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小姝
摘要:曾几何时,每当年幼的我看到父母观赏戏曲,总会认为他们如此之老土,和时代潮流格格不入,认为以后我永远欣赏不了这种老掉牙的东西。然而时至今日,我却深刻地理解了父母、理解了“不看戏曲的人,枉做中国人”这句话的深刻艺术内涵。诚然,作为华夏五千年历史的艺术表达形式,只有懂得欣赏戏曲的魅力、懂得探索戏曲的精髓才可以称得上是一个地道的中国人。这是因为,神州大地上的各种戏曲,不仅仅是我们的国粹,更是我们国剧!
关键词:美学;戏曲;人生;爱好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美不仅和理想之间有着紧密的内在联系,同时和道德境界也有一定的关系。人们在审美的过程中,认知属性和道德属性都会对最终的认知结果产生直接或者间接的影响。而审美教育从本质上来说,是一种以培养人的感知美、感受美、创造美的教育形式,并以此为基础促使生命的和谐,并为思想的升华提供必要的帮助和支持。
正如上文中所介绍的,审美的本质就是对美的感知、感受以及创造,是人类在发展的过程中主动追求美的系统化过程。而戏曲艺术作为我国广大劳动人民日常生活和生活中所喜闻乐见的一种艺术形式,因此对戏曲艺术给予应有的关注和重视,就是尊重民族音乐、尊重人民欣赏习惯连续性的必然要求,以戏曲为基础开展积极 的美育,可有效地强化教育的针对性和深刻性。
戏曲本身所具有的强大艺术感染力,并不仅仅体现于直接临摹、模仿对象,而是通过艺术形象在舞台上的塑造,唤醒我们对某种事物的既往情感。戏曲音乐所提供的美感,促使人们获得思想情感上的满足。与此同时,戏曲艺术在展现艺术化的生活的同时,也可以和观赏者之间达成更为广泛的心灵共鸣,从而激发人们对生活的热情,发挥其社会功能。
通过研究戏曲知识,我深刻地感受到了这种传承千年的传统艺术形式的精髓所在。表演上,声情并茂是最为基本的要求,更为重要的是,演员只有掌握了强大的表演功底,才能够将戏曲中所蕴含的情感传递给台下的观众,所表达的情绪和情感才能够得到观众的认可;而在内涵上,所有的作品都有自己的情感主线和内容主线,为作品现实意义的彰显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以此为基础我们可以更为深入的感知作品所表達的思想和情感,包括社会、包括思想,或者是人性。与此同时,中国戏曲本身凭借侗族、行当、环境等来开展人物形象的塑造,如我们所熟悉的“四功五法”以及上文中有所提及的具体服饰等,都是戏曲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所逐步形成的固定形式,是其审美特征最为直观的体现。
正如人们所说的那样,人生就像一场独一无二的戏剧,从生命开始的呱呱坠地,到最终的黯然离世,在不同的年龄段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因此,将人生比喻为一场戏剧也未尝不可。如果在人生的舞台上有着出色的表演,则大红大紫,为人们所津津乐道;而如果表演不好,则场面冷落。如何在生活的舞台上做好自己的定位,如何明确自己的角色,这是我们所必须重点考虑的问题。演员的戏份往往需要我们自己去争取,而生活舞台上的角色也同样需要自己的努力,方可获得最终的成功与掌声。戏剧作为一种基于演员表演而展现社会生活的综合艺术形式,将音乐、文学、舞蹈等多种艺术形式融为一路,将人生在方寸舞台之上加以展现,让人们有所思、有所得。
戏曲本身就是一部历史,其中记录着的丰富知识,值得我们学习和探讨。同时,戏曲也是一面镜子,从中我们可以看到自己,看到做人的准则。所以,任何一部成功的戏曲,都应该如一首袅袅道来的歌曲,无论所讲述的内容如何,都要从中感受到更深层次的东西。当然,戏曲所提供的警示要恰恰处于我们通过琢磨可以理解的层次,只有这样这部戏才是有味道的、可以经过时间的琢磨的。
“人有爱好,百事不烦。”在人生的漫漫长路上,基本上所有的人都会形成自己的一份爱好。有人热衷于花鸟鱼虫,有人热衷于歌舞影视,更有人热衷于琴棋书画。然而对我来说,音乐、戏曲和书籍却始终是我的最爱。时至今日,已经步入中年的我,很多外界的繁华和纷扰已经不能让我的心湖产生波动,年轻时的很多爱好也逐渐退出了我的生活,但是对于音乐和戏曲的热爱却有增无减。快节奏中奔走的我,忙里偷闲听上一曲京剧,那就是至高无上的享受了。戏剧中那曼妙的舞姿、动听的旋律,都让我在日渐喧嚣的社会生活中静下心来,让我的心灵重新回归淡薄。中年看戏,不仅更好的领悟了大众化、通俗化的戏剧内容,同时对戏剧更高层次的美学价值也同样有了新的领悟。戏剧行腔之美,念白之美、水袖之美、武打之美、音乐之美,都是中华戏曲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观赏戏剧,是一种从灵魂深处开始的洗礼,是艺术世界的倾听。戏曲总是让我久久无法忘怀,真有一种“三日不知肉滋味”的感觉。戏曲成为中华民族的国粹,果然是有其原因的。
中年听戏,戏韵情浓,蓦然回首,余味悠悠。
参考文献:
[1]冯松.浅析何谓戏剧之美何谓戏剧最高境界[J].戏剧之家,2017(21):1.
[2]贾丽媛.细说戏曲花旦表演中的眼神之美[J].文艺生活·文艺理论,2019(012):133-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