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晓静,李鸿熙
(山东艺术学院,山东 济南 250014;山东艺术学院《齐鲁艺苑》编辑部,山东 济南 250014)
为进一步探索新时代中国歌剧的民族化与国际化,促进中国歌剧创作、理论研究与评论事业的创新发展,2021年10月26—28日,由山东省教育厅、中国音乐家协会音乐评论学会、山东艺术学院主办,山东艺术学院、山东省音乐家协会承办,人民音乐出版社、《人民音乐》杂志社、《音乐艺术》杂志社、《歌剧》杂志社协办的“泰山学术论坛——第二届全国歌剧理论与创作研讨会暨优秀歌剧评论推优活动”在山东济南举办。
10月27日上午,开幕式在山东艺术学院文东校区举行。教育部艺术教育委员会副主任、中国音乐家协会顾问、中国音乐评论学会会长、中央音乐学院原院长王次炤教授,中国音乐家协会副主席、哈尔滨音乐学院院长杨燕迪教授,中国音乐家协会音乐评论学会副会长居其宏教授、张弦教授、秘书长明言教授,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原副厅长、一级巡视员张桂林,山东艺术学院党委书记王洪禹,山东省音乐家协会主席、山东艺术学院副院长、“泰山学者”刘晓静教授,沈阳音乐学院原副院长赵德山教授,中国音乐学院王洪波教授,《音乐艺术》副主编李诗原教授,中央音乐学院吴粤北教授、姚亚平教授,中央歌剧院职业音乐评论家景作人教授,沈阳音乐学院科研处处长计晓华教授、音乐学系主任董蓉教授,杭州师范大学音乐学院院长田耀农教授等60多位领导、专家、学者出席开幕式。来自全国各专业院校、艺术院团、协会组织、研究院所、学术刊物和驻济高校音乐学院的师生代表,以及山艺“泰山学者”特聘专家团队核心成员参加开幕式。
开幕式共有6项议程,由山东艺术学院副院长、“泰山学者”刘晓静教授主持,山东艺术学院党委书记王洪禹、中国音乐评论学会会长王次炤、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原副厅长张桂林分别致辞,中国音乐评论学会明言秘书长介绍评审情况以及入围作者代表鲁雨奇发言。
王洪禹首先代表学校,向出席活动的各位领导、专家表示欢迎。他指出,山东艺术学院是山东省唯一一所综合性高等艺术学府,南倚泰山、北挽黄河,独特的地理环境加之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尤其是齐鲁文化的滋润,使她成为南山北水之间散发着璀璨光芒的一颗明珠。音乐学科是山东艺术学院的三大支柱学科之一,音乐学、民族音乐学先后被山东省批准设立泰山学者岗位。他强调,学校在重视音乐实践与创作的同时,不断加强音乐理论学科的建设,尤其重视民族音乐与地方音乐文化等音乐学理论的研究与教学,在歌剧创作与研究方面已经具有了一定的学术底蕴,产出了一批具有全国影响力的代表性成果。本次活动将“全国歌剧理论与创作研讨会暨优秀歌剧评论推优活动”和“泰山学术论坛”密切结合,必将聚变出更大的学术力量,产生更加璀璨的思想火花,有力地促进中国歌剧事业的快速健康发展,为中国歌剧的蓬勃发展作出应有贡献。
王次炤表示,本次会议是在国家疫情防控常态化的大背景下进行的,得到了中宣部和中国文联的亲切关怀和大力指导。活动能够如期举办,各位专家、学者能够克服困难、齐心协力、共同努力前来参加,非常不容易。他对活动主办方的周密安排表示感谢,对为活动举办付出辛勤劳动的工作人员表示慰问,对活动的精心筹备和论文高质量评审工作表示满意。他强调,与会学者带着一颗对歌剧理论和评论事业的衷心在山艺聚合,共同为歌剧评论事业的推进而努力。音乐理论事业要一代代往下传,要秉承“老、中、青”三代团结协作、共同努力的理念,不断接纳新一代年轻人,在老一辈专家、学者的带领下,共同推动音乐事业高质量发展。
张桂林指出,首届全国歌剧理论与创作研讨会暨首届优秀歌剧评论征集比赛曾于2019年在济南成功举办,在中国歌剧界产生了较大影响,体现了活动主办方的学术前瞻性和学术担当。他强调,本次研讨会是以山东省唯一的音乐类“泰山学者”岗位——山东艺术学院“泰山学者”建设工程为主要依托的高级别学术盛会,必将以热烈的学术氛围和丰硕的学术成果,对全国歌剧理论与创作、山东歌剧创作与排演、山东艺术学院音乐学科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明言介绍了本次歌剧评论推优活动的评审情况,并宣读了评优入围结果。本次活动以“中国歌剧的民族化与国际化”为主题,面向全国广泛开展歌剧评论论文征集活动,组织专家设立审核小组进行集中遴选,坚持以科学性、公正性、严肃性、权威性为原则,从报送论文中推出优秀论文27篇。
鲁雨奇表示,作为新时代歌剧理论研究者,当秉持守正创新的理念,对国内外经典歌剧作品深入分析,对新作品客观评价,为推动我国歌剧的进一步繁荣发展进行理论关照,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发展增光添彩,为增强民族文化自信、提高国际影响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出一份“歌剧力量”。
在接下来持续一天半的学术活动中,与会专家学者们围绕“中国歌剧的民族化与国际化”,聚焦“中国歌剧创作与表演的理论与实践”“中国歌剧的民族化与国际化趋势”“当代中国歌剧评论现状与展望”等议题展开交流与探讨,各抒己见、畅所欲言,呈现出开放、自由的学术氛围与学术风气。下面从五个方面对本届研讨会进行综述。
自20世纪20年代初,中国歌剧的雏形儿童歌舞剧产生以来,已有百年。百年来,中国歌剧在民族化与国际化的道路上不断开辟与探索,不仅产出了《白毛女》《江姐》《洪湖赤卫队》《原野》《孙武》《阿美姑娘》等众多深入人心的佳作,亦逐步迈向国际市场,展现民族风貌。时至今日,在中国歌剧呈“井喷式”发展的境况下,其民族化进程的方向是否需要匡正,国际化发展如何进一步开拓,以及二者间的关系如何处置,均是亟需解决的问题。
吴粤北在《谈民族歌剧与歌剧的民族性》中提出,我国目前大力倡导的“民族歌剧”属于狭义范畴的民族歌剧,它将在我国文化水平、文化自信的不断提升中成为历史的烙印;同时,作曲家个性的极致发挥才是歌剧的民族性所在,要创作非同质化的、不带掺假的、发自内心的作品;另外,中国歌剧生产的生态系统亟需改善,要重创作而非制作,忌“广种薄收”,加强歌剧批评的生态的建设与市场转化机制的良性循环。
田耀农在《论西方歌剧的中国化》中谈到,西方歌剧的中国化主要指的是创作法方式的中国化、歌剧题材的中国化、审美趣味的中国化和表演方式的中国化。西方歌剧和中国戏曲形式上具有本质区别:歌剧的音乐是作曲家个人创作的,是“专曲专用”的。戏曲的音乐是历史上自然形成的,是“一曲多用”的。西方歌剧中国化的过程中,戏曲占有重要地位,在形式方面,如用同音反复为主的旋律朗诵有四声变化的普通话歌词——“韵白”,即宣叙调的中国化:在内容方面,戏曲已被用作表达传统题材,歌剧在中国更适合采用现代题材;西方歌剧的中国化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中国的歌剧发展一方面要有坚定的文化自信,在学习西方歌剧理论和技术的同时要勇于根据中国文化特有的现实基础,突破西方歌剧的思维定势,建立自己的歌剧技术理论体系,积累具有中国文化特质的歌剧作品群,打造走向世界的中国歌剧作品。另一方面,要有文化定力和艺术耐心,等候西方歌剧的衰落,然后登高一呼,实现歌剧的中国化。
陈志音在《中国歌剧民族化与国际化之浅见》中提出,歌剧题材要具备国际化的前途,且在艺术上达到一定的高度,并对“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持保留态度;语言方面,赞同创作“中文歌剧”,对“好听”与“高级或低级”的关系提出质疑;唱法方面,提出是否以唱法来区分民族与国际的问题。民族化和国际化是一对相辅相成的概念。面对歌剧艺术进出逆差巨大的现实,中国歌剧人任重而道远。
景作人在《中国歌剧民族化国际化之我见》中谈到,中国的歌剧就应该是中国的民族歌剧,只要它体现的是民族魂魄,表现的是民族精神,运用的是民族音乐语言,那它就应该属于民族歌剧;歌剧创作必须有鲜明的创新意识,应开拓思维使歌剧创作恢复广阔的探讨空间,只有优秀的民族的才是世界的。歌剧艺术是国际化的艺术,应更好的将中国音乐风格与国际化歌剧模式相结合,从而使中国歌剧成为世界性的歌剧,走向世界舞台;中国歌剧创作应具有宽广的目光和前瞻性的思维,具有探索性与实验性。
孙兆润在《中国歌剧应该呈多元化发展》中提出,“中国民族歌剧”的定义欠妥。他认为,从中国歌剧的三种创作方向上看,“融入全球化进程”是中国歌剧创作与发展的明确战略目标,但实际情况是中国歌剧昙花一现式的走出国门与刻意迎合国际品味。要重视歌剧的本体性,辩证看待民族性。反对泛泛而论的用民族字样标签给中国歌剧冠名,中国歌剧应该去标签化,应该兼容并蓄,百花齐放,呈多元化发展,应当涉及多个领域,尝试多种题材和风格。
高广宇在《国际视野下的民族理念——简述歌剧<骆驼祥子>的创作美学》中,针对歌剧《骆驼祥子》表现出的艺术特殊性,即悲剧美学与现代音乐在人与社会的关系这一层面上达到一致,来讨论当代具有个性化创作理念的这一类作品中的民族性的具体特征。他提出,歌剧的民族性依靠音乐的表现对象、表现手段、精神特征等范畴表现出的文化一致性评判,但这个标准是否适用于一切民族性作品,有待商榷。
总体来看,与会学者普遍认为,中国歌剧的民族化是必要的、紧迫的,但对于“民族性”的态度是谨慎的、保留的;同时,中国歌剧要走向世界,必定要立足民族文化特质,坚定民族文化自信,秉持民族化与国际化“一体两面”的发展思路。
目前歌剧的分类复杂纷繁,标准各异,但总体来看依旧参照西方歌剧已有的分类进行划分。故而提出适用于中国歌剧的分类方法便显得尤为重要,这不仅牵涉到歌剧作家创作的出发点与落脚点,也可为歌剧理论的研究扫清障碍。姚亚平在《中国歌剧的分类及其不同理念》中,依据听觉的主观感受,结合分析当下常用歌剧分类的不足,借用历史当中的概念,将歌剧划分为西体歌剧和中式歌剧。他将中式歌剧定义为,按照中国人自己的理解,根据中国的国情,常常具有某种外在于歌剧本身的社会目的,为普通公众而创作的歌剧。其实质在于中国老百姓的“爱听爱唱爱看”,它与西方歌剧关系并不大,却与西方音乐关系密切。即便新时期中式歌剧与西体歌剧齐头并进,有相互靠近的迹象,但二者间仍然存在本质的区别,这源于中式歌剧自身的深厚传统、中式歌剧中“歌曲”的重要地位以及中式歌剧作家极力“呵护”观众的态度,进一步讲,是源于歌剧理念的不同与歌剧思维的差异。钱庆利在《“家族相似”理论视野下的歌剧分类》中提出,基于“家族相似”理论,在讨论歌剧分类时,应当将其置于与外部环境、内部指射、呈现方式等关联密切的生态中去做多维考察,才能在概念、分类及其命名上减少歧义,达成共识。目前学界对中国歌剧命名的分歧,根本在于诸多歌剧概念进入“语言游戏”后产生的“歧义”。这些概念,只是外在形式和具体内容上的微差造成“家族相似”性的混生现象并为学术研究所使用。在多元文化的当下,对不同种类的歌剧应当采用开放的眼光加以审视。
自歌剧产生以来,戏剧与音乐的关系问题便争论不休。汪申申在《关于歌剧中戏剧性与音乐性关系的再思考》中谈到,戏剧性是歌剧的本质,音乐性是歌剧的特征。戏剧性不能仅依靠文学脚本来完成,而主要应该依靠音乐来完成。音乐在推动情节发展、塑造人物形象、设置动作悬念、展开集中而强烈的矛盾冲突方面,大有可为,这也为歌剧作曲者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李诗原在《中国歌剧怎么做?》中,重点围绕戏剧结构和音乐结构的同一性问题,即如何处理好戏剧结构和音乐结构的关系展开探讨。音乐结构要成为戏剧结构的一个载体,戏剧结构也要成为音乐结构的一个前提;歌剧不等于歌的剧,它并非歌曲的串联。其次,题材内容方面,不是所有的精彩故事都可以写成歌剧故事。歌剧故事应是便于编织为戏剧结构的,考虑歌剧体裁样式、表现形式、舞台呈现的故事。歌剧编剧应当具有超凡的艺术修养,包括作家的底蕴、音乐家的素质与戏剧导演的思维。另外,政治上的制高点不等于艺术上的制高点,革命历史题材也必须要有很高的艺术质量。第三,舞台科技的发达与泛滥,不仅挤占了大量经费,同时过度吸引观众的注意力,以致他们放弃了对戏剧、音乐、表演的追求和审美判断,并且大大降低了歌剧创作的难度,使歌剧走向异化。
他提出,歌剧的问题在创作,创作的问题在编剧,更深层次的是文学性、思想性的问题,和思想表达的技术性问题。歌剧作曲家在歌剧创演中丧失了主体地位,歌剧音乐创作不止自身有问题,也没有给音乐创作营造有利的环境。歌剧故事不能一团和气,必须有矛盾斗争;歌剧人物不能温文尔雅,应有棱角、有性格、有特点;歌剧唱段不能过于好听,否则就缺乏戏剧张力。他最后呼吁:我们更多要从歌剧学的角度建立歌剧理论。
如何恰当的写作歌剧评论,杨燕迪在《歌剧评论的心得点滴》中提出了歌剧写作的四个要素。其一,情节凝练:歌剧评论中须对所评剧作的情节(人物)做得体而精炼的概括;其二,意旨概括:歌剧评论须切入所评剧作的戏剧内涵与思想命题,评论者须做出透视和总结;其三,重点强调:歌剧评论必须有重点和强调,能适时进入细节,并有所舍弃;其四,文字锤炼:文辞用笔的用心和考究,即评论写作的“美文”追求,须用心考虑文字表达,尽量好看、好读。以达到既完成评论任务这个核心职责,还能达到“艺术”的维度之最佳境界。徐文正在《谈歌剧音乐的“三性”》中谈到,歌剧音乐和戏剧的结合是从事歌剧评论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握歌剧音乐自身的特性十分重要。在歌剧音乐的戏剧性方面,不仅要有音乐冲突矛盾,还要在此基础上升华对人性的关怀,同时具备五大职能、四种特性与三点标准。民族性、时代性与戏剧性结合,才能达到歌剧评论的所指,形成真正的歌剧评论。
歌剧艺术的综合性在为歌剧评论增添了难度的同时,也提供了多样的评论维度。[1]中国歌剧创演的繁荣激发了歌剧评论的热潮。本次研讨会中,对于现当代歌剧的评论如火如荼,总体来看,这些成果多具有新颖、独特且多元的评论思维与审美旨趣,同中国歌剧的多元化发展不谋而合。
安宁在《撤退乎?妥协乎?——歌剧〈檀香刑〉的艺术特色》中谈到,歌剧的成功往往以脚本蓝本的成功为前提,歌剧《檀香刑》便具备这方面的优势;其“头轻脚重”的结构与主题的表达相契合;脚本编创具有“删减”“凝练”“添加”的特点,传统元素的贯穿使得歌剧风格统一、民族特色鲜明。他认为,同名歌剧的创作,在艺术风格的选择方面虽有“驻足”之嫌,但其选择与脚本主题立意相得益彰,尤其在结合剧情使用传统音乐元素、民间音乐方面,取得了恰如其分的艺术效果。
付莉在《“婉转清丽、一唱三叹”的中国室内歌剧<梦蝶>——解析中西碰撞下的昆曲风格剧》中提出,《梦蝶》是以歌剧体裁为载体、昆曲风为音乐表现的一种彰显中国民族戏曲精粹的室内歌剧。中西音乐的融合与碰撞是该剧最具特点之处,并且二者融会贯通。但是依靠曲牌或板腔体创腔一定程度上削弱了作曲家的主导地位。所以针对戏曲风的发展还需作曲家们不断的重新认识、修正、探索、创作,以期在中西融合中稳固歌剧体裁属性,彰显中国音乐特色。
余亚飞在《用真情抒写历史——评原创民族歌剧<松毛岭之恋>》中,从真实情感和戏剧张力的契合、宏观结构布局和微观主题呈现、人物形象典型塑造和个性演绎、题材内容和表现形式的多维呈现四个方面阐释了该剧的特色,并对歌剧所存在的问题予以思考。
邱国明在《独辟蹊径、悉心之作——评联套歌剧<山海经·奔月>及引发的思考》中,以感性的视听之体验与理性的创作特征之研判对《山海经·奔月》进行评判,以此为切入,提出中国歌剧创作要具备更多元化的题材选择,以展现不同侧面的民族形象;技术的应用要符合音乐的表达,而非民族元素的堆砌,要遵照作曲家本身的意愿进行创作。
作为本次会议为数不多的中国早期歌剧评述,刘青在《论中国早期经典歌剧的“经典性”——以<白毛女><小二黑结婚><洪湖赤卫队><江姐>为例》中,以“经典”视角切入中国歌剧,她认为,“审美价值”与“文化属性”都不容忽视,四部歌剧的深刻博大与包罗万象就是由中国的历史所造就的、独一无二的文化景观。经典具有“原创性”,以它们为代表的作品开创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民族歌剧类型,代表中国独特的审美情趣;经典具有“互文性”,它们之间最大的联系即戏曲板腔体的创作思维以及对民间音乐素材的吸收。四部剧共同创造了一个关于经典的话语体系,亦用事实证明中国音乐经典的可能性存在。
苏哲在《论歌剧<夏日彩虹>音乐的戏剧性——兼论民族性与国际性》中谈到,音乐的戏剧性功能可以实现音乐主导戏剧、音乐承载戏剧的艺术追求。音乐的戏剧性不仅是作曲家永无止境的追求,同时也是歌剧理论研究的永恒课题。《夏日彩虹》以“童声元素”凝合戏剧结构,以“对比原则”调配戏剧结构,其泛民族风格的原创音乐与山村教师相关的题材体现了歌剧的民族性,戏剧性塑造与中国故事则体现了歌剧的国际性。
曹烨程在《黄泉碧落间,冥河丹亭畔——昆曲<牡丹亭>与歌剧<奥菲欧>的涅槃往复》中,从作品题材、戏剧理论、审美范畴、叙事角度与音乐阐释几个方面作对比研究,进而得出:中国戏剧受传统儒家影响,将意境美、情致美、线条美、程式美贯穿于描绘中,讲求天人相通;西方歌剧受古希腊哲学思辨精神影响,注重实情美、立体美、结构美,渲染于创作中,讲究直抒胸臆。两者无高低之分,在于建立起不同的思考空间,给予人类更多的艺术创作灵感。
蒋子勋的《革命性、民族性、时代性的爱国主义篇章构建——对歌剧<英·雄>的分析与批评》,立足于戏曲文本与音乐设计,从真实史料中寻找因素,从革命性、民族性与时代性三个方面,在音乐创作中分析《英·雄》的艺术价值。同时提示:将艺术人物“从人化神”的做法有可能损害作品的观感效果,在注重正面角色英雄性描绘的同时,也要避免人物神行的过度发展。
“坚持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2],进行创演方向的研究,既是对已有经验的总结与提炼,又将为中国歌剧的创造性发展开拓新的思路。
张桂林在《谈歌剧<沂蒙山>的创编》中谈到,《沂蒙山》将传统文化和红色文化相融合,是新时代背景下以当代视角运用具有中国特色的歌剧范式进行艺术化呈现的歌剧作品。它对西方歌剧范式进行了大胆的变化,重视民族化和声乐化的旋律写作以适合剧情发展和当代人的审美习惯,使动听的旋律成为承载情感表达和戏剧力量的重要因素。《沂蒙山》成功探讨了如何将红色文化进行当代诠释。将歌剧打造成老百姓喜闻乐见的大众化艺术形式,是以舞台精品助力美育教育,坚定文化自信,提升全民素养的代表。《沂蒙山》的成功是山东歌剧的初步成功,并获得全国声誉的一个标志,在其影响下山东歌剧的创作进入了繁荣期。
满新颖带来了激情澎湃的即兴演讲,他提出,要正视中国歌剧与西方歌剧的差距。时间概念在歌剧创作中具有重要意义,即歌剧在开演后的12分钟内要形成清晰的叙事,达到一种契约关系,以博得观众的共情;其次,使用换词歌并把握时代的节拍,可以解决中国歌剧目前不吸引人的问题。总之,算好“时间账”,才能创作出“好听、好看,耐人寻味,不胫而走”的歌剧。
邱桂香在《感性学与辩证思维视域下中国歌剧形象塑造思维新探》中,明确提出了在感性学与哲学视域下,中国歌剧形象塑造存在形象类型同质化、人物个性脸谱化、形象发展偏静态化三个主要问题。她认为,要在创作中秉持“歌剧形象塑造辩证法”的理念,坚持“一体多元”的形象塑造根本原则,以及个性、具体性、特殊性与共性、概括性、普遍性统一,真实性与艺术性统一,主观性与客观性统一,文学性与音乐性统一,时代性与个性统一,创新性与可听性统一,崇高性、英雄性与日常化、生活化、情感化统一等一系列基本原则。同时探讨了一体多元歌剧形象塑造思维达成的路径,辨析了歌剧形象塑造中的审美与审丑问题。
段蕾在《新时代的精神风貌与文化自信——对当今中国歌剧演唱的思考》中,在回顾中国歌剧百年发展历程的基础上,对宽泛定义下的中国歌剧“演唱”进行了概述与总结。首先,在当今中国歌剧舞台上,美声、民族、通俗唱法愈发趋同,显示出我国声乐艺术的巨大进步;中国本土的来自说唱、戏曲的唱腔脱离开原有的曲种和剧种,成为当今歌剧保持中国神韵、中国风格的重要因素之一;在我国传统文化强大的同化力与包容力的基础上,古代声乐论著所建立的审美标准一直没变,而这些审美标准随着时间的流变、声乐艺术在中国近代以来的发展以及近年来我国综合国力的增强,展现出了新的精神风貌与文化自信,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未来的中国歌剧舞台,从演唱角度来看,必将是充满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的。
王晓宁在《歌剧创作的多维审美探讨》中谈到,伟大的歌剧作品,总是多维度的作品,其表现出来的多维度内涵,形成了歌剧多维度的审美形式。剧作家和作曲家对“物”“境”“梦”的维度描写以及音乐创作手段表现的维度,体现出中西文化的差异和不同。创作中要将政治标准与审美标准都视为决定性因素,作品才能达到成功。
武丹宁在《音乐何以表达戏剧——以中国歌剧<青春之歌>为例》中,围绕《青春之歌》,探讨歌剧创作中音乐与戏剧的关系。声乐创作方面,咏叹调深刻刻画了每一个人物的音乐形象,与重唱一道,对于戏剧性的关联有很深的植入;器乐创作方面,乐队演奏可令观众即刻意识到事件的发生,独立去凸显戏剧的部分。动机式的写作、材料的贯穿则体现了戏剧与声乐的结合。另外她认为,歌剧的成功源于摆脱了作品的“身份之争”(西洋的或民族的),从而达到了平易近人的艺术效果。
张雪锋在《<阿绣咏叹调>中的叙事化创作思维探究》中谈到,该咏叹调表层上呈“因果”式线性“连叙”叙事结构,里层上暗含感性意象与音乐修辞语境的深度联系,回环特征使音乐、戏剧情境、叙事动机及美学观念等表现力涵融一体,共同唤起了听众的音乐感悟与共情回应,获得“理性上成立,感性上充沛”的艺术体验。
中国歌剧事业的兴旺发展,体现在歌剧作品的不断涌现、歌剧生态的逐步改善、人才培养机制的良性发展以及传播途径的持续拓展。如何保持中国歌剧事业蓬勃向上的势头,与会学者们为之出谋献策。
刘晓静在《山东省歌剧创演与理论研究的回顾与展望》的发言中,总结了山东歌剧创演的大致面貌,她表示,由山东院团创演的具有山东特色的鲁派歌剧,已经担负起了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沂蒙精神等红色革命文化的重任,在不断地为中国歌剧的创作增添新的光彩;同时,山艺在歌剧创作与研究方面产生出丰富的成果,彰显了学校在此领域的不断提升。
居其宏在《从第四届中国歌剧节看当前歌剧艺术生态》中,从历时性的角度,对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歌剧生态进行了分阶段的归纳与提炼,结合对第四届中国歌剧参演节目的盘点,引出歌剧“写什么”“怎样写”“写的怎样”“怎样总结”等多个思考,并强调,运用歌剧思维创作才能有望使中国歌剧逐渐迈入世界民族之林。
赵德山在《高等艺术院校歌剧人才培养的途径与方法研究》中,针对确立歌剧教学体系、完善歌剧相关课程的研究与设计、加强歌剧教材建设、提高教学队伍综合能力、加强歌剧理论建设与研究五个歌剧人才培养中亟待解决的问题展开论述。
计晓华在《辽宁歌剧院复排歌剧<逐月><苍原>的实践与思考》中分享了辽宁歌剧院近年来复排歌剧《逐月》《苍原》之始末,进而阐发复排歌剧的价值与现实意义,她谈到,复排产生了良好的继承与创新效应,其价值是推陈出新,其目的在于内核的扬弃,以达到与时代同频共振;另外,复排歌剧可以打造地方高校与专业院团有机结合进行协同创新,为地方艺术院校提升学科建设提供契机。
李晶在《自媒体时代歌剧评论的机遇与挑战——以歌剧微信公众平台为例》中谈到,自媒体快速发展的今天,歌剧评论的范式与话语体系发生了改变,全新的阅读、交流、对话的环境被创造出来,这其中既有机遇亦有挑战。从运行稳定平台的现状看,关注人数、推广的范围、内容更新、文论质量还有很大提升空间;自媒体具有独特的行文特色,但缺少思想的沉淀和经验的积累,并缺少原创性。要打造特色鲜明的公众平台,强调专业的引领和中心作用,加强培育新生评论力量,呼吁有“深度”与“温度”的评论。
此外,王硌谈到中国歌剧不仅要展现民族精神,更要探索世界性的音乐审美与技术追求。艺术工作要兼顾艺术标准与政治性,观众群体与技术水平及理论研究造诣。目前对于女中音声部的认识依然比较陈旧,希望从创作上寻求其发展的可能性,期待中国歌剧可以更好的产出社会价值。
本次会议带来了丰富多彩的歌剧理论研究与评论的新成果、新思维、新视觉。10月28日,在完成各项学术议程后,“泰山学术论坛——第二届全国歌剧理论与创作研讨会暨歌剧评论推优活动”闭幕式在山东艺术学院文东校区举行。闭幕式由山东艺术学院音乐学院院长李云涛教授主持。
闭幕式上,王次炤教授首先作了会议总结,他表示,本次研讨会涉及歌剧发展的现状、歌剧发展的生态环境、中西歌剧的关系、歌剧的本质、歌剧的分类、歌剧的创作思维、歌剧剧本的创作等诸多问题,进行学术发言的专家、学者们都做了精心准备,通过不断的交流研讨,共同促成了这次有水准、有规格、高质量的研讨会。他向为音乐理论事业发展作出贡献的各位学者、专家表示感谢,向本次活动的主办单位和全体工作人员表示感谢。
刘晓静随后在闭幕辞中指出,本次活动是一次卓有成效的全国性学术盛会,与会专家围绕中国歌剧繁荣发展的共同目标,共襄盛举,擘画未来,意义重大。活动涌现出一批有深度、有高度的高水平学术研究成果,呈现出开放、自由的学术氛围与学术风气。这些颇有前瞻性的思想与观点开阔了大家的学术视野,激发了与会师生的研究思维,提升了歌剧理论研究与创作实践的热度。她表示,山艺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持续推出高质量的歌剧作品与歌剧评论成果,不断探索与开拓山东歌剧创作与理论研究的新路径、新局面,为完善中国歌剧理论体系、提升中国歌剧创作实践、转化中国歌剧艺术成果,作出应有的贡献。
中国歌剧已历经百个春秋,在一代代歌剧人孜孜矻矻的奋斗中繁荣兴旺,彰显着中国气派、中国风格与中国精神。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我们相信,在新时代歌剧业者的不懈努力下,中国歌剧的民族化道路必将走得更加坚定,中国歌剧的国际化道路必将走得更加广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