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斐飞,陈拥军,霍永军
(安阳市眼科医院 河南安阳455000)
白内障是一种常见的眼科疾病,该病分老年性、糖尿病性、代谢性等,随着我国老龄化进程的加快,白内障发病率也不断上升。有研究表明,我国白内障致盲患病例数已超过400万,患者患病后视力下降明显、视物不清晰,对日常生活和工作都会产生严重的影响。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治疗效果好,能有效改善和恢复患者视力,对患者创伤较小且视力散光小。但白内障患者术后易出现较多并发症,如视力下降、颅内压增高等,术后护理对患者病情的恢复起重要作用,通过围术期合理有效的护理干预可明显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1]。传统护理方式以常规护理为主,程序化护理是强调严格按照程序实施护理措施,对护理内容进行严格的限制和规定,要求护理人员按照规定的内容实施护理措施,以提高护理主动性。多学科团队协作护理模式指由两个及以上不同学科专家组成相对固定的小组,在确定的时间的和地点由小组成员共同针对患者的问题进行讨论,形成决议并执行。其依托多学科合作来制定标准、专业、个性、持续的解决方案,能促进传统模式向决策和协作模式转变,使医学由单一性转向整合性,目前在肿瘤疾病的治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临床效果较好[2-3]。基于以上背景,本研究探讨应用程序化干预联合MDT协作对白内障患者的应用效果。现报告如下。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9年3月1日~2021年3月31日我院收治的160例白内障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患者确诊为白内障且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②患者无其他并发症;③患者自愿参加本次研究;④患者临床资料完整;⑤患者具有良好的治疗依从性。排除标准:①存在其他系统严重并发症者;②存在手术禁忌证者;③在研究过程中病情急剧恶化者;④中途退出本研究者;⑤有心理疾病或精神疾病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80例。实验组男45例、女35例,年龄48~77(65.34±4.25)岁;病程1~14(6.24±1.32)年。对照组男47例、女33例,年龄48~77(64.37±4.18)岁;病程1~14(6.42±1.18)年。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通过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实施常规护理干预。为患者详细讲解白内障发病、治疗、预后等疾病知识,增加患者对疾病及治疗方式的了解,有利于提升患者对治疗的配合度;记录患者日常情况;根据患者的患病情况给予患者饮食、运动、康复等方面的建议;告知患者家属必要的护理常识。
1.2.2 实验组 采用程序化干预联合多学科协作。程序化护理:①术前对患者血压、血糖等指标进行检测,针对存在异常指标状况者进行及时且合理的干预,避免在术中发生严重并发症,危及患者生命安全。指导患者注重自身保暖,避免发生上呼吸道感染等,指导患者多进食蔬菜和水果,减少辛辣刺激性食物的摄入;②术前对患者进行心理干预,针对患者自身情况采取不同的心理干预措施,了解患者内心忧虑并给予疏导,使患者以良好的心态面对手术;③术前对患者进行泪管冲洗,以便充分扩充患者瞳孔,使用灭菌纱布对患者眼部进行包扎,术后告知患者减少头部活动。术后24 h及时观察患者眼部敷料及分泌物情况,检查患者视力,术后72 h评估患者是否出现并发症,及时对异常情况进行处理,院外嘱患者注意休息,按时滴注眼药水,避免剧烈运动。多学科协作:①组建多学科小组,制定白内障患者围术期干预方案,并对实际应用中产生的问题进行讨论;②制定方案后由专业团队执行,并全程跟踪反馈结果;③定期抽查执行效果,确定执行程度;④制定评价标准,对实施效果进行评价。
1.3 观察指标 ①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视力情况。②比较两组心理状况和生活质量: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评价两组心理状况;采用生活质量调查表(SF-36)评价两组生活质量。③比较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④比较两组护理满意度情况。
2.1 两组干预前后视力情况比较 见表1。
表1 两组干预前后视力情况比较
2.2 两组干预前后SCL-90、SF-36评分比较 见表2。
表2 两组干预前后SCL-90、SF-36评分比较(分,
2.3 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见表3。
表3 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例)
2.4 两组护理满意度情况比较 见表4。
表4 两组护理满意度情况比较(例)
白内障是常见的眼科疾病,患者接受的外界光线由于被患者浑浊的晶状体阻碍而无法投射到患者的视网膜上,导致患者视物模糊。该病主要发病年龄为40岁以上,随着年龄的增长,患病率也随之升高,且该病易致盲,目前临床对白内障并没有针对性的治疗药物,只能通过外科手术进行治疗,白内障超声乳化术是临床最常用的一种手术方式,随着医疗观念和医学水平的不断发展,目前已从传统的单纯外科治疗转变为多学科综合治疗,对围术期护理方案提出了多种研究方向[4-7]。传统白内障患者围术期常规护理手段针对性较差,参与护理的人员对患者的心理护理需求及疾病特殊护理均没有较深刻的认知,无法灵活调整护理策略,护理质量有限,且对患者术后易出现的多种不良反应没有很好的预防,已无法满足现代医学的要求[8-9]。程序化护理是一种动态、综合、高效的护理模式,能有目的、有计划地在围术期的各个重要护理节点对患者进行合理有效的干预,可增强患者对自身患病情况的了解,疏解患者的不良情绪,降低患者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增强患者治疗信心。程序化护理能科学、系统地针对患者进行护理干预,清晰明确的干预方案也能让护理工作人员更易在实际临床中执行,提高护理主动性。多学科协作可综合多个学科全方位对患者进行评估,全面制定治疗干预措施,是十分科学、有效、全面的协作模式[10]。
本研究结果表明,干预后实验组视力恢复效果优于对照组(P<0.01);实验组SCL-90评分低于对照组(P<0.01),SF-36评分高于对照组(P<0.01);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表明对白内障患者应用程序化干预联合多学科协作能改善患者的视力状况,缓解患者不良情绪,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促进医患和谐,提高患者的配合度。
综上所述,对白内障患者应用程序化干预联合多学科协作能促进患者术后视力恢复,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缓解患者的焦虑情绪,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