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_ 王栋 史倩
(作者单位:燕山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山东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责任编辑 范丽君)
重视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共产党的一贯方针和优势。百年来,党经历了由革命思维到执政思维的转变,其对传统文化的认识也经历了在曲折中不断发展、在探索中走向成熟的过程,积累了文化建设的宝贵经验。回顾历史,总结经验,有利于新时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有利于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
根据党所处时代背景和承担任务的不同,结合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的实际情况,可将党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分为以下五个主要阶段。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继承五四运动精神,承担起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传统文化中维护封建统治的糟粕部分必然成为批判对象。但与此同时,中华传统文化精华在很多方面与马克思主义相契合,如“民惟邦本,本固邦宁”的民本思想、“天下为公”的大同理想、“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的辩证思维等方面与马克思主义的社会理想、唯物史观、辩证法等内容具有高度文化认同,成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有利条件。因此,共产党人并没有全盘否定传统文化,他们意识到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认为“从孔夫子到孙中山,我们应当给以总结,承继这一份珍贵的遗产”(《毛泽东选集》〈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534页)。这种辩证对待传统文化的科学态度,推动了马克思主义与传统文化的初步结合,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具有重要意义。
新中国成立之初,“批判继承”的态度基本上被延续下来。为了推动新民主主义文化向社会主义文化过渡,中央开展了知识分子思想改造运动,使大部分知识分子了解到劳动的可贵,认识到自己是脑力劳动者,应当与工农兵站在一起。这场改造运动在当时是有必要的,但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产生了一些负面影响。随着执政经验不断丰富,中国共产党对文化政策进行了一系列积极调整。1956年4月,毛泽东提出“双百”方针,尊重文化发展规律,提倡自由讨论,具有明显的包容性。1960年12月,毛泽东在一次谈话中指出,中华传统文化“并不全是封建主义的东西”,且“封建主义的东西也不全是坏的”(《毛泽东文集》〈第八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225页),也可以批判地利用,显示出其对传统文化的辩证态度。经过1961年大兴调查研究和1962年七千人大会,国民经济的全面调整也影响到文化领域,党的文化政策更加符合实际,为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提供了空间,使其得以在挫折中前行。
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伴随拨乱反正和思想解放的深入开展,党的政治路线和文化政策逐步重回正轨。党中央开始从正反两方面反思传统文化。一方面,“文革”虽然对传统文化造成严重破坏,但这一悲剧的发生本身就有封建传统的影响,所以邓小平明确提出“继续肃清思想政治方面的封建主义残余影响的任务”。另一方面,“文革”破坏文物古迹、近乎全盘否定儒学的做法必须改变。邓小平在1980年8月明确提出“要划清文化遗产中民主性精华同封建性糟粕的界限”,不要“不加分析地把什么都说成是封建主义”(《邓小平文选》〈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335页)。他将“实事求是”提升到新的高度,赋予传统文化重要概念“小康”以新的内涵,提出精神文明建设,使“文革”时遭遇严重破坏的传统文化又重新回归到政治生活和百姓日常生活。1986年7月,在青岛举行的中西文化讲习研讨会邀请了张岱年、梁漱溟、杜维民等知名学者,与会者共800余人,被海外媒体盛赞为“名流荟萃,高论爆棚”,体现出传统文化的学术地位已得到恢复,重新成为学者的研究对象。
改革开放以来,西方文化大量涌入中国,冲击着中国本土文化,“西化”思潮引起党中央高度警惕。抵御“西化思潮”需要提升民族自信心,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提升民族自信心的重要资源。江泽民明确指出:“必须继承和发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而又充分体现社会主义时代精神……不允许搞民族虚无主义和全盘西化。”(《江泽民文选》〈第一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158页)党的十六大之后,胡锦涛多次强调传统文化的重要性,认为“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团结奋进的不竭动力”(《胡锦涛文选》〈第二卷〉,人民出版社2016年版,第640页)。胡锦涛继承了中国传统“民本”思想的精华并超越其局限性,将“以人为本”作为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将古代“和合理念”赋予时代内涵,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思想,实现了对传统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结合。2004年,全球第一家孔子学院在韩国首尔成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开始加快走向世界。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视为文化自信的重要来源之一,将对传统文化重要性的认识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运用到治国理政的方方面面。外交方面,在联合国日内瓦总部演讲中他一连用了“以和邦国”“和而不同”“以和为贵”来说明和平是中华文化的内在基因。党建方面,他充分肯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于党内政治文化的基础性作用。经济方面,他用孔子的“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来说明共同富裕是自古以来我国人民的一个基本理想。习近平总书记对传统文化的重视和传承并不是照搬,而是结合时代要求超越其历史局限性,实现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例如,他提出“协调”发展理念,既突出资源均衡配置、发展机会公平的重要性,又强调“平衡是相对的,不平衡是绝对的”,“协调是发展平衡和不平衡的统一”(《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外文出版社2017年版,第206页),这就将辩证法的精髓融入传统文化的平衡观念当中,实现了创新性发展。新时代,党高度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意义和作用,同时又不搞厚古薄今,提倡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标志着党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不断走向成熟。
百年来,党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积累了宝贵经验。系统总结这些经验,可以为新时代党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提供借鉴。
中华传统文化内容丰富,精华与糟粕并存。中国共产党人坚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传统文化精髓得以传承发展。毛泽东用唯物辩证法批判“天不变,道亦不变”的传统观念,同时又从《资治通鉴》中汲取治国智慧,体现出其对待传统文化的历史唯物主义态度。邓小平汲取“文革”的教训,对封建文化残余予以深刻批判,同时又将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进入新时代,面对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将古代建立在唯心主义基础上的“天人合一”思想用唯物主义观点加以批判继承,把“天人合一”与经济发展相联系,认为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赋予传统观念以科学内涵。全盘否定传统文化的历史虚无主义和完全照搬传统文化的文化复古主义均不可取,要始终坚持以批判与继承相统一的方法来传承发展传统文化。
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和国家主流意识形态的核心内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基因,如何正确处理两者之间的关系是承担着民族伟大复兴大任的中国共产党必须解决的问题。百年来的实践告诉我们,一方面,不能以马克思主义替代传统文化。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确立后,我们需要与社会主义经济、政治相适应的社会主义文化。抛弃传统文化,社会主义文化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根之木。应该以传统文化为资源更好地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另一方面,也不能以传统文化替代马克思主义。一些人认为马克思主义来自国外,是“异族文化”,主张“以儒代马”“以儒化马”,这种观点是完全站不住脚的,它忽视了传统文化的历史局限性,没有看到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早已成为中国文化的一部分。必须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向现代转型。
传统文化是一脉相承的,但不是一成不变的,只有随着时代的变化不断发展进步才能保持生命力。百年来,根据国情的变化和革命、建设、改革的需要,中国共产党人以问题为导向,不断推动传统文化创新发展,赋予其时代内涵。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基于新时代治国理政的伟大实践,明确提出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面对贸易保护主义思潮,他将中国传统的“立己达人”思想加以创新发展,提出了旨在互利共赢的“一带一路”倡议,唤起了周边国家美好的丝路回忆。面对反腐败斗争的严峻形势,他用“奢靡之始,危亡之渐”来旗帜鲜明地要求制止奢靡之风,创造性地提出加强党内政治文化建设的新任务。这些都体现出共产党人传承创新传统文化过程中鲜明的问题导向意识。历史经验启示我们,面对当前各种文化思潮交融交锋的态势,必须高度重视传统文化的作用,以问题为导向推动传统文化创新,进一步维护国家文化安全,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