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众专业产教融合方向和路径研究
——以文物相关专业为例

2021-12-06 00:28李晓莉
牡丹江大学学报 2021年10期
关键词:产教文物融合

李晓莉

(山西旅游职业学院,山西 太原 030031)

在汉语中,“小众”一词的意思是被少数人接受的事情和爱好。在我国教育体系中,小众专业指被少数学生喜欢和热爱的专业,也被称为“冷门专业”。

一、我国教育中的小众专业设置

我国教育学科领域中,一直存在着一些非主流专业,这些专业分布于各个学科当中,如本科中的古生物学专业、高职中的殡葬管理专业、中职中的铀矿开采专业,专业人才社会需求少、人才培养数量少,但在社会发展中又不可替代,经常会因其小众,让学生、家长对其充满好奇。小众专业中又有普遍小众和区域小众之分,前者是所有人都认同的小众专业,后者则是针对特殊的地域设置,如少数民族地区文化和技艺类专业。小众专业又被称为“冷门专业”,进入二十一世纪,小众专业因长期培养人才不足,导致相关岗位无人可用,这就是“冷门专业不冷”的现象。在我国,文物类专业就是小众专业之一。

在我国,文物指人类在社会活动中遗留下来的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遗物和遗迹,在我国教育系统中,文物相关专业从中职到研究生教育中均有相应的设置。在中职教育领域,文物相关专业包括文物保护技术和古建筑修缮与仿建。在高职教育领域,文物相关专业包括文物修复与保护、古建筑工程技术、考古探掘技术、文物博物馆服务与管理和少数民族古籍修复。本科教育领域中,根据2009年发布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学科分类与代码国家标准》,文物相关专业归属人文与社会科学类下的历史学、考古学等,主要包括考古学、文物与博物馆学和文物保护技术。研究生教育领域中,文物相关专业包括考古学、文物与博物馆学。文物类专业的本科和研究生教育中又在各个专业下设多个方向,各校依据自身办学条件进行相应设置。

二、产教融合理论的发展

“产教融合”这一概念起源于高职教育的校企合作,是校企合作的一种深度形式。随着高等职业教育从高等教育体系中分离,与中等职业教育合并发展成职业教育新领域,“产教融合”成为职业教育的热词,指职业教育以产业、行业、岗位三维度的需求为导向,与产业、行业、企业在人才培养、课程建设、师资队伍、实践基地、实习实训等多方面紧密合作,根本上解决职业教育培养中出现的“供给与需求不对称”的问题。这个发展过程可以称之为我国产教融合的初级阶段,职业教育在这一阶段里不再是高等教育学科型培养的低层次形式,走出了自己的特色之路,但是不同区域、不同产业、不同院校产教融合情况良莠不齐。

现阶段,产教融合已经发展到了中级阶段。产教融合的实施主体已经从职业教育这个单一的领域,发展成为多维度的主体,包括政府层面的经济带、城市或城市群,产业层面的产业或产业链,行业层面的行业或行业链,教育层面的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实施的具体内容已经从解决产业行业人才需求升级为解决人才培养与行业产业发展不同步、行业产业创新动能不足、区域产业集群与学科集群不融合等深层次的问题。产教融合的目标已经从单纯的教育界的供需平衡诉求转变为服务于国家战略。

未来,产教融合将成为一种“革命”,引领教育体系和产业系统发展方式的融合与变革,对接二者的整体制度设计,成为国家战略的一部分。

三、小众类专业发展现状

在我国,义务教育结束后,有中职、高职、本科、研究生四个层次的教育,中职和高职主要培育技术技能型人才,本科和研究生教育主要培育科研型人才。近几年新出现的应用型本科则指以应用技术为定位的本科教育。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日趋严重,青壮年劳力在人口中比例降低,专业招生由下至上的虹吸效应明显,而专业就业的门槛又因为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发展阶段而日渐提高,导致很多小众专业人才入口处招不上生,人才出口处门槛高,技术型人才不好就业。在夹缝中生存的小众专业,幸运地迎来了00后学生,这些学生的成长环境与80后、90后迥异,他们更加理性、尊重兴趣,成为小众专业发展的新动力。

1.中职文物类专业

中等职业教育中,设立文物类专业的学校并不多,现有的多设立于中等艺术学校,几乎没有校企合作,学生入学的文化水平较低,使整个培养的过程非常艰难,多数学校仅是外聘专业人士来校任课,专业技能的学习并没有保证。其中专业办的好的,如南京的莫愁职业中专,与南京图书馆共同培养古籍修复人才,在古籍修复界取得了良好的声誉。

2.高职文物类专业

高等职业教育文物类专业最早起步于2003年左右,多数省份有一个专业办学院校,少数省份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办学院校,其中有两个不同的文物专业分别设置于两所院校、一个学院办两个以上文物类专业的情况,绝大多数院校设置的文物专业是文物修复与保护专业。高职文物类专业经历了学科式办学向职业教育转变,几乎都办起了具有高职特色的文物专业实训室,主要培养文物修复与保护、文物鉴赏、文物讲解等核心技能。其中,浙江艺术职业学院文物修复与保护专业于2011年被确定为中央财政支持专业,部分省份将文物专业确定为省级重点建设专业或参与教育部创新发展行动计划。莱芜职业技术学院依托文物修复与保护专业成立了二级学院,牵头成立了文物修复职业教育联盟。

3.高等教育中的文物类专业

高等教育领域的文物类专业办学点并不多,多设在历史学院,考古学专业为传统学科,后续有考古学的研究型硕士、博士教育,文博专业起步较晚,后续有文博专业硕士教育,文物保护技术专业需要有理化专业背景,部分学校设在化学学院或理化学院。由于高等教育中文物专业以培养研究型人才为主,校企合作较少,多数毕业生考取并从事文物领域公务员或事业单位专业技术岗位工作。

文物类专业建设情况在不同层次教育中差异很大。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发表重要讲话,高度重视文物工作,提出“加强文物保护、坚定文化自信,开创新时代文物工作新局面”的要求。文物是一个行业,没有发展成产业,但是人才需求与行业发展要求的矛盾并没有因为有上述文物教育形式的存在而消失,最重要的原因是文物专业人才的培养过程中产教融合不到位,靠文物行业短期培训培养出的人才学源结构不合理,培养过程短视,人才储备严重不足,向产业转型、创新乏力,导致文物行业发展可持续性差。

四、产教融合视野下文物专业发展方向

1.文物类专业产教融合的现状及原因

相比产教融合做的好的专业,文物类专业产教融合仅仅处在初级阶段,仅仅处在原始的校企合作阶段,而且仅指高职文物专业。首先,文物对应的行业没有形成产业。我国文化大产业圈中,文物行业与其他行业、产业似乎存在着一条沟壑,文物行业范围相当狭窄,似乎只包括文博单位、文物交易企业。因此文物专业以需求为导向培养人才时,可培养的人才种类就十分有限。其次,文物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方式中,校企共育的所有举措都能够完成,但是在关键的技能培养和人才就业上存在短板。比如每一件文物都有不同的修复和保护技术方法和技术路线,在文物修复与保护人才的培养中,学生接触不到真正的文物,修复和保护技能的学习不可能像制造类专业一样有标准的流程和评价指标。再如高职文物专业与文博单位有校企合作,但学生想进入文博单位就业,学历就成了问题,即使以合同制技工身份进入单位,也长期处于同工不同酬的状态,打击了学生职业发展的热情。第三,文物类专业培养的人与行业需要的人不匹配、不同步、创新动能差。文物类专业的设置中不同层次的教育都有明显缺点,中职文物专业只是培养专业基础和初级技能,高职文物专业培养核心技能,基本上简单的各省文物专业都有,复杂的看各省文物行业实力,培养的人与区域需求不吻合,三年时间培养的技能几乎不可能直接适应岗位需求。本科和研究生层次的文物类专业几乎都是学习、研究中渡过,通过考试进入岗位后再学习技能。岗位技能尚不能掌握,何谈创新。第四,产教融合的主体几乎没有政府的参与,都是院校主动拉文博单位加入,文博单位本身没有用人的自主权,因此文物专业的产教融合就变成了一般的合作,文博单位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关键的文物标本、创造就业上爱莫能助。

2.文物类专业产教融合的发展方向

基于上述现状可知,文物类专业产教融合存在诸多瓶颈,有些是教育领域自身不开放的原因,有些则是行业自身的问题。文物本身不是制造业中的产品,是业已存在的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物质遗存。文物行业是在保护文物的前提下利用好文物,发展文物(艺术品)产业就是在文物行业的基础上处理好教育链、人才链、创新链的关系,进而丰富产业链。

在文物行业及相关产业中通过持续深入推进产教融合改革,转变教育结构、产业发展模式,促进教育链与人才链改革、产业链与创新链有机融合,解决好文物行业、产业发展变革与专业教育系统之间的供需、匹配问题,最终实现文物行业的产业化创新发展、文物人才的创新培养、并最终推进我国文化事业变革。

五、产教融合视野下不同层次文物专业发展的路径

1.文物类专业产教融合发展的主体选择

文物类专业加快推进产教融合发展,首先应该从主体的改造上入手。教育领域中的尝试已经十分乏力,需要政府层面的参与。几乎在中国的所有区域中,没有一个城市或省份把文物当成重点发展的大产业,但是中国没有一个城市或省份不重视文物工作,因为文物不仅是旅游业的主要资源,更是区域文明的化身。中国改革开放以来,文博事业不断受到重视,全民对文博事业的关注,无不是重视文化的体现。政府层面重视文物行业,用政策引导高校、职校和文博单位、企业合力推动,产教融合这件事才能够有根本保证。文物的保护和利用,有利于坚定我国文化自信、扩大我国文化影响力,精神上的富裕高于经济上的富足。

2.不同层次文物专业的产教融合角色选择

现有文物专业教育虽然数量少,但于现在文物行业来说,规模是相适应的,需要针对不同层次文物专业进行产教融合角色的分配。中职教育的文物专业以培养文物专业基础知识、交叉学科基础知识、文物专业基本技能为使命,培养过程中不断渗透工匠精神,学生全员升入高职文物专业。高职文物专业存在两个角色选择,一种是技能培养由全而不精向少而精状态转变,以培养区域内一至三种特色技能为主,山西省应以古建、壁画、青铜器为主,浙江、江西地区应以陶瓷器为主,陕西地区应以考古发掘为主,西藏地区应以民族古籍修复为主。第二种则是向应用型本科教育转型,以培养适应岗位需求的文博人才为主,克服就业门槛的问题。高等教育中本科生教育也是两种角色选择,第一种也是向应用型本科教育转型,第二种是将文物专业做为交叉学科进行建设,形成多角度的研究和创新格局,如与理化专业形成文物保护技术学科,与艺术设计专业形成文创学科,与建筑专业形成规划学科,与旅游专业形成文物讲解学科等,不断丰富文物产业内涵,创新产业格局。

3.解决设计、认知、实践、挑战等方面存在的融合问题

推动文物专业产教融合转型升级,从理论到行动实践还有多方面的问题需要解决。首先,文物专业与文物行业产教融合的系统性设计是最大的问题。产和教表面上看起来有合作,但人才供给和需求问题并没有解决,人才培养过程中关键的标本、实践机会问题没有解决,行业因缺乏创新无法转型升级为产业的问题没有解决。其次,广泛存在着校企合作代替产教融合的错误认知。校企合作这种初级的融合形式的效果只存在于课程、项目、小型合作中,无法起到系统性革新的作用。第三,产教融合实施存在实践瓶颈。如文物行业整体的保守发展状态、人才门槛的设置问题、产学研脱节问题等。第四,教育领域中办学模式的变革困境。以高等教育领域为例,在历史专业领域中封闭办学,专业教学力量以历史学科为主,历史研究气氛浓厚,行业创新、产业转型等问题转化为科研、专业建设、人才培养等方面的问题几乎得不到解决。

4.文物行业(产业)系统与教育系统融合机制设计

文物行业(产业)系统与教育系统融合机制包括两个层面,制度层面和实施层面。制度层面,应从整体上设计与文物行业及未来文物产业相适应的教育系统,赋予不同层级教育不同的教育功能,同时不同区域应有不同的技能侧重。设计行业与教育融合的点与面,在职业教育和应用型本科教育中,以现代学徒制、1+X证书、大师工作室等形式融合行业与院校,通过这些点的融合,带动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改革、课程内容优化、优质课程建设、实训条件改善等工作。学术教育中注重学术与创新能力的二元制培养,产生技术变革创新能力。构建产教融合的相关制度和组织,使产教融合工作落地。运行机制层面,建立政府主导下院校和文博单位为主的产业体系,在行业向产业转型过程中,不断引入其他企业、科研机构、院校,尤其是高端产业企业的加入。设计具有针对性的文物行业(产业)创新、人才、绩效政策。

六、总结

文物类专业是我国教育体系中小众专业之一。从教育角度看,小众专业建设的难度非常大,但又不能停滞。小众专业产教融合几乎都停留在校企合作阶段。小众专业并不意味着将来不能发展为大行业、大产业,小众专业产教融合还得推进。以文物专业为例,当前文物专业的建设并不是院校单方面的行动,是政府主导、区域协调、行业与教育系统性融合行为,最终达到不仅满足、匹配行业人才需求,还要推动行业向产业转型的目的。文物并不能像人工智能一样改变我们的生活体验,但文物行业、产业的发展能够让中国文化如记忆芯片一样深植世界大脑,影响世界。

猜你喜欢
产教文物融合
我给文物当“医生”
文物的栖息之地
中职计算机专业产教融合混合式教学研究与实践
高职教育“四实一体”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构建
村企党建联建融合共赢
融合菜
基于产教融合背景下的高职院校教育管理新模式探索
基于产教融合的 OBE 教学模式改革探索与实践
从创新出发,与高考数列相遇、融合
《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