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晓静
(山东艺术学院,山东 济南 250014)
近年来,中国歌剧的百花园呈现出满园春色、争奇斗艳的可喜局面。得以厚重的齐鲁文化的浸润,山东的歌剧创作起步较早,大约肇始于20世纪30年代,山东省立剧院院长王泊生创作的《岳飞》是山东近现代音乐史上的第一部歌剧。建国后的山东歌剧则是以20世纪90年代姚继刚作曲、山东歌舞剧院出品的《徐福》为代表。
进入2010年以来,山东的歌剧创演逐步繁荣,涌现了多部有影响的作品。歌剧作品有六部,像2010年由莫凡作曲、山东歌舞剧院出品的歌剧《赵氏孤儿》; 2012—2017年由李云涛作曲、山东艺术学院出品的歌剧《檀香刑》;2017年由臧云飞作曲、青岛歌舞剧院出品的民族歌剧《马向阳下乡记》;2018年由栾凯作曲、山东歌舞剧院出品的民族歌剧《沂蒙山》;2020年由刘长远作曲、青岛大学出品的歌剧《韩信》;2021年由杜鸣和任安作曲、青岛演艺集团出品的歌剧《国·家》。另外,还有四部音乐剧,像2018年由邵荣震作曲、济南歌舞剧院出品的音乐剧《不一样的焰火》;2021年由朱长磊作曲、山东艺术学院出品的音乐剧《百年旗帜》;由张巍作曲、济南歌舞剧院出品的音乐剧《敬礼》;由杜咏作曲、东营市委宣传部出品的音乐剧《追光者》;以及2011年由禹永一作曲、济南歌舞剧院出品的一部歌舞剧《大舜》等等。
由此可以看出,十年左右的时间,山东已经创作、出品了六部歌剧、四部音乐剧,一部歌舞剧,其数量之多、发展之快,印证了山东已经成为了当代歌剧创作的一片沃土。鲁派歌剧吸收、借鉴西洋歌剧的形式,在总结中国歌剧百年创作经验的基础上,不断锐意创新,频出佳作……尽管,在这些作品中,山东的本土的作曲家群体,仍然不够突出和壮大,但是,由山东院团创演的具有山东特色的鲁派歌剧,已经担负起了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沂蒙精神等红色革命文化的重任,在不断地为中国歌剧的创作,增添新的光彩。
在繁荣的全国歌剧创作与评论局面的感召下,山东艺术学院在歌剧创作与研究方面,已经具有了一定的学术底蕴,产出了一批具有影响力的代表性成果。由莫言小说改编为剧本、泰山学者特聘专家团队核心成员李云涛作曲的原创歌剧《檀香刑》,获得了2016年国家艺术基金资助,并入围2017年第三届中国歌剧节,2018年成功演出于国家大剧院。自首演以来,累计演出17场,观众总人数达数万人次。该剧以其奇思妙想的戏剧性构思、富有乡土气息而又充满戏剧张力的音乐语言、符号性的舞美设计等元素,受到了国内外歌剧领域的热切关注;而另一部由本校于晓楠编剧、王甦导演、泰山学者特聘专家团队核心成员朱长磊作曲的大型原创红色主题音乐剧《百年旗帜》,是完全由我校师生创演的作品,从另一个侧面,也反映出了我校师生的创演能力。除此之外,我校师生还创作和参与创作了歌剧《北大1918》、音乐剧《追光者》、儿童音乐剧《想飞的兔子》等剧目,他们是武丹宁副教授、研究生张澳川和研究生周末。这些剧目,也不同程度的受到了学界的关注,显示了我校在歌剧创作领域,已具备了良好的基础和发展势头。
在歌剧理论与创作研究方面,我校围绕着两部在全国产生了较大影响的鲁剧——《沂蒙山》和《檀香刑》的创演,也有不少成果问世:有我和学生的《中国歌剧的民族化表达——谈歌剧<沂蒙山>的艺术特色》和《汲取外来经验 发挥本土力量——2019全国歌剧理论与创作研讨会暨优秀歌剧评论征集比赛综述》;有泰山学者特聘专家团队核心成员孙志鸿教授的《论歌剧<檀香刑>的音乐创作》《论歌剧<沂蒙山>的濡化作用》;有泰山学者特聘专家团队核心成员周爱华教授的《民族歌剧<沂蒙山>:老题材翻作新篇章》,以及在首届全国优秀歌剧评论征集比赛中获奖的《民族歌剧<檀香刑>的戏与情》;硕士研究生郝立新的学位论文《论民族歌剧<沂蒙山>的齐鲁音乐文化内涵》、以及在首届全国优秀歌剧评论征集比赛中获奖的《彰沂蒙山之铁血,曜民族歌剧之魂》等成果。
除此之外,在中外歌剧理论与创作的研究方面,我校也有较多成果问世:如王晶副教授《歌剧<卡门>中的“性别气质”问题》、张洪兰副教授《中国歌剧发展演变与表演艺术研究》、吴珺副教授《歌剧创作中的戏剧性发展与音乐分析》、王甦副教授《中国音乐剧创作发展与教育》、谢楠楠副教授获“孔雀奖”全国高等艺术院校声乐大赛论文评比二等奖及首届全国优秀歌剧评论征集比赛二等奖的《贝尔格歌剧<璐璐>的审美解读》,以及本届歌剧评论推优活动入选名单中,武丹宁副教授的《音乐何以表达戏剧——以中国歌剧<青春之歌>为中心》,还有博士研究生鲁雨奇的《中国民族歌剧的创演特色与美学内涵探析——以两版<党的女儿>为例》等。更可喜的是,以舞台剧为研究对象的国家级科研项目,郭晓彤副教授的“齐鲁文化艺术形式融入音乐剧研究”得以立项,这都彰显了我校在歌剧研究与创作领域的不断提升。
综上所述,在未来的征程中,我们期待与学界同仁们进一步加强交流与合作,期待得到专家学者的进一步指导和帮助,我们会在歌剧领域的创演与理论研究的道路上,不断的实践与探索。展望未来,我校将以博士授权点申建和争创国家一流学科为牵引,把课堂教学、舞台表演与创作实践教学相互融合,进一步扩大对外学术交流,强化音乐学科内涵式发展,加强歌剧理论与创作的学术研究,与兄弟院校同仁们一道,为不断推动中国歌剧的发展与繁荣,而不懈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