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伟 熊坚 岳洪
我国五千多年文明发展中孕育的优秀传统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1]。优秀传统文化积淀着丰富的民族美德、民族智慧、艺术精华和审美情趣,承载着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文化基因,对应着中华民族长期形成的心理结构,为高等职业教育提供着丰厚的滋养,具有重要的教育价值。推进优秀传统文化与高等职业教育的深层次融合既是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发展高质量高等职业教育的题中之意,也是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途径,更是践行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现文化自信、民族振兴的必然遵循。作为人力资源开发的高等职业教育,在面向工业制造4.0 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2035 的伟大征程中,亟须回应高等职业教育何以能继承优秀传统文化? 特别是在迈向中国制造2035 的伟大征程中,肩负着培养多样化人才、传承技术技艺等职责的高等职业教育应能明确地回应融入高等职业教育的优秀传统文化“是什么? ”“怎么融入? ”等基本命题,即,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等职业教育的逻辑基点是什么? 融入路径何在?
教育活动是基于人的存在、实现人全面可持续发展的目的性实践和整体性设计。教育与文化的逻辑关系一方面表现为教育是一种方式,其在展演文化实体存在、建构文化内涵特质和实现伦理价值意义转向的同时,也在进行着文化的教化启蒙,创生并承载着文化,激发、活化着文化并对文化起着整理保存、转化创新的作用;另一方面,教育是文化本质的表征形式,特定的文化对人的发展进行着一种文化限定和特质规约。教育是根据特定的德性要求而设计出来的文化实践活动,常以浸润熏陶的机理作用于人的发展,使个体刻上文化的“烙印”,并通过文化印记的认同而达成拥有价值取向、伦理规范、思维方式和文化品格的道德共同体构建以及自我完善。从本质上讲,文化赋予教育以价值构筑和意义指向,教育予以文化以更新动力和生存活力,文化的创生依赖着教育实践,教育活动的开展以文化资源为前提。
“文化”一词有着“以文教化、以文育人”的内涵。教育是传承人类文明精华和经验知识的主要途径,通过对人进行性情陶冶、品德涵养和情怀厚植等精神领域活动而实现人的发展。高等职业教育作为助推学生人文素养、职业素养和专业素养提升的类型教育,肩负着为国家发展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重任,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传播与创新转化是其文化功能的内涵要义。
文化是一种民族基因的复制与社会心理结构的再生产,生长在某一特定文化圈内的成员总能持久稳定的信奉其语言、风俗和信仰。高等职业教育学生按照其群属层次划分有乡土的原住民、族群的族员、民族的国民三种规定身份以及成为符合行业准入标准具备一定质量规格的“职业人”身份。因此,进入高职校园的传统文化也应然对应着“成人”的通识文化和“成才” 的技能文化两种文化类型。“成人” 的通识文化指向于高职学生的社会性发展和人格的完满健全,包含促进乡土认知的传统乡土文化、促进本民族理解的传统族群文化、促进国家认同的传统民族文化。“成才”的技能文化指向于高职院校学生专业性发展和技能的精湛娴熟,蕴含着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彰显娴熟精湛的专业文化和传统技艺文化。
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等职业教育,首先意味着一种贯联的教育,即,将优秀传统文化与学校日常的教育教学环节相融合,贯通于学校各级各类课程、各个实施环节、各类活动场域。实实在在的融入学校教育、走进教材课本、走近教育教学、走入社会实践,进而获得重视和认同,使传统文化成为教育中的一种“法定性存在”。全面嵌入到专业建设、产教融合、学生综合素质提升等环节。其次意味着一种养成的教育,立足于人的全面发展,指向于学生的人文底蕴、健康生活和责任担当等核心素养指标,将学生的道德性发展、主体性自觉根植于传统文化中多元的伦理交互、两难的道德困境和创新创生的现代化转化之中,系统、多维、多层次做好课外综合实践活动的设计与安排,聚焦主题、搭建平台、丰富内容、创新渠道,勾连学生的生活世界,促使他们对传统文化价值的内化生成与意义理解,实现高等职业教育“文以化人,技以载道”的教育逻辑和“文以植德,技以求善”的教育追求。
高等职业教育是根植产业、服务产业的一种教育类型,其固有的对技能教育过分倚重进一步强化了实用主义和功利主义倾向,导致教育异化。主要表现在:培养目标上,高等职业教育目的在于培养技术技艺型人才,强调职业资格证、技能等级证。将教育教学的重心过多的放在技能培养上,弱化了优秀传统文化在学生综合素养的培育与整体发展中的重要影响,忽视了对学生进行人文素养提升的传统文化教育,人才培养的理念存在片面性。教学目标上,高等职业教育注重教育“谋生”功能的释放,旨在培养“专业化”人才,将学生与未来职业紧紧捆绑在一起。在教学过程中重点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和提升程序化操作水平,漠视了对优秀传统文化意识的培育和传统文化环境氛围的营造。课程设置上,基于高等职业教育对“学以致用”的追崇和对优秀传统文化认识与理解的偏差,优秀传统文化缺乏重视,显得可有可无,很难被纳入到教学计划和课程体系之中。高等院校大多将传统文化教育视为选修内容模块,仅用以满足部分同学的兴趣或者修学分需要,结构单一,学时不足。教育评价上,高等职业教育追逐“学而效率”的高效和标准化,主要以毕业生的合格技能及高就业率为教育质量水平的衡量指标。特别是在当前严峻的就业情势下,高职院校热衷于技能水平熟练掌握程度的“结果性评价”,普遍忽视以优秀传统文化熏染陶冶的人文素养和综合素质。
高等职业教育的特质是技能教育,在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其过程中,由于载体形式单一,时常陷入一种被动的、应付式的教育怪圈而流于形式。表现在:课程体系不完整。尽管部分高职院校加强了对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力度,但仅浅层次停留于经验常识层面,简单地将优秀传统文化内容纳入到思想政治教育类课程模块和公选课中,教学内容的系统性、整合性较差,难以构筑其符合优秀传统文化传承规律的课程资源和课程体系。同时,高等职业教育学生整体文化基础差、认知度偏低、兴趣热情不高等原因也使得优秀传统文化课程难以在高职院校“扎根落地”。
教学主抓手不实。在现有的校企合作、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下,教学模式倾向于职业实操能力训练,教育形式过于单一,教学内容没有针对高等职业教育学生特点进行筛选处理且大多以依照教材内容展开传统文化教育,很难调动起学生学习和探究的积极性,必然造成学生对课程不感兴趣,学习效果欠佳。另外,高等职业教育的“职业性”惯性使得专业课教师专注于固定化知识原理和程式化操作流程的讲授,对优秀传统文化所蕴含的人的终极关怀、多元意义、价值实现、涵养积淀和品格锤炼关注不够。对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入研究不够,导致其教学环节缺乏对优秀传统文化系统性的整体设计和结合专业特质的差异化设计,将传统文化教育与专业教学相割离,使得教学目标离散化、教育内容碎片化,缺乏针对性。在教学实践中,部分教师没有从宏观角度去思考现代化社会所需“接班人”的质量规格,对专业技能与文化涵养二者之间的内在关系认识模糊,片面注重学生扎实的专业知识和过硬的专业技能,对专业技能所蕴含的精神境界、文化素质和人文底蕴挖掘不够。
活动主渠道单一。大多高职院校优秀传统文化实践活动主要以校内文化讲座、宣传栏、校园广播、黑板报等形式为主,渠道单一,形式陈旧。使得实践教学活动的专业参与性不高、主题零散空泛、吸引力较弱。加之校内与优秀传统文化相关的学生社团、学生自组织较少,优秀传统文化缺乏融入学生思想意识、专业学习和生活经验的端口和触手,阻滞了学生参与优秀传统文化的频次与机会,很难将优秀传统文化中精益求精、精雕细琢、止于至善等文化因子转化为学生的职业品格。
在“技术理性”的驱使下,大多数高等职业院校教育偏重于提升学生的专业能力,将办学资金主要用于设施设备和实训实验室建设,对学生人文素养注重不够,没有在传统文化教育中投入过多的资金,导致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无法系统深入展开。社会支持匮乏。区域性的特点决定了高等职业教育理应成为区域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与发展的中心,但地方传统文化的开发一般以旅游开发为主以及“校—地”合作机制的缺位,导致投入到学校传统文化建设的经费严重不足[2],区域民间传统技艺大师、非物质文化遗传人参与学校教育的主动性不强,难以形成常态化的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教学活动机制。另外,高职院校中从事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专职教师数量不足,校内传统文化教育活动的开展由基础课程或者公共课程的老师兼任,很多师资没有接受过系统的传统文化教育培训,缺乏相关知识储备,导致传统文化底蕴不强、教育质量水平不高。
文化因载体而吸附,通过载体而释放,文化的扎根与深植需要载体来搭载。“传统文化应全方位的融入到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艺术体育教育和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3]。“教育每一种形式的发展必须从文化出发并从文化方面找到它的最终意义”[4]。在高职校园中,优秀传统文化可依附专业建设、师资队伍、校园文化、人文素养等载体,全面系统地融入到课程体系、教学过程、学生活动和社会实践等过程环节中去。
将优秀传统文化纳入到整体发展规划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之中。具体而言,在专业建设理念上,要把握传统文化与专业内涵、课程体系建设之间的内在联系。课程作为一种文化的载体,课程内容作为一种文化代码,范导着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理解认知和意义领会,使得文本知识与学生个体生活经验架通关联,成为直接的认知导向工具。明确课程建设中传统文化转化为学生内在品格、核心能力和综合素养的应然逻辑,通过课程来寻求实现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教育路径,推进以价值理性为内核的价值教育,去挖掘对国家社会、族群和个人的工具价值、目的意义及其本身所蕴涵的精神内核,将价值观、道德观、文化观融合到课程文本中,提升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理解感悟,引导学生内化优秀传统文化的意义和价值,促进理性认知、情感认可和行为认同的统一,实现学生人文素养和职业素养协调发展。
因此,要整合学校课程资源,搭建多维的专业课程体系。积极构造氤氲文化的思想道德类课程、文化知识类课程、艺术体育类课程、社会实践类课程、创意类课程等模块化课程,发掘出与专业特色、行业精神、岗位需求相契合的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并将其融入到学科体系中。在现有的课程体系中可适当增设传统文化类通识课程、选修课程(含校本选修课程)、传统技艺类培训课程,并强化校内课程与课外素质拓展环节、文化类专题讲座与文化下乡(含文化类志愿服务、实地参观)等社会实践环节的内在联系,全方位、全过程的融汇到学科教材体系中[5]。开设如诗词鉴赏、书法艺术、中国古典小说欣赏等通识类课程,设置画作、诗词、艺术品、音乐、戏曲、民间艺术等鉴赏类课程,纳入书法、剪纸、石刻、纸偶等传统技艺实作课程以及和《中国文化概论》《古代文学作品赏析》、工匠精神名篇诵读、国学文化、伦理法制等科目的理论课程,使得优秀传统文化课程与专业课程中的优秀传统文化元素同向同行,提升学生的艺术素养和人文素养。
同时,增加传统文化类课程所占课程的比例和课时节数,与现有课程有效对接,强调课程的综合设计、学科间的互融互通,如:注重与课程思政教学相结合,深入挖掘与职业精神、人文素养相关的知识点;在专业课程内容的选择上,在国家统一的课程大纲和教学标准颁发出来之前,要用国家的、文化的和教育的尺度进行科学选择设计,对那些契合学校办学特色、专业人才培养定位、对学生身心发展有益、对社会发展和民族团结有利的传统文化资源进行系统的纳入和现代化创新转化。结合学校人才培养规格和办学特色,根据专业人才培养指标要求与核心要素,把工匠精神的价值追求和时代内涵融入学生专业成长、技术技能培养的课程中去;在课程评价中,应恰当科学地处理考试与传统文化内容的关系,横向勾连教师人文素养提升和技能型、复合型、创新型师资队伍培养要求,在高职院校教师资格考试以及各层次类别的师资培训中适当增加优秀传统文化内容;拓展课程空间,高职院校要依托地方优秀传统文化资源积极与校外文化机构开展合作,充分利用博物馆、美术馆、图书馆、文化馆等公共文化机构的优秀传统文化资源与地方政府共建传统文化教育实践基地,形成全社会协同、多元化联动的教育格局并建立定期实地参观学习的长效机制,丰富优秀传统文化课程教育资源。
马克思指出“教育者本人一定是受教育的”[6]。教师是教育实践活动开展最直接的推动者和实施者,打造一支掌握优秀传统文化精髓、有文化自觉自信、有使命责任担当且能胜任传统文化教育与专业教育的专兼职师资队伍是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等职业教育的必然要求。提升全体教师的传统文化素养,制定以提高教师传统文化素养为目标的师资培训规划,夯实文化知识素养,加深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认知,提升辩证看待优秀传统文化时代局限与现实意义的审思能力。定期组织教师开展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教学研究、教学观摩探讨、集体备课设计等活动,提高其传统文化课程的开发能力和教学能力[7]。成立优秀传统文化教学研究室,加强对高职院校学生以及传统文化教育教学的研究,组织有一定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基础的教师专任或兼任传统文化课程教学。打造一支多元化的教育骨干队伍,充分挖掘社会资源,借助专业力量为学校培养更多的师资力量。如:与当地的书法协会、武术协会、作家协会合作培训专业教师。实行实践导师制度,邀请民间技艺大师、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拥有精湛传统技艺的工匠艺人参与专业课程设计,聘请企业技术骨干走进课堂教学、参与课程资源开发,对高校教学师资进行专业的辅导培训,共同探索改进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教学模式。
教学环节是学生领悟文化意义的主渠道,是课程文本知识与个体生命活动互动,形塑文化特质的主要环节。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教学的实质回归于个体灵魂的悸动,指向于生命的尊重、灵魂的唤醒、精神的激扬和理想人格的塑造。教学目的上,教育教学应是指向生活实践中礼仪、审美等文化素质的养成,关照传统文化的内隐性特征,深度发掘其历史脉络、生活价值和所蕴含的时代意义、社会价值,习得所处社会的思想观念与行为方式,实现传统文化的现代化转化。学生能理性审视本民族文化来源与变迁,在基于不同时间与空间的文化认识与比较中潜移默化地实现学生对本民族文化与中华文化的文化自觉[8]。教学内容上,将优秀传统技艺融入相关知识点的教学,让学生能了解到优秀传统技艺的工艺流程、艺术价值、社会价值并及时将新技术、新工艺、新标准纳入教学标准和教学内容中,让学生在实习实践过程中进行工匠精神培育和职业道德涵养。处理好文化元素与学科知识元素之间的独立性和耦合性,避免泛化地将优秀传统文化教学与学科教学相等同造成文化弥散和窄化的“为了特色而特色”“为了宣传效应而形式”,将优秀传统文化等于某一类技能活动、某一项技能而造成文化狭隘。教学实施上,将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转变为学生日常学习中富有教育意义的主题性的活动的一部分,与日常的教科书内容相互结合,渐续一贯地推进。科学引导学生进行系列综合性学习,如:开展专题性研究、写研究小论文、阅读整理文化资料,促进学生在“知—悟”的教学中达到自我理解和自我认同,培育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亲切感与感受力。对优秀传统技艺类课程实施项目化教学,设置与优秀传统技艺的操作技艺的流程相关的项目和任务点,让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过程中领悟到优秀传统技艺的博大精深。在教学方法上,要改变以往向学生呈现“空言”或抽象伦理教条的做法,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所要达致的最终成效不是要学生机械地诵读、记忆,而是要学生潜入式的品味践行。著名国学大师冯友兰指出,“如果让学生成为道德符号的填充物......不过是有幸通过了一种行为操练,而丢失的正是道德行为的动力”[9]。在教学中要对抽象的、历史的优秀传统文化进行趣味化的阐释与生动的诠释以增强教学感染力。基于典型工作任务分析,注重优秀传统文化与行业领域的联系、与职业生活的对接,通过创设职场情境,有机融入职业道德、劳动精神和工匠精神教育,强化学生对工匠精神的认知。在教学评价上,以发展学生为价值导向,注重“过程性评价”。文化育人应当根植于对生命的思考,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关注个体体验和对生命意义、价值的探寻。充分挖掘优秀传统文化与职业教育相契合的文化因子,赋予其时代特质,并积极将其融入职业教育全过程,进一步提升高职院校育德效能和价值引领水平,唤醒高职学生的文化意识,促使优秀传统文化精神内化为学生的人文素养。
校园文化是其成员所持有的特有价值理念、道德规范、心理品质、行为方式和文化追求,是流淌在学生生命中的精神血液。其创设营造离不开对优秀传统文化的意义挖掘与赋予,只有植根于优秀传统文化的土壤之中,高职校园文化才能彰显出教育活力。学生活动作为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丰富拓展校园文化、完善学生文化认知统觉的重要载体。优秀传统文化要结合高等职业教育校园的文化意蕴,深入挖掘其中优秀传统文化因子所蕴含的道德意蕴、育人价值和人文精神,并与各类校园学生活动关联贯通。
高等职业教育可借助校园文化艺术节、传统节日、运动会、各类典礼仪式、中华传统美德展演周、高雅艺术进校园等载体形式,有计划、多层次地开展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形成“有规划、有品牌、有载体、有活动、有作品、有影响”的工作格局。广泛开展集“读、讲、演、赛、诵”形式在内的优秀传统经典诵读、非遗项目展览、传统文化讲座、传统礼仪展演(成年礼、射礼、入泮礼、开蒙礼等)、传统服装展示、传统节日文化宣讲、传统手工技艺展示、书画作品展示、传统美德故事征集、主题班团会、社团活动、话剧戏曲创编,使高职校园中的优秀传统文化可触可碰,缩小学生与优秀传统文化的距离感,增强传统文化的感受力和亲切感。通过举办职业技能大赛、职业生涯规划、创新创意作品设计大赛等活动,挖掘优秀传统技艺文化所蕴含的精神内核,将职业精神通过活动的形式传递给学生,让学生感悟工匠精神,产生对优秀传统技艺的敬畏,对精湛工艺的追求,厚植匠心精神。同时,充分发挥校园广播、橱窗、宣传栏、黑板报、校报校刊和微信公众号等媒体渠道作用,强化“媒体矩阵”对传统文化的宣传,促使学生感受传统文化魅力,在精神世界中让传统文化扎根生长[10]。加强专业社团建设,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专业特点成立各类学生文化社团,在潜移默化中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和职业修养。
《易传》提及“关乎人文,以化成天下”。优秀传统文化孕育的人文教育指向于理想人格塑造,涵养人文精神,使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美学、技艺与生活知识,能启发学生在人文精神的滋养与思想品德的熏陶下,提升人生品味,提高品格涵养”[11]。人文素养作为一种意义理解和价值思考,需要贯穿于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中,在实践体悟中内化生成。搭建人文素质养成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实践之间的桥梁,以爱岗敬业、大国工匠、精益求精的职业精神释义、社会实践活动等途径促进二者的互融互通,将优秀传统文化与学生人文素质养成的各个社会实践环节结合起来,融入到学生的日常生活并转化为精神力量和文化涵养。
首先,学校校训、校歌、校徽和校史馆等实体是最能反映一所高职院校精神和价值底蕴的文化标识符号,都能直接从优秀传统文化典籍中找到诠释和确证,蕴含着深厚的传统文化思想精髓。在入学教育和始业教育阶段,可将学校的精神文化进行全面深刻的人文阐释,开展家国情怀、道德修养、老大精神、大国工匠等人文教育,并将其与高职生的行为规范、文明公约制定、综合素质提升、大爱精神培育和德性习惯养成相结合,促进学生人文意识的养成和人文情怀的提升,实现“文化根植”。
其次,彰显优秀传统文化的实践意义和实践品格。以课题研究、实践调查为引领,在“传承+研学”的基础上,将学生带入到具体的文化实践环节,实现实践活动与文化的有机融合[12]。通过各类文艺活动的开展,社会公益活动的组织,强化与学校周边社区的合作与联系,创造丰富的社会性交往频次,强化对优秀传统文化亲身体验与感知,如:引导学生深度发掘优秀传统文化资源进行文艺、舞蹈、戏剧、话剧的创作并深入社区的文化广场、企业工厂车间进行文化展演。通过在实践中提炼剧本的精神价值,并在改编及表演过程中受到传统文化的洗礼。开展文化专题的社会实践与实地调查,组织学生深入城市、乡村、社区、当地文化馆及剧团,参观民风民俗博物馆、传统文化展览、历史名胜古迹和文化遗址,拜访传统技艺大师、一线文艺作家和访谈非遗文化传承人,撰写访问日记和调查报告,深入了解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脉络、传承历史和蕴含在传统文化中的文学、哲学、艺术以及民俗的多样性,感受优秀传统文化面临的现代化情势,丰富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认知,衍生出赓续优秀传统文化的强烈使命感和责任感。另外,联通第二课堂,将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认知了解、社会实践体验等环节全程纳入高职学生综合素质考核。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承载着民族的文化基因,蕴含着充足的精神养分,体现着民族的核心价值、思维方式和文化意象,是高职院校学生塑造健全人格的价值指引和理想范式[13]。在创新性的现代转化中,在高等职业教育中融入优秀传统文化不是抽象的宏观叙事,也不是脱离生活的规约清单,更不是训诫式的陈词滥调,而是一种寻求文化因子与学生成长发展的完美契合过程,一种由知入情、以情达意、诚意至行的可触碰可感知的生活体验与意义生成过程。进入高职校园的传统文化理应成为一种精神延续,内化为高职学生的精神品质、人文素质和文化认同,融入其灵魂、拓展其视野、扩大其胸怀、丰盈其精神并最终走向至善,这既是高等职业教育践行其“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教育使命,也是扎根中国大地创办中国特色职业教育体系的实践摸索与有益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