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黄帝内经》病机十九条对针灸临证的指导意义

2021-12-03 01:01刘延萍
亚太传统医药 2021年6期
关键词:水液素问黄帝内经

刘延萍,张 洁

(1.福建中医药大学 针灸学院,福建 福州 350122;2.福建中医药大学 附属人民医院 康复科,福建 福州 350004)

《黄帝内经》病机十九条是现代中医临床诊疗的总则。病机十九条简明扼要地阐述了疾病的各种病因病机,为中医疾病诊断提供了理论依据。本研究将病机十九条分为五脏、上下、六淫病机[1],对各个病机进行简释,并以此指导针灸的临床治疗。

1 五脏病机

1.1 诸风掉眩,皆属于肝

本条病因为“风”,病位在“肝”,指肝病生风引发的掉眩症状,属于内风的范畴[2]。故临床上出现掉眩症状时,皆可从风辨治,并与肝联系,应注意证型有虚实之分。还要注意肝与其他脏腑之间的联系,辨明兼证。

王惟钊[3]开展针灸治疗眩晕选穴的临床研究,治则以标本兼治、祛风平肝为主,辅以化痰健脾,疗效显著。李玉生等[4]采用针刺治疗颤证,针刺取风池、行间、内关、丰隆、外关、阳陵泉等,配合平肝熄风豁痰之剂,临床疗效显著。

1.2 诸寒收引,皆属于肾

这里所言“收引”是指因寒而致的“收引”,即经脉拘急痉挛、关节屈伸不利,与肾密切相关。肾为先天之本,孕育元阴、元阳,且肾阳具有温煦、推动各脏腑、经络阳气的作用[5],因此肾阳不足者易感受寒邪。《素问·举痛论》中论述了疼痛总纲为不通则痛和不荣则痛,故在散寒止痛的同时,应温肾阳。

在针灸治疗此类病证时,应采用温针灸、火针、灸法等来散寒止痛。李立国等[6]采用温针灸治疗寒湿痹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结果表明温针灸可有效缓解疼痛,改善活动功能。刘晓波等[7]采用温肾通痹汤联合温针灸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研究发现,针药联合治疗可内外兼治、针药结合,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关节活动功能等均有明显改善。

1.3 诸气膹郁,皆属于肺

历代医家对此有不同的释义,但均不离肺的病变。肺主升发肃降,若肺气肃降无权,肺气上逆,气结胸中,则会出现胸部满闷、呼吸急促等症状,故其病位在肺。

针刺时一般以调神理气、宣通肺气为治则。魏成功等[8]应用BiPAP联合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COPD患者,发现两者结合可显著降低患者气管插管率,改善患者CO2的潴留情况。

1.4 诸湿肿满,皆属于脾

脾主运化,喜燥恶湿,又主肌肉,故内受湿邪可导致肢体肿满。脾土太过则湿盛行,脾土不及则木乘水侮,随着疾病的发展均会出现肢体肿满。临床见到“湿、肿、满”一类病证时,应先考虑是否为脾系病变。

临床对于此病证,多采用温针灸、刮痧、刺血拔罐法等。庞龙等[9]治疗眼科疾病时,除了局部取穴外,还取脾经穴位,发现通过健脾益气可减少渗出,临床疗效显著。

1.5 诸痛痒疮,皆属于心

心主血,心藏神。李中梓云:“热轻则痒,热重则痛。”[10]疮疡初起病轻,轻时多表现为痒,延久病重,病重则为痛,进而血受火灼,腐而成脓,属于阳毒热证。

在临床上,针灸治疗痛证、疮疡、瘙痒等病证时,可从心经入手,包括与心经相表里的小肠经,与心经别通的胆经,以及代心受邪的心包经。

2 上下病机

2.1 诸厥固泄,皆属于下

厥指手足厥冷,甚至突然昏迷、不省人事等。《灵枢·本神》认为“肾气虚则厥”[11],指出厥证与肾相关,是因虚致厥。“诸厥固泄”中的“固”指二便固闭不通,“泄”指二阴不固。因肾开窍于二阴,故肾气虚,阴窍不利,则二便不通;肾虚不固,二窍失约,则二便失禁。

依据《素问·厥论》中“盛则泻之,虚则补之,不盛不虚,以经取之”的治则,针刺治疗时要精确辨别厥证的虚实。杨柏如[12]针灸治疗厥证,治疗多取肝经、肾经、督脉、任脉穴,针灸治疗实证时用针刺泻法,于十二井穴、委中、曲泽点刺放血;虚证用针刺补法,于百会、关元艾灸。

2.2 诸痿喘呕,皆属于上

《素问·痿论》言:“五藏以肺热叶焦,发为痿躄。” “喘”即喘证,临床以呼吸急促伴咳嗽多见。“呕”指饮食、胃液、胆汁等胃内容物,从胃上涌、自口而出的病症。因肺降不及、肝升太过,肝气上逆犯胃,胃气上逆而导致呕吐、喘息,治疗不在胃而在肺,或肺胃同治。

王天秋[13]采用定喘汤结合针刺治疗支气管哮喘,研究表明两者联合治疗较单纯定喘汤治疗疗效更显著。针刺内关理气宽胸,且肺俞具有调理气机、平喘的作用。龚建强等[14]针灸治疗呕吐,分析其用穴发现,治疗呕吐的腧穴选择主要在任脉、胃经、脾经、膀胱经,穴位多集中在胸腹背部。

3 六淫病机

3.1 诸暴强直,皆属于风

“暴”即突然,“强直”指筋脉强劲不柔和也。本条病因为“风”,且为外风,因风善行而数变,故外风所致的强直,病程较急。

郑晓宇[15]针灸治疗强直型脊柱炎时发现,针刺结合艾灸、温针灸结合中药以及温针灸结合走罐均有显著疗效。取穴为命门、肾俞、大椎、夹脊穴、风市、风池、气穴等以驱散风邪、扶正温阳。

3.2 诸病水液,澄彻清冷,皆属于寒

“水液”依据《类经》:“水液者上下所出皆是。”“澄澈清冷”指澄澈透明,淡薄寒冷。此在临床上,多属虚寒类病症。临证中可依据人体排出来的水液来辨别疾病的寒热,具有很大的参考价值。

临床诊治时,若患者排出的水液为清澈、透明、淡薄,结合四诊,辨证为虚寒,针灸治疗应用温热法,辅以补气活血,必要时需加艾灸、温针灸或拔罐治疗。

3.3 诸痉项强,皆属于湿

本条病因为“湿”。“痉”指肢体强直,“项强”指颈项强直、不能转侧,皆由湿邪所引发。《素问·生气通天论》言:“阳气者精则养神,柔则养筋。”又言:“因于湿……软短为拘。”[1]故肝阴的濡养和阳气的温煦,使得筋脉柔和。

通过临床观察,针灸治疗可采用针刺、灸法、刮痧、拔罐等方法,取穴在常规取穴基础上加上除湿气的穴位如阴陵泉、丰隆、脾俞、胃俞、足三里、关元等。

3.4 火病机

“诸热瞀瘛,皆属于火”,其中“瞀”为心中昏闷、神志朦胧;“瘛”为抽掣[16],即发热神昏抽掣者,大多属火邪。“诸禁鼓栗,如丧神守,皆属于火”,即恶风寒战、口禁鼓颔、惊恐不安,继而出现神志模糊,甚或昏迷,为热郁化火,向内传陷所致,属于火邪。“诸逆冲上,皆属于火”中“逆”指病向生理相反方向运动者;“冲上”指突然向上,为火邪迫逆冲上所导致。“诸躁狂越,皆属于火”中“躁”指烦躁、肢体躁扰不安,《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言:“阴静阳躁”,躁属阳证[16];“狂”指神智兴奋、行动狂妄失常;“越”指行为超出常规。三者虽然在程度上有轻重之分,即躁为狂之渐、越为狂之剧,但三者在病机上,均为火热致病。火为热邪,其性炎上,上扰神明,故见神志行为兴奋。“诸病胕肿,疼酸惊骇,皆属于火”,《素问·至真要大论》言:“少阴司天,热淫所胜……火行其政……疮疡胕肿。”[16]酸楚感仅见于深部的脓肿;“惊骇”指火毒扰心,致行动失常的精神神经症状,临床多为重症痈肿的表现。

《素问·长刺节论》云:“治腐肿者,刺腐上,视痈大小深浅刺。”临床上通过对疾病病因、病机及症状的分析,病因属火者,针灸治疗时多用泻法、点刺放血或刺络拔罐法。刘柏林等[17]治疗躁狂症时发现,铁落定惊丸结合针刺治疗狂躁症的临床疗效明显好于碳酸锂,可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病情,减轻疾病的严重程度,且不良反应少。

3.5 热病机

“诸病有声,鼓之如鼓,皆属于热”,指饮食不节或肥甘厚腻所致积热雍滞的腹胀如鼓,临床多伴腹满、大便不爽、矢气恶臭、肠鸣、口唇干燥等。“诸胀腹大,皆属于热”与上条同为腹胀,但本条为中实之证,而前者为中空无物。“诸转反戾,水液浑浊,皆属于热”,依据经络三阳经的分布可知,热伤少阳经脉为转,热伤太阳经脉为反,热伤阳明经脉为戾[18];而水液浑浊是由于热邪内扰,致小便短赤。“诸呕吐酸,暴注下迫,皆属于热”,在临床中多伴有心中灼热、口渴欲饮、肛门灼热、大便溏薄等证;两者可同时出现,也可个别出现。

针灸治疗此类病证时,多采用清热法,结合循经取穴,治疗方法如毫针泻法、刮痧、点刺放血、刺络拔罐等。张浩等[19]在针刺治疗便秘取穴规律时发现,清热利湿、通腑化滞之上巨虚,泄三焦之热、行三焦之气的支沟为临床治疗便秘的核心腧穴。

4 结语

综上所述,通过对《黄帝内经》病机十九条的分析,更加明白异病同治、同病异治的原理。针灸在治疗疾病时有多种取穴原则、配穴方法,通过对以上病机十九条的简要分析,以及针灸治疗的疗效观察可发现,准确辨析临床疾病的病因病机,针灸时在常规取穴原则上结合对相关病因、病位的准确诊疗,可取得更为显著的临床疗效。

猜你喜欢
水液素问黄帝内经
Instructions for Authors
《素问》《灵枢》引用、解说关系初探
Digital Chinese Medicine
背后七颠百病消
两对穴让人体“下水道”畅通无阻
小穴位 大健康
饮水
玲珑欢
关于《素问》“味归形形归气……”的注释
《内经》足六经理论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