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手工技艺非遗传承人保护新路径
——以内蒙古农业大学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修研习班为例

2021-12-05 15:45
关键词:农业大学蒙古族研修

景 磊

(1.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北京 10081;2.内蒙古艺术学院党委研究生工作部(处),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10)

我国于2004年正式加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第三十二届大会上通过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国务院办公厅2005年颁布的《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标志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被纳入行政体系,开启了传承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新航程。我国文化主管部门在2007年至2018年认定了五批①十大类别②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3068名(其中传统技艺代表性传承人518名),国家级传承人持续认定推动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健康发展,传承人面临的困境和问题也不断凸显。

本文以内蒙古农业大学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修研习班为研究个案,探讨研修研习班作为传统手工技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保护新路径取得的经验和发现的问题。

一、内蒙古自治区传统手工技艺传承人体系化保护

(一)政府主导的代表性传承人“四级名录”保护体系

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是传承的根源,“中国的国家、省、市、县四级名录体系,是中国基于《公约》精神的中国创造。”[1]内蒙古自治区开展了旗县级、盟市级、自治区级、国家级非遗传承人的认定和管理工作,传承人“四级名录”③保护体系日臻完善。

内蒙古自治区在2009年至2018年共有9人被认定为国家级传统手工技艺非遗传承人:2009年第三批4人,包括蒙古族勒勒车制作技艺传承人白音查干、地毯织造技艺(阿拉善地毯织造技艺)传车人刘赋国、蒙古族马具制作技艺传承人陶克图白乙拉、牛羊肉烹制技艺(烤全羊技艺)传承人赵铁锁;2012年第四批2人,包括民族乐器制作技艺(蒙古族拉弦乐器制作工艺)传承人哈达、蒙古包营造技艺呼森格;2018年第五批3人,包括桦树皮制作技艺(鄂温克族桦树皮制作技艺)传承人吴旭升、蒙古包营造技艺传承人斌巴、奶制品制作技艺(察干伊德)传承人陶高。

内蒙古自治区在2008年至2019年共有9人被认定为自治区级传统手工技艺非遗传承人:2008年第一批3人,包括蒙古族驼具制作工艺传承人乌日古木勒(南斯勒玛)、蒙古族驼具制作工艺传承人子达、蒙古族驼具制作工艺传承人土木尔敖其尔;2010年第二批1人,为蒙古族传统牛角弓制作技艺传承人诺敏;2012年第三批1人,为铜银器制作技艺(乌拉特铜银器制作技艺)传承人斯庆巴特尔;2019年第六批4人,包括蒙古族“毕图饮食”制作技艺传承人朝鲁孟、蒙古族乐器制作技艺(马头琴制作技艺、四胡制作技艺)传承人乌力吉、蒙古族格吉革音加萨勒技艺传承人郭陶然、蒙古族金银器制作技艺(蒙古族金银器錾刻技艺)传承人苏雅拉格日乐。

盟市级、旗县级传统手工技艺非遗传承人名录未纳入本次统计范围。

(二)“研培计划”成为传承人保护新路径

文化部、教育部在2015年共同出台《文化部办公厅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实施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的通知》(办非遗函〔2015〕581号)④,实施“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通过利用高校学术和教学资源提高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专业技术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进一步开拓传承人保护新路径。文化和旅游部、教育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在2018年出台《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实施方案(2018—2020)》(文旅非遗发〔2018〕4号)⑤,使“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实施得更加有序。

以政府为主导的保护政策,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产生了积极影响。我国实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四级名录”体系,不是把非物质文化遗产分等级,而是根据我国的行政体制使每一个层级都发挥作用,把有限的行政和财力资源科学地运用到保护工作之中。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名录的认定既扩大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影响力,也促进了内蒙古自治区传统手工技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内蒙古农业大学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传承和保护方面取得了成绩,实施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具有代表性。

二、内蒙古农业大学“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培训班取得的成果

(一)教学实施科学有序

内蒙古农业大学是第一批执行“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的高校之一,针对普遍存在的传承人文化素养偏低、传承方式单一等问题,内蒙古农业大学成立专门课题组,组织实施“内蒙古自治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培训计划”,从招生、理论教学、实践教学、创新设计探索、研培条件保障等方面进行合理周密的安排,在此后几年“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中有效执行。例如,内蒙古农业大学协助内蒙古自治区文化厅制定了《“交流、扩展、提高、创新”的培训指导意见》,在此基础上,编制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培训手册》《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培训班管理办法》《“研培计划”培训项目创新设计指导大纲》《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培训教师聘任及管理办法》等,管理有序、规范,保障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的顺利实施。

(二)以“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招收学员

为了有效利用高校资源解决传承人文化素养偏低、传承单一等问题,内蒙古农业大学在2016年3月至2020年1月⑥依托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在内蒙古自治区有关政府部门的领导和支持下成功完成了十八期“内蒙古非遗传承人群培训班”,涵盖了蒙古族传统刺绣、蒙古族服饰、蒙古包制作技艺、勒勒车制作技艺、蒙古族马鞍、蒙古文书法、蒙古族拉弦乐器制作、内蒙古剪纸八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及蒙古族皮艺、蒙古族银铜器两项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项目;总计963人参加培训班,生源覆盖内蒙古自治区十二个盟市,857名培训合格者获得了结业证书。

内蒙古自治区十二个盟市择优招收的963名学员多为技术娴熟的旗县级以上代表性传承人和部分资深从业人员。学员平均年龄超过四十周岁,最年长者七十五周岁(部分高龄传承人由于身体原因未能亲自参加培训,委托徒弟代表他们参加了培训)。我们以“蒙古包和勒勒车制作技艺培训班”为例,2名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和14名内蒙古自治区级代表性传承人参加了培训,特别是参与制定“蒙古包制作标准(内蒙古自治区级)”的民间工艺大师赵振华等人积极参加培训班。这次培训班是内蒙古自治区针对蒙古包和勒勒车制作技艺规模最大、规格最高的一次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传承人的专业培训,对蒙古包制作技艺的传承和推广具有积极的意义。

(三)合理利用当地师资力量

内蒙古农业大学在开展“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过程中依托学校在民族地区长期发展的优势,注重从本土文化、广大牧民的实际需要、市场需求的角度合理设立课程、组织教师、设置研培课程体系,在内蒙古自治区范围内遴选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人,聘请高校和文化部门等单位的相关学者和专家授课,同时聘请自治区内外的民间工艺大师和知名匠人等实践指导,例如邀请民俗学家扎格尔教授、民俗学家郭雨桥先生、文学家白布和教授、美术家阿木尔巴图教授、马头琴演奏大师齐·宝力高先生、书法家艺如乐图先生、民间工艺大师潘德月先生、刺绣大师汤晓红先生、剪纸大师李静兰先生等,这些专家和学者的学识和经验开阔了传承人的眼界和思路,对形成整体性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空间保护产生了关键性影响。

(四)多措并举丰富教学实践

为贯彻“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提出的“强基础、增学养、拓眼界”指导方针,内蒙古农业大学积极利用新媒体平台,例如网络报道和展示、微信公众号推送等方式扩大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影响,吸引了青年学子、社会人士、学者专家的兴趣和关注。内蒙古农业大学指导教师和传承人学员合作的蒙古族传统手工艺品参加了内蒙古自治区2017年草原文化节“文化创意展”和“上海研培计划经验交流会”;传承人学员制作的手工艺品在内蒙古自治区成立70周年庆祝活动中大放异彩;传承人学员制作的蒙古包、勒勒车和蒙古族传统乐器、蒙古族传统刺绣和服饰在2018年春节期间赴澳门展览;传承人学员的手工艺品还在当地的中小学长期陈列;内蒙古自治区国家级贫困县兴安盟科尔沁右翼中旗在2018年末举办了“王府绣娘”研培活动;传承人学员的蒙古族传统刺绣作品参加了2019年3月“北京国际时装周”的“额吉牧歌”专场时装秀。

内蒙古农业大学十八期“内蒙古非遗传承人群培训班”取得了可喜成果,高校优秀的教学资源和科研学术积淀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过程中既“保人”又“保艺”的有效资源,使非物质文化遗产焕发出新的生命力。学员普遍重视专业技能而缺乏文化素养,我们分析他们的学历结构不难看出多数学员来自农村牧区,未接受过高等教育,他们习得的技能和知识多为师徒传授,对于赖以生存的“技艺”高度重视,文化素养却显不足,我们应当关注和思考解决这些问题的途径。

三、内蒙古农业大学“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培训班的思考

各民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都无法脱离人们的具体生活和社会环境,离不开特定的历史和生产生活方式。我们对传承人的保护是综合化系统性过程,要保护他们的整体文化空间。传承人的生存和技艺传承必然紧紧依托他们生存的自然环境和文化传统,北方草原的自然环境、游牧的文化传统形成了传承人“崇尚自然、天人合一”的基本文化素养,这种文化素养已然成为遗传因子代代延续,在发展变化中保持稳定的文化空间,进而具备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的文法”⑦的特质。

“活态性”传承、“地方知识”保护、“地域性”特质既是保护传承人文化空间的三个方面,也是传承人文化素养的三个组成部分。三者的逻辑关联既是形成传统手工技艺传承人价值观的稳定因素,也是持续传承的内生动力,又可以有效加强民众对身边传统手工技艺的热爱。

(一)传承人的“活态性”传承

人始终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核心。刘魁立指出:“谈论非遗保护时必然要涉及人,没有人,就没有我们谈论的非物质文化,非遗始终是一种与人同在的遗产类型。”[2]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非”字显示出有别于毫无温度和情感的历史建筑物、遗迹等物质遗产,凝聚了“人”的感悟和情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性”传承就是依靠人的活态传承,如果没有个体知识体系和社会文化特质的人的存续,非物质文化遗产就没有存在的必要了。传承人传习和教授是传统手工技艺“活态性”传承的关键所在,也就是通常所说的“人活艺存”否则“人亡艺绝”。

传统手工技艺保护离不开人的日常劳作和生息,独特的生存环境和生产方式造就了许多别具一格的技能。“非物质文化遗产乃是具有‘普遍性价值’、可为人类共享的。”[3]民众的生活为这种“普遍性价值”孕育了存在的土壤和场域,非物质文化遗产离不开民间的、下层的日常生活,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关键性的传承人,既是生活的实践者,也是文脉的延续者。传统手工技艺的“活态性”传承就是把“普遍性价值”通过传承人保留到日常的生活之中,传承人的日常生活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存在的有机土壤。这种基于日常生活有机土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世代“活态性”传承,既是发挥个人才智的个体传授过程,也是限定在一定集体范畴的群体传承过程。传承人的传承不可脱离社会结构独立运行,“活态性”传承在传承人与社会互渗的过程中形成,依靠建立在社会结构上的个人智慧来展现,通过代代相传得以存续。

内蒙古农业大学在实施“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的过程中注重传承人的“活态性”传承,例如在自治区范围内遴选学员时要求每位传承人学员提交两件以上在当地完成的作品,在研修学习期间完成两件以上作品,确保传承人学员传承和研修学习的能力。同时,在较短时间内把传承人学员集中在高校校园内,从空间和时间上进行立体培养。培养主要方式为研修、研习、培训等,包括项目研究、学员回访、展览展示、研讨交流等拓展内容。培养的过程对传承人学员强化“用”的观念,从产品应用、题材创新、材料处理、功能跨界、市场运营等各方面拓宽手工艺人的眼界。“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使传承人学员的热情和技艺得到了提升,改善了他们的生存状态,手艺的传承也就成为自然。

(二)传承人的“地方知识”保护

蒙古高原及附近地区是典型的大陆性气候,夏季炎热,冬季严寒,这一区域远离海洋,多数地方干燥少雨,牧人逐水草放牧、居无定所。“文化与其生态环境是不可分离的,它们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互为因果。”[4]独特的生态环境和气候条件以及人们的生存和生计方式,形成了特征鲜明的“民俗地理”⑧知识体系,成为此地特定的日常生活方式和传统手工技艺赖以存在和传承的环境。该区域特色的“民俗地理”使长期游牧于此的民众喜爱粗犷大气而不失细节、兼容并蓄又独具特点,呈现多元文化特色的传统手工技艺和制品这一整体空间的自然环境特性和文化传统特性构成了传统手工技艺“地方知识”的具体内容。

“中国北方草原地区也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源地之一,曾经在中国文明史上留下光辉足迹的红山文化、北魏文化、辽文化、蒙元文化都直接发轫于中国北方草原,并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了中华文明的发展进程。”[5]历经岁月与生活积淀形成的饱含“地方知识”的手工技艺非物质文化遗产,既是蒙古族的也是中华各民族共同的文化财富。内蒙古农业大学蒙古族刺绣传承人骨干培训班、自治区级传承人学员YFQ 在2017年说:“……我八九岁的时候跟妈妈学着做,我姥姥也会做,我跟着姥姥、妈妈学刺绣。我慢慢地在她们的引导下学会了刺绣。……我构思出来就画,画出来我就做。”⑨学员YFQ的刺绣技艺就是“地方知识”的映现,该“地方知识”已然成为文化的DNA,深植于族群的集体记忆之中,生活在其中的个人必然携带该种文化DNA并且自然流露:“从心理上说,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已经成为人们心里认同的一种载体”[6]。这些珍贵的遗产是民族集体记忆、社会记忆、文化记忆形塑的结晶,构成了民族内心深处的认同感。

“走到大草原上去,深入到牧民中间,他们用最简陋的生产工具、最简约的制作技法、就地取材的自然材料,能制作出足以满足他们生产生活的手工艺品。”[7]草原上的牧民在经年累月的游牧生产生活中形成了日常生活习俗,积累了丰富的“地方知识”,构成了对手工技艺的自我领会。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大背景下,蒙古族传统刺绣、蒙古族服饰、蒙古包制作技艺、勒勒车制作技艺、蒙古族马鞍、蒙古文书法、蒙古族皮艺制作技艺、蒙古金银铜器制作技艺等内蒙古农业大学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重点覆盖的这些手工技艺,集中展现了内蒙古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顽强的生命力。我们保护和传承好具有丰富“地方知识”传统手工技艺,重要意义不言而喻。

(三)传承人的“地域性”特质

牧人纵马驰骋在广袤的北方草原上,接触的地区和民族颇多,“地域性”特质在传统手工技艺传习过程中,表现出蒙古族手艺人惊人的学习、借鉴、吸收外来文化的程度和速度。草原生态系统变幻无常,人们经常处于漂泊迁徙之中,在此繁衍生息的民族经常处于权利制度更迭频繁、经济生活起伏不定、社会文化动荡多变的时空维度中,造就生存空间流转速度快、生计方式稳定性低,文化传承显著少于文化接受的样态。这种始终处于动态变化中的文化形貌难以成为世袭的文化传统,该文化形貌下的传统艺技能也就具有了兼容并蓄、风格多样、实用至上的特点。不断迁徙的生活使牧人形成了自发性、集体性、流动性的心理趋向,形成内蒙古地区传统手工技艺重视实用、简约大气、崇尚俗信的倾向,培养了手工技艺和制品的产生和流传中群体的“地域性”特质。“地域性”特质在“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学员中充分体现,内蒙古农业大学蒙古族金银铜器制作技艺研培班、自治区级传承人学员CZM在2019年说:“我从小在呼伦贝尔长大,非常喜欢大人身上佩戴的蒙古刀,对刀鞘的花纹、刀柄的银装饰、镶嵌的宝石爱不释手。我曾经在畜牧口工作,经常使用和接触手工技艺品包括马鞍、生活用品、用具(银碗、刀具、火链等),对头饰等也是从心眼里喜爱。”⑩

对中华文明重要组成部分的草原游牧文化认同已经成为传统手工技艺传承人的身体刻写,强调人与自然、人与动物、人群间相互和谐共生的显性文化基因已然成为“地域性”特质的内容。“每一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传统和价值观念。同时,民族也不是孤立存在的,在其发展的过程中,总是同其他民族在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发生联系和交往。”[8]牧人们受到草原游牧文化的熏陶,求真务实,趋利避害成为他们生产、生活的坐标和指南,不断容纳、包容的多元性成为繁衍生息在中国北方草原地区游牧民族共同的精神品格。上述和谐共生的文化基因和多元性精神品格构成了“地域性”的基本内涵,成为传承人手工技艺的制作规律,使内蒙古地区传统手工技艺和制品在种类和质量方面呈现出多姿多彩、繁复庞杂的景观。例如,传统金银铜器制作技艺中繁复的宝石(珊瑚、玛瑙、绿松石等)镶嵌工艺、细密的金属(金、银等)錾刻工艺、复杂雕刻工艺等,既是游牧文化多元性交流融合的体现,又是牧人们“地域性”特质的集中表现。

结语

内蒙古农业大学“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覆盖的传统手工技艺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们在长期游牧生产、生活过程中形成并存续至今的文化财富,是牧人的劳动实践、日常生活、风俗习惯紧密结合的智慧成果。

我们在此讨论的传统手工技艺传承人“活态性”传承、“地方知识”保护、“地域性”特质并非各自孤立,而是彼此既有互补关系又有不同特点的三个方面。

第一,“活态性”传承被“人”根植于具有深厚积淀的“地方知识”和“地域性”特质中,成为有源之水。第二,“地方知识”是长久生活居住在一定地域的“人”在此形成的具有典型文化特质的知识,是水中必不可少的养分。第三,“地域性”特质是生活在此的“人”拥有了丰富“地方知识”之后表现出异于其他地方文化的特质。三者形成稳定生态系统,使手工技艺非遗传承人保护犹如自然活水一样潺潺流动,水中养分充足,四周生机盎然。生活在良好生态系统中的传承人自然世代延续,不断开花结果,历久弥新。

我们从这三个方面审视和考察传统手工技艺传承人保护,可以更加系统地理解传统手工技艺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的问题,同时期待更多的解决传承和保护问题的思路和办法。这三个方面既是认识和研究传统手工技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保护的重要理论视角,又是同现实紧密联系的实践视角,也是对传统手工技艺创新发展、凸显人文情怀的关照,进而挖掘文化遗产背后人的实践主体意义,促进传统手工技艺的传承发展。

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给第四十四届世界遗产大会的贺信中指出:“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是人类文明发展和自然演进的重要成果,也是促进不同文明交流互鉴的重要载体。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这些宝贵财富,是我们的共同责任,是人类文明赓续和世界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9]传统手工技艺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现出先辈的心血和智慧,承载了丰富的精神内涵和文化财富。我们要深刻认识传统手工技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做好传承人保护工作。

[注 释]

①我国于2007年、2008年、2009年、2012年、2018年先后进行了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认定工作,参见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网址为http://www.ihchina.cn/.

②国家级名录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分为十大门类,包括民间文学,传统音乐,传统舞蹈,传统戏剧,曲艺,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传统美术,传统技艺,传统医药,民俗,参见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网址为http://www.ihchina.cn/.

③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见http://www.gov.cn/xinwen/2021-08/12/content_5630974.htm.

④见《文化部办公厅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实施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的通知》(办非遗函〔2015〕581号),网址为http://www.ihchina.cn/Article/Index/detail?id=19166.

⑤《文化和旅游部教育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关于印发〈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实施方案(2018—2020)〉的通知》,网址为http://www.ihchina.cn/Article/Index/detail?id=8870.

⑥笔者选取2016年3月至2020年1月内蒙古农业大学举办的“内蒙古非遗传承人群培训班”为研究对象,2020年1月以后开展情况未纳入本次研究范围。

⑦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的文法”,麻国庆指出:“非物质文化遗产应该包括文化的表达(例如艺术、音乐、文学、宗教、戏剧以及视觉、听觉、味觉表达出来的文化信息等)和文化的文法(例如感觉、心性、历史记忆、无意识的文化认同、无意识的生活结构和集团的无意识的社会结构等),”见麻国庆、朱伟《文化人类学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8年版,第6页。

⑧“民俗地理”是研究中国特定范围内的民俗文化系统及其与地理环境关系,见高曾伟《中国民俗地理》苏州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2页。

⑨访谈对象:YFQ,女,鄂尔多斯鄂托克前旗人,内蒙古自治区级非遗传承人;访谈时间:2017年4月2日下午;访谈地点:内蒙古农业大学材料学院教室。

⑩访谈对象:CZM,男,呼伦贝尔人,内蒙古自治区级非遗传承人;访谈时间:2019年6月3日上午;访谈地点:内蒙古农业大学手工技艺传承人工作坊。

猜你喜欢
农业大学蒙古族研修
立足“四个一”,关注园本研修中的教师立场
中小学骨干教师“双减”项目式研修模式探索
一主六维:深度卷入的研修模式
湖南农业大学通知教育中心
张振、李杰作品
黑龙江蒙古族古籍考录
蒙古族“男儿三艺”传承研究
“研训导一体化”教师研修方式的实践与探索
Introducing metacognitive approaches to cultivate sustained self—directed language learning in the listening courses of Chinese universities
中国共产党内蒙古自治区第十届纪律检查委员会委员当选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