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筱颖
近年来,随着对传统文化教育的日益关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正在以各种形式走进校园和课堂。传承经典,发展文化,实现对学生人文素养的提升和道德品格的塑造,是每个教育工作者应具有的教育理想和教育情怀。
小学阶段的经典诵读内容多以我国古代典籍及优秀古诗文为主。将经典诵读融入语文教学,积极创设环境,拓展诵读时空,最大限度地为学生接触经典提供便利,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和文化内涵,是语文教师肩负的使命。
1.反复诵读,品味音韵之趣。
古诗文教学,重在让学生感受古诗文的音韵之趣。“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反复诵读,有助于提升学生对音韵、节奏的感知能力,培养他们的语感。
如六下《迢迢牵牛星》一诗,诗句长、生字多、叠词多。所以,笔者积极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反复诵读,帮助他们理解诗意和体会诗的情感。首先,笔者让学生自由朗读,读出诗歌特有的节奏;再请学生个别读,引导他们掌握朗读小诀窍;最后,引导学生关注这首诗在表达上的特点——叠词多,且双句的末尾均押“ü”韵,读来朗朗上口。在一遍遍的诵读中,学生不仅熟悉了诗句,还发现了这些叠词无论是用于描写景物,还是用来刻画人物、叙述情境,都创设出了缠绵的意境,将织女的哀怨愁苦表现得淋漓尽致。
2.品析咀嚼,感受修辞之妙。
善用修辞也是古诗文的一大特点。为了增强表达效果,诗人常常借助各种修辞手法。品读经典,自然不能忽视其中的精髓。
以二下杜甫的《绝句》为例,“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两句借助对偶写出了春天明丽的色彩,盎然的生机。教学时,教师不仅要让学生感受到洋溢在字里行间的浓浓春意,更要使其了解“对偶”是一种修辞,它要求上下两句字数相等,结构或词性相同,意思相对或相关。在品味比较中,学生逐渐有了领悟。这时,教师可以出示后两句“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让学生品读、判断是否运用了对偶的手法,大多数学生一下子就能作出准确细致的分析,并掌握对偶这一修辞手法。
此外,“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用比喻形象地写出了露珠和新月的特点;“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暗含夸张,将水深与情厚作对比,道出了汪伦与李白之间的深情厚谊;“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用反问宽慰友人,激励斗志,表现了诗人豪迈豁达的胸襟。
3.比较推敲,学习炼字之术。
古诗词言简意赅,一首诗词短则数十字,表达的意蕴却十分深远,而这必须归功于古人的“炼字之术”。“推敲”的故事就充分说明了他们所追求的一字传神和一字达意之效。教师借由古诗词的教学,启迪学生在表达中力求精准,也是提升其语文素养的重要一环。
六下王安石的《泊船瓜洲》中的一个“绿”字历来为世人所称道。为了让学生领悟其精妙,笔者在教学时补充介绍了王安石的创作过程:第三句最初写作“春风又到江南岸”,后来把“到”改为“过”,而后又相继改为“入”“满”等十多个字,最后才确定为“绿”字。学生将这些字一一换到句子中,高下立分,顿时就有了直观的感受。接着,笔者还引导学生试着把“红杏枝头春意( )”填完整,最后出示原句,让他们感受“闹”字的好处。
4.吟哦晓义,感悟言外之理。
经典,之所以能经得起时间的考验,在于其丰富的内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教师引领学生多读经典,有助于将传统文化的精髓发扬光大。如“出必告 反必面 居有常 业无变”“香九龄 能温席 孝于亲 所当执”“玉不琢 不成器人不学 不知义”……在琅琅书声中,孝亲敬长、好学向上、文明礼让等传统美德也悄悄植根于学生的心田,润泽其生命的成长。
古诗词中还蕴含着许多深刻的哲理。“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道出了“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的道理;“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能让陷入困境的人们看到希望,从而坚定前行的脚步;“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激励我们只有不断攀登,才有可能领略“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浩瀚景色。
5.言志抒怀,弘扬气节之魂。
中华自古多英杰,铮铮铁骨赤子心。那些伟大的民族英雄,崇高的凛然正气都蕴藏在流传千载的古诗词中。“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说的又岂止是石灰?“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史册之上多少英豪撼人心?“要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不要人夸好颜色,只流清气满乾坤”的民族气节,又怎能不代代相传?读经典,诵名句,“此生无悔入华夏”,我们的课堂上需要这铿锵有力的声音,来弘扬英雄气节。
6.读想合一,饱览山川之丽。
华夏大地,山河壮丽。众多的诗词展现出了神奇的魅力。我们可以跟着“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去感受瀑布一泻千里的壮美,也可以在“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中觅得几许春意;我们可以惊叹“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的奇景,也可以遥想“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荒凉……“读万卷书,行万里路”,那么,诵万首诗,又何尝不是另一番游历呢?
让经典进入课堂,以经典浸润童年。每一位语文教师都应该努力去寻求一个落点,让经典诵读走进语文课堂,发展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同时,也使五千年华夏文明在学生心里生根发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