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发展视域下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逻辑理路

2021-12-04 06:55陈新宇
关键词:话语现代化中国共产党

陈新宇

(安徽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安徽 合肥 230601)

一、话语逻辑:构建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话语体系

纵观世界发展史,任何一个世界强国在实现现代化的过程中都拥有着与自身综合国力相匹配的话语体系,这不仅体现出一个国家具有强大的国际影响力,还能集中反映出其在价值理念和政治行为上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扩张力。因此,在新时代的现实背景下,中国如何构建起与社会主义现代化相匹配的话语体系,对追求全面发展、质量发展、效率发展有着重要作用。

(一)构建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话语体系要同时兼有“中国性”和“世界性”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现代化是绝无仅有、史无前例、空前伟大的。”[1]历史证明,中国的现代化发展既有自身内在的特殊性和实现具体目标的艰巨性,同时又有光明的前途,绝不能简单地看作等同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现代化发展模式。由于在意识形态和文化观念上的巨大差异,导致中国现代化的话语体系无法完全被容纳到世界现代化话语体系构建的范围之内。换言之,世界现代化的话语体系仍然以西方发达国家的思维和价值观作为评判标准,这就使与西方主流价值、观念、思维等意识层面存在差异的国家和地区在实际发展的过程中必然会受到不公正、不公平的对待。尤其是西方社会对中国的崛起始终抱有敌视态度,他们往往会通过主流媒体对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和发展进行大肆批评与指责,甚至会做出诸如“中国的现代化是非正常的现代化,必定会遭受失败”,“中国威胁论”等极具负面效果的评论,给中国的国际形象和名誉带来一定程度的损害。因此,无论是出于维护中国国际形象的需要,还是真正建立起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相匹配的话语体系,都要求我们必须牢牢把握时代发展的潮流,坚持以结合中国具体国情为基本出发点,大力弘扬和发展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和价值理念,让中国的现代化建设深深烙印上“真、善、美”的优秀文化基因,让世界充分了解中国现代化所包含的和平与友善。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要在21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2],而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等词语,都显示出中华传统文化独特的内在意蕴,用这些带有显著中国风格、中国理念的词语,既体现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目标完美契合了中国特有的审美价值和文化沉淀,又显示出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现代化进程中对具体实践的把握和价值内涵的追求。又如“小康社会”“小康水平”等词语,在中国古语中代表着普通百姓对殷实生活的美好向往。在改革开放之初,中国共产党则将“小康社会”与推进现代化建设结合起来,更好地诠释了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内涵。邓小平在1979年会见日本首相大平正芳时提出:“我们的四个现代化的概念,不是像你们那样的现代化的概念,而是‘小康之家’。”[3]在当时的历史语境下,他用“小康”一词形象生动地解释了当时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具体目标,又赋予了其新的话语内涵和时代意义。由此可见,构建起以中国价值、中国观念和中国方式为主体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话语体系是完全可行的,它可以让世界正确认识到中国的现代化发展不仅完全符合时代特征和历史逻辑,而且还能开辟一条相较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更加优越、更具有生命力和凝聚力的发展之路。当然,这种“优越”并非带有针对性,而是通过对现代化的实践探索谋求更加优化的发展模式,为世界其他想要追求现代化的发展中国家提供中国经验和中国方案。

(二)构建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话语体系必须要以中国道路为基础

构建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话语体系必须以中国道路为基础,这既是基本前提也是必然要求。在追求全面发展的现实背景下,中国道路至少从三个层面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话语建构提供了广阔而又丰富的滋养语境。其一,中国道路决定了现代化建设的根本性质,是其话语体系建构的根源。邓小平曾经强调:“在改革中坚持社会主义方向,这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四个现代化前面要有‘社会主义’四个字”,叫‘社会主义四个现代化’”[4]。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又根据时代条件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这就是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不是别的什么主义。”[5]这就必然要求我国的现代化建设不仅要始终坚持以社会主义为最终导向,还要在实践的具体细节中充分结合中国语境,把自身的价值内涵和建设目标进一步融入符合中国国情的现实中去。走中国道路既是历史的必然选择,也是中国人民的必然选择,它不仅仅是中国共产党通过实践探索出的一条具有光明前途和充满希望的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更承载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因此,只有紧紧依托中国道路,使用中国方法,贯彻中国思维,才能解决中国问题,继而将社会主义现代化推向新的历史高度。其二,中国道路丰富了现代化本身的价值内涵,是其话语体系的核心构建点。中国要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就必须搞清楚到底要实现什么样的现代化,它包括哪些主旨内涵和价值理念?与其他国家的现代化发展之路相比它的特殊性具体体现在哪里?正如西班牙中国问题专家胡里奥·里奥斯所指出:“在不丧失自身特点的情况下,中国制定了适应、复制和模仿它认为好的东西的计划,而不是盲目追随。中国不希望成为苏联,现在同样没有必要希望成为美国……中国必须走自己的道路。”[6]经过历史和实践的不断证明,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走中国道路,才能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强大的核心动力和正确的价值引导,这实质上就是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必须应对和回答的重大现实问题。其三,中国道路赋予了现代化建设的构建条件,为其话语体系建构提供了合适的生存语境。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看,无论是对经济体制的改革,或是对社会治理的重新构造,还是对政治体制的不断完善,以及对治国理念的不断更新,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在四十年改革开放的具体实践中,始终都是围绕和探索如何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根本主题的。只有在中国道路的基础上,才能衍生出构建社会主义现代化话语体系的具体条件,倘若偏离了这一主题,现代化建设的性质、实践基础、理论前提及话语体系也会随之分崩离析,换言之,在不断探索中国道路的同时,实际上也为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话语建构提供了相应的生存语境。

二、思维逻辑:创造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思维模式

思维的广度和深度大大影响着话语体系的建构,思维的高度与深度也影响着发展的质量和水平。全面把握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话语逻辑,需要以思维层面作为切入点,从根本上创造出属于中国现代化的思维模式。中国不仅需要从综合国力的层面上实现世界大国到世界强国的巨大转变,还要塑造出以追求人的现代化为思维本质、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思维立场和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思维走向的具有高度凝聚力和强大创造力的现代化思维模式。

(一)思维本质:追求人的现代化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现代化的本质就是人的现代化。”[5]这一科学论断揭示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要旨就是实现人的现代化,进而达到人全面发展的理想境界。这不仅契合了中国共产党以人民为中心的初心和使命,也完全符合党领导人民实现共产主义伟大理想的历史逻辑。在当今激烈的国际竞争背景下,实现人的现代化具有关键性的作用。究其根源,是因为人的现代化不仅是追求人彻底解放自我,也充分让人的智慧得到发挥,继而以人的现代化为基点,逐渐推动文明现代化、社会现代化、国家现代化向更高层次、更深维度不断前行。在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现代化建设宏伟事业中,必须以人民为基本出发点,以实现人的解放和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作为基本追求,以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现代化为目标指向,从国家发展、社会和谐、人民进步的三重维度来进一步推动“人的现代化”。回顾改革开放四十年,党把现代化建设的目标从小康之家、小康社会,发展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依据时代变化不断丰富和深化“小康社会”的基本内涵,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将改善人民生活质量、提高人民幸福指数、提升人民教育程度、保障人民合法权益等作为检验党治国理政的重要准则和衡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本杠杆,完全体现出中国共产党将实现人的解放和全面自由发展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价值追求,是党对以人为中心的现代化建设规律的深刻解读。

(二)思维立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2]社会主义现代化始终承载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伟大梦想,在一定程度上或显性或隐性地遵从自身固有的历史逻辑、思维逻辑和价值逻辑。从历史逻辑上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国人民探索百年、始终追求的伟大梦想。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初,就确立了“实现共产主义”为奋斗目标,义无反顾地承担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九十多年的风雨历程,中国共产党仍然坚守初心和使命,带领中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坚持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党在新时代的背景下带领中国人民走一条符合时代主题、顺应现实发展、立足具体国情的全面发展之路。将民族复兴作为实现现代化的根本思维立场,反映出中国共产党能够准确把握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逻辑主旨。从思维逻辑上看,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始终是以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为思维起点。在改革开放的时代背景下,中国共产党无论是确立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发展方针,还是以努力提升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为执政追求;无论是强调经济、政治、社会、文化和生态等五位一体总体布局,还是追求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具体目标,都是以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作为根本思维出发点。这不仅符合中国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更突出了党在领导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具体过程中一以贯之的“民族复兴”战略思维。从价值逻辑上看,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奋起追求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仅是中国共产党实现自身历史价值的集中体现,同时也是中国对世界发展做出重大贡献的集中体现。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共产党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的政党,也是为人类进步事业而奋斗的政党。中国共产党始终把为人类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作为自己的使命。”[2]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仅意味着在党的领导下中华民族完成了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历史性伟大转变,以全新的姿态立于世界民族之列;更意味着中国这个屹立于东方的文明古国完成了向现代文明国家的成功转型,为世界其他发展中国家谋求现代化发展提供了中国经验、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三)思维走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无论是顺应历史发展的必然逻辑,还是满足现实发展的必然要求,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思维走向就是要坚持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并非是向西方发达国家现代化建设的标准靠拢。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不是别的什么主义。”[7]

我们必须明确一点,那就是中国的现代化建设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它是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题背景下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人民选择的一条实现中国现代化的发展之路,并深深烙印着“中国特色”和“社会主义”两大鲜明特点。纵观改革开放四十年,中国共产党对现代化建设的具体标准和基本要求都是在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中不断发展变化。就现代化建设的参考标准来说,中国由原来的达到 “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逐渐转变为追求“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这里不仅仅是发展目标发生了转变,更重要的是,这表明中国共产党对现代化建设的认识和理解不断深入,已经从根本上改变了对社会主义现代化探索的思维模式,超越了之前以资本主义国家发展状况为绝对衡量标准的思维惯性,开始逐渐立足于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具体实践来制定合理的目标规划和价值判断标准。由此可见,中国共产党在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中,一步步探索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内在规律。尤其是新时代的背景下,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开启现代化建设新的历史篇章,更加强调现代化建设是“中国的”“社会主义的”,追求目标是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等这些带有强大的国家自信、民族自信、文化自信的话语表述,无疑体现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思维走向是紧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主题的,这是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的必然要求,同时也是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所必须具有的思维方式。

三、实践逻辑:探索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发展规律

旗帜决定方向,道路决定命运。无论是话语体系的多重建构,还是思维模式的不断探索,都必须立足于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规律的实践探索。在实现全方位、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积累了非常丰富的现代化建设的理论和实践经验,并分别从领导动力层面、理论层面和实践层面逐渐理解和把握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发展规律,保障发展质量,保证发展效率,带领中国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宏伟目标稳步前进。

(一)坚持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保证

邓小平曾经指出:“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由共产党领导,这个原则是不能动摇的。”[4]始终坚持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现代化不断取得重大成就的根本保证。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内涵早已超出“四个现代化”的范畴,已经从单一的物质文明层面,扩展到精神文明层面、政治文明层面、社会文明层面,以及生态文明层面,从最初简单地追求经济快速增长逐渐扩展为追求经济富强、政治民主、文化繁荣、社会和谐与生态美丽等全方位、立体式的综合性现代化发展目标,并取得一系列显著成就,这本身就无可争辩地显示出中国共产党的核心领导发挥出了关键性和决定性作用。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分两个阶段来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第一个阶段,从二○二○年到二○三五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第二个阶段,从二○三五年到本世纪中叶,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2]。从整体布局上看,这是中国共产党清晰地描绘出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具体时间表。中国共产党现阶段所规划出的“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立足于现实国情,用发展的眼光、科学的思维、系统的调节和严谨的规划为中国现代化建设的未来发展指明了方向、奠定了基调。从具体细节上看,党在意识形态和领导层面不断强化引领意识,确保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绝对领导。一是在意识形态层面,党需要强化对意识形态的领导,从思想上保障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顺利进行。西方社会对我国的无端指责和质疑,各种反社会主义思潮此起彼伏,暗流涌动,给我国现代化建设带来一定负面影响。中国共产党坚持文化自信,用具有中国韵味的深厚文化积淀来抵制甚至最终消除错误思潮带来的负面影响,而这种文化积淀和文化自信来源于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中华优秀文化的民族性。中国共产党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文化相结合,形成具有高度凝聚力和创造力的思想体系,并以此作为引领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的思想动力。二是在领导层面,中国共产党把政治建设摆在党建工作的首位,将党的建设推向了新的历史高度。领导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核心在于中国共产党,而中国共产党要保持核心领导就必须坚持与时俱进,时刻准备应对时代变化,及时做出自我调整、自我改善、自我创新,力求做到自身的先进性、纯洁性、导向性全面统一。只有坚持加强党的建设,提升党的执政能力,才能更好地发挥党的核心领导作用,进一步保证党作为领导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核心凝聚力,继而引领中国的现代化事业不断向前推进。

(二)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必须要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现代化思想

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现代化思想对我国现代化建设至关重要,它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具体实践提供了科学的思想辨析,为实现全面发展提供了正确的理论指导。从理论继承层面来看,中国共产党在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探索和建设中继承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认为工业化是推动现代化建设的核心动力的基本观点。马克思曾经指出:“自从蒸汽和新的工具机把旧的工厂手工业变成大工业以后,在资产阶级领导下造成的生产力就以前所未闻的速度和前所未闻的规模发展起来了。”[8]列宁也指出:“无产阶级掌握了大工业,掌握了大工业产品,因此,不仅能充分满足农民的要求,并且供给他们生活资料,使他们的境况得到改善,使人们明显地看到和感觉到同资本主义制度之间的差别,这样并且也只有这样,才能建立起正常的社会主义社会的基础。”[9]由此可见,经典作家们指出了实现工业化对推动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性,而经过数百年的发展,工业化自身的内涵也在不断变化和发展,从世界发展的视域来看,科技发展逐渐成了工业化新的代名词。中国共产党始终高度重视科技的发展,邓小平就曾经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著名论断。习近平总书记特别强调:“中国要强盛、要复兴,就一定要大力发展科学技术,努力成为世界主要科学中心和创新高地。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需要建设世界科技强国。”[10]这足以说明,中国共产党在充分结合历史发展和现实应对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现代化理论,在客观的基础上为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实践方式和理论需求做出了科学合理的解释。从理论发展层面来看,新时代对社会主义现代化提出了新的要求,需要发展和创造新的思想、理论来加以阐释和指导。一方面,经过长期的发展,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到达新的历史高度,从单一追求经济增长,逐渐丰富为兼顾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全方位的综合性发展体系,这本身就是对马克思现代化理论的创新和发展。例如,十八大以来党把生态文明建设上升到治国理政的政治高度。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生态文明建设“既是重大经济问题,也是重大社会和政治问题”[1]。“我们要建设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既要创造更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也要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2]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作为现代化建设的追求目标,着重强调生态文明建设对人民生活幸福程度的影响,无疑是构建了马克思主义现代化理论新的实践基础。另一方面,马克思主义现代化理论也面临着资本主义现代化理论的冲击和影响。不可否认的是,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仍然把握着“现代化”的话语诠释。特别是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后,西方学界对现代化理论的研究趋于系统化、成熟化,其研究视角已经从单一的社会经济层面逐渐扩展到涉及经济、文化、政治、社会、民族等综合的领域。资本主义经过长期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进行自我改善和自我调整,社会福利不断增加,人民生活水平也得到显著提升,大大缓和了社会矛盾。在这种背景下,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实现新的现代化进程中逐渐强调关注劳动者的本身,尤其将人的幸福指数上升为衡量社会发展的重要指标之一,逐渐将“阶级对立”的矛盾性和革命性弱化,到达一种相对平和、稳定的状态;而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历史进程还较为短暂,无论是实践还是理论方面都需要进一步去探索和完善。应对这种新情况,我们可以取长补短,既要积极借鉴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现代化建设的经验,同时还要将不适应我国现代化建设标准和要求的部分剔除,从根本上确保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内涵不发生动摇和偏离。

(三)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力量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最广泛的实践基础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追求全面发展离不开本国人民的智慧和劳动。邓小平充分肯定了广大人民群众的重大作用:“我们党提出的各项重大任务,没有一项不是依靠广大人民的艰苦努力来完成的。”[4]在新时代的背景下,改革开放进入到“深水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也面临着诸多新的挑战。面对这一机遇和挑战并存的新的历史环境,习近平总书记站在广大人民群众的立场上指出:“改革开放在认识和实践上的每一次突破和发展,改革开放每一个方面经验的创造和积累,无不来自亿万人民的实践和智慧”[7]。这表明党在探索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更加深刻地认识和了解了人民群众所发挥的巨大作用。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也发生了重大转变,从最初亟待解决的温饱问题,到如今追求更美好生活,反映出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中国人民的共同努力下,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一系列举世瞩目成就,中国在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生态等方面都得到长足进步。历史证明,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绝不能脱离广大人民群众,是人民的力量支撑起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宏伟桥梁,也是人民的努力创造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奇迹。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一切以人民为中心,紧紧依靠人民,充分借鉴广大人民群众的智慧,又在最大程度上激发人民群众的创造性和积极性,集中体现出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时代背景下,中国共产党同广大人民血肉相连、鱼水情深,共同朝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前进。也只有将人民群众的力量作为现代化建设的中流砥柱,中国才能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完成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伟大目标,才能在真正意义上实现全面发展。

四、价值逻辑:塑造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价值内涵

通过对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话语逻辑、思维逻辑和实践逻辑等方面的探讨,可以看出,社会主义现代化本身就拥有着深厚的涵意与多维的向度。如何更好地把握这些内涵,引领中国现代化向着更好的方向发展,是当前我们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所必须回答的现实问题。中国共产党在治国理政的具体实践中,塑造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提供了正确的价值导向;同时,党不断优化的执政理念为之提供了价值遵循。通过不断塑造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价值内涵,使整个社会发展更加具有中国特色与时代优势。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了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价值导向

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需要一个正确的价值导向作为精神指引。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积极推动意识形态方面的完善,塑造了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中心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充分反映出党在治国理政的具体实践中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思想主线,以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和全面提升公民道德素质为双向辅线的思想价值理念,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强大的精神保障。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作用,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他指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以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着眼点,强化教育引导、实践养成、制度保障,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创建、精神文化产品创作生产传播的引领作用,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发展各方面,转化为人们的情感认同和行为习惯”[2]。核心价值观是推动民族发展的精神灵魂,它承载着民族的文化精华和价值意蕴,集中反映出中国共产党在执政党的角色定位中所坚持和践行的价值理念。“我国是一个有着13亿多人口、56个民族的大国,确立反映全国各族人民共同认同的价值观‘最大公约数’,使全体人民同心同德、团结奋进,关乎国家前途命运,关乎人民幸福安康。”[7]十八大以来,我们坚持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际上是把国家、社会、个人三个层面相互联系起来,共融一体,促使三者之间形成良性互动,继而产生良好持久的社会效应和社会影响:从国家层面上看,它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提供了具体的精神指引;从社会层面上看,它为社会营造良好的气氛与环境奠定了精神基础;从个人层面上看,它也为个人在实现人生价值的过程中提供了正确的范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强大的精神引力,尤其是在国际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我们必须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具体进程之中,不仅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解决现代化建设的精神困扰,将其作为强大精神武器与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与此同时,也需要充分吸收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成功经验,并将之转化为新的精神优势,使两者相辅相成,形成良好的双向互动。

(二)党的执政理念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提供了价值遵循

新时代以来,中国共产党对自身的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坚持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不断提升执政能力,强化执政意识,优化执政理念,积极推进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既符合国家发展的硬性需求,同时也兼顾到人民群众的真实意愿。首先,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与时俱进,以勇于应对时代之问的政治姿态随时应对新的挑战,开创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光明前景。进入新时代以来,随着现代化建设向更高深层次、更广泛领域不断延伸,对中国共产党的执政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但是中国共产党能够革除弊端,勇于自我革命,针对新时代产生的新问题和新要求迅速做出相应的部署和调整,尤其是在工作实践的具体过程中锻炼和提升自身的执政能力,进而以党的领导为核心,以领导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为基点,引领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走向光明的未来。其次,中国共产党不断提升执政能力与执政水平,在治理层面不断优化结构,大力推进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努力成为一个具有卓越的执政能力、合理的执政方式、科学的执政理念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了更加显著的领导核心优势。引领中国这样一个幅员辽阔、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国家向现代化国家不断迈进,就必然要求我们党既要政治过硬,也要本领高强。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唯一的执政党,无论是面临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还是应对新时代的现实国情,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都需要中国共产党不断坚持自我更新、自我建设、自我进步。尽管政党现代化仍然是一个概念较为抽象的学术名词,没有具体的衡量标准,但如果充分结合现实语境,那么中国的具体国情就必然决定了中国共产党自身的现代化建设必须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依托,完成由世界最大政党向世界最强政党的历史性伟大转变,这就是中国共产党实现自身现代化的根本遵循。这不仅是深刻把握时代发展的具体要求,同时也符合现代化建设的内在逻辑。最后,中国共产党时刻严明纪律,在塑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价值取向中起到最具影响力和说服力的模范带头作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面临的形势越复杂、肩负的任务越艰巨,就越要把纪律建设摆在更加突出位置,坚持纪严于法、纪在法前,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5]纪律是检验政党的试金石,也是提升党的执政能力的重要保障,无论是出于维护党自身纯洁性的必然要求,还是要树立良好的执政党形象,都必须重申党的纪律的重要性。因此,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必须要立足于基本国情,遵循社会发展规律,牢牢把握住时代发展脉络,还要在自我批评和自我革命中不断反省,在时代发展中不断提升党的执政能力,把党的执政方式、执政理念、执政水平确立为中国社会治理模式的基本范式,为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最根本的价值遵循。

猜你喜欢
话语现代化中国共产党
《庆祝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
画与理
谱写“强富美高”新江苏的现代化新篇章
基本实现现代化需要补足哪些短板?
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颂
中国共产党何以拥有强大的群众组织力?
中国共产党100岁啦
发达国家审计发展及其对中国审计治理现代化的启示
《漫漫圣诞归家路》中的叙述者与叙述话语
雷人话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