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 伟
(福州职业技术学院,福建福州,350108)
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体育强国建设纲要》指出到2035年体育文化感召力、影响力、凝聚力极大提高。到2050年,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体育强国,人民身体素养和健康水平、体育综合实力和国际影响力居于世界前列。习近平总书记在教育文化卫生体育领域专家代表座谈会上也指出:“体育是提高人民健康水平的重要途径,是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是展示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平台。”在“体育强国”的指引下,高校体育课所占的总课时数在不断增加,达到了108个课时。在全球突发疫情时,我们深刻体会到了身体健康的重要性。在此背景下,高校体育教师更应该积极探索课程思想的有效途径,把体育文化、体育精神、爱国主义情怀、社会责任等思想政治教育元素融入体育教学全过程中,为“健康中国”作出贡献。
本研究选取“乒乓球选项课”为例,通过在乒乓球选项课中积极挖掘思政元素,通过合理的教学设计、借助信息化技术、运用有效的教学方法,把思政元素融入教学的每个过程中,使体育课也能成为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引领和育人功能的有效途径。
重技能,轻育人。在传统的体育教学观念下,体育教师普遍以让学生掌握乒乓球知识和技能为主要目的,对教学中渗入思政教育考虑较少,总认为思想政治教育是学工系统和思政课的责任,和体育课相去甚远。对课程思想认识不够,没有去挖掘乒乓球项目背后蕴藏的国家自豪感、拼搏精神、团结协作精神、抗压能力等思政元素。
教法单一。受传统乒乓球教学方式影响,高职院校体育教师教学方式比较单一,墨守成规,课程教学多以技术动作讲解、示范为主,学生模仿、练习为辅。没有进行相关的拓展和延伸,这种教学方式枯燥无味,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又达不到育人的目的。
认识不到位。学生对乒乓球课程认识不到位,重视不够。在“功利理论”的作用下,认为体育课对自己的就业和潜在能力没有任何帮助。有的学生自身缺乏运动,体质和体力都不太好,一动起来就气喘吁吁;有的学生协调性不好,悟性不高,破罐子破摔,没有啃“硬骨头”的精神,因此很多学生上体育课是抱着应付心理,甚至抵触心理,教师盯着就懒洋洋地动一下,教师指导其他学生时,自己就干脆连动都不动了。
考核评价指标单一。目前高校乒乓球选项课的考核主要是围绕学生的技术水平是否达标,动作是否规范来进行。这种评价和考核简单、直观、客观,但对于隐含在课程中的长线能力如爱国主义观念、身心健康、工匠精神等都无法体现,特别是学生学完乒乓球后是否对此项运动产生兴趣,以及终身体育的兴趣培养都无法得以实现。
体育教师应认真学习党的十九大和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正确解读“课程思政”的内涵,把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融入课程教学的方方面面。应深刻认识到优秀的教师应该是传道、授业、解惑,在乒乓球教学中潜移默化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实现体育课程的育人作用。
1.讲历史激发文化自信
中国是乒乓球第一大国,乒乓球是我们的“国球”,自1952年中国乒乓球队成立后靠着拼搏不息、攀登不止的精神,拥有着辉煌的成绩。1959年容国团获得第一个世界冠军——第25届世锦赛金牌后,中国队走上了开挂之路,所向无敌,称霸世界乒坛。特别是在家门口的奥运会——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除了获得了所有的单项金牌,在男单和女单项目上,还包揽了大大小小所有的奖牌。2012年伦敦奥运会上,中国队再次包揽男单、女单、男团、女团4枚金牌,成为当之无愧的梦之队。细数各届奥运会乒乓球比赛的战绩,产生了28枚金牌,中国获得了其中的24枚。这样的光荣史很多很多,每当国际赛场颁奖台上奏起国歌、升起五星红旗,无不让观众们热泪盈眶,为中国骄傲自豪。世界级体育比赛是综合国力的一个缩影。教师通过播放此类纪录片,不仅可以让学生了解中国乒乓球的历史,也可以深深唤醒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从而增强对乒乓球选项课的兴趣和认同感。
2.讲故事弘扬精神
每个运动员所获得的成绩是靠日复一日的艰苦训练而来的,是咬紧牙关的坚持,是遍身伤痛仍不放弃的精神,是为国争光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每一个球员的成长都是一个育人故事。教师在讲授乒乓球每种技术打法时,可以穿插着介绍相关球员的成长故事。比如讲到弧圈结合快攻打法时可以引入张怡宁的故事,讲到右手横版两面反胶弧圈结合快攻打法时引入张继科的故事,讲到直握球拍两面近台快攻打法时引入刘国梁的故事,等等。
3.引热点丰富思政课
习近平总书记说过要上好大思政课。马龙在世乒赛男单决赛中实现三连冠,面对采访时高声呼出:“I am made in CHINA!”从此这一金句火速走红,被各个领域引用和模仿。“我是中国造”深深呼出了“祖国始终在我心中”的责任感、使命感和荣誉感。由此案例引入,教师可以在云班课上发布课后作业“祖国在我心中”主题活动,引导学生将爱国融入日常点滴中,具体到行动中,要求作业以视频或图文的方式提交。
4.磨砺工匠,树职业态度
工匠精神不仅是劳动精神,更是一丝不苟、精益求精、追求细节和完美的精神。乒乓球课堂避免不了枯燥的单球练习。在枯燥的重复性练习中,教师严格要求学生沉下心认真对待每一粒球,做好每一个挥拍动作,有耐心地抠细节,严格要求方向、角度、发力点,训练培养学生对细节和精确度的把握。通过严格训练培养学生成为一个有优良德行、追求卓越的人,铸匠魂,立匠德,磨砺工匠精神,培养树立正确的职业态度。
5.抗压、抗挫、提高协作
在实战课中,水平稍高的学生常常输于水平稍低的学生,究其原因,往往是因为心理素质不够过硬。乒乓球运动要求参与者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内,快速对球作出判断并采取行动,只要心理有稍稍的波动都会影响比赛结果。教师在关键球比赛课时中,分析比赛心理,引导学生有意识地关注自身的心理状况,鼓励学生进行积极的自我暗示和自我鼓励,在比分落后状态克服焦虑和不安,沉着冷静地对局面作出研判,顽强拼搏。领先时不轻敌,落后时不放弃。比赛结束时,教师除了分析技术动作还要引导学生正确对待成败得失,培养健康的心态。在实战课中教师还可以让学生通过抽签的方式组队进行团体赛,团体赛包括单打、双打项目,各团队通过讨论分析每个人特点和能力进行排兵布阵,以此提升团队意识、大局意识,提高在团队中快速磨合能力。
6.讲好“体育强国”,培养社会责任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体育事业的发展,对“建设体育强国”作出了一系列的指示。建设体育强国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目标紧紧相连,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要积极推动群众体育,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乒乓球是个老少皆宜、适用终身的运动,在中国拥有广大的群众基础。教师在乒乓球课堂上向学生灌输“体育强国”的重要性,课后通过“云班课”布置“教会家人或朋友打乒乓球”的作业,要求以视频的方式上传,学以致用,帮助身边的人掌握一项体育运动,带动身边人养成体育运动的习惯,为体育强国、健康中国作贡献。以此让学生感受到乒乓球的有趣、有用,增强自己的使命感,提升课堂学习的积极性。
7.渗透美学,提升“美”
乒乓球项目也具有其独特的美学特征,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通过分享乒乓球的“美”来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在讲解打法与器材时可以介绍反胶制造出的弧线美,生胶带来的速度美,长胶制造出的旋转变化美,乒乓球台以独特的传统桥式结构带来的稳重古典美。乒乓球比赛更是在力量、速度的较量中展现着各种智慧和弧线美。教师通过播放乒乓球经典比赛引导学生感受乒乓球运动的魅力,国球手们时而稳削防守,时而大板扣杀,时而突然变线,时而精准摆短,攻防转换衔接的节奏美,势均力敌时的相持美,细节球处理的精细美,每一场精彩的比赛都是感官上的盛宴。课后,教师通过云班课布置课后作业“你眼中的乒乓球美”,要求以图文并茂的方式提交。
转变传统的考核方式,不仅要考技能,更要考查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内涵等思政水平,也就是成绩构成既要有“技能分”也要有“思想分”,把过程性考核和终结性考核紧密结合。围绕平时课程中所体现出的思想觉悟进行学生自评、生生互评、师生评价,结合云班课发布的涉及“思政内容”的课后作业,从而评定出该生该门课程的“思想分”。这样,让学生自觉把思政意识内化到日常的一言一行中,做到“知行合一”,从而成为高素质的合格人才。
每一项体育运动都蕴含着拼搏向上的精神,而体育教育终归要回到“育人”的本质,乒乓球运动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而其蕴藏的思政元素还可以帮助学生拥有健康的人格,根植爱国主义情怀和集体荣誉感,同时也能培育团队协作能力和竞争意识,养成自信、乐观、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在“课程思政”指导下,乒乓球选项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认识到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性,结合课程特点和学生实际,结合自身思政教育理论水平,把立德树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优秀道德品质等融入乒乓球选项课教学全过程。创新教学方式,使乒乓球选项课成为学生有兴趣,又能培养身心健康、高素质人才的体育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