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经纬,崔箐琳
(东北林业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哈尔滨 150040)
中华民族具有吃苦耐劳、艰苦奋斗的光荣传统,这种光荣传统正是劳动精神的第一重内涵。毛泽东同志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曾教导广大党员同志,要具有艰苦奋斗的精神,吃苦在前、享受在后。习近平总书记在新的历史时期又将艰苦奋斗品质时代化、凝炼化,深刻地指明,在革命战争年代我党之所以取得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的重大成就与突破,就是归功于艰苦奋斗精神的指引,而艰苦奋斗和吃苦耐劳的良好品质仍需在新时代大力弘扬。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进程中,大学生是最富有活力的新生力量,面对难以预料的挑战和考验时,需要大学生具备艰苦奋斗和吃苦耐劳品质,勇于面对挫折,敢于接受现实,克服各种困难,进而坚定理想信念,增强学习的自觉性,发扬劳动精神,不畏艰辛、百折不挠、脚踏实地地把每件平凡的事做好,服务社会和人民、奉献国家,实现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统一。这种以不畏艰难、奋发图强为表征的精神意志体现了劳动精神在新时期的新内涵,是新时代劳动精神中最具有时代意义和新时代特色的精神内涵。
担当表现为一种处世态度,认真负责的担当精神表现为在行动中修正自我、敢于负责,表现为在责任意识中获得成功、超越自我的良好进取心态,这也是新时代大学生必须拥有的品质德行。担当表现为一种使命责任,认真负责的担当精神表现为历代自强不息的中国人肩负起为中华崛起而读书的使命号召,肩负起新时代赋予大学生的重责,担负历史赋予时代新人的使命。担当是一种境界,它体现为具有无私奉献、信念坚定的精神状态,在思想上牢固树立担当精神是成为一个全面发展的人必不可少的人生修养和价值取向。担当是一种能力,认真负责的担当精神是具有感知、认知和践行的能力,是面对任何难题都敢于承担、勇于纠错的素养,是一个人道德素养和综合素质的集中体现。担当是一种实际行动,认真负责的担当精神是在实践中锻炼提高自己、在逆境中迎难而上,在行动中体现自身的价值。这种认真负责的担当精神体现了劳动精神的第二重内涵,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如今迫切需要当代大学生具备担当精神以彰显劳动的价值,助力国家的前途、民族的命运和人民的幸福。
劳动精神的第三重内涵是不计回报的奉献精神,劳动的主旨在于奉献。当代大学生存在奉献精神不足的现象,培养不计回报的奉献精神需要个人觉悟与社会氛围,二者是形成不计回报奉献品质的必不可少的两个因素,共同影响着大学生的行为选择。首先在社会氛围上,良好的外部环境有助于奉献精神在大学生心中萌芽成长,进而使奉献成为践行劳动精神的起点。例如,自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倡以来,见义勇为、不计回报、大公无私的文明风尚,指引熏陶着大学生在良好的社会舆论中提升自我,在培养大学生奉献精神上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其次,奉献精神形成的根本原因在于大学生个人觉悟的提高,自国家提倡支援西部、全社会共同发展以及在脱贫攻坚战进行的过程中,部分大学生接受劳动教育,具备良好的奉献精神,支援西部地区、到基层中去,从人民群众最关心的小事上做起,奉献着青春的价值,助力着中国梦的实现。在中华民族实现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过程中,社会氛围明显改善,追求个人利益、拜金主义等负面现象的影响力日趋减弱。但仍有部分大学生缺乏奉献品质,需要继续深化劳动教育,以培养大学生学习先进思想,不断提高个人觉悟,让劳动精神融于内心,体现在行动中。
团队精神是劳动精神的第四重内涵,团结起来可以凝聚更多的力量,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汇集更多大学生的智慧。团结精神就是成员愿意为团队付出,积极参与团队活动、不计较个人得失,调整自己的行为配合团队的目标,及时从更有经验的成员中吸取经验;是个体成员在相互协作间形成的凝聚力量,能够提供给组织成员前进的动力和增强组织的竞争力;它能够调动队员的主动性与积极性,使队员团结起来,形成强大的合力,一起攻坚克难,出色地完成任务;积聚力量,在团队中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有大局观,大学生需要换位思考,多照顾他人的感受,才能在团队中发挥关键作用,推动团队不断前进。在学习中,也要相互信任、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相互支持,创造相互关爱的温馨环境,为团队的发展创造最大的价值。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大学生是中国梦的一分子,是实现复兴的重要力量,大学生要将相互关爱的团队精神投入到学习中去,团结奋进、刻苦学习,在增强学习本领的过程中完善自我。
加强劳动精神教育是在精神上给大学生扣好第一粒扣子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促进大学生拥有自由人格、实现人生独立具有积极意义。劳动是一切价值的创造者[1]。劳动是人类的本质活动,历史是由劳动人民创造的。大学生是中国梦的实践者、追梦人,是劳动人民的重要构成部分,劳动精神教育是大学生成长成才不可缺少的精神补给,提高大学生劳动意识是顺应时代发展需要的。民族复兴的使命、现代化建设的征程,需要大学生有深厚的理论知识、过硬的政治素养和良好的道德品质,也需要劳动精神的塑造,让大学生继续保持艰苦奋斗的生活、工作、学习作风,增强发展的内驱力。劳动精神对驱动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系好人生第一粒扣子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只有亲身体会劳动后,才会更懂得珍惜现在来之不易的美好生活。
社会的飞速发展,使大学生的物质生活得到极大丰富,精神世界也得到满足。瞬息万变的世界在给大学生带来便利生活的同时,也在一些方面腐蚀他们的思想。大学生是思想极为活跃的先进群体,强烈的求知欲和复杂的网络世界使他们成为新事物的热衷者和追随者。部分大学生缺乏劳动价值的概念、自身生活阅历不深、缺少社会实践的锻炼,使得一些大学生受到物质享乐主义、拜金主义等腐朽思想的侵蚀,甚至个别学生误入了校园网贷的牢笼。受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影响,有些学生出现把金钱作为衡量一切标准的行为,迷失信仰、缺乏理想、信念动摇。劳动实践能增进大学生的道德判断和选择能力,优化思维品质、提升自身综合素质,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强化劳动能力、提高对生活约束力和指引力。劳动精神培育有助于大学生抵御诱惑、防范风险、应对挑战、克服险阻,构成正向的思想引导从而引发思考,促进自主判断能力和提升抵制腐朽思想的能力。大学生只有形成劳动是获得立身之本的必经之路的思维,是实现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的意识,保持和弘扬劳动精神,才能拒腐防变,沿着正确的方向成长。
当前部分大学生出现了缺乏诚信品质、信仰模糊、责任意识淡化、意志力薄弱等现象,在很大程度上是不重视品德修养引起的。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高尚品德不仅对大学生成长成才有重要的意义,同时也是形成社会良好风气的迫切需要。加强劳动精神教育是培养大学生高尚品德的现实需要,是凸显人生价值的有效方式、是筑牢情感认同的重要手段。劳动精神的养成是大学生形成良好道德品质的重要前提,也是大学生良好品质德行修养养成的重要一招,在劳动精神的长期熏陶感染下,大学生能够在潜移默化接受劳动精神教育的过程中,形成艰苦朴素、吃苦耐劳、勤俭节约、奉献社会的良好品质。在劳动精神的指引下,他们在遇到失败的困境时,敢于突破自我、迎难而上,克服外部环境及自身条件的束缚,逐渐具备劳动精神;在面对成功的喜悦时,也会不骄不躁,保持自身良好的品德习惯,谦虚谨慎地继续前行。因此,劳动精神教育对于培养大学生高尚品德,养成良好行为习惯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古之立大事者不唯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坚忍的意志正是当代大学生走向成功之路必不可缺的给养,是成就事业不可缺少的品质,是抵达理想彼岸不可或缺的素养。如今仍有一些大学生劳动时偷工减料,工作态度敷衍,不仅没能合格地完成任务,还形成了拖延症等坏习惯。在生活学习过程中,意志薄弱、进取心不强,遇到问题就会退缩,这就需要劳动精神教育以砥砺品行,劳动实践是大学生健全人格的重要方式,大学生在积极的劳动实践中可以磨炼自己,培育其坚持不懈的意志,塑造吃苦耐劳的品质。劳动是大学生谋生的重要手段,不同的劳动态度决定不同的劳动结果,大学生在劳动中形成的吃苦耐劳的品质和培养出的劳动精神,能使大学生在遇到部分困难时,都会正视问题、迎难而上,想办法解决问题,最终取得良好的劳动成果。劳动精神是大学生不可或缺的重要精神支柱,加强劳动精神教育使大学生具备坚忍的意志,需要积极认真对待,将积极进取、意志坚定的心态融于思想、化为行动。
要坚持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用科学理论培养人,重视思政课的实践性,把思政小课堂同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教育引导学生立鸿鹄志,做奋斗者[2]。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承担着重要的价值观教育功能,是立德树人的关键。大学生是新时代青年的主力军,因此应发挥高校思政理论课切实有效的指引作用,将热爱劳动、崇尚劳动的精神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中。培养良好的劳动精神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是要在生活实践中养成劳动习惯。让劳动模范走到学生中去,让大学生们聆听劳模故事,切实体会模范身上值得学习的劳动精神。充分发挥劳模先进事迹和优秀品质的感召作用,进而引导青年大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热爱劳动,为新时代大学生在生活实践中指明前进的方向。同时,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优化课堂教育教学方式和手段,增加劳动实践体验活动,在实践教学过程中融入劳动精神教育,让学生在亲身体验中,潜移默化感受劳动的价值,在实践活动中采取学生喜爱的方式,例如能提高学生生活能力的活动、学习劳动技能活动等,以此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升高校思政理论课的实效性。
校园文化氛围的营造能够在无形中对大学生产生深层次的浸润熏陶作用,是培育大学生劳动精神的重要途径之一。将校园文化中的精神文化、环境文化、行为文化作为主要建设导向,贯穿劳动精神教育的重要环节中。首先,学校通过新媒体等网络平台的运用,例如微信公众号、微博、BBS、短视频等新型载体,传播劳动精神的内容,在学生日常生活的场所,例如食堂、图书馆、教学楼等地方以橱窗展示、影像播放、文化展板等形式宣传劳动精神。在校园里多组织劳动活动,辅导员亲自到教室示范劳动、带领学生打扫校内卫生、整理寝室内务等,让大学生们做校园的清洁卫士,用实际行动践行劳动精神,让大学生在躬行实践中形成对劳动的正确认知。在校内开展劳动精神教育活动,营造积极向上的文化氛围,让大学生在劳动的过程中培育劳动精神,抵制享受奢靡的风气、过度的个人主义、消费主义思潮,培育艰苦朴素的品质、勤劳节俭的作风。充分发挥校园文化的育人作用,让大学生在无形的劳动环境中提升个人的综合素质。校园文化在高等教育中发挥重要作用,校园文化建设要为大学生营造承袭劳动传统、涵养劳动情怀的良好氛围。
理想境界的实现,还要靠我们的辛勤劳动[3]。社会实践是培育大学生劳动精神的有效方式,将劳动精神融入劳动活动中,既能锻炼学生体魄心智,又能深化价值认同。实践活动能够促进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相结合,激发大学生劳动积极性,增强自身责任意识。一方面,鼓励学生勤工俭学,参加志愿者活动、“四进社区”等活动,使学生切实感受劳动的魅力,深刻领会劳动精神中蕴含的勤劳、奉献、团结的优秀品质,鼓励学生踊跃参与学校组织的支教活动,让劳动融入实际生活,通过劳动认识国情、了解社会、知悉民情,为大学生创造一个正确的社会导向,纠正他们错误的劳动习惯,从而认同劳动精神;另一方面,积极参与校外实习,与社会相对接,强化对劳动精神的现实认识。校外实习活动是检验大学生专业水平的重要载体,也是弘扬学习劳动精神的有效路径,通过实习活动的淬炼,教导大学生掌握劳动知识,提高劳动技能,创新劳动思维。开展校外实践活动是树立大学生以所知所学服务于人民的重要途径,校外实践活动是将劳动精神教育引入深化的路径,需要持续深化发展。
劳动精神教育作为大学生成长成才过程中的重要构成要素,需要家庭、学校与社会三位一体的共同培育。在三位一体的劳动精神教育体系中,家庭是建立劳动精神教育体系的重要环节。家庭是开展劳动精神教育的初始,家庭是社会的组成部分,大学生对劳动的认知与养成起源于家庭,家庭在整体劳动精神教育体系中占据重要的位置,家庭与劳动精神教育最初的产生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也是学校劳动精神教育和社会劳动精神教育的先决条件;学校是建立劳动精神教育体系的基础环节,学校以教育为主导,发挥学校对劳动精神教育的主体性功能,同时,学校也是对大学生进行劳动精神教育的主阵地,是建立劳动精神教育体系的基础,对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有卓著的优势,它既是家庭劳动精神教育的发展,也是社会劳动精神教育的前提。社会是建立劳动精神教育体系的保障环节,是实践活动展开的依托,对大学生进行劳动精神教育的最终成效体现在社会行为中,社会是检验大学生劳动精神教育成果的试金石,是整个劳动精神教育体系的保障,它是家庭劳动精神教育和学校劳动精神教育的开拓和延伸。要在劳动精神教育过程中各方主体相联合,形成劳动精神教育的联动机制,全方位地对大学生进行劳动精神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