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生参与青少年近视防控志愿服务活动的路径探析

2021-12-05 07:47:56超,温
卫生职业教育 2021年23期
关键词:医学生志愿志愿者

隔 超,温 俊

(广东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广东 东莞 523808)

近年来,我国儿童青少年近视率居高不下、不断攀升,已经成为一个关系国家和民族未来的大问题。我国首份《中国义务教育质量监测报告》指出,我国青少年总体近视率为53.6%,高居世界第一。2020年疫情暴发,国内学生的学习方式转为线上,使用的设备多为手机和电脑,在减少外出活动的同时,增加使用电子产品的时间和频率,青少年视力负担进一步加重,患上近视和近视加深的几率大大提高,我国青少年近视防控工作愈发艰巨且刻不容缓。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习近平总书记对学生近视等问题做出重要指示,指出我国学生近视呈现高发、低龄化趋势,严重影响孩子们的身心健康,必须高度重视,全社会都要行动起来。教育部等8部门联合印发了《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实施方案》,提出到2030年6岁儿童近视率控制在3%左右的目标[1]。

可见,出于儿童青少年眼健康的紧迫性、严峻性,还需要更多科普人才、高校志愿服务组织以多种方式参与近视防控工作。本文以医学生志愿者为研究对象,分析医学生参与青少年近视防控志愿服务活动的意义与特点,为后疫情时代青少年近视防控志愿服务提供实践路径。

1 医学生参与青少年近视防控志愿服务活动的意义

1.1 医学生参与青少年近视防控志愿服务活动的育人功能

1.1.1 促进医学生专业学习上的“学艺学德”志愿服务传递的是“真善美”的美好品质,志愿者通过自己掌握的知识帮助他人,不仅是在为他人服务,而且使个人综合能力得到提高。医学生志愿者进行专业知识宣讲的同时深入学习,提高了交流、组织等多方面能力,在为他人提供帮助的同时体会换位思考、尊重他人的精神内涵,培养将来作为医者所需的“仁心”。

1.1.2 加强医学生实践教学中的职业素质培养 学校教育与社会实践脱节。当下有不少大学生存在理想主义,但是,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志愿服务活动给志愿者提供了与社会接触的机会,可以让大学生提前做好准备。与病人及其家属有效沟通在医生治病救人的过程中至关重要,这就需要医生掌握扎实的专业知识与有效的沟通技巧。医学生在志愿服务过程中面对的场景也可能在以后遇到,与人交流时的随和、真诚,崇尚健康生活等都是将来作为医生所必备的。

1.2 医学生参与青少年近视防控志愿服务活动的社会意义

1.2.1 改善人际关系,促进社会和谐 信息时代虽然减少了距离带来的阻碍,但是人与人之间心灵上的交流却在快节奏的生活中少了许多。志愿者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宗旨,志愿服务活动中爱心的传递与真情的流露可以减少人与人之间的隔阂,拉近彼此的距离。医学生在青少年近视防控志愿服务活动中提升了沟通能力,促进了社会和谐发展。

1.2.2 传递至诚之心,营造防控氛围 大学生志愿服务的对象是弱势群体,通过开展社会活动引领社会风尚,营造爱心传递氛围。青少年近视防控志愿服务关注青少年视力健康,而这也是社会关注的焦点,关系着国家经济、政治等多方面发展。《中国义务教育质量监测报告》指出,全国受近视困扰的人数已超6亿,青少年近视总人数居世界第一。医学生参与青少年近视防控志愿服务活动,通过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传递至诚之心,帮助青少年远离近视,为社会做出贡献。

1.2.3 培养青年人才,助力社会建设 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传播知识、服务社会是新时期高等院校的四大基本职能。志愿服务活动可以培养大学生个人能力,提高其专业知识、沟通技能水平等,为社会培养更加优秀的人才。飞行技术、航海技术等专业不可录用任何一眼裸眼视力低于5.0者,化工制药类、医学类专业不可录用任何一眼矫正到4.8的镜片度数大于800度者。青少年近视防控志愿服务也是在为人才培养做贡献,助力社会建设。

2 医学生参与青少年近视防控志愿服务活动的特点

2.1 专业性

与其他非医学专业学生相比,医学生掌握更多专业知识,具有一定医学基础,能较熟练且专业地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科普,同时结合自身知识储备进行宣讲。术业有专攻,在高等医学院校,医学生更容易接触到与近视防控相关的眼科学专业及眼视光医学专业的教师与医师,接受专业知识培训与临床指导更为便利,在专业性方面具有一定优势。

2.2 持续性

大学生周末及寒暑假可支配时间比其他人多,便于参与志愿服务活动,有更充裕的时间与更充沛的精力投身志愿服务。医学生时刻关注医德与品德培养,心怀病人与大爱,时时为成为一名优秀的医生而努力。这样的医学生满怀热情,愿为近视防控奉献自我,能持续参与青少年近视防控系列志愿活动。

2.3 准确性

参与青少年近视防控志愿服务活动的医学生乐于并善于与中小学生沟通,与家长、教师交流,能通过有效方式了解青少年近视防控的要点与难点,做到对症下药,切中要害。医学生志愿者以刚步入大学校园的大一学生为主,在经历了紧张的高三备考后,对近视的危害及进行近视防控的重要性有着深刻的认识与体会,接受专业培训后能更准确地进行青少年近视防控科普与宣讲。

2.4 高效性

医学生逻辑性强、思维敏捷、想法独到新颖,能及时有效地解决青少年近视防控志愿服务中遇到的问题与困难,在活动结束后也能及时反思,总结不足之处与改进方法,团队与个人不断成长,近视防控宣讲活动的效率不断提高。

3 医学生参与青少年近视防控志愿服务活动的实践路径

3.1 加强队伍建设,打造专业化志愿服务团队

人才是团队最宝贵的资源,持续培养专业的、富有激情的、充满创造力的志愿者队伍是青少年近视防控志愿服务最根本的任务。加强青少年近视防控志愿服务队伍建设,应从以下3方面着手。

首先,队伍包装,提高团队凝聚力。可以设计特色鲜明的青少年近视防控志愿服务团队队服、队旗、队徽,让队员产生归属感,这对于促进部门内合作、部门间交接以及提升团队凝聚力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其次,分工合作,建立高效率团队。百川东到海,何日复西归。对于一个团队来说,效率无疑是最佳的助推器。这就需要队内分工明确,相互配合,攻坚克难。可根据职能划分部门,每个部门分工明确,建立和谐且高效的工作模式。最后,规范培训,建设专业化团队。青少年近视防控志愿服务团队可通过定期观看教学视频,参加眼视光学专任教师、附属医院临床培训,让志愿者学习更深次的眼科学知识,提升综合素质,使其在志愿宣传时“出口即专业,下笔如有神”。

3.2 增加多方反馈,提高志愿服务质量

结合医学生优势,构建完整、有效、闭环的反馈体系,提升青少年近视防控志愿服务团队工作的高效性、有效性。

首先,进行内部反馈。《反馈的艺术》一书指出,“你如何才能帮助员工朝着有利于公司发展的方向去学习、发展和变化?通过正确的方式给他们提供正确的反馈意见”[2]。可组织医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参加例会、集体备课、知识分享会,提升团队综合能力。其次,聆听外界反馈。“简书”网站首页写道,“专注反馈,能帮助他人找到需求”。医学生在志愿服务时通过听众提问以及互动问答环节了解其对知识的掌握情况,活动结束后聆听其建议并在下一次宣讲中加以改进,提高志愿服务的有效性。最后,表达自身对外界的反馈。医学生志愿者更了解青少年心理,了解紧张备考对眼睛的需求量之大,能与他们进行情感交流。志愿服务过程中,以推文、新闻投稿的方式加深青少年对此次宣讲的记忆,营造青少年近视防控氛围。

3.3 形成服务品牌,发扬志愿服务精神

要想提高青少年近视防控志愿服务团队质量与服务有效性,就要在志愿服务之初制订活动方案,提前做好规划,提高志愿服务效率。

国内已有许多部门、组织以及大学生团队在进行青少年近视防控工作。温州医科大学大学生近视防控科普团是全国首个大学生近视防控科普团,首批成员均为温州医科大学眼视光学院的在校学生。他们结合专业优势,利用暑假和休息日开展科普活动,活动覆盖1.3万人。该科普团发挥眼视光学专业优势,以满腔热情助力中国“视力健康”。首先,创立属于自己的品牌。《尚书》言,“师出无名,事故不成”。拥有属于自己的志愿品牌后,队员会以更加高涨的热情投入志愿服务,同时也会创造更多价值,激起更大波澜。这就需要医学生志愿者积极学习眼科知识,运用网络、美术知识设计团队Logo、服装。其次,形成特色模式。每一个成功的团队都有属于自己的模式,要安排好各部门分工,更要加强各部门联系。此外,在外出宣讲、制作视频时突出团队特色,发扬志愿服务精神。

3.4 广泛宣传,普及青少年近视防控知识

网络开辟了志愿宣传新阵地,提高服务对接新速度,促进服务质量新突破[3]。青少年近视防控志愿服务团队要认真撰写每次活动的推文、拍摄有关近视防控的动画并发布到微信公众号、快手、哔哩哔哩、抖音、微信视频号、微博等网络平台,让更多人意识到近视防控的重要性并加入青少年近视防控队伍。开展线上线下系列活动,宣讲科学用眼、视力保护、近视预防等视觉健康相关知识,形成社区—家庭—中小学—高校合力,将近视防控作为医学科普系列活动主题、健康教育重要内容,共同为儿童青少年眼健康保驾护航。积极联系中小学、社区、教育机构、网络平台开展中小学生科学用眼护眼健康教育,通过学校和学生辐射教育家长,从而提高群众近视防控意识。

4 结语

近年来,受中小学生课内外负担加重,手机、电脑等电子产品普及,用眼过度、用眼不卫生,缺乏体育锻炼和户外活动等因素影响,我国儿童青少年近视率居高不下且不断攀升,近视低龄化、重度化情况日益严重,已成为关系到国家和民族未来的大事。医学生利用专业知识服务社会,不仅可以培养职业素养,提高临床专业技能水平,而且是在用行动传承医者“悬壶济世”的传统美德,提升医德修养,实现自我价值。

猜你喜欢
医学生志愿志愿者
高考志愿被篡改,考生该何去何从?
志愿者
环球时报(2022-10-14)2022-10-14 10:50:25
我志愿……
我是志愿者
少先队活动(2021年1期)2021-12-02 16:45:06
为志愿者加油
商周刊(2018年15期)2018-07-27 01:41:28
我是小小志愿者
如何防止高考志愿再遭篡改
因爱汇聚,志愿同行
中国卫生(2015年3期)2015-11-19 02:53:26
医学生怎么看待现在的医学教育
中国卫生(2015年3期)2015-11-19 02:53:24
对医学生德育实践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