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大学生创新创业现状及问题研究

2021-12-03 20:44汪启航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
营销界 2021年21期
关键词:诚信大学生课程

汪启航(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

■ 引言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是经济增长、强国民富的新引擎。面对严峻的就业压力,各级政府应与各高校形成合力,通过就业与创新新政,引导创新创业生态发展,以创业带动就业,缓解就业压力,推动地方经济高质高速发展。党的十八大召开以来,“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政策红包频频下发。

2018年9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明确提出,“要把创新创业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以创造之教育培养创造之人才,以创造之人才造就创新之国家”。2020年12月24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建设第三批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示范基地的通知》,要求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支持创新创业主体。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要求各级政府及各个高校为青年大学生实现人生出彩搭建舞台,期望新时代的大学生群体,在精益创业领域上大有可为。

■ 新时代大学生创新创业现状

在国家创新创业政策的引导下,大学生成为创新创业的主力军。自在校大学生享受国家创业红利政策以来,学校高度重视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从各方面给予资源和政策支持,确保“机构、人员、场地、经费”四到位,积极谋划了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七大工程”,并取得了显著成效。但是创业具有的高风险性和不确定性,创业失败率居高不下。但面对失败,有些青年创业者不畏艰难,重燃斗志并再度创业[1];有的青年创业者则不知所措,不敢再轻言创业,最终选择就业[2]。受多元文化、市场经济、个人认知等因素影响,青年大学生的创业教育受到了一定的挑战与冲击,还存在一些不足;学校要帮助在校大学生树立一种只要不放弃、一直努力就有机会成功的创新文化,鼓励在校大学生敢于选择创新创业。

■ 新时代大学生创新创业存在的问题

(一)创业兴趣不高、创业动力不足

创业兴趣源于在校大学生内生动力,是激发个体创业热情的逻辑起点。但部分在校大学生对创业行为没有浓厚的兴趣,大学生的创业兴趣、创业动力和创业环境是影响在校大学生创业成功转化率的主要因素,创业兴趣和创业内驱力又受外部条件的影响;地方政府和各大高校应出台相关政策,挖掘在校大学生创业动力,营造创业氛围,提高大学生的创业兴趣。

当前自主创业已成为部分在校大学生未来的职业规划,绝大多数青年毕业学生还是首选升学或就业,只有极少部分在校大学生愿意尝试创业,创业的内在动力严重不足。在就业压力较高的情况下,在校大学生在就业和创业的选择上,出现想创业但又害怕创业失败,不敢创业的矛盾心理,最终放弃具有一定风险性的创新创业。针对在校大学生创业动力不足的问题,学校应基于政策的驱动,加大力度深挖在校大学生创业内在动力,激发在校大学生创业兴趣和热情。

(二)诚信意识淡薄、功利主义严重

诚信是在校大学生创业成功中众多要素的关键要素,现实中的见利忘义、以次充好、以权谋私等不诚信乱象,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在校大学生创业中诚信行为。加之学生内化于心的诚信意识薄弱,容易受错误理念的影响,出现价值取舍偏差的现象;也有部分在校创业的学生在诚信方面出现双重人格,内心是诚信的,行为与自身职责和义务矛盾,出现知行不一的现象,严重阻碍在校大学生成功创业转化率的提高和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数字经济时代,在校大学生易受不良风气熏染,自身善恶美丑辨别能力弱等因素导致产生“诚信吃亏、不诚信得利”的错误认识,进而引发不诚信的创业行为。因此,加强培养诚信意识,引导在校大学生诚信创业,至关重要。

功利主义以及享乐主义在一定程度上也制约新时代在校大学生创业价值取向,目前大部分学生创业的目标是始于功利主义的倾向。受到功利主义影响,大学生很容易在现实生活中唯利是图,用经济利益的眼光看问题,重物质、轻素养;长此以往,负面影响轻的则是创业失败,重的会危害社会。因此,学校的创业教育要规避功利主义的负面影响,培养在校大学生正确的创业观。

(三)支撑体系不健全、保障机制不完善

大学生创业离不开学校-企业-行业等多元化的支持,然而当前大学生创业实践的政策和制度等保障机制不完善,缺乏支撑体系,严重影响在校大学生创业实效,亟需进一步优化。目前各大高校大学生创业失败率居高不下,有大学生自身的原因,也有政策支撑不够,缺乏社会、家庭等支持的原因。大学生创业需要驱动力、支撑保障机制,才能推动和实现创新创业的可持续性发展。

■ 新时代大学生创新创业对策研究

(一)基于创业兴趣实施模块化课程改革

课程改革是大学生创业成功的载体和关键,课程建设的好坏关乎创业教育的质量[3]。完善满足大学生创新创业成功所需的模块化课程体系,开发专业与创业互融的金课,实现专业教育为创新创业实践提供理论指引,创新创业实践为专业教育的发展提供个性化的典型案例,让创新创业课堂生动起来,激发学生的创业兴趣,深挖大学生创业的内在动力,是重要之举。首先需要革新创业理念,提升创业教育课程在学校课程体系中的地位,使创业类的课程成为学校课程核心,学生心目中的重点,并选配创业实践经验丰富的教师从事创业课程教学,将创业课程贯穿大学生职业生涯的始终。[4]其次是实施创业兴趣课程的模块化,提高创业教育的趣味性和吸引力,实现专业学习和创业实践融合,根据大学生未来创业的新需求,设计模块化的创业课程,确保创业课程内容的实用性和前瞻性,从而提高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成功率,提升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中所需解决创业问题的能力。

(二)基于价值引领健全大学生创新创业保障机制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不仅解决了“大学生为了什么创业的问题”,还为大学生未来创业指明了奋斗方向。“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内容,解答了“大学生应该坚持什么样的行为规范去创业的问题”,对大学生创新创业提出了行为准则和要求。结合新时代特征、创业现状以及社会对创新创业人才的需求,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引领是大学生创业教育领域重要而迫切的任务,应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植入校园,深度推动大学生创业教育与创业实践的高质量发展。

大学生创业教育亟需科学的价值观、正确的价值取消来抵制各类风险和诱惑,实现大学生创业的社会价值诉求。[5]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创业价值取向,可以激励大学生在创业教育和创业实践的过程中,与会不良风气作斗争,坚守创业的道德底线和价值底线。学校应整合创新创业资源,健全大学生应对创业风险政策和制度保障机制,以24字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大学生创业的理想信念和价值取向,帮助大学生创业、成业、兴业。

(三)基于创业实效加强大学生创业实践的宣传力度

良好的宣传与推广,可以更好地激励大学生掌握创业所需的技能知识,激发在校大学生的创业热情,提高创业意识转化为创业行为的成功率。高校应通过学校学生创业政策的宣传和推广,传递“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正能量,内生出创业动力,提高创业积极性,营造创业氛围,切实提升大学生的创业实践效果。还应将创业扶持政策和创业成功的典型案例在校园网络和大众媒体上进行实时宣传和推广,营造良好的创业氛围,在创业扶持政策宣传和政策解读上加大力度。也应借力移动互联优势,通过校园广播、校园报纸、微信公众号、QQ、宣传栏等,实时推送和更新校园孵化创业的扶持政策,解读创业相关政策,定期推送创业相关的报道和宣传大学生创业成功的典型案例,激励大学生积极参与创业实践。总之,高校应畅通在校大学生创业经验交流渠道,和搭建创业孵化平台,扩宽大学生创业实效的辐射面,启迪大学生创业灵感,提高大学生创业实践的成功率,扩大大学生创业实践的社会经济效益。

猜你喜欢
诚信大学生课程
大学生付费实习“天坑”必须提防
课程思政在专业基础课程中的实施
《管理学原理》课程中开展“课程思政”教学改革
课程思政在组织行为学课程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
我们和诚信在一起
A—Level统计课程和AP统计课程的比较
大学生缴存公积金,这个可以有
六旬老妇“养出”了个大学生
2013年第三届大学生演讲比赛圆满落幕
照片之争,诚信之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