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宾市水果产业发展的现状及思考

2021-12-05 09:34邓进平
四川农业科技 2021年8期
关键词:宜宾市宜宾水果

郭 威,邓进平,黄 娟,潘 丽

(1.四川省宜宾市农业农村局,四川 宜宾 644000;2.四川省宜宾市叙州区农业农村局,四川 宜宾 644000)

宜宾市位于四川盆地南缘,地处川、滇、黔三省交界处,地形呈西南高、东北低态势,全市地貌以中低山地和丘陵为主,境内水系以长江为主脉,河流多、密度大、水量丰富。宜宾市属于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具有气候温和、热量丰足、雨量充沛、光照适宜、无霜期长、冬暖春早、四季分明的特点。年平均气温18℃左右,年平均降水量1050~1618mm,年平均日照数为1000~1130h,无霜期334~360d。宜宾是农业部划定的全国晚熟柑橘生产优势区,是江安大白李、宜宾茵红李、高县脆蜜李等优质李原产地,是北半球最晚熟荔枝产区,枇杷、葡萄、梨、桃、猕猴桃、柠檬等多种水果生产表现良好。全市水果产业发展壮大,是产业扶贫、乡村振兴和建设现代特色农业强市、强省重要的支柱产业。

本文通过深入调研宜宾水果产业发展现状,研究当前发展形势,剖析存在问题,针对性提出了宜宾水果发展的总体思路和建议措施。

1 宜宾水果产业发展现状

1.1 产业规模壮大,产业地位突出

据统计,2020年全市水果种植面积6万hm2,产量90.1万t,产值36亿元。水果种植已经成为产业扶贫的首选项目,是各级党委政府贯彻落实十九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20字方针、推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抓手。

1.2 区域布局优化,基地建设提升

一是优势产业和特色产品向优势产区集中。市农业局结合全市水果产业实际,提出创建以沿江河岸和浅丘地区为主和以丘陵和山区为主,规模化、区域化、标准化建设晚熟柑橘、茵红李两大国家级特色水果产业优势区,建成100个国家级和省市县级现代特色水果产业园的“两区百园”战略目标,优化区域布局,推动优势产业向优势产区集中,打造宜宾现代特色水果“大产业、大产区、大品牌”。二是规模开发力度加大。集中成片的基地面积占全市水果面积的80%以上,十万亩水果大县达6个,千亩连片果园26个。三是形成了一批知名度高的“果旅融合”示范基地。如:翠屏区牟平柑橘特色小镇、叙州区两江全域旅游示范园、叙州区李场镇乡村振兴发展示范园、屏山县锦屏山景区、长宁县佛梨村、江安县橙花岛、筠连县春风村等。

1.3 科技支撑强化,质量水平提高

一是通过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等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措施的贯彻实施,推广了无病毒苗木繁育、高接换种、节水灌溉、配方施肥、绿色防控和留树保鲜等多项先进实用新技术,建设标准化水果基地8666hm2,打造“万亩亿元”“五新示范”基地20个;二是积极推进“三品一标”水果产品和基地的申报、认证和建设,取得明显成效。截至2020年,全市获得认证水果产品89个,其中:无公害农产品74个,绿色食品9个,地理标志保护农产品6个。

2 宜宾水果产业优势及机遇

2.1 自然资源优势

宜宾具有气候温和、热量丰足、雨量充沛、光照适宜、无霜期长、冬暖春早、四季分明的生态优势,在此区域栽培的果树品种具有比南方晚、比北方早的特点,具备差异化竞争条件。宜宾市作为长江源头,2017年再次被划定为全国晚熟柑橘特色优势生产区。

2.2 品种资源优势

一是本地品种获得认可。宜宾茵红李、江安大白李、高县脆蜜李等本地优良品种进一步提纯复壮,获得种植户和市场认可,全市种植面积达到13万hm2以上,品种资源被省内多个市州引进推广。二是优新品种储备良好。塔罗科血橙系列、杂交柑橘、水蜜桃、黄桃、蟠桃、翠冠梨、红阳猕猴桃等多个优新水果品种在宜宾市引进试验成功,为全市水果品种更新换代提供保障。

2.3 政策发展机遇

一是“十三五”国家扶贫攻坚和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国家、省、市、县相续出台了一系列全面有力的支农惠农政策和措施,这对于宜宾市强力推进水果产业发展有了政策、资金保障;二是十九大报告提出“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20字方针的乡村振兴战略为宜宾水果产业进一步提档升级指明方向;三是新一轮土地确权登记、三权分置等改革政策对水果产业进一步转型升级,向规模化、集约化、产业化发展奠定基础;四是中省市开展农产品优势区和农业产业融合示范区建设,为宜宾市特色水果产业发展提供难得机遇。

2.4 市场经济机遇

一是随着经济全球化与区域贸易自由化的发展,市场国际化必将加剧水果产品的市场竞争,促进我国水果产业向优势区域集中和规模化发展,为宜宾市具有显著比较优势的水果产业发展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市场空间;二是柑橘黄龙病等重大病虫害的蔓延,导致全球柑橘产业大规模缩水,柑橘价格不断创新高,而宜宾市翠屏区、南溪区、江安县、长宁县、兴文县等主要柑橘产区还没有发现黄龙病病害,这是宜宾市柑橘产业再创辉煌的一个重要契机;三是以茵红李为主打的宜宾特色水果已经得到全国水果市场的认可,产品甚至销往越南、缅甸等东南亚国家,而江安县还有全省唯一一个获得直供港澳通行证的龙头企业。整合这些资源,宜宾市特色产品将可以在全省乃至全国打响品牌,抢占市场;四是随着观光旅游等康养产业的进一步发展,“果旅融合”这种集观花、品果、科教、体验、养生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发展模式必将越来越受到追捧。

3 宜宾水果产业存在的不足

3.1 盲目发展,管理水平不高

目前,宜宾市水果产量为400kg/667m2,而管理水平高的果园产量可达4000kg/667m2以上,成片集中的果园平均产量2000kg/667m2。但是,全市优质果率仅54%,40%的产品属于大路货,还有近10%的产品属于次品,严重影响了产业效益的提高。原因主要有:一是公益性投入严重不足,技术贮备不够,盲目发展。近年来,公共财政投入水果新品种引进、试验和配套技术研究的经费几乎没有,多数是靠业主自行引种试验,造成大量品种没有经过试验就批量栽植,盲目发展,导致品种生态不适应、品质低劣、配套技术欠缺等问题出现。二是不按统一规划的多头开发,盲目发展。近年来,许多地方政府和部门“积极”参与水果开发,没有按照统一规划和严格的种苗把关,缺乏必要的技术指导,造成品种杂乱,相当一部分果园不能按时投产或低产劣质。三是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水果品种的更新换代,部分老品种水果已不能适应市场的需要,没有及时更新换代,效益低下。

3.2 缺乏龙头企业,组织化程度低

水果新型生产经营主体近千家,真正实现盈利的不到10%,没有1家大型龙头企业可以带动产业发展、打响产品品牌。整体情况还是小规模分散经营,市场信息不灵,小生产与大市场严重脱节,生产组织与专业分工程度较低,真正发挥作用的行业协会很少,大多是一家一户自己闯市场,不利于产业化经营。近年来,虽然已涌现出一些协会,但协会与专业户或农户之间仅是一种购销关系,未能通过利益机制联合成有强大影响力的龙头企业,去参与大市场、大流通的竞争。

3.3 配套不足,整体效益难提升

宜宾市水果以鲜销为主,但产地基础、产后处理、景区化建设等基本条件不足,严重制约了产业进一步做强做大。一是产地基础设施建设不足。屏山县锦屏山茵红李产业集中区,每年接待全国近20个省市茵红李经销商,茵红李产业人均收高达2.8万元,产业融合发展成功申报了3A级景区,但是每年的茵红李销售期间,大型冷链车无法进入基地,茵红李销售需要从山上转运到山下,不仅增加成本,更造成果品损耗加大,外观受损;二是产地初加工设施严重不足。全市66hm2以上集中果品生产基地配备初加工、交易场地的比例不到15%,产地预冷、贮藏设施配备不到5%,造成绝大部分产品直接销售,互冲市场,产品价值、效益难以提升;三是景区化配套建设不足。宜宾市以水果为主要产业开展旅游观光的基地不少,但是多数存在接待中心、停车场、特色餐饮、游步道、标识标牌、旅游厕所等要素配套不完善的情况,直接影响景区接待能力和游客体验度。

3.4 人才紧缺,研究推广力量薄弱

宜宾市没有专项经费用于水果新品种、新技术研究和试验,难以引进培养科研型技术人才。管理部门技术推广体系薄弱,各级农业部门技术服务队伍不稳,缺人员、缺条件、缺技术的现象非常普遍,难以投入于水果产业新品种、新技术成果推广应用。

4 提升宜宾水果产业发展的思路与举措

4.1 总体思路和目标

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农村工作会议精神,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推进建设现代特色农业强市目标和“宜长兴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建设规划,立足资源禀赋,顺应市场需求,深入实施“两区百园”发展战略,重点建设晚熟柑橘、茵红李两大比较优势明显、市场认可度高、产品竞争力强“川南第一,全省有名”的特色水果产业优势区,全力打造100个规模适度、产业融合、现代农业元素汇聚的特色水果产业园,努力建成质量效益好、生态环境美、农民收入高的现代特色水果产业强市。

4.2 主要举措对策

4.2.1 深化产业认识,加强领导,整合资源投入 一是要深化认识,加强领导,各级政府尤其是领导要深化对水果产业优势、地位的认识,切实加强领导。以沿江河岸和浅丘地区为主和以丘陵和山区为主,规模化、区域化、标准化建设晚熟柑橘、茵红李两大国家级特色水果产业优势区,建成100个国家级和省市县级现代特色水果产业园的“两区百园”战略现处于历史最好时期,机不可失,也是宜宾市在全国最具有市场竞争力和发展前景的两大特色水果产业。历史和现实的经验告诉我们:领导重视、认识统一是一个地方的特色水果产业能否持续快速发展的关键。凡是领导重视的地方,就能不断解决水果发展中的问题,就能广泛发动科技人员和群众参与,就能持久地快速发展,那个地方的水果产业就能形成规模,形成区域特色,就会成为支柱产业。南充市柑橘产业、泸州市蔬菜产业、眉山市泡菜产业等快速发展,就是有力的证实。二是要强化资源整合。加强各涉农部门协调配合,形成全面推进宜宾市现代特色水果产业发展合力。按照“目标统一、渠道畅通、资源整合、资金保障、管理有序”的原则,建立专项发展资金,积极争取上级发展项目资金,统筹用于现代特色水果产业发展。三是加强新模式探索。选择重点领域、重点项目探索实施水果PPP方式,以政府投资撬动民间资金、社会资本。深化与银行、保险公司的合作,积极推广农商行“双基合作惠农贷款”、邮储银行“银会合作贷款”等农村经营主体支持模式,支持开展订单融资、应收账款融资业务和大型农机具、农业生产设施抵押贷款业务,努力推进农业资源向农业资本转变。

4.2.2 强化产业引导、突出重点,推进基地建设 因地制宜,优化区域布局,合理确定“两区百园”地理界限和区域范围,科学规划,细化方案。坚持“政府引导、业主主体、农户参与”原则,采取“淘汰一批、改造一批、发展一批”方式,在翠屏区、南溪区、江安县、长宁县布局建设晚熟柑橘产业优势区,种植规模达到3.33万hm2,重点发展塔罗科血橙晚熟系列品系等晚熟甜橙,春见、大雅、不知火、濑户见等晚熟杂交柑橘。在叙州区、屏山县布局建设茵红李产业优势区,种植规模达到1.33万hm2,积极开展茵红李品种提纯复壮和新品种培育,扎实推动茵红李产业发展。在全市范围内布局建设100个特色水果产业园,每个特色水果产业园不低于66.67hm2,切实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扎实推进水、田、路、电、管等多网配套,大力提升优势区、产业园基础设施配套建设水平。以江安县国家级柑橘良种苗木繁育基地为重点,支持水果种苗生产经营业主加强品比园、母本园、苗圃建设,强化生产设施配套,推进全市优质水果良繁体系建设,为产业发展提供种苗保障。差异化发展晚熟荔枝龙眼、早熟梨、葡萄、枇杷、猕猴桃、柠檬、桃等特色水果。

4.2.3 果旅结合,强化景区化建设,推进融合发展 把“两区百园”建设与休闲农业、乡村旅游结合起来,统筹规划,科学布局,充分挖掘乡土人文、青山绿水等资源,着力推进产业基地景区化建设,科学设置文化展示区、农事体验区、科普教育区、亲子采摘区、认养体验区等功能区,完善接待中心、停车场、特色餐饮、游步道、标识标牌、旅游厕所等要素配套,打造一批特色水果景区景点、主题公园,休闲农庄、休闲专业村,举办各具特色的赏花节、品果节等推介活动,推动特色水果休闲产业发展。着力培育长宁县开佛乡佛梨村、高县胜天镇流米村、筠连县腾达镇春风村、叙州区李场镇晚熟荔枝基地、屏山县锦屏镇茵红李基地、江安县桐梓镇橙花岛等重点特色水果休闲产业基地、乡村旅游基地,创建一批国家级和省、市级农业主题公园、休闲农庄、休闲农业专业村。

4.2.4 强化龙头培育,联结利益,推进产业化经营 围绕“两区百园”建设,组织开展项目策划包装,瞄准海升、汇源、统一等国内知名水果生产、加工、经营企业,多渠道开展招商引资,力争引进一批知名度高、带动力强的大型龙头企业。强化指导服务,加大政策、项目、资金扶持力度,就地培养一批懂技术、会经营、善管理、有远见的行业带头人,培育一批生产管理好、产品质量优、经济效益高、带动辐射能力强的现代特色水果产业新型经营主体,引导乾力农业、领先农业、天康农业等特色水果生产经营企业申报国家级、省级和市级产业化龙头企业。鼓励现代特色水果产业新型主体联合组建企业集团,建立更加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鼓励龙头企业、专合社、家庭农场通过有偿托管、股份合作等形式开展生产管理、农资供应、产品营销等专业化服务,着力构建现代特色水果产业化经营体系。

4.2.5 强化配套建设,充分挖掘,推进加工业发展 围绕“两区百园”布局,采取“政府扶持、业主自建、自主经营”方式,670hm2以上基地(或园区)规划建设1处产地商品化处理场所,配套预冷、分级、包装、贴牌、储藏、检测、物流等设施设备,提升产地初加工水平。支持水果新型经营主体以及工商业主进行技术、工艺和设备升级,研究制定技术、工艺和质量标准,促进长宁县、翠屏区等地枇杷膏、梨膏、葡萄酒、鲜榨汁、干桂圆等功能性、食用性水果加工品产业化开发和营销。依托现有农产品加工园区,着力引进和培育一批技术先进、核心竞争力强、实力雄厚的现代果品精深加工企业,加强果汁、果醋、果酒、果干、果脯等果品加工业发展,引导加工企业向柠檬酸、果胶、超微果粉、食用色素、酚类、黄酮类等领域拓展,支持加工企业提升创新研发能力,延伸和完善产业链条,打造宜宾水果精深加工产业群。

4.2.6 强化质量保障,加强监管,推进品牌体系构建 大力推行“公共品牌+企业品牌+产品品牌”三品牌发展战略,重点打造“中国茵红李之乡”和“南溪血橙”“北半球晚熟荔枝”“江安大白李”“兴文猕猴桃”等区域性公共品牌,支持新型经营主体创建企业品牌和产品品牌,增强市场影响力。一是加强江安大白李、宜宾茵红李、北半球晚熟荔枝等技术标准推广应用,同时加快相关特色优势水果区域性地方标准制修订,全面推进标准化生产;二是全面推广绿色防控,建设一批病虫害统防统治与绿色防控融合示范基地,集成推广一批以物理防治、生物防治为主的绿色防控技术模式,实现农药减量控害;三是全面启动有机肥替代化肥行动,推广“有机肥+配方肥”“果-畜-沼”“有机肥+水肥一体化”等综合利用、种养循环模式,进行种养交替循环互给方式生产,实现化肥减量增效;四是大力发展无公害、绿色和有机特色水果,加大“三品一标”认证监管力度,推动追溯体系建设,落实水果产品例行监测和风险监测制度,确保水果产品年度抽检合格率97%以上。

4.2.7 强化平台建设,发展电商,推进市场营销 产业的发展必须有市场的支撑,市场带动的产业才是健康、良性的产业。要做大做强宜宾市的优势特色水果产业,必须逐步拓展国际国内市场。一要强化营销工作,拓展销售市场。实施“北上南下拓港”战略,即:借助“一带一路”建设契机,拓展晚熟柑橘北上“一带一路”国家柑橘消费市场;在巩固、扩展国内市场的同时拓展茵红李南下东南亚国家李子消费市场;依托港丰公司直销港澳的渠道,开拓香港、澳门消费市场。各级政府和部门要帮助龙头企业、中介组织、专合组织,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促进宜宾市水果产业与市场的联系和对接,培养宜宾特色优势水果营销团队,建立专业营销渠道。二要建设信息平台,发展电子商务。在现有企业、产业村农产品电商平台的基础上,加强整合力度,搭建宜宾农产品(水果)电子商务平台,加强与海南金荔公司以及四川惠农生态农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四川蒲江杂柑合作社等企业电子商务平台的合作,形成宜宾农产品(水果)电子商务平台网络体系。

猜你喜欢
宜宾市宜宾水果
四川省粮桑复合种植现场培训会在宜宾市召开
宜宾市三江新区
宜宾市推动蚕桑产业全产业链发展的实践
宜宾高州季秋印象二首
四月里该吃什么水果
宜宾(外四首)
水果篇之Cherry
三江叠翠盛琼浆,老宜宾酒酿浓香
水果畅想曲
好看更好吃的水果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