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皓
啦啦啦,啦啦啦,我是播报的小行家,一边走一边报。今天的热点真正好,快来组队看报道。
语文是感性的代表,就像一位知性优雅的古典美人;数学是理性的代表,就像一位认真严谨的大学教授。当数学遇上古诗词,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古诗里的数
这首诗大家一定很熟悉吧?这是清代文人郑板桥的作品,诗的名字是《咏雪》。后来这首诗衍生出了许多故事,其中最出名的要数纪晓岚帮乾隆皇帝补上最后一句的故事。
一片两片三四片,五六七八九十片。
千片万片无数片,
飞入梅花总不见。
这个故事是怎样的呢?且听老叔细细道来。“一片一片又一片,两片三片四五片。六片七片八九片……”这是乾隆皇帝在看见雪景时突发奇想写的诗,但在最后一句的时候突然卡住了。为了缓解尴尬,纪晓岚就补了最后一句:飞入芦花都不见。
《咏雪》中包含有从“一”到“万”这几个数,这些数完美地镶嵌在诗中。类似的还有宋代邵雍的《山村咏怀》:“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
古诗中最常出现的数字也許就是“一”了,例如清代诗人王士祯的《题秋江独钓图》:“一蓑一笠一扁舟,一丈丝纶一寸钩。一曲高歌一樽酒,一人独钓一江秋。”
在诗歌中,这种诗被称为“一字诗”。而在数学中,我们可以把诗中的“一”字看作是“同类项”。何为同类项?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它的数学定义。
单项式:
如果两个单项式所含的字母相同,并且相同字母的指数也分别相同,那么就称这两个单项式为同类项。
同类项:
因此,在《题秋江独钓图》这首诗中,同类项就是“一”字。虽然“一”字的笔画最少,却准确地表达了诗人孤寂一人的心情。
古诗里的几何
除了数字,古诗中还蕴含着几何知识。例如杜甫的《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让我们来看看这首诗中隐藏着哪些几何知识。
古诗里的数学题
明代有一位状元名叫伦文叙,他曾在苏轼的《百鸟归巢图》上题诗:“归来一只复一只,三四五六七八只。凤凰何少鸟何多,啄尽人间千万石。”
伦文叙这首诗,平中有奇,暗藏机关。试看“一只又一只”加起来就是两只,第二句的“三四”、“五六”、“七八”,分别相乘,其积为十二、三十、五十六,然后三积相加,其和为九十八。再加上诗首句的“一只又一只”中的两只,总和正好是一百,是为“百鸟图”。
一百只鸟,正好应了题目《百鸟归巢图》。怎么样,古诗是不是很有趣呢?还有更多隐藏在古诗中的数学知识等着你去探索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