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贞贞
苏轼曾说过“经典一部,胜杂书万本”,而现在,这已经成为很多人的共识。翻开《国学经典诵读》读本,浓郁的文化气息如清冽美酒开坛般纯香扑鼻。书中的篇章,是编者从浩如烟海的经典中遴选出来的佳品,它们是银河中的日月星辰,沙滩上的珍珠玉贝,森林中的鸟语花香……站在博大浩瀚的国学经典面前,作为一个教育者,我深深地被那些文质兼美、博大精深的经典所陶醉。在对经典诗文的不断深入学习中,我越来越认识到,经典诵读是人文教育的好载体,应该把它跟语文教学结合起来,让那阵阵浓郁的经典书香伴随孩子们的童年,这应当是我们认真思考的一个重要命题。
就现实教学中国学经典的学习,笔者从以下几方面谈谈自己的看法。
第一、学习国学经典,态度上必须明确——精选活修。
现实中,国学经典的处境有些尴尬,从定位上看,由于有制度保障,在语文教学中占有一席之地,但人们时刻盯着考试,看着分数,对于国学经典作品,选还是不选,选多选少,功利思想在背后作祟,学还是不学,好似鸡肋,弃取两难。全选全修,固然积极,但容易冲淡主题,使对国学经典的感悟变成应试性质的文言知识记忆。不选不修,绝不可取;只有精选活修,或为可行。放开眼光,积极主动,才是学习国学经典应有的态度。
第二,学习国学经典,要让学习者明确学习的目的——不是飞翔,而是在大地上行走。
国学经典为文言选读材料,材料的阅读难度比较大。基于学生文化底蕴现状,笔者认为,学习时能把握材料的主旨即可。了解和欣赏作品,本身就是目的。如朱自清先生所说:“经典训练的价值不在实用,而在文化。有一位外国教授说过,阅读经典的用处,就在教人见识经典一番。这是很明达的议论。”
课前可根据学生知识情况提出分级自修要求,设计用适当课时进行学习效果测验,教师组织课堂并进行适当点评,学生用交流探究法展示自修成果。
自修要求如下:
初级:读懂文意,了解文章梗概,在教师引导下对文中常见文言字、词、句式能较好把握。
中级:在达到初级要求的基础上,思考文中表达的意义,并结合当今社会分析其现实意义。
高级:在达到中级要求的基础上,探究文章的深层意蕴,及其对人生和现实的深刻启示。
第三,学习国学经典,要讲求方式方法——灵活多变,以读促学。
学习方式贵在师生互动,提倡共同学习,力求学生自修为主,力戒教师包办;提倡同伴互助,力求教师引领,力戒以讲代修。采取各种活动丰富课堂形式,方式多样,灵活多变,让学生积极行动,主动投入对国学的学习中。教师应多一些“引导发现”,少一些“告诉约定”,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合作者。让学生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发散自己的思维,进行个性化阅读、个性化鉴赏,在某一领域深入探究;师生间、学生间、学生与文本间能够展开自由交流,使课堂成为互动型、对话型、反思型课堂,使学生在学习中真正学到属于自己的国学经典。
经典作品需要多读,在读中感悟,以诵读促学习。鉴赏应以品读为核心。读的方式多种多样:参读、诵读、美读、比读、议读、评读、研读,各有侧重,各有特色。根据不同的文章,选择不同的读法,力求每读一次,都有新的理解、新的收获,让学生爱上诵读,爱上声音世界中的经典文章,从而提高对经典作品的兴趣,加深对经典作品的印象,进一步感悟经典中的人生道理。
第四,学习国学经典,要明确其学习的效能功用——促进学生人文素养的提高和有个性地发展。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也是最重要的文化载体。新课标中的一条基本理念,就是关注学生科学与人文素养的培养和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不局限于辭藻手法,不在于应付应试记忆,而是从作品中了解世界的细节,让作品呈现生活的真相。读本中吸纳的多是人类文化的经典,或为思想的结晶,或是文化的硕果,对于学生立身处世、应对未来都十分有益。譬如《论语》,用君子之道和仁爱之心启迪众生,要通过诵读,让学生在文字中体味,感受激荡在字里行间的大爱。
第五,学习国学经典,要注重评价方式——多重评价。
教学测量与评价是检验教学成效,确定学生学习结果和教师教学效果的有效手段,根据教学评价,可以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改进教师教学,从而促进学习效果的提高。但国学经典的教学不是简单划一的语文考试,不是语文活动课,不等于发一发考试资料、放一放影视作品。它和语文教学课一样,需要全面的课程计划和科学的课程评价。如果仅为考试,就与设立国学经典诵读的初衷背道而驰。对于国学经典诵读的学习评价不能拘于考卷和测试,要建立以“兴趣、收获、成长”为核心价值观的评价机制,运用多种评价方式,一次小结、一则随感、一篇论文都是考查的手段,写心得、仿作品、写假想文,“逼迫”学生真正学习和认知,去体会国学经典的价值。
总之,国学经典作为学生学习中一个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我们应有三忌:一忌成为浮光掠影的大而空的讲授课,致使学生“吃不饱”;二忌成为学术研究课,致使学生“吃不消”;三忌成为语文只是专题课,致使学生“吃不当”。在对经典作品的学习中要注重挖掘内涵,传承文化,抓住重点,适当拓展。对于教师来说,引导学生学习国学经典是个漫长而需要进一步探索的过程,教师既要反复独立深入全面地解读文本,尽量吃透读本,又要在学科组、备课组内加强研讨交流,做到真正意义上的自主、合作、探究。只有这样,国学经典才不至于成为我们语文教学中一个“美丽的错误”,才能真正在学习过程中发挥它应有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