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存义:大医之道 不负使命不负时代

2021-12-03 16:23徐书贤
中国医院院长 2021年17期
关键词:院区临港肘关节

文/本刊记者 徐书贤

在每一次时代的召唤中,范存义总是以使命在“我”的责任感,用实际行动诠释“大医之道”。

“使命”二字,是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以下简称“上海六院”)副院长范存义在接受采访过程中使用的高频词。他总觉得,自己被一种使命推着走,肩上有一种强烈的时代责任感,在面对医学专业领域的顽疾攻坚克难时如此,在筹建不毛之地的新院区时勇挑重担亦如此。

大医怀苍生:至真且至诚

小时候,范存义喜欢去父亲的一位医生朋友的诊所,看着抓药,打针……每位患者痊愈后对医生感激万分,他感受到医学十分神奇,也感受到医生这个职业非常受尊重。从此,他心里便种下了一颗学医的种子。高中老师形容他“性格沉稳,很适合做医生”,这激励并坚定了他学医的决心。

成绩优异的范存义一路过关,顺利地迈入医学的门槛,大学毕业后,他在泰山医学院附属医院骨科工作4年后,考研来到华山医院,3年后,又到了上海六院工作。

在读研时,范存义遇到了对自己影响最大的老师——我国著名手外科、显微外科专家、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手外科主任、中国工程院院士顾玉东。

一个人能遇到好老师是人生的幸运。从人品到专业,老师的言行举止深刻影响着范存义。“顾院士人品正,他把患者当亲人,从不计较个人名利,在医术上孜孜不倦地追求。”范存义说,“当时,他常让我们读一本《纪念白求恩》的小册子,反复读,读得书皮都破了,我后来逐渐理解,顾老师希望在这个过程中,让我们理解领会如何做一名好医生,如何做一名对社会、对人民有益的医生。”

如今,范存义也十分关注青年医生的成长。他本人是国内骨科肘关节治疗领域最权威的专家之一,在肢体复杂创伤、周围神经损伤及骨髓炎治疗、肘关节僵硬治疗等方面处于国内领先、国际先进的水平。他带领的团队,能征善战,人称“范家军”,该团队取得的系列成果获2014年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和2020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我选人看重的是——做事先做人,一个人的品质是决定他能否走向成功的一个最关键的因素。医学和其他学科还不太一样,我们面临的是患者的生命健康,如果没有对患者的同情之心、关爱之心,就不可能做好医生的本职工作。”

范存义经常对学生说:“把患者当成自己的朋友,你就会为他做一个正确的选择,千万不能给患者列出一二三……等几个方案,让患者去做选择。大多数普通患者对医学一无所知,你让他自己做选择,这本身就是错误的。医生应该推荐给患者最佳的方案,然后征求他的同意。这种时刻,医生的品德就十分重要。”

范存义救治的小提琴手、赛车手、骨不连女孩的故事,在坊间传为美谈。南京有一位小姑娘因情感问题从四楼跳下,造成脊柱外伤,但左肘关节完全僵掉了,她找到范存义时几近绝望,手术后,她恢复了正常生活。一位昆山的小提琴手在装修房子时摔伤,造成左肘关节粉碎性骨折,治疗后左关节活动度很小,职业生涯受到影响,范存义为他手术后,他又重新拿起心爱的小提琴。一位赛车手,因外伤导致肘部僵硬,无法自如行动,他找到改变他命运的范存义,手术后,他重返赛场……这些故事也让范存义也感触良多:医学有时候不仅仅是医学,它可以改变一个人的人生方向,也可以帮助一个人重拾生活的信心。他坦言,自己最幸福的时刻就是“原本毫无希望的患者,在手术中有了一线生机,这个时候我感觉自己都能高兴得跳起来”。

范存义长期从事临床工作,先后救治患者超30万人次,在肢体骨不等长与骨不连、骨外露、腕与手部疾患的治疗,特别是肘关节僵硬的治疗方面,受到国际同行的高度评价,美国Mayo clinic骨科主任Rizzo教授用Outstanding(杰出)来形容他的工作。

其实,当初选择肘关节障碍这个研究方向时,范存义也是选择了一条少有人走的路。

医学和其他学科还不太一样,我们面临的是患者的生命健康,如果没有对患者的同情之心、关爱之心,就不可能做好医生的本职工作。

使命在肩:敢啃硬骨头 敢于涉险滩

上海六院的骨科在国内居于领先地位,作为六院的顶级骨科专家,范存义如今更是肘关节障碍领域的领军人物。“当初肘关节障碍是骨科领域的世界顽疾,肘关节治疗根本没路可走,几乎是空白。”可是,范存义却迎难而上,“大家都想走平坦大道,想翻山越岭、走崎岖小路的人毕竟还是少数。”

多年来,范存义在肘关节障碍领域披荆斩棘,尤其是在肢体功能重建、神经修复和粘连防治等方面成绩突出,特别在肘关节功能障碍的治疗方面提出了独到的理论。他创立肘关节功能障碍临床分型和肘关节功能“上海评价体系”,实现了精准治疗和科学评价。创新多项关键肘关节功能重建技术,实现“动-静”结合,达到了早期康复的目标。提出并发症防治新策略,全面提升疗效。牵头制定我国首个肘关节功能障碍诊疗专家共识,形成了国内最大的诊疗平台。率先采用“依型量级”“双柱理论”及“按需重建”等理念治疗桡骨头骨折、肱骨远端骨折、恐怖三联征等肘关节周围复杂损伤,有效预防了功能障碍的发生。相关成果得到了国内外同道的高度评价。

在范存义身上,总有一种强烈的使命感。他说,这个使命是自己给自己的。2008年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在灾区救援时,范存义主动要求到重灾区,带领上海六医医疗队成为了首支进入重灾区映秀镇的地方医疗队,在极其艰苦的环境下,最终这支医疗队救治患者超过600人,范存义本人也获全国抗震救灾模范荣誉称号。

2011年初,范存义又接到了一个“硬骨头”:由他牵头,负责上海市临港新城六院临港院区的筹建。这个院区地处上海最东南一隅,距上海市中心78公里。“医院建设时,周边还是荒芜之地,只有零星建筑,没有人更没有车。”就医人群的不确定、交通不便、周边配套不完善……这几乎是白手起家办一家医院。

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范存义开始了在新院区披荆斩棘的开荒之路。他带领全院干部职工,克服种种困难,以院为家,锐意改革。如今,六院临港院区已经成为拥有600张床、30多个门诊科室、20个住院科室、18个护理单元的综合性医院,具备骨科、内分泌代谢科、放射介入科、麻醉科、肿瘤内科(后备)5个重点学科,充分发挥了心血管内科、肾脏风湿科、神经内科、儿科、神经外科、呼吸内科、耳鼻喉科等特色学科的作用,同时重视急诊、妇产科、危重医学科的建设。新院区填补了临港医疗资源的空白,成为东海之滨医疗“压舱石”。从筹建临港院区到运行的这9年时间里,范存义的头发白了许多,他却一直说,“我不是最辛苦的,最辛苦的其实是医院的员工。”

要么啃最硬的骨头,要么涉最险的滩……在每一次时代的召唤中,范存义总是以使命在“我”的责任感,用实际行动诠释“大医之道”。

猜你喜欢
院区临港肘关节
胳膊肘僵硬是咋回事
上海临港的海
多院区麻醉科室管理与服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
创伤后肘关节僵硬治疗研究进展
上海比你想象的更需要杨超越
上海市小学男生上手投掷动作发展中肘关节运动特征的比较分析
鱼珠旧城改造调整! 黄埔临港黄金岸线建设再提速!
官宣:临港新片区管理49条
基于PEST-SWOT分析的公立医院医疗集团化选择策略
健康快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