辽诗的个案研究,主要聚焦苏颂、苏辙、彭汝砺与王安石,主要成果有陈大远《论苏颂使辽诗的“大国情怀”》、胡彦《试论苏颂“使辽诗”中的爱国情怀》、王文科《论苏辙的使辽诗》以及沈文凡、陈大远的《宋辽交聘背景下的彭汝砺使辽诗》。王文科认为苏辙使辽诗反映了边地风貌与异族生活,具有摒弃偏见、增进了解的进步意义。沈文凡、陈大远则从宋辽交聘的背景下对彭汝砺使辽诗进行研究,揭示诗中的风光描绘与民俗关注,使途艰辛与思乡寂寞,以及背后折射的大国情怀与和平愿望。

个案研究最精彩亦最艰辛的,则属王安石使辽与使辽诗考辨。自上世纪八十年代至今,共有以下成果推进这项研究,分别是李德身《王安石“使北诗”考》、赵克《王安石“使辽”及“使辽诗”考辨》、张涤云《关于王安石使辽与使辽诗的考辨》、刘成国、卢云殊《王安石使辽考论——兼与张涤云先生商榷》。其中李德身首次指出王安石只有一次伴送辽使的经历,所作几十首描写塞外风光的诗均为“使北诗”。对此,赵克力辟王安石“使辽”之说,揭示荆公两拒使北、送伴北使之实,并详考赴边、抵边、返回的诗歌创作情况。与赵克观点不同,张涤云进一步指出王安石不仅曾伴送辽使至边境,也曾于嘉祐八年四月作为遗留物国信使使辽,并厘定《奉使诗录》与《伴送北朝人使诗》两次边塞经历的诗作。张氏结论引起学界关注,刘成国对出塞诗词创作必须有出塞经历的结论提出质疑,并以《临川先生文集》中王安石对伴送北使据实相告与只字未提使辽经历为证,力辟王安石“使辽”之说。经过上述学者的考证,王安石的使北经历从“有”到“无”,其接伴与使辽之辨伪,以及相关的诗歌创作都愈发清晰,考证亦弥足珍贵。

观上可知,无论是整体研究,还是个案研究,使辽诗研究已经较为充分。所论出使艰辛与思乡之苦,民俗彰显与文化交流,亦可为送人使辽诗提供有益借鉴。

(五)北宋军旅诗、宋夏战争诗研究

北宋军旅诗研究只有袁君煊、肖华的《宋辽战争:宋初军旅诗的内核》,文章以太祖、太宗两朝的军事活动为经,就陶弼、田锡、王禹偁、路振、魏野、郭崇仁、释昭宇等人的论战、论兵诗进行了详细探讨,认为宋初军旅诗除了具备反应战事的“诗史”性质,并能跳出唐音窠臼,形成“以诗论兵,以诗论战”的自家面貌,对后来诗歌影响深远。

与军旅诗相比,宋夏战争诗的研究成果则较为丰富。2002年,张廷杰的《宋夏战事诗研究》[8]问世,对宋夏战争诗产生的社会背景、题材范围及其诗史性质与地位均有深入研究。关于宋夏战争诗的论述,主要围绕以下几个话题展开:一是题材研究,有张廷杰《宋夏战事诗题材论析》、梅国宏《宋代诗人笔下的宋夏战争题材诗歌论略》以及景鹏飞的《北宋宝元、庆历年间宋夏战事诗初探》。二是民族情感研究,如邢会《宋夏战事诗的称谓类型及情感内涵》、郭艳华《“诗史”观辨正及宋夏战事诗的“诗史”性质》。三是宋夏战争对北宋文学与士大夫品格的塑造与影响。郭艳华⑤对此贡献良多,既有宋夏战争对文学格局、文人心态的宏观概览,又有对范仲淹心态与文学的专门探研。此外,赵瑞阳、赵静就此话题分别发表了《宋夏战争对北宋诗文革新之影响》与《宋夏战争与庆历士风的嬗递及其文学呈现》。观上可知,由最后一个角度切入,可以看到边塞、战争、文学与诗人心态在北宋时局下的延续,为北宋边塞诗研究向纵深拓展提供了可能。

(六)个案研究的边塞诗考察

个案研究中,直接以边塞诗为研究对象的成果较少,主要有张廷杰、张国昉《〈瓦亭联句〉考辨——兼论苏舜钦的边塞诗》、张廷杰《论梅尧臣的边塞诗》、诸葛忆兵《范仲淹的西北边塞诗作》、以及王守芝的《论司马光诗歌中的民族观》。二张论文揭示了瓦亭对于宋夏的防塞意义,并对所记战事予以考辨。张廷杰指出梅尧臣边塞诗具有心系边塞、记录战事、忧国忧民的显著特征。诸葛忆兵揭示了范仲淹西北边塞诗的御边思想、边防寄托以及儒帅风雅。王守芝从司马光的边塞诗与咏怀诗入手,揭示了诗人睦邻友好的民族观与国治兵强的军政观。此外,柳开《塞上》备受学者青睐,孙利平、刘为民进行鉴赏,韦永稳则将其与《袁姬哀辞》进行校勘。

个案研究中,很多边塞诗研究隐藏在诗人整体诗风的背后,有些甚至未在题材上界定为边塞诗,其研究却紧密围绕边事、边塞诗展开论述。第一,梅尧臣边塞诗研究。涂序南的博士论文《梅尧臣研究》结合宋夏战和的背景,从送友使辽、歌颂将帅、斥责避事等方面分析了梅尧臣边塞诗,从而勾勒出梅尧臣的治军、治边思想。新世纪之后,一批硕士论文将梅尧臣边塞诗研究推向明朗化,如王静《梅尧臣诗歌研究》、张兴茂《梅尧臣送别诗研究》、王淮喜《梅尧臣诗风嬗变之研究》。张兴茂指出梅氏送人使辽诗反映了赴辽艰辛、辽邦款待、去国怀乡等特质,张立荣[9]从诗体角度指出其送人使辽诗喜用七律。第二,刘敞、刘攽边塞诗研究。硕士论文方面,刘美荣《刘敞诗歌研究》指出刘敞《出塞曲三首》“格调高亢,气完语遒”,王凌云《刘攽及其诗歌研究》与李腊梅《刘攽文学研究》从民生、战乱、思乡、收复等角度认可刘攽边塞诗的有的放矢,批判有力。第三,宋祁边塞诗研究。马瑞《宋祁诗歌研究》从将士思乡、边备落后等方面揭示了宋祁边塞诗的书写特征,温洁《宋祁诗文系年及行实考述》认为宋祁《真定述事》有不胜重任、壮志未酬之意。第四,其他个案的边塞诗研究。王抚超[10]揭示了欧阳修诗忧心边民、控诉剥削的特质。谷学颖[11]专论邹浩“边塞之歌”,注意到邹浩将边塞与送别的完美融合。观上,北宋边塞诗家,学界仅仅注目梅尧臣、苏舜钦、范仲淹、司马光、柳开等人的相关成果,甚至像刘敞、刘攽、宋祁、欧阳修这样的边塞诗巨擘,其研究亦被遮蔽在整体的诗歌观照中,并未独辟边塞一类,与北宋边塞诗的真实结论尚有一定距离。

综上所述,结合唐宋时政分析边塞诗的时代个性,围绕宋辽交聘阐释使辽诗的现实意义,聚焦北宋边战解读边塞诗的情感内涵,立足边塞城池探究边塞诗的地域特征,这些研究大大推动了北宋边塞诗的研究进程,为今人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参考视角。同时,上述研究也存在显著的遗憾:一是取材的局限。上述研究并未统观北宋边塞诗,因此不能在全面占有资料之后理性评估、择点论述。二是理解的局限。所论未能立足北宋的治政个性与边防经略深入揭示诗歌的情感内蕴,在地域书写、爱国情怀、民族交流、战和认知等角度都留有遗憾。许菊芳的《试论宋代边塞诗的理性精神》能够从重文抑武的国策与内敛平实的心态切入,却因碍于篇幅,未能深入。艺术特质的把握,对其“诗史”解读,仅有郭艳华的《“诗史”观辨正及宋夏战事诗的“诗史”性质》一文较为翔实。至于意象与典故的选用,议论弘肆、说理透辟的艺术特征,学界均未能形成整体结论。三是学科借鉴的不足。上述研究未能在边塞诗与政治、军事、地理、外交等学科之间搭建桥梁,即便文学内部的回答,北宋边塞诗的魅力亦未在宋诗艺术的诗学批评中得到积极回应。这些不足,为北宋边塞诗研究提供了生发空间,有待于进一步探讨。

研读北宋边塞诗,可以发现它们内涵丰富,话题多元,手法多样,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北宋边塞诗承载着同仇敌忾的尚武精神,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慷慨深沉的医国情怀,遥寄千里的送别相思,焦灼迫切的收复情结,在表达上述感情基调的同时,其诗又流露出探求边略、辛苦经营的理性精神。这些深厚的内蕴与鲜明的观点,常常借助叙事、议论、用典等艺术手法进行阐释,并表现出因革前代、屹然挺立的书写态度。研究北宋边塞诗,不仅有助于深化对宋诗内蕴与审美趣味的认识,更有助于从中把握北宋王朝的御边形势、安边理想、民族关系、国计民生等诸多问题。

注释:

①《文苑英华》中“行迈”门下的“奉使”类 与“馆驿”类,“军旅”门下的“讲阅”类与“边将”类也保存了一些边塞诗作。

②《唐文粹》将唐代诗文分为作乐、古乐、感慨、兴亡、幽怨、贞节、愁恨、艰危、边塞九类。

③叶梦得《石林诗话》:“魏晋间人诗,大抵专工一体,如侍宴、从军之类,故后来相与祖习者,亦但因其所长取之耳。”严羽《沧 浪诗话·诗评》:“唐人好诗,多是征戍、迁谪、行旅、别离之作,往往能感动激发人意。”辛文房《唐才子传》评王建诗“又于征戍 迁谪、行旅离别、幽居官况之作,俱能感动神思,道人所不能道也”。

④关于宋代边塞诗研究,王金伟博士最先对 文本辑录与研究现状予以述评。然观今人 成果,在切入视角、成果补充、得失总结 等方面,北宋边塞诗的研究回顾还有较大 的补充空间。(王金伟.宋代边塞诗词文献及其研究评述.兰州文理学院学报(社会 科学版)[J].2015(3).

⑤郭艳华的相关成果,详见《论宋夏战争与 北宋文学创作格局的形成》《宋夏战争与北 宋文人士大夫精神品格的形成及其文学呈 现》《宋夏战争与北宋文人的“倦客”情怀 及文学呈现》《由范仲淹的诗词创作看其历 经宋夏战争前后的心态转变》《论宋夏战争 对范仲淹文学创作的影响》等文章。

猜你喜欢
边塞边塞诗研究
FMS与YBT相关性的实证研究
“新边塞诗派”的崛起
相见欢·读《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有感
辽代千人邑研究述论
视错觉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与研究
群文阅读在小学古诗教学中的应用策略——以“边塞诗的魅力”教学为例
EMA伺服控制系统研究
河西走廊断想
边塞饮酒记
试论唐代士人的边塞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