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小芬,彭美娟,钟艳如
(江门市中心医院 广东江门529000)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是一种X线成像系统,是常规血管造影术和电子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相结合的产物,普遍应用于神经介入治疗。在某些情况下,临床需要详细了解患者脑血管病变部位、程度及侧支循环情况,进一步开展脑血管病的对因治疗,如是否对颈动脉狭窄患者采取外科治疗等[1-2]。因此,DSA是脑血管介入治疗的重要检查方法。目前,脑血管介入治疗并发症发生率为0.5%,如脑血管痉挛、腹股沟血肿、后腹膜血肿、迷走神经反射等。尽管临床十分重视术前健康教育,但仍有患者未能适应脑血管介入治疗术后 24 h 的绝对卧床,加之术侧肢体制动,易引发患者对手术创口的恐惧,出现焦虑、失眠等负性情绪,甚至出现血压升高、尿潴留、术侧肢体麻木等不适症状[3-4]。为减轻患者焦虑情绪,更好地推广DSA及脑血管介入治疗,本研究选取2020年2月1日~2021年4月30日收治的144例接受脑血管介入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拟观察术后不同时间肢体制动解除对并发症、舒适度、满意度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20年2月1日~2021年4月30日我院收治的144例行脑血管介入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诊断标准:①年龄≥18岁;②前循环闭塞发病6~24 h,经严格的影像学筛选,后循环大血管闭塞发病在24 h内,可行血管介入治疗;③CT排除颅内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④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影像学检查确诊为大血管闭塞。纳入标准:①手术时间控制在30~50 min内,采用右侧股动脉穿刺;②患者及家属对血管介入治疗签署知情同意书;③术后回病房2 h内,压迫器未解除前无穿刺口渗血、穿刺口血肿形成等现象。排除标准:①患者碘或造影剂过敏、金属和造影器材过敏;②患者合并脑疝或其他危及生命的情况;③患者存在药物无法控制的严重高血压。根据术后肢体制动解除时间的不同分为A组35例(4 h)、B组34例(6 h)、C组37例(12 h)和D组38例(24 h)。A组男22例、女13例,年龄40~65(52.26±3.54)岁;体重45~75(55.43±5.38)kg;疾病类型:血管造影检查31例,支架介入4例。B组男21例、女13例,年龄40~64(52.38±3.49)岁;体重46~75(55.12±5.44)kg;疾病类型:血管造影检查治疗30例,支架介入4例。C组男22例、女15例,年龄41~64(53.41±3.38)岁;体重47~74(55.36±5.76)kg;疾病类型:血管造影检查32例、支架介入治疗5例。D组男21例、女17例;年龄42~64(53.42±3.60)岁;体重47~73(56.08±5.47)kg;疾病类型:血管造影检查33例,支架介入5例。四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批通过。
1.2 方法 ①四组均实施脑血管介入术前评估与训练,术后联合针对性护理。术前评估与训练:按照统一介入术前健康教育内容,以复述方式对患者或家属掌握情况进行评价(10分);指导患者家属行肢体制动翻身和床上排便训练;对患者进行心理状况评估,对情绪不佳患者给予心理护理。术后针对性护理:a.视。密切观察患者穿刺点周围皮肤(有无肿胀、苍白、青紫、包块等)、术肢活动、肢体位置、动脉压迫止血器位置及末梢血运等情况;充分暴露穿刺点和周围皮肤,观察穿刺点敷料,评估穿刺点周围有无淤斑、渗血、血肿等情况,以便作针对性处理。b.触。穿刺部位血肿与假性动脉瘤具有一定的相似性,为良好区分两者,护理人员需触摸患者穿刺点部位,感受是否有搏动性包块或明显压痛,若触及搏动性包块则为假性动脉瘤,另外还需触摸患者足背动脉搏动是否良好。c.听。为有效区分穿刺部位血肿与动静脉瘘,护理人员需仔细评估穿刺局部有无杂音,若有则为动静脉瘘。d.查。观察患者全身皮肤是否存在淤斑,尤其是受压部位;若穿刺部位膨隆,远端动脉搏动消失或减弱,可能为局部血肿压迫动脉,需立即对症处理。此外,穿刺口出血、渗血时,应使用无菌纱块按压穿刺点至少30 min,此后重新调节动脉压迫器。若患者穿刺部位血肿较小,一般可在短期内自行吸收消退,护理人员可暂时不作处理;若穿刺部位血肿较大,应在24 h内给予局部加压+冷敷护理,24 h后使用硫酸镁进行湿热敷,若上述护理方法均无效,则需告知医生行切开手术探查,以便采取合理止血措施。②A、B、C、D组均在动脉压迫器不拆除的情况下分别实施肢体制动解除时间4、6、12、24 h,其中A、B、C组均实施康复训练,以快速解除术侧肢体制动。a.踝泵训练:在解除患者术侧肢体的制动同时,指导患者进行踝泵训练,以促进血液循环,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b.平移训练:结束踝泵训练后,指导患者平移术侧肢体,幅度由小到大,注意观察是否发生并发症,做好相关记录,如发生并发症需立即中止训练。c.直腿抬高训练:此训练可适当缓解长时间卧床导致的腰酸背痛。结束平移训练后,指导患者直腿抬高训练,幅度由小到大,抬离床面<30°,训练期间注意观察是否发生并发症,作好相关记录,如有并发症立即中止训练。d.屈膝屈髋训练:为患者完全自由活动术侧肢体进行预训练,结束直腿抬高训练后,指导患者屈膝屈髋训练,幅度由小到大,角度<45°,注意观察是否发生并发症,做好相关记录,如发生并发症立即中止训练。
1.3 观察指标 ①比较四组术后48 h内并发症发生率:包括尿潴留、压力性损伤Ⅰ期、穿刺部位渗血。尿潴留:术后8 h内患者不能排尿而膀胱尿量>600 m1或患者不能自行有效排空尿液而残余尿量>100 m1。压力性损伤Ⅰ期:非苍白性的发红,皮肤完整且与周围皮肤界限清楚,压之不褪色,常局限于骨隆突处。穿刺部位渗血:敷料处有渗血或皮下血肿。②比较四组患者术前、术后48 h内舒适度、睡眠情况及焦虑情绪:采用自制的舒适度量表,根据患者术后尿潴留、腰酸背痛[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若患者评分≥6分即视为腰酸背痛]、压力性损伤Ⅰ期、穿刺部位渗血情况评估舒适度,各条目以Likert Scsle评分法(1~4分)为评分标准,评分越高说明患者舒适程度越高。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评估患者焦虑情绪,共20项条目,满分为100分,评分越高表明患者焦虑情绪越严重。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量表评估患者睡眠质量,PSQI由7项内容构成,每项按1~3分评分,满分为21分,评分越低表明患者睡眠质量越好。③比较四组护理满意度:采用本院自制的10条目满意度问卷,满分为10分,各条目满意为1分、不满意为0分,总分≥8分为非常满意,≥6分为满意,<6分为不满意。满意度(%)=(非常满意例数+满意例数)/总例数×100%。
2.1 四组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见表1。
表1 四组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例(%)]
2.2 四组舒适度、PSQI评分、SAS评分比较 见表2。
表2 四组舒适度、PSQI评分、SAS评分比较(分,
2.3 四组护理满意度比较 见表3。
表3 四组护理满意度比较[例(%)]
脑血管介入治疗是利用导管操作技术,在计算机控制的DSA系统支持下,对累及神经系统血管内病变进行诊断和治疗。DSA可清晰呈现颈内动脉、大脑半球、椎基底动脉和颅内大血管的血管图像,有效测量动脉血管血流量,尤其适用于诊断头颈部血管病变。但DSA属有创检查,患者需实施股动脉插管,若下床过早,可引发插管处渗血或血肿形成,加之DSA可致身体浮肿或颅内压痛,临床为避免意外事件,普遍实施24 h肢体制动。随着临床护理的不断进展,有研究认为脑血管介入治疗患者穿刺部位的凝血系统6 h即可恢复正常,但也有其他研究支持术后8 h或12 h解除制动[5]。本研究结果显示,术后6 h是较好解除肢体制动时间。
本研究结果显示,B组术后48 h内并发症发生率低于C、D组(P<0.05),且B组术后48 h内并发症发生率略低于A组,说明6 h解除肢体制动可降低脑血管介入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与龙媛等[6]研究中缩短术后卧床时间有助于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的结论相符。肢体制动不仅会增强患者紧张情绪,还会加大患者不适感,尤其床上排便、排尿时,部分患者受心理因素或持续卧床影响,出现腰酸腹胀、失眠、尿潴留等不适症状。而缩短肢体制动时间,协助患者做康复训练,可达到促进其肠胃蠕动、缓解腰酸腹胀等不适症状的目的[7]。樊凌云等[8]研究表明术后6 h帮助脑血管介入患者翻身,术后12 h下地活动,可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术后舒适度。同时,B组术后48 h舒适度评分高于A、C、D组,SAS、PSQI评分低于A、C、D组(P<0.05),且B组患者护理满意度高于D组(P<0.05),说明6 h解除肢体制动可有效提升脑血管介入患者术后舒适度,降低负性情绪,改善睡眠质量。由于术后12 h,尤其是传统24 h制动需长时间维持同一姿势,患者难以更换体位,致体内丙酮酸、乳酸大幅增加,局部压迫肌细胞供氧不足,肌肉细胞内部肝糖原减少,出现肌肉酸痛、精神紧张等全身不适症状。同时,随着制动时间的延长,患者不仅可能滋生烦躁、焦虑等负性情绪,部分患者还会为减少排尿、排便次数而有意识憋尿,出现排尿困难,甚至尿潴留[9-10]。因此,6 h解除肢体制动有助于提升脑血管介入患者术后舒适度,减轻焦虑情绪,改善睡眠质量,更具推荐价值。
综上所述,脑血管介入术后肢体制动解除时间控制在6 h可有效降低术后并发症风险,提高舒适度及满意度。但本研究样本量较小,且具体肢体制动解除时间可能受患者病情、肢体情况等因素影响,相关结论及最佳肢体制动解除时间仍有待进一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