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建军
摘要:近年来,因为戏剧创作的跟风现象较多,创作的撞车现象较重。如何保证作品的多样化、有质量、有特色?以笔者多年来的经验,进行简单论述。
关键词:现实题材;戏剧创作;思考
近年来,很多时候,当一强调扶贫脱贫和乡村振兴战略,于是都来写扶贫;说要宣传英模人物,便都来写好人好事,都去扎堆创排现实题材,难免会出现同类型的题材作品的同质化、标签化、图解化的问题,一窝蜂的结果势必留下一大批昙花一现的应景之作,给宝贵的文艺经费和人力投入造成了浪费,给人民文艺院团的作品口碑造成了负面影响。针对这一现象,总书记明确指出:文艺创作要在多样化、有质量上下功夫。当前存在一种“羊群效应”,这边搞个征婚节目,所有的地方都在搞谈恋爱、找对象的节目。看着有几十个台,但换来换去都是大同小异,感觉有点江郎才尽了。还是要搞点有质量、有特色的东西。
一、现实题材作品要有质量、有特色
笔者认为,首先还是需要在大方向的把握上入手。2014年文艺工作座谈会讲话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一直强调:加强和改进党对文艺工作的领导,就是要把握住尊重和遵循文艺规律这条,要用符合文艺规律的方式来领导文艺事业。
有些现实生活里的素材,从宣传角度看确实很不错,但却恰恰不太适宜直接搬到舞台上去艺术地呈现,原本生活中很感人的故事放到舞台上去展现,反而感染力大大削减了,这样的例子并不少见。80年代的一个央视春晚上,赵丽蓉、侯耀文合演的小品“英雄母亲的一天”,小品里的电视导演欲拍出英雄母亲的“崇高境界”、“80年代妇女的时代形象”、“英雄成长的足迹”和“妇女的美学追求”;而这个母亲只是芸芸众生的再普通不过的极其接地气的居家婆,她关注的就只是日常生活里的柴米油盐之类的,在导演提问与之对话交流时,两人总是产生出戏剧冲突,比如“司马光砸缸”等笑语,进而引发喜剧笑果,就是对这一类现象的辛辣讽刺。
二、现实题材作品也离不开故事情节的编织
社会生活的现实无疑是舞台作品的创作的丰富源泉,但并不等于说有了“源头活水”就一定能能酿造岀醇香的美酒。图解政策、概念标签式之作,必然是没有生命力的,整个90年代,国产话剧排演了多达几百出,可是能流传到今天不多。再如,很多地方都在讲挖掘地方历史文化资源,有的就狭隘地理解为划地为界,作品必须是本地、本土的人和事,这就使创作题材选择的范围越来越窄、作者的创作主动性越来越小,古今中外的优秀经典作品哪里有地域界限的呢。
出席今年两会的全国政协委员、编剧赵大鸣认为,不能把现实题材创作仅狭隘地理解为时间概念,也不能仅解释为当前文艺创作的大政方针,而应该将其作为一种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来提倡。戏剧理论学者马也也同样认为,要反映三农的题材,应该视为一种创作的选材或切入角度,而并非只是面向农村的,好的作品一定是被所有阶层的观众所震撼和净化的,一旦带着题材的概念进入创作,作品的魂就游离于戏外,偏离了表现人性这个主旨,转而变成了在写某个问题、某种形势、某类事件。要深入基层生活搞清楚造成贫困的原因是什么,以及贫困对人性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优秀作品并不拘于一格、不形于一态、不定于一尊”,正如习近平总书记2014年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里指出的,党的文艺方针历来强调百花齐放。农业题材与工业题材、工农兵题材与精英阶层题材,历史题材与现实题材,有什么艺术上的区别吗?实际上是没区别,因为文艺作品从本质上看,任何作品都是表现人性的。80年代走红北京等大城市、可载入现代中国戏剧史的话剧《狗儿爷涅槃》《桑树坪纪事》,讲的都是乡村背景的故事,能说它是面向农民观众的吗?而且,它们也并非是在大力提倡三农题材的舆论下产生的,恰恰是思想大解放下应运而生的,都是反思历史、深挖人性、表现中国人的心理精神状态。一切优秀的作品,都是反映人的、而不是反映某类题材的。再说,小题材也能出大作品。九十年代,皖南地区休宁县的一名普通的乡女汪美红,在丈夫意外身亡、留下三个未成年的孩子全家生活陷入绝境之际,她毅然当起了挑山工,天天用柔弱的双肩挑起全家生活重担上下山数百台阶,硬是把三个孩子抚养成人。这个极普通的乡村挑山女的故事感动到了远在近千里之外的上海宝山沪剧团,该团把这个故事搬上了沪剧舞台,巡演超过了上百场次,多年前,该剧还登鼎国家大剧院,并荣获了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文华优秀剧目奖、中国文联及中国剧协的中国戏剧优秀剧目奖,主演还荣获了二度梅。文艺创作的导向必须以人民为中心,其中的应有之义是让更多普通人成为文艺作品的主角,要从日常百姓故事中汲取灵感、捕捉素材,创作出震撼人心的文艺精品。20多年前央视“东方时空”开播了专门讲述老百姓自己故事的子栏目“生活空间”;以今天早已广泛运用的情景再现的电视手法,记录了一幕幕感人至深的百姓故事。所以,瞄准日常生活发生在普通人身边的故事,但不是停留于錄音机、录像机的水平,而是选准集典型性、代表性、创意性、启示性于一体的素材,再经过提炼、分析、归纳,去粗取精,把看似简单、寻常的百姓故事的背后更深层次的至善、至真、至美呈现出来,就能感化人、引导人、教育人。
三、现实题材作品要充满人性、真善美
对于现实题材作品,应有更宽泛的视野,不一定重大事件、人物,也可以是接地气的“下里巴人”,只要是充满人性、真善美的,温润心灵、启迪心智。文艺的使命首先是歌颂真善美,当然同时文艺还要批判假恶丑,对社会转型期那些阻碍时代前进、影响社会发展的不良现象必须揭露、抨击和批判;相声等曲艺、喜剧小品这样的深受大众喜爱的喜剧艺术,就尤以讽刺现实见长。所以,正如习近平指出文艺工作者要“欢乐着人民的欢乐,忧患着人民的忧患”,文艺不能失去忧患意识和批判的锋芒。比如,优秀文艺精品创作生产的不充分、不平衡的突出矛盾,表现如传统戏与现代戏之间的创作不平衡,从题材范围说,反映农村、部队生活的相对比例,多于表现工人、知识分子的。因此,满足人民对美好精神文化生活的新期待,要立足社会主要矛盾的新变化,解决文艺创作生产中的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必须加大精神食粮的供给侧结构的优化改革,当前,要把精品生产倾斜于反映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中国人民奋斗圆梦、中国坚持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故事的创作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