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嘉定区新源幼儿园 何小涛
小A开学一周后前往医院采用“婴儿—初中生社会生活能力量表”测试,最后确诊为发育迟缓,其中语言交往评价属于边缘水平。同时,“独立生活、运动、集体生活”也都属于边缘水平。
著名教育家陈鹤琴提出:“幼稚教育是一件很复杂的事情,不是家庭一方面可以单独胜任的,也不是幼稚园一方面能单独胜任的,必定要两方面共同合作方能得到充分的功效。”小A父母对他整体发育迟缓心情特别沉重,也不知道希望在何方,努力在何处。经过笔者多次与家长沟通,决定从提高语言交往能力入手,指导家长在家里对小A进行语言浸润和练习。
小A父母面对诊断结果的那一刻非常崩溃,笔者决定让他们从思想上有新的认识,赠送他们《终身成长》一书,鼓励他们学习成长型思维模式,具有成长型思维模式的人不再抱怨,而是积极地寻找对策来成长。小A的问题已经出现,接下来就是如何寻找路径对他的弱势进行指导促进提高。
小A父母对亲子阅读认知几乎为零,践行阅读也极少,而幼儿阅读习惯及交往语言的发展,必须依靠教师和家长统一阅读理念及开展阅读行动。推荐书籍:《朗读手册》《喂故事书长大的孩子》《绘本之力》《图画书,阅读与经典》《好妈妈胜过好老师》《第56号教室的奇迹》等。看完这么多指导“朗读”“亲子阅读”的图书后,家长深感朗读及阅读的意义,并坚持践行。
亲子阅读方式很多,但是小A的父母并不了解,因此,笔者收集了一些阅读方式,并指导其如何践行。
互动式阅读指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通过和幼儿运用朗读、讲解、描述、开放式提问等阅读方式围绕阅读的图书进行探讨、互动,引导幼儿思考,培养幼儿的阅读兴趣和习惯,积累阅读经验,从而使幼儿语言能力、人格、审美能力、思维能力等得到全面发展。成人和儿童并非以学习为主要目的共同阅读一本书,而是一种类似游戏的活动。在指导家长开展互动式阅读时,笔者以绘本《猜猜我有多爱你》为例指导家长。
案例:猜猜我有多爱你
妈妈:小栗色兔子该上床睡觉了,可是他紧紧地抓住大栗色兔子的长耳朵不放。他要大兔子好好听他说。“猜猜我有多爱你。”小兔子说。(引导孩子朗读)大兔子说:“喔,这我可猜不出来。”“这么多。”小兔子说,他把手臂张开,开得不能再开。(引导孩子用动作表示)大兔子的手臂要长得多。“我爱你有这么多。”大兔子说。嗯,这真是很多,小兔子想。“我的手举得有多高,我就有多爱你。”小兔子说。(引导孩子朗读,并同时用动作表示)……
笔者对绘本《猜猜我有多爱你》进行分析,哪些语句可以引导孩子朗读,哪些语句可以让孩子用动作表示,多种形式与孩子互动,让孩子参与阅读。家长以此为例,坚持互动式阅读。
互动式阅读是语言的输入,而输入和输出是相辅相成的,建议家长有意锻炼孩子语言的输出,同时也是为了观察孩子的语言使用情况,为下一步语言发展做计划。
1.复述:引导小A将听过的故事用自己的话复述出来
案例:复述《想吃苹果的鼠小弟》
小班第二学期,小A妈妈来园陪读,她会给孩子讲述故事,笔者引导她积极让孩子进行复述,笔者在一边引导。在听了《想吃苹果的鼠小弟》之后,小A妈妈说:“你能看着图片讲给妈妈听吗?”小A简短回答:“拿苹果。”妈妈在一边引导:“小鸟拿了一个苹果。”接着翻页,小A看到猴子拿苹果,还是说:“拿苹果。”妈妈引导:“猴子拿了一个苹果。”直到快要翻完整本书,小A终于说出:“鼠小弟拿了一个苹果。”听到小A能够说出完整的一句话,笔者和妈妈心里都非常开心。
在之后的阅读过程中,小A的妈妈有意识地让孩子尝试复述故事内容,从简短的单词到简单的一句话,再到连续的几句话。到大班的时候,小A妈妈还会将孩子复述的故事内容用手机语音记录下来,然后发给教师听,教师给予点评鼓励。
2.拓展——简单句子变复杂
当儿童不能正确使用词汇或者表达不清楚时,做出有帮助的、含蓄的反馈,成人往往会结合使用两种方法对儿童语法错误做出间接反馈。(1)改正,把不正确的句子改正确。(2)拓展,对儿童的语言进行加工,增强其复杂性。拓展和改正的作用不是为了消灭错误,而是提供规范、符合语法的表达方式,鼓励儿童去体会。
在幼儿园,小A主要表现在句子简单,比如吃饭时间到了,他会说“吃饭”;外出户外运动时,他会说“玩”,而其他同伴会说“我们出去运动了”。笔者对小A说:“我们出去运动了,你也说一遍。”小A也有意识地学:“我们去运动了。”在排队拉手时,当同伴拒绝和他拉手后,他也会说“拉手”,同伴再次拒绝他,他就不知道怎么办。此时,笔者会对他的简单词语进行拓展:“我们一起拉手可以吗?”小A学着说:“我们一起拉手可以吗?”同伴就同意了。
笔者将小A交流句子简单,遇到拒绝后不知道如何再次表达、解释原因等情况与家长分享后,指导家长留心孩子在日常生活中的交往语言,然后借助阅读中可以参考的句子进行拓展。例如,妈妈可以试着拒绝小A的一些要求,然后听一听小A是如何用语言来表述的。
3.刻意练习——结合故事练习“交往句式”
语言认知训练是一种专门的语言认知训练方法,主要是对患儿视觉、听觉等与语言理解、表达能力密切相关的感官性意识和能力进行的训练,该训练方法能够有效地引导儿童进行主动的口部运动训练,进而为语言沟通交流能力的提升提供保障。
“口肌训练”的方式引起了我们的注意,于是在查阅、了解它的基础上,推荐给家长,主要是结合故事进行有意练习。例如,针对小A与同伴交流的句式进行练习,引导家长放在贴合孩子交流的句式中,家长根据教师的指导进行练习。例如,《鼠小弟的生日》中,有意识地看书练习句式:“你们在干什么?我来帮你们吧。”
案例:句式练习——《鼠小弟的生日》
妈妈:送给鼠小弟的礼物终于完成了。今天是鼠小弟的生日,我要把礼物包得漂漂亮亮的。
小A:鼠小妹,你在干什么?
妈妈:送给鼠小弟的礼物,我怎么也包不好。
小A:我来帮你吧。
妈妈:嗯,真的很难呀。
小A:你们在干什么?
妈妈:送给鼠小弟的礼物,我怎么也包不好。
小A:我来帮你吧。
妈妈:嗯,真的很复杂呀。
小A:你们在干什么?……
在《鼠小弟过生日》一书中,“你/你们在干什么?”练习了5次,“我来帮你吧”练习了5次。同样的句式练习多了,经过一周左右的练习,再观察孩子是否掌握,在幼儿园是否能够使用,再决定是否再次进行练习。小A妈妈掌握了刻意练习交往句式后,孩子与家人、同伴的交流更加顺畅了。
小A从小班时喜欢自言自语,说一些单词,独自游戏,经过近三年针对语言交往进行多种方式的干预,小A的交流语言发生了质的变化。在班级里和同伴交流,句子完整,表达意思到位,能够融入同伴游戏,家园合力终于开出进步之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