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燕媚
一、主题与背景
(一)主题
语文的核心素养来自于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和运用,这一素养是在学生从掌握汉字的字义到理解汉字的字韵,再到将其与生活环境和内心思想合二为一、融会贯通的能力。这是培养学生具备人文情怀和文化内涵的必要途径之一。一年级作为语文学习的基础阶段,是引导学生掌握字义和字韵的关键时期,这个阶段的学习属于语文学习的基础时期,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整个语文学科体系乃至所有学科体系的学习。
文字具有能指和所指的特点,能指是指语言的声音形象,所指是指语言所反映的事物的概念,即事物所表达的含义,所代指的具体内容。一年级下册的《人之初》教材,选自我国古典儿童启蒙教科书《三字经》,是我国古代儿童启蒙学习的必读书目,也是流传至今的千古经典。《三字经》虽然是儿童读物,但由于时间和历史的原因,导致书中语言内容与我们现代日常用语有所出入。一年级的学生正处在学习成长和思维完善的阶段,所认知理解到的事物大多来自于日常生活,还不具备更加全面抽象的高级思维的能力,因此学习起来难免存在一定的难度。
因此,在实际的教学中,需要教师对学生进行引导,帮助学生从生活中,或学生能够理解的范围去认识汉字,识记汉字,理解汉字字义的同时也能够掌握汉字的音韵,这一基础训练对学生日后的学习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本课题的研究主题就是围绕如何通过识记汉字的字义和字韵,来掌握语文学科的核心素养,通过《人之初》这篇文章的教学实践,充分论述有关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与汉字识记的关系。
(二)背景
核心素养是进入21世纪之后出现的教育概念,因此也叫作21世纪素养。现阶段通过将21世纪的素养融入学校课程体系的方法,来实现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达到立德树人的教学目的,已经成为国际上一致认同的重要的教育途径。2014年3月,教育部发布了《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2016年9月,教育部基础教育二司,北京师范大学联合发布《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2017年12月,我国颁布《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关于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问题已成为推动我国教育改革的关键所在。党大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深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指导方针,更进一步强调了核心素养的作用。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素质教育的提出,核心素养这一教学理念更加深入人心。核心素養已经成为社会建设、学科学习、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当今时代教育工作创新途径和基本要求。
二、情景与描述
《人之初》这一课中,需要学生认识13个生字,掌握七个生字。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汉字特有的艺术魅力——象形的方法,帮助学生理解记忆。如在学习“相”这个需要掌握的字时,教师通过讲述“木”于“目”的关系,带领学生体会古人造字的神奇之处。通过拆分法,将“相”字一拆为二,告诉学生“木”被“目”看到了,所以称为“相”。还可以将汉字与日常生活中的事物相联系,教师引导学生想到相框、相纸等事物,都是眼睛和木头结合在一起的产物来帮帮助学生理解记忆。
这种丰富多彩的教学方法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汉字的形态构成,加深学生对汉字的记忆,还能够以此为切入点,引导学生了解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从汉字的起源、构成,到汉字的应用、实践等方面,带领学生掌握汉字的字义和音韵,从而培养学生具备语文课程的核心素养。
三、问题与讨论
《三字经》成书于宋代,是中国古代儿童的启蒙书籍,也是我国古代儿童接受教育的必备书籍。流传到今天的《三字经》依然具有不可替代的教化作用和朗朗上口的语文魅力,是现代教育在启蒙阶段不可忽视的书籍。但由于一年级儿童的大脑正处于生长发育的阶段,不具备高度抽象的概括思维和深度思考的能力,在学习《人之初》这篇简短的课文时,难免会出现一知半解或只知其一不知其二的现象,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发挥其主导作用,积极引领学生进行思考探索,用更加浅显易懂的语言让学生理解句子的意义。
在实际教学中,教师首先应带领学生通读课文,由于《三字经》朗朗上口的特点,加上小学生注意力学生很容易集中,因此很快就能做到全文的背诵。这个时候就需要教师对文章进行逐字讲解,带领学生理解文章的含义。在学习第一句“人之初”时,教师需要注意“之”是需要掌握的生字,“初”是需要学生认识的生字,因此教师应着重对这两个字进行讲解,加深学生对这两个字的认识。可以借助图形法和联想法进行教学。通过一幅有“之”字形态的正在跳舞的小女孩的图片,以图片为切入点带领学生进行识记,如图片中跳舞的小女孩整体形态像“之”字,“之”的点是小女孩的头,“之”的横和撇是小女孩的身体,“之”字的捺是小女孩的裙子。形象生动的比喻和解说使得“之”字的形态跃然纸上,学生很容易就能根据教师的解说联想到“之”字的结构,从而轻松的认识汉字。
只认识汉字是不够的,汉字是引导学生具备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还要着重引导学生通过汉字,理解汉字背后的文化内涵。如在讲解“人之初”的“初”字时,教师通过拆分汉字的方法,将“初”字拆分成衣补旁和刀字旁,告诉学生在人类的早期社会,衣服都是用刀做的,这个时候教师还可以延伸知识点,讲述早期人类的原始生活,让学生切实想象一下没有针线用刀做衣服的情形。学生通过教师的论述很快就可以产生联想,从而也认识到“初”这个字时开始、从头、原始的意思。这种拆分汉字的方法不但能够帮助学生更加容易的掌握汉字的字义,学习汉字的字韵,还能够培养学生探究汉字的兴趣,从而引导学生深入学习语文学科,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在讲解句子时,一年级的学生对“人之初,性本善”中的“之”和“性”这类略带文言意思的字眼不能够很快理解,这个时候就需要教师发挥其主导作用,加强对学生的引导和带领。在理解整个句子时,教师可以根据句子意义设立具体的情景,通过虚构情景再现的方法,让学生产生画面感,这种借助画面感帮助学生学习的方法也有助于开拓学生的思维。如在讲解“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这个句子时,教师可以让学生结合自身进行联想,也可以用生活中常见的事物打比方,通过形象生动,具体可感的事物让学生明白学习的重要性。教师可以询问学生小时候的趣事,并结合这些趣事讲述这个句子的意义,从而使学生能够深刻理解句子的含义。这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方法,也是培养学生具备语文核心素养的关键途径。
四、诠释与研究
本课题以调查法、观察法、实验法、文献法、实证研究法、个案研究法、功能分析法、经验总结法等多种方法进行综合研究,其中以实证研究和文献两个方法为主。通过登录论文数据网站,如知网、万方、维普等,搜集大量论文文献,查阅并记录其中相关要点。去图书馆借阅关于字义、字韵与语文学科核心素养融合的书籍,了解其中的观点,有助于在整个论文的写作中理清思路。去小学课堂进行实地考察,了解并观察小学语文课程的上课流程及语文核心素养与识字认字活动的融合情况,对收集到的这些信息和现象进行分析、整理、概括、总结。
第一阶段,拟定标题和写作范围,根据构想的写作内容查找大量数据,并将这些数据进行分类整理和保存。制定论文的研究方法和研究目标,以便在后期进行参考。将制定好的课题进行申报,做好申报工作争取立项。
第二阶段,通过对所选课题的初步研究,找到课题研究的关键线索,并根据制定好的论文层次进行整理和收集。根据所收集到的资料,开始生成初步的文字材料,并对课题研究的不同阶段做好实质性的记录,定期总价复盘研究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根据这些问题找到解决方案。
第三阶段,课题研究进入完结时期,这个时候不可掉以轻心,应持之以恒保持好状态。根据所收集和整理好的材料进行深入研究,形成全面性和独特性的研究成果。筹备结题会议,听取专家们的评估。
五、结果
在實际教学中,以识字为切入点,通过字义和字韵与语文学科的核心素养相融合的教学方法,深入语文教材,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教学途径,对实际教学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教师通过生动有趣的方法,将古老的汉字或拆解或变形,或从外在形象入手,或从根本起源着眼,带领学生掌握汉字的音、形、义,并通过学习汉字的过程引导学生了解汉字背后的故事,感受汉字独有的魅力,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
对学生来说,一年级的学生认知能力有限,大脑正处于发展阶段,对知识的接受能力和理解能力有限。语文学科博大精深,想要一年级的学生快速理解不够现实,但一年级正是培养学生接受能力、学科素养、以及知识感知力的重要时期,是整个学习过程中的基础阶段,因此这一时期的语文教学至关重要。通过教师将具体深奥的学科文化拆解成零散容易吸收的语文知识的教学,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兴趣明显提高。而对于教师来说,这种教学模式的践行,成功的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兴趣对学生的学习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通过引导学生深刻体验到语言文字所带给人的感动和独有的学科魅力,从而培养学生对语文学科的好奇心。这一教学模式的运用,在减轻了教师教学负担的同时还达到趣味教学、高效教学的教学效果。
六、反思
通过《人之初》这篇文章的教学实践,深刻的总结出以下两点:
(一)现阶段教学语文教学的方式有待发掘
在《人之初》的识字教学课题中,我们列举了象形法、拆分法、联想法、情景虚构法等方法进行识字教学,可以看出这些方法对小学学生理解汉字的“音、形、义”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赋予了汉字生动的形象特征和故事个性,大大降低了一年级学生理解汉字的困难,更容易引导学生掌握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但现阶段已有的教学方法不够完善,中国语言文字博大精深,教师应加大对语文学科的深入研究,跟随时代进步的潮流,发展出适合新时代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方法。
(二)应从小学阶段加强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
中国语言文字博大精深,仅仅是《人之初》一篇课文就包含众多中国文化的精髓,小学阶段是学习的基础阶段,这一时期的学习对整个学习过程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因此,教师应在学生理解掌握课本知识的基础上,积极引导学生探索其它语文知识,鼓励学生进行课外阅读,从而达到培养学生语文学习的核心素养的目的。
(责任编辑:梁慧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