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学中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策略探析

2021-12-03 17:36李锐伦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21年138期
关键词:根本任务学科教学立德树人

李锐伦

【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学生自身思想道德素养和能力的高低已经成为衡量我国教育成败与否的重要指标之一。《道德与法治》是国家规定的课程之一,是学校开展德育、规范言行主要载体。在这一现代教育发展过程当中,起到了关键的推动作用。因此,道德与思想法治教育课程必须紧密地教学联系到实际,贴近人民大众日常生活,围绕“立德树人”这一教育根本任务,让广大在校学生不断树立正确“三观”,以“五育并举”的理念健全人格,来有效推动和规范促进广大在校学生的全面健康成长。

【关键词】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一、《道德和法治》课程目标落实立身明德、修身树性的根本任务课程背景

当今,我国许多中学生们正处于青春期,他们往往思想积极、情绪容易冲动。有强烈的独立意识,但“三观”尚未完全建立,思想与行为未能统一步调,会因冲动而造成不必要的后果。因此,将《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与“立德树人”融合起来,能帮助中学生更好、更快地成长,显得十分必要。在对教材中原有内容进行整合的基础上,融入了思想道德教育的内容,正如传统的“无规矩不成方圆”,促使大家培养学生形成一种行为规范、思维端正的良好习惯。另外,通过对学生法治、法律相关知识的深入学习,让他们以后能够真正具有一定的政治法律意识、懂得如何正确使用政治法律知识来正确保护自已,培养他们以后能够真正形成遵纪守法、知耻明礼、崇德向善的好习惯,逐步实现由他律向自律转变,成为一位“四有”好公民。

二、《道德与治法》学科教学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中存在的难题

1.授课教师教学能力不强,师德水平还有待提高

现在很多学校《道德与法治》的授课教师,专业对口的乏善可陈,大多数都是半途出家、“拉壮丁”式填空,专业知识、道德素养的等方面还处在初始阶段,教学积极性不高,只是为了应付上课或考试而已。把教学工作当作任务来完成,按图索骥、照本宣科的大有人在。未能全身心融入其中学科教学过程,所谓“思想不通、行动不力”,所以,教学效果不理想,学生自然也学不到知识,更不要说进行立德树人开展德育了。

2.教师教学方式与陈旧落后

有的教师在应试教育的氛围下,“考什么老师就教什么”“考什么学生才学什么”,在授课的过程中形式单一,常采用“一言堂、满堂灌”等死板的教学方式,只是注重对所学基础知识的背诵和强记,教学的过程中往往会习惯性地向其他学生传授“填鸭式”的语言灌输,而且千篇一律从不关注学生之间的差异,没有掌握学生的实际需求,未能做到因材施教、各需所求,难于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及积极性调动起来,在主观思维上没有将德育与课程相融入的观念,想要他们在课堂中融入德育,是难于实现的事情。

3.教学内容只局限于教材

教学内容和目标未与学生日常生活相互联接起来,未体验到《道德与法治》的知识在日常生活中所起的作用,只是机械地学习和背诵教材上各个知识点,没有办法将有关知识点融入到自身的思想意识和实际行动当中,会萌生“学而无用”的思想,产生厌学情绪,达不到教育的效果。

4.课程评价方法不合理

有怎样的评价就有怎样的课堂,课堂评价的主体以教师为主,学生为辅,学生变成了教师课堂表演的道具。评价的方式过于单一,只是教师对教师、学生的评价,没有学生对教师、学生对学生、学生自己的评价。评价的指标要多元化,增加一些实际应用方面的指标。

三、在《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学中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策略

(一)立德树人,不断提升业务能力和自我素养

“天下有用之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教师肩负着“立德树人、教书育人”的历史重任,作为科学道德与社会法治等各个领域的优秀教师,一定要具备高尚的师德、奉献的精神、专业的知识。必须将自己的教书育人这项工作活动当作党的终生事业任务来认真负责对待,把自己的教育事业与所有兴趣爱好的人全方位紧密联系整合地抓在一起,打造“工匠精神”,“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成一行”,做到“爱岗敬业、爱生如子,爱校如家”。同时,要为人师表、言传身教,用独特的精神人格魅力在和风细雨中教育感化广大学生、用丰富的精神思想文化人文道德素养在潜移默化中教育熏陶广大学生,使他们逐渐形成独立自主的高尚人格。

时代在改变和进步,群众对于教育的重视程度也水涨船高,“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的关键是教师。“打铁还需自身硬”的教师必须坚持建立起終身学习的理想和观念,只有培养自己练就出过硬的基础和本领,才会锻造出自己与时俱进的知识和技能,才会更好地适应这个时代快速发展的要求。逐步形成以立德树人为方向、思想端正为主线、课堂教学为载体、学生有效参与为目标的全方位德育模式。

(二)见贤思齐,传承传统文化与红色基因

初中阶段是建立优秀道德品质的重要时期,我们必须坚定文化自信。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用之不尽、取之不竭的财富,挖掘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优秀故事典故、名人名言,解读中华文明的密码,领悟中华文化的精华。只有紧紧依靠、利用强大中华传统文化,作为学生德育的总抓手和着力点,才能更好培养学生优秀的道德品质。

另外,通过征集学习、传诵更多革命先烈的英雄精神、历史事迹,来加强了解和学习传承弘扬中华民族深厚红色革命基因,增强广大人们的民族爱国主义感和革命精神,营造增强民族自豪感,形成以英雄烈士为榜样,建立“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国家利益高于一切”崇高理想信仰。“坚持国家利益至上”的核心,教育学生一定是要时刻心怀民族爱国之情,树立和提高增强“有国才有家”的指导思想,用鲜活的历史人物和实际案例方式来引导和教育学生,如,袁隆平、钟南山、陈薇等,达到“见贤思齐”思想教育目的,亦可从纵横相联的中华文化等各个切题的典故,引导学生迈着思想正向、行为正义的方向发展。

(三)因时而动,教学内容与时政同步、生活同时

教师授课时,既要对教材内容进行讲解,又要联系日常生活,与时政同步,引用热点新闻,分析和了解事件发生的背景,将学到的知识与现实生活结合起来学以致用。这样不仅在教材中能够充分调动学习兴趣,还在实践中能够有效地强化对教材中所有知识点的认真理解、掌握和综合运用,如,八年级课本中的“关心国家发展”为内容,扩展以课外所有知识点为主要引导,通过“两会”新闻、中美贸易问题,南海仲裁、一带一路、人民币国际化、“天宫”空间实间等新闻题材进行讨论,使得学生掌握了信息整合的技巧,提高了学生在实践中发现、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要做到博闻强记、开阔眼界,增长见闻、拓宽自己的知识面、增进家国情怀,让学生从根本上明白所学知识的深层意义。

“知识来源于生活”,我们必须在课堂教学內容的同时要与生活实际相联系,这样才能与学生产生心灵共鸣。只有这样课堂气氛才活跃,学习动力才强劲,脑袋思维才活跃。通过如“赡养老人”“高空坠物”“酒、毒驶处理”“重庆公交车坠海事件”“守合同重诚信商家”等发生在身边的新闻题材,让学生明白道德是人们心中的法律,法律是人们生活的红线,帮助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道德观念、法律意识。

(四)有的放矢,制定课程目标评价体系

在新课标不断向深入推行的今天,《道德与法治》课程的评价方式,也要与时俱进,适应新课程的要求。再也不需要以单一的教学形式角度来自我评价每个学生和我们课堂上的每个教师,要从自身的理论实践思维能力、态度、情绪、价值观等诸多各个方面入手来对其进行整体性的自我评价。教师要将理论与生活实践结合起来,让学生身心上整合,言行上一致,最重要的目的是将学到的知识点转换成生活实践的技能。教师可以通过学生之间的自评和互评,教师点评的方式进行评价,有时也可以邀请家长参与评价,这样从学生德育行为、教学效果、实际应用等情况出发,经过多方面的合评,最后得到的评价是比较中肯的。《道德与法治》课程的评价是否科学和合理,影响着学生今后的思想道德的格局,所以制订合理的评价方法尤为重要。

四、总结

在《道德与法治》授课中要贯彻落实立德树人的基础性任务,教师必须正确地理解和掌握教学过程中的思想观念、方式、组织课堂等多方面进行有效的改进,丰富教学形式,增强师生互动,积极正面地传递德育的核心价值,为学生创设一个良好的、贴近生活的课堂情境,帮助他们融生活与课堂、融德育与教学、融言行于互动。“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让我们一起共同努力,培养学生树立正确“三观”,以“五育并举”的理念健全人格,来有效推动和规范促进广大在校学生的全面健康成长。

责任编辑  罗良英

猜你喜欢
根本任务学科教学立德树人
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有效机制研究
在教学中有效渗透德育的策略与方法
谈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务
学校体育器材管理自助化
浅谈德育在学科教学和日常生活中的渗透
新常态视阈下高校辅导员做好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研究
发挥基层一线党代表作用是关系执政党建设的根本性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