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晓冰
摘要:双线组元是统编版语文教材的创新之举,其编排特点和教材内容,启发教师要基于儿童立场将单元课文有机整合,组织结构化的学习内容,培养学生的结构化思维能力,全面提高核心素养。笔者通过分析单元整体教学的研究背景,从课程前、课程中和课程后三个时间段,对培养学生结构化思维展开思考与设计。
关键词:单元整体;语文要素;结构化思维
一、单元整体教学的研究背景
统编版语文教材采用人文主题与语文要素双线并行的方式组织单元整体教学。其目的是落实语文课程立德树人、发展语言、提升思维、传承文化的价值。其编排特点启发教育者要鼓励并帮助学生建立完整的知识体系,培养他们积极主动地将零散的知识建构知识网的能力,学会迁移知识,全面提高语文素养。
(1)语文要素的含义
统编教材与以往教材最大的不同就是提出了“语文要素”这个概念。语文要素由良好的学习习惯、多元的学习策略、基本的语文知识以及必备的学习能力构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促进学生掌握学习策略,学生通过学习活动将知识就转化成能力,随后进入新一轮的循环,“循环—进阶—循环”的过程就是语文要素不断提高的过程。
(2)单元整体的含义
统编教材另一大特色是提醒教师在教学中要有单元整体意识。单元是主题关联的教学内容的集合以及与之相关的互相联系的教学过程的板块,它是教师教学的基本单位。因此,教育者应基于学情把已有的教材内容进行调整与重组。
调整是为了方便学生能更连贯地将知识储存为结构化内容,因此将学习内容的前后顺序改变,并从儿童立场出发,删减他们已掌握的或脱离实际的部分内容,增加他们感兴趣的且跟主题相关联的内容。
重组比调整的力度更大,它是指教育者将与单元主题相关的内容按照个人的理解、内在特征进行重新编排,将原本的顺序打乱,按照新的逻辑与理解组成一个新的整体。
二、单元整体教学的设计
笔者将从课程前、课程中和课程后三个时间段展开对单元整体教学的设计与思考。
(1)課程前:立足整体,解读语文要素,组织结构化学习材料
在课程前,教师认真钻研语文课程标准,透彻分析教材,全面了解学情,准确设定教学目标,然后全面整合教材,将单元中零散的知识设计、组织成结构化教学内容,接着围绕教学内容搜集、编写结构化材料,结构化材料也就是作业和练习题,这是用于检测目标达成情况。
语文要素是有序分布的,教师通过钻研教材,将学习的内容放到整个单元中去横向分析。横向分析有助于教师把握教材的特点,纵向分析是更好地知道本单元的知识在整个学科体系中的地位。因此,教师在分析时应注重将语文要素适当地横向叠加、纵向进阶,达到纵横交融的效果,这样才能更好地把握单元整体教学。
譬如在统编小学语文教材的不同年级和单元中都渗透着“观察与发现”这个主题。语文要素从“学会观察”到“学会想象”到“学会连续细致地观察”再到“观察人物细节”,学生需要掌握的观察能力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呈纵向进阶发展。同时,学生需要观察的程度越来越细致,观察的时间越来越持久,阅读和表达的难度也逐级递增。人文主题从“身边小事”到“茫茫自然”再到“家国情怀”,由“小爱”到“大爱”,情感层层递进,学生的视野越来越开阔。
(2)课程中:整体设计,落实语文要素,形成结构化思维
统编教材的每个单元以“单元页”开始,“单元页”上会整理出本单元需要关注和训练的阅读要素与表达要素,然后通过3-4篇主题相关,体裁丰富、内容各异同的课文来落实阅读和表达要素。其编排特点提醒教育者:单元课文不能孤立教学,要打通单元及同类文本之间的联系。由此可见,“整体”不仅是学生整体感知单元课文,它更是一种思维方式,教学过程离不开整体思维。
统编教材五下第四单元的阅读要素是通过描写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来感悟他们的内心,表达要素是尝试运用动作、语言、神态描写,表现人物的内心。落实这两个要素也是本单元的重、难点。因此,为了能启发学生整体思考单元课文,生发结构化思维,教师可以精选本单元的一篇课文作为一个典型进行教学,剩余的课文由扶到放,引导学生建构并强化知识网。
以五下第四单元为例,笔者设计了“单元学习单”(如表格一所示)。“单元学习单”出示单元任务:在文章中找出人物的具体描写,其中包括动作、语言、神态描写,再从这些描写中体会人物的内心感受。为了更好地体现单元课文的典型示范作用,教师可以详细指导一篇精读课文,带领着学生根据具体描写感悟人物内心感受,再慢慢放手让学生利用这种策略自主学习,最后根据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点评、纠正以及总结,引导学生生成结构化思维。
(3)课程后:整体运用,丰满语文要素,展示结构化作品
课程后,教师可以布置一些单元结构化作业,譬如在布置统编五下第四单元的课外作业时,可以让学生给毛主席写一封信,引导学生演一演刘伯承与沃克医生的故事,给方志敏设计一个人物介绍海报,让更多的人了解他等等。鼓励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来完成课外作业,这样既锻炼了学生灵活运用整体思维的能力,也提高了他们团队合作的意识。最后可以在自修课或者课余的时间让学生去展示他们作品,引导学生进行信息的交流与补充。展示过后可以采用多元的评价方式,允许学生学习差异性。评价人可以多角度:自评、小组评、师评等;评价内容可以多样化:完成作品的参与度、合作探究的学习精神、作品展示的优秀率等进行综合评价。
三、结语
总之,教材的改革不仅是课文的更新,更是教学理念的更新。因此,这对新时代的语文教师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提高语文素养的视野下,站在儿童立场,了解学生、钻研教材,然后聚焦单元整体教学实行课堂改革。这样地课堂才能让语文要素落地,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才能得到提高,思维得到成长。
参考文献
[1].麦基·范尼特维尔特尔,多米尼克·曼合夫, 伯特·艾尔赫尔斯,杰拉尔丁·克拉勒布, 杰伦·范梅里恩伯尔.《如何设计面向整体任务的学习》[J].数字教育.2096-0069(2017)04-0086-07,87-91p.
[2].臧学华.《瞻前顾后读教材 言意兼得定设计— —统编教材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教材解析与教学建议》[J].小学教学参考,语文.2020.3,2-3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