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微信小程序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神经病学教学中的应用探索

2021-12-05 07:47:56阮中繁
卫生职业教育 2021年23期
关键词:神经病程序微信

阮中繁 ,姚 岚 ,李 艳

(1.南华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湖南 衡阳 421001;2.南华大学第一临床学院,湖南 衡阳 421001;3.南华大学附属南华医院,湖南 衡阳 421001;4.南华大学南华临床学院,湖南 衡阳 421002)

神经病学作为独立的二级学科,因学习内容多、范围广,疾病种类多,学习难度大等原因让不少本科生望而生畏。单纯的传统填鸭式教学已不能满足现阶段神经病学本科教学需要[1],教学改革迫在眉睫。近年来,各高校在教育改革的浪潮中不断创新教育教学方法,各地教育工作者结合学科特点,将以问题为基础教学法(PBL)、以病例为基础教学法(CBL)、角色扮演法(RPT)等应用于神经病学教学,力求改变神经病学本科教学现状[2]。

与传统课堂教学模式相比,翻转课堂让教师和学生角色互换,将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课前,学生需要自主学习基础知识,课堂时间不会过多地分配给基础知识讲授,而是去解决学生在自学过程中遇到的具体问题,让学生理解、巩固相关知识,教学模式由传统的课堂讲授转变为师生互动[3]。

当今世界,互联网特别是移动网络高速发展,互联网与神经病学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有望成为突破目前神经病学教学困境的利剑。基于微信小程序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是以专门设计的微信小程序为载体,将神经病学教学内容融入其中,利用翻转课堂教学的新型教学模式。基于微信小程序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已成为当前神经病学教学改革的方向。

1 基于微信小程序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产生及应用现状

1.1 移动学习提高学习效果

1994年,由卡内基·梅隆牵头的Wireless Andrew研究项目拉开了移动学习研究的序幕[4]。欧美发达国家较早地开展了移动学习的研究,研究范围较广、内容较深,且多以实践研究为主。不仅如此,他们在实践过程中还对移动学习的应用情况进行总结、反思,进而完善移动学习理论,再指导后续的移动学习实践,形成“实践—反思—再实践—再反思”的过程。针对移动学习应用于教育领域有效性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两方面:一方面是对移动技术和设备在学习活动中的有效性的研究,即移动技术和设备能否有效地为学习者的学习活动提供辅助和帮助;另一方面是对移动学习情景的有效性进行研究,即在什么样的学习情景下使用移动设备对学习者学习效果的影响更为明显和有效。研究表明,学习者对新技术手段在学习过程中的应用表现出极大的好奇心和热情,在新技术的参与下,学习效果也得到明显提高[5]。

1.2 微信+翻转课堂应用于本科教育

微信是一款主要针对国人及海外华人提供服务的应用程序,目前已被广泛应用于多领域的教育和学习。基于微信及其附加功能开发的移动端学习模式备受推崇。教育部于2012年3月印发《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推行信息化教育和翻转课堂,从此翻转课堂逐渐受到教育工作者的重视。自2014年提出微信+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至今[6],已有大量教育研究者关注该教学模式。这些研究涵盖本科物理、英语、护理、计算机等专业。研究表明,微信+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医学本科教育中的运用是可行的,可以提升本科生的学习能动性,培养临床思维,提高学习效果,并有较大开发潜力[7-9]。微信普及率高、功能多,诸如微信群、微信群发、微信公众号、微信小程序等功能已或多或少地应用于现代高等教育。

1.3 基于微信小程序的翻转课堂助力不同层次教学

微信小程序与不同层次教学相结合已成为当前教育研究的热点。微信小程序是微信平台开发的新技术,它采用流应用模式,主要有以下优势:(1)不用下载安装,即用即走;(2)入口方便,不必验证;(3)功能化,简单化;(4)门槛低,成本低,易推广;(5)资源共享。基于微信小程序的自主学习是利用微信小程序提供的学习环境、学习资源等自主获取信息、交互学习、解决问题的相关学习活动,在学习过程中利用平台提供的学习资源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对学习内容进行有意义的建构,形成自己的见解,获取知识,解决问题。

微信小程序开发时间相对较短,虽然与教学的结合尚处在探索阶段,但因其获取方便、使用简单的特点备受教育研究者关注。微信小程序与传统教育相结合,已在少儿美术教育、中学英语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特殊教育等领域展开。林予晨等[10]将微信小程序与小儿美术教育相结合,认为把便捷的微信小程序与线下少儿美术教育相结合,将发展出适合新时代背景下的美术教育方式,有利于学生素质培养。刘青云等[11]利用信息技术与微信小程序,搭建了跨地域、跨时间的“三农”职业教育培训体系,对提升“三农”从业人员科技水平起到积极作用。在高等教育方面,已有研究论证了开发基于微信小程序的高校移动学习平台的可行性,并在高校公共服务、思政教育等方面开展了微信小程序与教学相结合的应用研究。彭强等[12]认为,通过构建微信小程序平台开发课堂实时互动程序,有利于教学相长,能促进大学生综合素质全面发展。张妮[13]的研究对如何基于微信小程序开发高校移动学习平台进行了全面阐述,就系统的功能模块等进行设计。王玉洋[14]则从专业角度阐述了基于微信小程序的移动学习平台的系统架构设计、逻辑结构设计、页面结构设计,并对系统环境搭建和关键技术进行探索与研发,论证了开发基于微信小程序的高校移动学习平台的技术可行性。简而言之,微信小程序学习平台涉及高等教育的多个方面,在丰富教学形式、充分利用学生碎片化时间、有效传播知识等方面具有较大优势,是现有教学模式的重要补充,能促进高校学生学习水平的提高。

1.4 基于微信小程序的翻转课堂有助于提高高校本科医学教育水平

微信小程序结合医学或医学相关专业本科教学的研究也在多所高校展开。研究表明,微信小程序辅助本科教学切实可行,且行之有效。杨亚洲等[15]研发了一种基于微信小程序的中药饮片识别教学工具,对多届学生进行的教学实践和技能测试表明,该款基于微信小程序的教学工具能满足教学需求,取得了良好教学效果。一项基于微信小程序开发医学寄生虫学辅助教学平台的研究显示,以微信小程序为载体的碎片化传播方式能充分利用学生闲暇时间进行医学寄生虫学教学,教师也可利用微信小程序开辟第二课堂,以非系统化、碎片化的方式呈现知识点,提高教学质量[16]。

2 展望与困境

(1)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主动学习能力。神经病学学习难度大,很多学生有畏难情绪。基于微信小程序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利用互联网技术探索学习问题,以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学习神经病学知识,避免其产生抵触情绪,让学生在获取神经病学基础知识的同时主动思考,激发学习潜能,提高学习能力,培养主动学习习惯,寓教于乐,提高学习积极性。

(2)激发教师工作热情,增加工作成就感和教学经验,使教和学良性循环,提高神经病学教学质量。学生对神经病学学习热情不高,传统授课方式不仅让学生敬而远之,还影响了很多神经病学授课教师的教学热情。基于微信小程序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增加了师生互动,线上线下结合、课上课下联系,激发了教师授课热情,实现教学相长,师生共同进步,提高神经病学教学质量。

(3)丰富神经病学教学方法,为医学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改革提供参考。很多学者提出了各种教学模式,但尚未找到一个适合各个层次院校的崭新教学方法,医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仍需不断创新。基于微信小程序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应用于神经病学教学,是对神经病学教学方法的丰富,也是为医学人才培养提供参考。

当然,基于微信小程序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应用于神经病学本科教学还面临很多挑战。例如,如何设计一款更合理的微信小程序;在诸多神经病学知识点中,如何筛选适合翻转课堂的知识点;如何避免碎片化学习对系统性学习的冲击。这都是未来研究的方向。

猜你喜欢
神经病程序微信
试论我国未决羁押程序的立法完善
人大建设(2019年12期)2019-05-21 02:55:44
糖尿病人应重视神经病变
“程序猿”的生活什么样
越测越开心
英国与欧盟正式启动“离婚”程序程序
环球时报(2017-03-30)2017-03-30 06:44:45
微信
创卫暗访程序有待改进
中国卫生(2015年3期)2015-11-19 02:53:32
微信
微信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