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文本细读策略

2021-12-03 16:12崔瑜娟
安家(校外教育) 2021年49期
关键词:阅读教学小学语文

崔瑜娟

摘要: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必须要与时俱进,不断发展,适应教学的实际要求。但很多教师对新课改的课程标准理解存在误差,甚至出现形式主义的问题,这样也就使得语文阅读教学达不到预期要求,严重影响课堂教学的整体质量,使学生对文本内容没有深入理解,最终也无法明确阅读内涵。为教师此要积极通过文本细读的方式,加深学生对文本理解与把握,全面培养学生创新思维与创新能力,提高学生发散思维整体水平。基于此,本篇文章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文本细读策略进行研究,以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文本细读策略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语文课程作为小学阶段重要的教学科目,能帮助学生培养语文基础,提升其表达、理解能力等综合素质。在语文课程的学习中,阅读作为重点教学内容,应当以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创新有效的教学理念及对学生积极正面的引导,加强学生的语文学习效率,促使学生的阅读、理解及创作能力得到有效开发与提升。阅读是学生认知世界、提升思维能力的主要途径,因此当前教育体系将小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作为重点指导方向。引导学生以文本细读的形式进行阅读学习,是有效帮助学生深刻理解文章内容、中心思想及作者情感表达的重要途径。教师应当对学生进行强化教学,以此提升学生语文综合能力和水平。

一、文本细读

阅读文本细读要求学生在阅读中仔细对文章进行阅读,完整把握文章的精彩处,掌握文章所运用的写作手法,学会掌握文章的主旨,了解文章表达的思想,并且能够吸收内化。这就需要学生对文章多遍阅读,以充分把握文章内容。特别是在做阅读题目时,学生掌握文章细读方法,能帮助学生理解题目,回答问题的思路也会变得更加完整。细读要求学生精细阅读后,掌握文章主旨,发挥出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对文章做出总结,吸收文章的优势,并灵活运用到自己的文章中。

二、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教学模式单一,课堂趣味不足

目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大多按照传统教学模式展开,教师作为授课主体进行文本解析,学生被动接受文本讲解。单一的教学模式使小学生对文本细节的把握过于机械化,很难从主观意识层面深入理解文章内容,更不会对文本细节留下深刻印象。同时,教学模式过于传统化还导致课堂阅读的趣味性不足,降低小学生参与课堂阅读的积极性和兴趣,既不利于小学生对文本细节的理解与掌握,也不利于实现新课改背景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真实目的。

(二)文本解读牵强,教学流于形式

小学语文阅读的文本细读教学要充分考虑小学生的接受能力和认知范围,教师要进行主动引导,带领学生领略文章细节之处的美妙。目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部分教师对文本细读环节的重视程度不高,文本细读教学的开展过于形式化,只是一味地分析阅读内容,讲解其中的重点和难点。此外,文本细读的讲解存在不到位或过分解读的情况,部分小学语文教师未能按照新课改的要求去设置细读内容,导致教学效果不佳。流于形式的文本细读教学不仅浪费了课堂教学时间,也难以从根本上提高小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使文本细读教学丧失了现实作用

三、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文本细读策略

(一)加强小组合作,实现探究学习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采用文本细读的策略,学生要明确文章所讲解的内容,从而在细读课文中深化理解内容,掌握文章内容的主旨,感受文章表现的情感,掌握文章的深层含义,并经过对文章内容的分析,详细剖析人物、景物的写作手法。比如,教师在讲解《草船借箭》这节课的内容时,能够通过使用多媒体技术的方法,给学生播放《三国演义》的电视剧关于“草船借箭”的视频,学生看完视频之后,教师向学生提问,能够用什么样的词来形容诸葛亮的形象呢?学生说“神机妙算”。教师再深入向学生提问“同学生们从哪些方面看出诸葛亮的这一人物形象呢?”学生们围绕这个问题,进行小组合作学习与讨论,然后教师向学生提问:“大家是如何理解诸葛亮的神机妙算的呢?”让学生经过文本细读充分认识与了解诸葛亮的智慧,让学生在活跃的学习环境下,主动展开阅读学习。

(二)加强课外阅读读后交流

课外阅读最为重要的环节并不是阅读的形式和过程,而是读后的理解与文章内容的吸收程度。因此,教师可以定期组织学生开展课外读物分享交流会,帮助学生加深对已读文章的理解程度,抓住学生互相分享读物的有效时机。在阅读分享交流会中,学生将优质书籍推荐给同学,并将其中的重点内容、中心思想及表达情感等与同学互相分享。在分享的过程中,加深学生对课外读物的理解与印象,以此达到课外阅读的最佳学习效果。

(三)在关联句揣摩中达成感知性阅读

在进行文本细读时,不仅需要注意文眼和点题的语句,还需要有针对性地解读一些特殊句段,这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精确的指导,反复推敲作者通过特殊句段的表述,想要表达的特定含义。引导学生从正确的角度展开探讨与分析,培养学生对文本的感知力。在《清贫》一文时,教师先带领学生进行课文诵读,再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行阅读:“找出文中的感叹号,联系上下文的语境,说说这些符号的作用与表达效果。”因此,学生在阅读的同时展开思考与讨论。有的学生说:“文中使用大量的感叹号,均是在对话中产生,突出表现了方志敏在危急情况下意志坚定、临危不惧的伟大革命精神。”教师对学生的表述进行总结,引导学生分析与感知。

结束语

在文本细读的过程中,教师要针对特殊的句型和词汇进行深刻探究,明确文本细读的关键。在平时训练中也应该加强对学生细读的知识渗透,让每个学生都可以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增强文本细读整体感受。在文本细节讨论中,需要对课文内容进行深刻的分析,帮助学生全面发展,还可以提高教师的职业素养,同时更推动了新课标改革的进程,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还能够增强学生的阅读审美,使学生的阅读兴趣得到全面增强。

参考文献

[1]邱桂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文本细读的策略研究[J].讀写算,2019(36):114.

[2]黄清香.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文本细读的策略管窥[J].情感读本,2019(35):81.

[3]中华.试析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文本细读的方法[J].中华少年,2018(30):5-9.

[4]高淑娟,徐猛.文本细读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实践分析[J].天天爱科学(教育前沿),2019(12):111.

[5]宋广娜.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文本细读的策略研究[J].中华少年,2019(35):87-88.

猜你喜欢
阅读教学小学语文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谈阅读教学中的快乐
浅谈语文课堂的情感教育渗透
语文教学中师生互动语言沟通探析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
谈高中研究性阅读教学
语文阅读教学中要加强读与写的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