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教融合发展机制的政策调适与实践创新

2021-12-03 16:12阮秋玲
安家(校外教育) 2021年49期
关键词:产教融合

阮秋玲

摘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目前进入了新发展阶段,产业结构逐步调整,产业升级也在逐渐深入,人才市场的总体需求规模和结构也在发生着革命性的变革。其中数字经济与知识经济的融合发展,推动了职业技能型人才群体朝着专业化、综合化、创新化、信息化的多维度方向转型,为此要构建高效、普惠、紧密联系实际的产教融合机制,

关键词:产教融合;职业教育与培训;政策与实践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国家对于职业教育改革早就提出了明确要求,其中把产教融合发展放在了更加突出的位置,它是当前产业经济发展过程中,开发、培养、锻炼高素质技能人才的一个重要途径。除了国家的政策引导之外,还应当围绕各地区职业教育的实际情况,从资源共享、互利互惠、密切配合、责任共担的机制模式出发,以校企公平互利为前提,按照培养目标,遵循教学规律,对标市场需求,多措并举,进一步激发人才活力。

一、促进产教融合发展机制建设的政策方略

(一)着力强化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构建立体化政策体系

现代职业教育培训体系早在2013年就已经全面实施。2014年国务院就出台了《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系统部署了32项重点任务,责任分解落实到21个中央单位,多部门密切协调,合力推进。2015年,教育部和人社部联合印发《关于推进职业院校服务经济转型升级面向行业企业开展职工继续教育的意见》,这是对国务院的总体安排的细化部署,也是推进职业院校做好职工继续教育的指导性和纲领性文件。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也明确提出了要不断健全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进一步地深化产教融合,推进校企合作。同年年底,国务院办公厅就印发了《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国办发〔2017〕95号),列出任务清单,将具体责任落实到有关部门和单位。2018年教育部等六部门又联合发文,出台了《职业学校校企合作促进办法》(教职成〔2018〕1号)[1],明确了26项重点任务,明晰了各职能部门的责任清单,其中涉及16个部委和各省级人民政府以及行业协会,范围之广、强度之大是前所未有的。目前,职业教育培训工作已经不是学校和企业两家惺惺相惜唱双簧戏,而是有全社会的力量协同推进,构建了政府主导、社会配合、校企实施、家校支持的多元培训体系,政策框架的进一步的明确和健全,为推动职业教育的产教融合发展搞好了顶层设计,也铺好了前行的路线。

(二)复合型技能人才培养需要学校落实主体责任

职业学校是实施产教融合模式下的技能人才培养的主体,推动教育形式的多元化、总体管理的标准规范化,打造企业人才输入的重要平台,是职业学校的角色定位。因此,主体责任必须要明确。一是要不断拓展强化生源,注重吸收各行业人员进入职业教育体系当中,包括了企业员工、退役军人、农民工等一些特殊人群,稳步提升他们的学习占比。依托现代学徒制度吸纳社会人员前来充电充能。二是推动高端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加快研修培训项目的开发,推动科研成果的有效转化,让职业教育最终转化为实际的生产力,学校也要承担更多的服务职能,为企业开展各类技术咨询和技术培训工作[2]。三是突出学习型企业建设的角色地位,发挥应有的作用,与企业同步组织推动技术技能的培训,打造校企联合的学习队伍。

(三)市场为导向的技能人才培养要强化企业的主体作用

企业是产业发展中人才需求的主体,也是产教融合中的另一部分的重要力量,产业如何发挥好主体作用,有效推动产教融合,通常要做到以下几点。一是要夯实主导作用,行业协会和监管部门要牵头指导,就政策体系的规划设计、产教融合的具体落实措施、教学质量评价、交流互动平台等开展有效指导。二是企业要把校企合作的有关内容列入工作考核重点任务之中,将其与负责人和业务人员的晋升、绩效、奖励等相挂钩。三是进一步丰富学分互认、订单式培养,现代学徒制等合作方式,打通和丰富校企双向学分共同认证的渠道,为职工实现终身学习创造更加宽广的平台。

二、产教融合机制建设实践策略要点

(一)专业建设层面

专业设置得科学与否,对于人才之后的就业规模和就业质量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此,学校要按照产教融合、突出特色的总体思路,充分利用本校的优质教育资源,结合当地的经济发展优势,积极融入区域发展的整体布局当中,瞄准实用性、战略性、创新性人才的主要需求,加快探索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变革,尽快构建起一套能够与职业岗位方向和工读交互的人才培养形式,把校企合作办学延伸到专业培养方案的编制、专业发展趋势的研究等各个方面,充分整合校企之间的优势资源,打造集研发、设计、制造、推广一体的技术服务模式,不断你的推动职业教育和社会需求的有效衔接[3]。

(二)师资建设层面

“双师型”队伍打造是最为关键的,这里的双师队伍有两个层面的含义,一方面是既具备扎实的理论功底,又有较为丰富的实践技能经验,另一方面是既有较强的专业素养,也要有良好的职业道德,二者是缺一不可,互为基础的。这支队伍的打造重点在于要通过培养渠道的改造和创新来实现。包括了校企相互派出骨干员工和教师到对方进行进修学习,实现产业员工和教师角色的相互兼任,同时也可以开展顶岗实践等活动,让老师加入企业各类技术项目的设计研发和实施中,鼓励具有一定的管理经营经验和技术基础的领导员工到学校兼职教学,这样促进了双向交流,能够更好地促进实践教学水平的提升。

(三)实训基地层面

要配置较为优良、功能设备较为健全的设备,同时科学设置实训环节,学校和企业实现资源的共享共用,学校出场地,企业出资金、设备,人员由双方共同提出,建立模拟仿真实验室,校企互相引进优势资源,建设创业孵化基地等方式[4]。引导学生通过模拟创业的方式,提升其实践创新能力。

三、结束语

为了适应当下与今后的经济社会进步趋势,构建以产教融合为基础的现代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已经成为职业教育改革转型的中心方向,同时也为推动国家产业振兴输送更多的技术过硬、理念新颖、道德高尚的“工匠人才”,这一过程中的政策体系与实践推进至关重要。

参考文献

[1]张立华,井大军,范功利.高职院校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机制创新研究[J].高等职业教育,2015(2).

[2]张夏雨.高职院校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体制机制探析[J].职教通讯,2015(8).

[3]祁小波.基于工作過程的产教融合机制的构建[J].贺州学院学报,2015(2).

[4]廖慧琴.广东省高职教育产教融合运行机制研究[D].广东技术师范学院,2016.

猜你喜欢
产教融合
澳大利亚职业教育产教融合路径的认知与启示
“产教融合”视角下我国养老产业与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对接研究
“产教融合,三进三出”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与实践
教学做一体化改革与产教融合
探索具有吉利特色的产教融合之路
浅议物流管理专业的产教融合
产教融合背景下高职院校“双师型”青年教师队伍建设研究
校企协同应用型软件人才培养机制
产教融合提升课程有效性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