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医大师的睡眠养生经

2021-12-03 18:50◎杨
养生月刊 2021年7期
关键词:处士李老国医

◎杨 璞

苦爱幽窗午梦长,

此中与世暂相忘。

华山处士如容见,

不觅仙方觅睡方。

——南宋·陆游《午梦》

【古诗今译】

非常喜欢在幽静的窗户下睡个较长时间的午觉,这样可以在睡梦中暂时远离喧嚣的尘世。我如果能见到华山处士的真容,不会向他寻觅成仙的方法,而要向他讨教入睡的良方。

【诗词赏析】

“苦爱”现代意同酷爱,即非常喜欢的意思。“幽窗”的意思是清幽而安静的居室。“幽”在这里也可以理解为僻静且光线不刺眼的地方。“午梦”可以理解为午睡入梦。古时候称善于自处、不求闻达于当时的人为“处士”。“华山处士”是指以善睡闻名的陈抟,人称“睡仙”,他在华山修道四十年,故称“华山处士”。“相忘”意思是彼此忘却。陆游在诗中说自己非常喜爱睡午觉,也给出了具体原因:因为睡着以后可以与现实的世界彼此暂时忘却。他为什么要暂时忘却现实的世界呢?

陆游生逢北宋灭亡之际,少年时即深受家庭爱国思想的熏陶。宋高宗时,参加礼部考试,因受秦桧排斥而落第。宋孝宗即位后,陆游虽然走上了仕途,但是因为坚持抗金,屡遭主和派排斥。宋光宗继位后,又因“嘲咏风月”罢官归居故里。此外,他那首传世名篇《钗头凤》也道尽了爱情的凄美。事业上,壮志难酬;爱情上,忧思难忘。种种不得不面对的现实,怎能让陆游不想“与世暂相忘”呢?

需要指出的是,不少地方将这首诗的第一句错记为王安石的“花竹幽窗午梦长”,有必要在此加以纠正。

【养生解读】

午睡养生不但是中医倡导的一种养生方法,也被现代医学所重视。比如德国萨尔布吕肯大学一项新研究发现,仅45 分钟的午睡就可以使记忆力提高5倍。无独有偶,国外神经科学杂志刊登的巴西一项新研究发现,在校学生午睡一会儿或者打会盹都有助于增强记忆力。

研究也证实,睡眠不好的人难以保证身体健康。比如美国布莱根女子医院的研究发现,失眠的男性因心血管疾病而死亡的风险较高。《欧洲心脏杂志》刊登挪威科技大学一项研究发现,深受失眠折磨的人患心力衰竭(心衰)的危险会增加3 倍。

有研究表明,我国有42.5%的人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失眠问题。随着社会竞争加剧,工作压力增大,以及互联网等种种消磨时光方式的诱惑,失眠的人将越来越多。

如何拥有优质的睡眠质量呢?让我们跟五位国医大师学学吧。

国医大师李玉奇:睡好“心”才能睡好觉。

李老被誉为“北国杏林泰斗,辽沈中医柱石”。李老常说:“想睡觉,先睡心。”《素问·灵兰秘典论》记载:“心者,君主之官也,神明出焉。”《素问·调经论》则说:“心藏神。”中医学认为,十二经脉之血皆主于心,十二经脉之气皆感而应心,心失所养,则神不守舍。因此,对失眠的治疗应从补益心气着手。李老根据“心主神明”“先睡心,后睡人”等中医古训研制良方,精炼后被传承人制成了良药“养心丸”。养心丸注重补心气,补而不腻,利而不破,解决心失所养、脑失濡养的问题,起到益气、养血、安神的功效。

南宋理学家蔡元定在其所写的《睡诀铭》中已经告诉大家“睡侧而屈,觉正而伸,勿想杂念。早晚以时,先睡心,后睡眼。”唐朝名医孙思邈,活了一百多岁,他在《备急千金要方》中,也提出过关于“能息心,自瞑目”的理论。所以说睡好“心”才能睡好觉是历代养生专家的共识。

国医大师李士懋:坚持午休。

李士懋先生在80 岁的时候,被学生敬称为“80 后”。他是中国中医科学院第一批传承博士后导师。这个“80 后”国医大师养生的秘诀就在于“养神”。这个感悟,来自于他早期的人生经历。1962 年大学毕业后,李士懋被分配到大庆油田总医院工作。北大荒条件恶劣,除了精进医术,李士懋最大的业余爱好就是通过读书来凝神静思。李老每天很早起来读书,他觉得早晨头脑最灵光。也因为有晨起读书的习惯,为了保证睡眠时间,李老一直坚持午休。

中医学认为,午时是从11 时到13 时,也是阴阳交会的时候,此时阳气最盛,称为合阳,此时午睡有利于养阳。午睡可以舒缓心血管系统,降低身体紧张度。另外,工作压力过大也会引起血压升高,而午间小睡则有助降低血压。午睡还有助于身体更好地消化碳水化合物,令体内环境保持平衡。多项研究发现,即便是20 分钟的午睡也比早上多睡20 分钟的养生效果更好。

国医大师李振华:睡觉起床揉经穴。

全国首届、河南唯一的首批国医大师李振华李老非常重视经穴,常以指代针揉搓经穴养生治病。他每日睡前和起床时,常用手指揉搓百会穴及头面部,以促进头面部血液循环。通过20多年的穴位揉搓按压,确实收到了行气血、调营卫、益心脑、防外邪、强耳目的效果。

揉搓经穴有助于调畅气血,舒筋活络,帮助提高睡眠质量。比如揉搓涌泉穴、膻中穴有助于补肾、强心、健脑;揉搓听宫、耳门、颅息等穴有助于缓解耳鸣;揉搓瞳子髎、睛明穴有助于缓解眼部疲劳;指压足三里、内关、中脘、气海等穴,有助于增强胃肠消化吸收功能,以防“胃不和则卧不安”。每个穴位一般揉搓按压50~100 次,四肢和腹部穴位一般揉压150 次,以有酸胀感而无不适感为宜。

国医大师路志正:睡前沐足睡得香。

中国中医科学院主任医师、国医大师路志正习惯早上搓脸和晚上睡前沐足,晚上沐足有助于把血引下来,让大脑容易进入睡眠状态。有的老年朋友睡不好,可能是因为血瘀体质或者阴阳失衡导致的。建议除了内服中药,还需结合中医外治的足浴疗法,效果会更好。有一则血瘀体质人群的泡脚方:艾叶6 克,红花6 克,怀牛膝30 克,丹参30克,桂枝10 克。大家在使用之前最好到正规医院找中医师辨证,以免误用。

国医大师禤国维:睡前先喝半杯水。

禤国维先生每天的作息很规律,多年来坚持每天睡6 个小时左右,晚上11 点睡觉,早上5点半起床。他说,熬夜对身体损害较大,最典型的就是易疲劳,导致人体免疫力下降,所以保证一定的睡眠很重要。他有一套自己的喝水方法:一般睡前喝下半杯水后再睡觉。他解释说,睡前半杯水,可以补充睡眠时丢失的水分,特别是有脑梗或心梗病史的人,一定要睡前喝半杯水。

中医学认为水能补阴、养阴,是滋阴生津的第一天然食材。睡前喝水最大的好处是,可以降低血液黏稠度。因此,睡前即使不渴也最好喝点水,稀释血液黏稠度,减少心肌梗死、心绞痛、脑血栓等突发事件发生的几率。建议心血管病人在床头放一杯水,夜里醒来时还可以抿一口。对于糖尿病人来说,这一习惯还有利于控制血糖。

有的人可能会质疑,这样难道不会对肾脏造成负担吗?第二天起床脸会不会水肿?其实,对于绝大多数人而言,睡前喝水没有坏处,关键是要适量,一般睡前半小时喝一小杯水即可。注意睡前不能大量饮水,尤其是严重肾衰竭及已经进行透析治疗的患者,大量喝水会造成身体负荷增加,引起浮肿等症状,严重的甚至会诱发心力衰竭。心脏功能不好的人睡前大量喝水,还有诱发心脏病的危险。另外,睡前大量喝水,会增加夜尿的次数,影响睡眠质量。

猜你喜欢
处士李老国医
国医大师葛琳仪为本刊创刊三十年题词
“我起床讲求三个半分钟”——国医大师金世元的养生经
国医大师葛琳仪为本刊创刊三十年题词
传承孟河医派 弘扬国医精髓
探访抗美援朝老战士
西 湖
我的高寿跟我从事的工作有关
《杜牧 题元处士高亭》
做个“养心家”
珍品方足布“”入藏小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