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政世态、风土名物的折射
——江藩《舟车闻见录》新探及补遗

2021-12-03 09:26高明峰
北京社会科学 2021年1期
关键词:阮元道光岭南

高明峰

(辽宁师范大学 文学院,大连 116081)

江藩(1761-1830),字子屏,号郑堂,江苏甘泉(今扬州西北)人。少长吴门,师事余萧客、江声,20岁移居扬州,与汪中、焦循、阮元等交游。31岁北上入京,馆东阁大学士王杰府邸十余年。58岁南下广州,入阮元幕府。一生踪迹南北,阅历广泛。正如阮元所称,江藩“为人权奇倜傥,能走马夺槊。豪饮好客,至贫其家。遍游齐、晋、燕、赵、闽、粤、江、浙”。[1](P169)江藩既博览群书,又得阅历之便,以致龚自珍有“掌故宗”[2](P193)之评,因此留下了《舟车闻见录》《端研记》《续南方草木状》等著述。这些著述内容博杂,价值显著,惜由于流传不广,今人未给予充分的重视,除笔者曾撰文述及外,[3]至今尚未见学界有专文研讨。今不揣浅陋,草成此文,着重对《舟车闻见录》的成书与版本、内容与价值、佚文辑补等加以考述,求正于方家。

一、成书与版本

宋葆淳《募梓图跋》云:“甘泉江君节甫乐志典坟,潜心撰著,著有《周易述补》四册、《易大义》三卷、《乐县考》二卷、《国朝汉学师承记》八卷、《舟车闻见录》十卷,皆缮写成书矣。嘉庆二十一年(1816)冬十一月,相遇于白公堤上,节甫为余曰:‘某今秋忽得士安痹疾,几成凿齿半人,视富贵如浮云矣。惟平生精力半瘁于此,恐魂魄一去,将安秋草。’欲谋剞劂,募之同学。适淳安方君晴江在坐,云在歙时见仇十州画《朱性夫募驴图》,祝京兆、唐解元皆出资书疏中,仿其意为作《募梓图》,持游江湖,当有应之者。图成,予为之记。”[4](P488)此段文献提及江藩著有《舟车闻见录》十卷,且在嘉庆二十一年(1816)冬十一月前已缮写成书。《舟车闻见录》又名《舟车笔谈》,钱仪吉辑《碑传集》卷一三九《文学下》曾引录一篇。今所见《舟车闻见录》仅存四卷,通行版本是1948年《合众图书馆丛书二集》本,包括《舟车闻见录》二卷、《杂录续集》一卷、《续录三集》一卷。查考其内容,《舟车闻见录》卷上主要记载朝廷典章、殿宇寺庙、盐矿杂税,卷下主要记录热河与塞外的草木名物、邦国部族。《杂录续集》主要记录田粮赋役,《续录三集》主要记载张同敞、李元胤、王祥等明清之际士人抗清事迹以及暹罗(今泰国)、安南(今越南)、澳夷(今澳门)等地的兴衰历史。就书名而论,无论是“舟车闻见录”还是“舟车笔谈”,都是作者记录行旅中的所见所感,故而此书当是江藩在辗转漂泊中陆续完成的。参据闵尔昌《江子屏先生年谱》、[5](P371-391)漆永祥《江藩年谱新编》[6](P408-499)及笔者《新编江藩年谱》,[7](P218-251)结合江藩的行迹来看,乾隆五十六年(1791),江藩31岁时,蒙同乡好友阮元之荐,北上入京,馆东阁大学士兼管礼部事务王杰府邸,前后达十余年。此即龚自珍所云“乾隆朝,佐当道治四库、七阁之事,于乾隆名公卿老师宿儒,毕上下齮龁,万千闻睹”。[2](P194)《舟车闻见录》卷上所记朝章国故、殿宇寺庙等,当作于此间。乾隆五十八年,江藩33岁时,曾远赴塞外,前往热河,有《出古北口》《六州歌头·出古北口有感》等诗词纪事,《舟车闻见录》卷下所录热河、塞北一带的草木名物,亦当作于此。值得注意的是,《舟车闻见录》尚有数十篇佚文收录于陈昌齐等纂《广东通志》、邓淳辑《岭南丛述》中,所记多为岭南一带特有的草木名物,如波罗蜜、佛手、腾豺、墨猴等,[8]这些篇章当作于嘉庆二十三年(1818)至道光二年(1822)江藩应两广总督阮元之聘,与陈昌齐等主纂《广州通志》之际,而《续录三集》所载《暹罗》《安南》《澳夷》诸篇,也可能作于这一时期。故而可以认定,《舟车闻见录》是江藩行旅途中陆续写成的,写作时间晚至道光二年,卷数也不止十卷。可惜原本今已散佚,仅存四卷,另有数十篇佚文见存于《广东通志》及《岭南丛述》中。

《舟车闻见录》在江藩生前未曾刊刻,仅以抄本流传。今见清抄本有两种,一是清阮元文选楼抄《炳烛斋杂著》本,藏上海图书馆,四册,具体篇目包括《舟车闻见录》二卷、《杂录续集》一卷、《续录三集》一卷、《端研记》一卷、《续南方草木状》一卷、《广南禽虫述》一卷、《兽述》一卷。半页11行,行21字,无格线。该本目录页有“文选楼”(朱文长方)、“粹芬阁”(白文方)、“卷盦六十六以后所收书”(白文长方)、“合众图书馆藏书印”(朱文长方)等印鉴,《舟车闻见录》卷端有“扬州阮氏琅嬛仙馆藏书印”(朱文方)、“武林叶氏藏书印”(朱文长方)等印鉴。另一种清抄《炳烛斋杂著》本,藏广东中山图书馆,篇目相同,惟版式有异,半页10行,行21字,白口,左右双边。直至1948年,在顾廷龙先生主持下,合众图书馆将《炳烛斋杂著》石印出版,卷首附有廷龙先生跋文,对江藩的生平著述及《炳烛斋杂著》的内容价值、刊刻背景作了精要评述。据核查,合众图书馆为石印《炳烛斋杂著》,专门将之誊抄一遍,故其版式与文选楼抄本相异,半页13行,行24字,白口,左右双边。

二、内容与价值

(一)内容博杂

据统计,《舟车闻见录》《舟车闻见杂录续集》及《舟车闻见续录三集》所载篇章分别为:《舟车闻见录》卷上收《制诰》等67篇、卷下收《奄党》等72篇,《舟车闻见杂录续集》收《区田》等7篇,《舟车闻见续录三集》收《经筵》等18篇,共计收文164篇。这些篇章,内容博杂,涉及面广,以朝章国故为主,兼及部族属国、人物传记、殿宇器物、草木鸟兽等。

1.朝章国故

大至政治、经济、军事、科举、教育等,小至斋戒御膳、太宗御坐等,《舟车闻见录》皆有记载。如《制诰》《世封》《北征图》等,事关政治军事;《阁试》《八旗应试》《辟雍》《经筵》《四库全书》等,语关科举教育;《赋税》《盐课》《关榷》《矿税》《区田》《浮粮议》《赋役》等,系乎经济;《鹿角椅》《万寿灯》《千叟宴》《围场宴戏》《寿妇》等,关乎掌故。如《世封》云:

纯皇帝昭雪睿亲王多尔衮,复还封号,追谥曰忠,补入玉牒,并令补继袭封人。豫亲王多铎,从睿亲王入关,战功为开国诸王最,以睿亲王株连,降封信郡王,亦应世胙元封,如礼亲王。后改封康亲王。郑亲王改封简亲王。肃亲王改封显亲王。[9]克勤郡王改封平郡王。当时皆功在宗社,今其子孙所袭均非始封之名,几忘先世受封之由,弗克顾名奋效,俱令仍复原封。大哉王言!诚百世不刊之论也。[10](P6)

多尔衮、多铎等为清朝开国元勋,功业卓著,后因皇权斗争遭打压株连,乾隆帝为之昭雪,恢复原有封号,告诫子孙顾名奋效。江藩对此重要历史作了记录,并援引《尚书·咸有一德》“大哉王言”,称颂乾隆帝诏令之伟大、举措之得宜。《舟车闻见录》卷上另有一篇《睿亲王》与之相关,其文云:

睿亲王多尔衮统众入关,首定燕京,明之旧臣奉卤簿迎之。王曰:“此何物也?”对曰:“天子法驾。”王曰:“不敢,我当效周公耳。”乃迎世祖车驾入都。王摄政年久,颇多自专。殁后,为苏克萨哈等构陷,诬以谋逆,遂以身后僭用明黄龙衮为觊觎大位之证国除。乾隆四十三年,高庙以睿亲王奉迎世祖定鼎燕京厥功最著,特予昭雪,复还封号,追谥曰忠,补入玉牒,配享太庙,并令补继袭封。又以豫亲王多铎平流冦,定江浙,战功为诸王最,因睿亲王诬狱株连,降郡主,改封信郡王,特命世胙元封。伏读上谕,云睿亲王果萌异志,兵权掌握,何事不可为?乃不于彼时因利乘便,直至身后以借用明黄龙衮指为觊觎之证,有是情理乎?大哉皇言!千秋之公论也。[10](P11)

此处补充了多尔衮既有效法周公恭迎清世祖车驾入都之义举,又有摄政年久、颇多自专之嫌隙,由此更显出乾隆帝之英明睿智。

再如《千叟宴》:

康熙壬寅年,举行千叟宴。至高庙御极之五十年乙巳,开千叟宴,与宴者三千余人。钦赐国子司业福建郭钟岳一百五岁,远涉三千里诣阙与宴,尤为盛事。我国家翔和累洽,仁寿同登,伊古以来未有之盛典也。[10](P2)

以及《千叟宴联句》:

乾隆丙寅年,惇叙殿柏梁体联句,宗室一百三人,有不能诗者皆高庙代作。香山九老会亲王允祹诗亦高庙代作。是宴联句,贝勒允祁、散秩大臣弘最敬依旧例求请赐句。[10](P2)

这两篇提到康熙壬寅(1722)、乾隆丙寅(1746)、乾隆乙巳(1785)多次举行千叟宴,酣饮赋诗,其乐融融,尤其是乾隆乙巳这次,与宴者3000余人,更有长寿如郭钟岳者105岁,远涉3000里诣阙与宴,堪称亘古未有之盛典,亦昭示国家社稷之安泰祥和,以至于《舟车闻见录》卷上《哈达》篇语带夸张地记述乾隆乙巳举行千叟宴时,京师妙应寺“塔上级悬有哈达,非人力所能为,远近瞻礼,咸称佛力神通,不可思议”。[10](P4)

2.部族属国

诸如《布鲁特》《南掌》《缅甸》《回疆》《和阗》《乌什》《准夷》《达瓦齐》《阿睦尔撒纳》《四卫拉》《伊犁》《暹罗》《宋腒朥》《安南》《澳夷》等,记载有关部族属国,内容涉及兴衰演变、疆域管辖、攻伐交往等。如《喇嘛归顺》:

崇德七年,喇嘛由草地至辽东,奉金叶表文,称曼殊师利大皇帝。曼殊,“满洲”对音字也。康熙时,噶尔丹与噶尔噶交通藏巴汗,藏巴汗威虐各部,毁弃佛教,削喇嘛理事之头目第巴。第巴乞师于青海之固始汗,击灭藏巴汗。康熙三十二年,即封第巴桑结为藏王。时达赖喇嘛示寂,第巴隐匿不奏者十六年。暗与噶尔丹相为表里。及召班禅来京,又阻其行。圣祖亲率六师三征之,葛尔丹败亡,而是时固始汗之曾孙拉藏杀将第巴,即封拉藏为藏汗。于是藏地归我幅员矣。后凖夷噶尔策旺阿拉布坦遣将策冷敦多布率众至藏,攻杀拉藏汗,据其子,肆行猖獗。皇祖遣将军富宁安等进讨,贼众遁归。雍正元年,撤回官兵,以噶布伦贝勒康济鼐总理其地。五年,噶布伦贝勒子阿尔布巴、公隆布鼐、台吉扎尔鼐等,复谋杀鼐。办理噶布伦事务之扎萨克台颇罗鼐走避后藏,遣兵进剿。明年,颇罗鼐率后藏众部落回藏,阿尔布巴等伏诛。遂晋封颇鼐为贝勒,办理卫藏噶布伦事务,藏地复安辑如故。[10](P13-14)

较为详细地梳理了喇嘛藏族从崇德七年(1642)归附,屡经叛乱、征讨,直至雍正六年(1728)平定如初的历程。《舟车闻见录》卷下又有《廓尔喀》《廓尔喀复叛》两篇,前者言及乾隆戊申(1788)夏西藏部族侵扰边界,后因朝廷征讨而乞和,后者详述乾隆辛亥廓尔喀复叛(1791)一事的原委。这些篇章足与史籍相参证,丰富读者对汉藏关系的认识。

3.人物传记

诸如《陈之遴》《何焯》《宋琬》《王林璓》《王度心》《靳文襄》《马士英》等篇,皆为人物小传,着力记载人物生平事迹,间或出以己意,略作评论。尤其值得注意的是,江藩记传之人多生活于明清之际,对有关人物的抗清事迹记述尤详,如《张同敞》《李元胤》《王祥》等篇,可供研史者参稽。试看《张同敞》一篇:

同敞,号别山,江陵居正之孙也。瞿稼轩为广西巡抚。庚寅十一月初五日,大清兵入严关,诸镇兵皆溃。同敞以总督监胡一清军于灵川,已南走矣。至中道,问瞿公安在,曰尚在城中。曰:“安可使留守,独殉社稷?”遂回至式耜署。曰:“事急矣,公将奈何?”式耜曰:“封疆之臣,有死而已。”遂留同敞共饮。家人泣请出危城,号召诸镇再图恢复,不听。明日被执,见定南王孔有德,以死自誓,不复一言。同敞大骂左右,以白棓击之,折左臂,扶出,与式耜幽于一室。军士壮其忠义,遗以酒食。同敞慷慨纵饮,为诗歌题壁。稼轩间亦和之。闰十一月十七日,遇害。稼轩绝命诗曰:“从容待死与城亡,千古忠臣自主张。三百年来恩泽久,头丝犹戴满天香。”二公既死,前给事金堡已为僧矣,上书定南王请收葬,许之。吴江人杨萟为具衣冠,殓瘗之北门外。事闻,赠式耜粤国公,谥文忠,赠同敞江陵伯,谥文烈。稼轩乃钱谦益之门人,死节后,常熟县城隍庙道士梦稼轩至庙中,骑从甚都,谓道士曰:“上帝怜我忠贞,命我为本邑之主矣。”谦益闻之,作迎神送神之曲。同时吴下沈君有《闻瞿稼轩死节》诗,其警句云:“锦竹战余犹有血,崖山覆后并无船。”结句云:“他日师生逢地下,可能相对各欣然。”稼轩,钱谦益之弟子也。沈君,忘其名,白堤钱丈景开有《沈君全集》,谓予曰归愚尚书之父也。[10](P2)

主要记载张同敞与瞿式耜守城死节之壮举,或曰“封疆之臣,有死而已”,忠肝义胆,言辞凛然,或“大骂左右,以白棓击之,折左臂,扶出”,以命相搏,如在目前,而后人的一系列追赠悼念,益见其气节凌云。

4.殿宇器物

《舟车闻见录》记载有众多京师及京畿一带的宫殿、庙宇以及日用器物。如《安佑宫》《宁寿宫》《五福五代堂》《长春书室》《帝王庙》《泉宗庙》《永慕寺》《清净化城》等,皆有关殿宇寺庙,多记录其由来、功用。试看《雍和宫》:

雍和宫,世宗藩邸也,登极后赐名雍和。乾隆十年,上因飞龙肇迹之所不可亵越,乃庄严佛像,命梵僧守之,为祝厘之所。[10](P3)

指出雍和宫本为清世宗藩邸,世宗登基后才赐名。乾隆十年时,诏命梵僧守,专作祈求福佑之所。至于《宣德铜炉》《宜兴茶壶》等篇,则涉及日用器物,主要记录器物的来由、品类、工艺等。《宜兴茶壶》篇全文采录自江阴周高起《阳羡茗壶系》,旨在辑存文献,以备遗忘。

5.草木鸟兽

《舟车闻见录》中记载有大量的草木鸟兽,如《金莲花》《敖汉莲》《紫菊花》《翠雀花》《异花》《地椒》《草荔枝》《地莓》《楮李》《荅沓》《天竺》《乌沙尔器》《欂椤》《椵》《桦》《晒树》《六道木》《文木》《夜亮木》《蘑菇》《萧艾》《礼鼠》《野马》《豽》《鼲》《黑蝶》等篇。这些草木鸟兽多带有地域特色,或为他处所罕见。如《蕨》:

滦平县有蕨菜沟,土人采之曝干,和猪肉煮食,颇风味。[10](P8)

载述滦平县盛产蕨菜,当地人采摘晒干后与猪肉一起烹食,别有风味。又如《奇石密食》:

奇石密食,绿葡萄也。无子。布哈尔所产。高庙平定西域,自回部移植山庄。布哈尔在叶尔羌之西。“石”读平声,音类“如”。[10](P5)

指出奇石密食就是绿葡萄,无子,产自布哈尔,乾隆帝平定西域后,始移植到承德避暑山庄。再如《欧李》:

乌喇柰,一名欧李,实似樱桃而大,味甘酸,不可多食,多食则气闷。土人呼为酸丁。予在滦阳食此果,戏谓友人曰:“绎此果名,可见秀才不可交也。”相对大笑。[10](P5)

指出欧李的别称以及果实的形状、味道与性能,且言及曾在滦阳食之,并以果名戏诸友人。

(二)价值多样

《舟车闻见录》及《续集》《三集》不仅内容丰富,且具有多样的价值,择其要者言之,表现在反映当朝国政民情、记录各地草木名物、印证作者思想行迹等方面。

1.反映当朝国政民情

《舟车闻见录》中涉及清廷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邦交、征伐等内容,充分反映出当时的政情民意。如《世封》《睿亲王》《闲散宗室》等关乎皇族政策,《荐玉》《雩祭》《斋戒》《南郊》等关乎祭祀仪典,《平滇》《武功》《北征图》等关乎和战方略,《缅甸》《安南》《澳夷》《伊犁》《回疆》《廓尔喀》等关乎邦交关系,《赋税》《盐课》《矿税》《关榷》《茶榷》等关乎经济民生,《辟雍》《经筵》《阁试》《八旗应试》等关乎文教科举,尤其是《四库全书》一篇,记其编纂与传抄,堪称封建时代文化史上的一大盛事。至于《千叟宴》《千叟宴联句》《哈达》等篇,则无疑可看作是当朝国运安泰的一个侧面。兹举《经筵》一篇,见其一斑:

经筵进讲御制经论二首,翰林院恭进文二首,汉文二首,国书。国书左行,满讲官以左手揭文,德侍郎定圃为讲官,误以右手。讲毕后,纯庙大加诃斥,降为侍御。逾年,经筵讲毕后,改唐崔护诗曰:“去年今日此筵中,帽顶书篇相映红。帽顶不知何处去,书篇依旧笑东风。”书赐德保并命和韵。经筵用朱书,故有“相映红”之句。和诗云:“经年负疚寸心中,袍袖难遮满面红。今日圣恩宽似海,惊心还怕打头风。”即下旨复旧职。[10](P1)

该篇记述了经筵进讲的具体规程,以及侍郎德保(号定圃)进讲时误以右手揭文,遭乾隆帝呵斥降职,后和韵御制诗而复职的故事。不仅有稽录诗句之功,且对研究乾隆、德保其人其诗、经筵进讲情况也有参考价值。

2.记录各地草木名物

查考《合众图书馆丛书二集》本《舟车闻见录》,可知所记草木名物主要涉及热河(今河北承德,亦称滦阳)与塞外两大地域。诸如《金莲花》《长十八》《异花》《楮李》《乌沙尔器》《欂椤》《六道木》《文木》《玉草》《鱼儿石》《犬》等篇,均记载塞外特有或盛产的名物。如《乌沙尔器》:

塞外有树高数尺,实如樱桃而小,味甘苦,深秋结实,枝头累累,几及千颗。蒙古呼为乌沙尔器。[10](P4-5)

记录塞外一种奇树,枝干高大而果实细小,蒙古呼作乌沙尔器。再如《犬》:

塞外猎犬,大如川马,能搏虎豹。周伯琦诗“猎犬高于鹿”。[10](P7)

记录塞外猎犬,与中土常见之犬迥异,“大如川马,能搏虎豹”,甚是独特。

至于《紫菊花》《芝》《东墙》《草荔枝》《地莓》《天竺》《欧李》《巴榄杏》《人参》《狼》《黑蝶》《蕨》等篇,则记载热河一带的名物。如《人参》:

人参有三种:远东、清河、土木。今山海关以外所产者,辽东也;高丽所产者,清河也;热河所产者,土木也。皆一本五桠五叶。《新唐书》檀州、营州贡人参,即滦阳所产也。又《五代史》奚常采北山人参,北山今之丰宁县西境外诸山。圣祖《人参诗序》曰:“热河产人参,北山不及辽左,枝叶皆同,命翰林蒋廷锡绘图。”藩曾见南沙所绘《人参图》副本于吴门陆姓家。[10](P6)

指出人参有远东、清河、土木三种,土木即热河所产者,虽枝叶皆同,然不及辽东。再如《黑蝶》:

热河黑蝶,身有花纹,五色俱备。大者七八寸,来往花中,颇饶野趣,惜无善绘事者图之。[10](P8)

指出热河黑蝶花纹华丽,五色缤纷,且体形硕大,有七八寸长。凡此种种,皆能丰富读者对热河、塞外地区名物的认识。

值得注意的是,《合众图书馆丛书二集》本《舟车闻见录》并非全帙,据笔者稽考,《舟车闻见录》还有大量佚文记载了岭南一带的名物。譬如《石粪》《排草香》《蛇总管草》《南华菇》《波罗蜜》《佛手》《草菊》《腾豺》《猨》《墨猴》等篇,所记多为岭南特有之物,具体内容详见本文第三部分“辑补佚文”,此处仅引述《波罗蜜》一篇:

琼南多波罗蜜,实出枝间,有生于根者。在地中结实时,土隆起,琼人以此为验,挖取之。大如百石之瓠。[11](P197)

波罗蜜原产印度,后岭南地区引进栽培,成为当地的特色水果。文中记录了琼南波罗蜜的果实或出于枝叶间,或生于地中根部,且果实硕大,如百石之瓠。正由于江藩所记多为岭南特有、他处罕见之物,故陈昌齐等纂《广东通志》、邓淳辑《岭南丛述》时,将数十篇相关文献悉数收录。

3.印证作者思想行迹

如上文所述,《舟车闻见录》是作者在漂泊生涯中陆续写成的,因而有关记述亦成为其生平行迹与思想的生动反映。从内容来看,所记朝章国故、京师殿宇反映出江藩坐馆东阁大学士王杰府邸的经历,所记热河及塞北一带的草木名物,则透露出江藩北至塞外的行迹,所记岭南一带的风物,则彰显了江藩生命中一段南下广州入幕修志的岁月。

更值得注意的是,《舟车闻见录》还可印证江藩的某些思想。在清代学术史上,江藩主要以汉学家名世,不过他对宋学并没有完全抛弃,在《宋学渊源记序》中曾提及尊奉吴派宗师惠栋之父惠士奇手书楹帖“六经尊服郑,百行法程朱”,[12](P187)加之江藩出身下层,生活困顿,故对社会现实仍有较多关注,曾有《偶作》诗云:“凿井耕田食力安,小民元可免饥寒。劝君莫向皇州去,到处悲辛索一官。”[13](P180)这种关怀现实的思想,在《舟车闻见录》中也可得到印证。譬如在《杂录续集》一卷中,专门收录了《区田》《架田》《限田论》《浮粮议》《赋役》等关涉经济民生的篇章,这些篇章辑自元人王祯《农书》及清人沈德潜、刘淇等人的论著,均是针对现实、有为而作之文,尤其是江藩《浮粮议》后加按语云:

窃谓《限田论》《浮粮议》二篇,乃有用之文,非危言无当之语也。若今之当事者,能起而行之,东南民力之困可以纾矣。其如阘茸者,终日营营于刑名、钱谷之中,而不可缓之民事,置若罔闻。悲夫![10](P8)

于此可见江藩思想中直面现实、关心民瘼的一面,也可匡补前人批评汉学家埋头纸堆、逃避现实的偏颇。

4.辑录保存相关文献

《舟车闻见录》除了记述朝章国故、殿宇寺庙、风土名物之外,还有意识地载录各类文献,具有史料价值。譬如上举《杂录续集》一卷中,收录有《区田》《架田》《限田论》《浮粮议》《赋役》等元、清两代有关田粮赋役类的经济文章,还收录有冒辟疆《宣德歌注》(见《宣德铜炉》篇)、周高起《阳羡茗壶系》(见《宜兴茶壶》篇)等有关手工制品的文章。《舟车闻见录》还收录了邓廷罗《洪大经略承畴檄川湖云贵文》(见《檄文》篇)、梅文鼎《考回国圣人辞世年月》(见《回国圣人辞世年月考》篇)以及上引《经筵》一文载录的乾隆与德保的唱和诗等,这些也都具有辑存文献的价值。

三、佚文辑补

正如上文所述,现存《合众图书馆丛书二集》本《舟车闻见录》并非全帙,值笔者整理《江藩全集》之机,又从陈昌齐等纂《广东通志》、邓淳辑《岭南丛述》等书中辑得数十篇,剔除已见于《舟车闻见录》者,共45篇,现汇为一卷,载录于下,以备研究者观览。每篇先列题目,后列正文,均注明出处,以供核验。

石粪

从化县北九珠山多青石,居民燔灰以粪田,名石粪。(清阮元修,陈昌齐等纂《(道光)广东通志》卷九四《舆地略一二》,《续修四库全书》影印道光二年刻本,史部第六七一册第一七八页)

排草香

合香诸方多用排香,草根也。白色,状如细柳,产广州、河南、扬州。香客每岁至广收买此草,捆载而北者不可胜计。(清阮元修,陈昌齐等纂《(道光)广东通志》卷九四《舆地略一二》,史部第六七一册第一八○页;清邓淳辑《岭南丛述》卷三五《珍宝下》,道光十五年刻本,第一六页)

洋酒

外洋有葡萄酒,味甘而淡红。毛酒色红,味辛烈。广人传其法,亦酿之,与洋酒无异。洋酒有数十种,惟此二种,内地人能造之,其余不能酿也。又有黑酒,番鬼饭后饮之,云此酒可消食也。番人药物,多蒸为露,或榨为油,如蔷薇露、桂花露、荷花露、丁香油、肉桂油、薄荷油、檀香油,今广人皆能为之。(清阮元修,陈昌齐等纂《(道光)广东通志》卷九五《舆地略一三》,史部第六七一册第一八八页;清邓淳辑《岭南丛述》卷三六《饮食》,第三-四页)

蛇总管草

《本草》有蛇衔,一名威蛇。苏颂曰:“人家种之辟蛇,一茎五叶或七叶。”今岭南有蛇总管草,即威蛇也。(清阮元修,陈昌齐等纂《(道光)广东通志》卷九四《舆地略一二》,史部第六七一册第一八一页;清邓淳辑《岭南丛述》卷三九《草木下》,第一三页)

西瓜

广州西瓜不佳,多红色,惟白云山所产者黄色,味亦甘美。(清阮元修,陈昌齐等纂《(道光)广东通志》卷九五《舆地略一三》,史部第六七一册第一八九页;清邓淳辑《岭南丛述》卷四三《蔬谷上》,第二页)

南华菇

南人谓菌为蕈,豫章、岭南又谓之菇。产于曹溪南华寺者,名南华菇,亦家蕈也。其味不下于北地磨菇。(清阮元修,陈昌齐等纂《(道光)广东通志》卷九五《舆地略一三》,史部第六七一册第一九一页;清邓淳辑《岭南丛述》卷四四《蔬谷上》,第四页)

青皮柿

青皮柿出东安县,无核。(清阮元修,陈昌齐等纂《(道光)广东通志》卷九五《舆地略一三》,史部第六七一册第一九一页;清邓淳辑《岭南丛述》卷四一《百果上》,第一五页)

广南橙子出新会者佳,顶又纹如圆圈,土人以此辨真伪。陈献章《白沙子集》咏橙诗,俱称枳壳,不知所本。(清阮元修,陈昌齐等纂《(道光)广东通志》卷九五《舆地略一三》,史部第六七一册第一九二页;清邓淳辑《岭南丛述》卷四一《百果上》,第一○页)

波罗蜜

琼南多波罗蜜,实出枝间,有生于根者。在地中结实时,土隆起,琼人以此为验,挖取之。大如百石之瓠。(清阮元修,陈昌齐等纂《(道光)广东通志》卷九五《舆地略一三》,史部第六七一册第一九七页)

粤东产糖,以潮州为最。(清阮元修,陈昌齐等纂《(道光)广东通志》卷九五《舆地略一三》,史部第六七一册第一九九页)

佛手

佛手,香缘之类。高州产佛手,大而清香,他处弗及也。(清阮元修,陈昌齐等纂《(道光)广东通志》卷九五《舆地略一三》,史部第六七一册第一九九页;清邓淳辑《岭南丛述》卷四一《百果上》,第九页)

黎朦子

黎朦子,又名宜蒙子,又名宜母果,似橙而小。二三月黄色,味极酸。妇人怀姙不安,食之良,故有宜母之名。制以为浆,甘酸,辟暑,名解渴水。(清阮元修,陈昌齐等纂《(道光)广东通志》卷九五《舆地略一三》,史部第六七一册第二○○页)

紫榆

紫榆,来自海舶。似紫檀,无蟹爪纹,刳之,其臭如醋,故又名酸紫。(清阮元修,陈昌齐等纂《(道光)广东通志》卷九六《舆地略一四》,史部第六七一册第二○七页;清邓淳辑《岭南丛述》卷三八《草木》,第一一页)

冬青

冬青,广人呼为杀鬼树,见《罗浮山志》。(清阮元修,陈昌齐等纂《(道光)广东通志》卷九六《舆地略一四》,史部第六七一册第二○八页)

瑞香

广南瑞香有红、白、紫三色。紫色者香最烈,如麝脐。梅兰袭其香气,花片实时焦枯。(清阮元修,陈昌齐等纂《(道光)广东通志》卷九六《舆地略一四》,史部第六七一册第二一三页;清邓淳辑《岭南丛述》卷三七《百花》,第一三页)

草菊

草菊生丛草之中,状若茶菊,有红、紫、蓝、白四色。味甘如杭菊,不似甘菊及苦薏之但苦而不甘也。(清阮元修,陈昌齐等纂《(道光)广东通志》卷九六《舆地略一四》,史部第六七一册第二一五页;清邓淳辑《岭南丛述》卷三七《百花》,第四页)

粉背金钟

粉背金钟,蕉类也。高四五尺,花入吊钟,外白内赤,故名。亦有外紫内红者。(清阮元修,陈昌齐等纂《(道光)广东通志》卷九六《舆地略一四》,史部第六七一册第二一六页;清邓淳辑《岭南丛述》卷三七《百花》,第一七页)

洋绣球

洋绣球,藤本,来自海外。一蕊或五花,或六花,黄、白二色。花心白者鹅黄色,花心黄者红色,鲜艳异常。(清阮元修,陈昌齐等纂《(道光)广东通志》卷九六《舆地略一四》,史部第六七一册第二一六页;清邓淳辑《岭南丛述》卷三七《百花》,第一二页)

玫瑰

玫瑰以叶为花,叶香如玫瑰,以手揉之,香气经日不散。(清阮元修,陈昌齐等纂《(道光)广东通志》卷九六《舆地略一四》,史部第六七一册第二一六页;清邓淳辑《岭南丛述》卷三七《百花》,第一五页)

牡丹

牡丹亦以叶为花,叶攒生如牡丹。(清阮元修,陈昌齐等纂《(道光)广东通志》卷九六《舆地略一四》,史部第六七一册第二一六页;清邓淳辑《岭南丛述》卷三七《百花》,第一五页)

茅笔

陈献章所居圭峰,其茅多生石间,色白而劲。以茅心束缚为笔,作字多朴野之致。白沙称为茅君,又尝称为茅龙。今人多仿为之。(阮元修,陈昌齐等纂《(道光)广东通志》卷九七《舆地略一五》,史部第六七一册第二二○页)

番纸

番纸,番鬼携来之纸,其白如雪,坚而光润,用粗纸裱背。又有一种,纸中隐隐有各种花纹。(清阮元修,陈昌齐等纂《(道光)广东通志》卷九七《舆地略一五》,史部第六七一册第二二一页;清邓淳辑《岭南丛述》卷三三《器物下》,第一四页)

绵紬

绵紬,顺德人所织,仿湖州绵紬,有粗、细二种。又有各种细紬,谓之顺德绸。(清阮元修,陈昌齐等纂《(道光)广东通志》卷九七《舆地略一五》,史部第六七一册第二二三页;清邓淳辑《岭南丛述》卷二八《服饰》,第七页)

绣以潮州绣工为上,所刺者,又以程乡茧为上,皆男子为之,精于女工。(清阮元修,陈昌齐等纂《(道光)广东通志》卷九七《舆地略一五》,史部第六七一册第二二三页;清邓淳辑《岭南丛述》卷二八《服饰》,第一○页)

规矩器

规矩器中藏墨牍,锥削画图,器弢以小革囊以为佩。(清阮元修,陈昌齐等纂《(道光)广东通志》卷九七《舆地略一五》,史部第六七一册第二二七页;清邓淳辑《岭南丛述》卷三三《器物下》,第一一页)

荷包鲫

荷包鲫,形似荷包,多子。(清阮元修,陈昌齐等纂《(道光)广东通志》卷九八《舆地略一六》,史部第六七一册第二四○页;清邓淳辑《岭南丛述》卷四九《鳞介上》,第一六页)

燕窝

琼海海山危壁之上多燕窝,人不能取,纵驯猿取之。色黄有黑点,土人谓之老燕。(清阮元修,陈昌齐等纂《(道光)广东通志》卷九九《舆地略一七》,史部第六七一册第二四九页)

高冠鸟

高冠鸟小如黄雀,黑色,顶有红羽,高五六分,广州人喜畜之。(清阮元修,陈昌齐等纂《(道光)广东通志》卷九九《舆地略一七》,史部第六七一册第二五二页)

广南无雁,近年亦间有之。明时有雁集于琼山县学宫泮池,邱浚为之记,见《琼台集》。(清阮元修,陈昌齐等纂《(道光)广东通志》卷九九《舆地略一七》,史部第六七一册第二五二页)

犀牛黄

犀牛黄,出陕西、甘肃者,谓之西黄;出广南者,谓之广黄。《本草纲目》不着犀牛黄,偶遗之尔。(清阮元修,陈昌齐等纂《(道光)广东通志》卷九九《舆地略一七》,史部第六七一册第二五四页;清邓淳辑《岭南丛述》卷四七《走兽上》,第五页)

鹿

康熙时,粤东藩司某畜鹿数头于后园。生育日蕃,乃以木为闲,防其奔触。百年以来,十百成群,呦呦之声,达于墙外矣。(清阮元修,陈昌齐等纂《(道光)广东通志》卷九九《舆地略一七》,史部第六七一册第二五五页)

腾豺

腾豺山,《太平寰宇记》作“腾豻岭”,豻,野狗也。藤豺山在高要西七十五里。腾豻状类猴,头正方,发长丈许,覆其面。欲有所视,辄摇头,以两手披之。上树甚捷。粤东无豺狼,惟此岭有之。(清阮元修,陈昌齐等纂《(道光)广东通志》卷九九《舆地略一七》,史部第六七一册第二五六页)

琼州多猨,有苍、黑二种,间有通臂者。(清阮元修,陈昌齐等纂《(道光)广东通志》卷九九《舆地略一七》,史部第六七一册第二五七页)

墨猴

墨猴,高、化等处间有之。能磨墨,磨毕跳入笔筒中,闻阁笔声复出,以舌舐研墨如洗,复入。(清阮元修,陈昌齐等纂《(道光)广东通志》卷九九《舆地略一七》,史部第六七一册第二五七-二五八页;清邓淳辑《岭南丛述》卷四八《走兽下》,第六页)

希姓

广南希姓,莫古于仍氏。仍弩见《吴志·离牧传》,若伦氏、容氏,乃粤东之望族。又有利氏,广东多此姓。奇莫奇于禢氏,音“揎”,广西有禢家洲,聚族而居,千有余家。宋时钦州有褍某者,曾为峝长。维氏、那氏,瑶、黎之姓也。(清阮元修,陈昌齐等纂《(道光)广东通志》卷九一《舆地略九》,史部第六七一册第一四一页;清邓淳辑《岭南丛述》卷二三《人事下》,第一四页)

王安国

王安国,字书城,高邮人。雍正甲辰会元殿试第二人,授编修。十一年,擢司业。十二年,迁侍讲。九月,提督广东肇、高学政。十月,擢侍读学士,迁签都御史,仍留学政任。乾隆二年,疏言:“丁忧官回籍守制,亲赴省会,易衣冠拜院司,送礼赴席,恬不知怪,请严行禁止。”四年五月,迁左副都御史。十一月,擢刑部右侍郎。五年三月,转左。九月,擢左都御史。会两江总督马尔泰覆奏广东巡抚王繤徇纵各欵,命安国审讯得实,召繤还,着安国以都御史衔管广东巡抚事。七年,奏裁大埔坪、大官田同知二员,高廉运判一员,三水县西南、清远安远、曲江芙蓉、英德正阳驿丞四员,阳江县那龙司巡检二员,崖州、陵水、感恩、昌化等州县训导四员,部议从之。又言钦州与安南接界,商贩出洋,贫民业操舟者不可数计,最难稽察。请将濒海船只报官印烙,船户水手出洋,给照一纸,归时缴查,暂羁者准于三年内附载归港。并行文安南国王,必有印照方准收留。即有事,不得过三年。从前出洋之人,生长彼地者听,余勒限三年附载回籍,违者拿送正法。九年正月,晋兵部尚书。寻丁父忧,广州将军策楞奏安国孤介廉洁,归葬无资,与护巡抚托庸等助银回籍。十年十一月,授礼部尚书。雷州人士请封陈文玉为雷祖,安国建议开之。二十年,迁吏部尚书。二十一年,致仕归,卒于家,谥文肃。(清阮元修,陈昌齐等纂《(道光)广东通志》卷二五五《宦绩录二五》,史部第六七四册第三四八页)

托庸

托庸,字师健,满洲富察氏。雍正初,以部郎出为山西冀宁道。乾隆初,迁广东按察使。七年,署布政司。寻擢广东巡抚,内转兵部侍郎。(清阮元修,陈昌齐等纂《(道光)广东通志》卷二五五《宦绩录二五》,史部第六七四册第三四八-三四九页)

惠士奇

(惠士奇)丙午还朝,丁未奉旨修镇江城,以产尽停工罢官。高宗即位,以讲读用。己未告归,携其子栋至岭南,校刊所著《春秋说》十五卷。游罗浮,过潮州,惠潮诸生迎谒者千余人。归时诸生送行,有逾岭及赣江者。卒年七十一。(清阮元修,陈昌齐等纂《(道光)广东通志》卷二五六《宦绩录二六》,史部第六七四册第三五四页)

陶元淳

(康熙)三十三年到官。(清阮元修,陈昌齐等纂《(道光)广东通志》卷二六○《宦绩录三○》,史部第六七四册第四一八页)

庄有恭

有恭抚江浙时,办理荒政,督率属吏,视给胥役,不得侵渔,所立条教,至今奉以为法。……吴中松、娄二江宣洩太湖,为东南水利第一。雍正五年大挑后,至乾隆时三十余年,江身浅窄,而滨河港汊茭芦充塞,淤占成田。一遇水潦,数县成灾。有恭疏请开浚,凡茭芦鱼荡之圈占者,除之;城市民居之不可毁者,别开月河以导之。迄今八十余年,吴松无水患。(清阮元修,陈昌齐等纂《(道光)广东通志》卷二八七《列传二○》,史部第六七五册第五八-五九页)

吴六奇

(吴六奇)以舟师居南澳。顺治七年,天兵下韶州,六奇与碣石伪总兵苏利迎降。六奇贫时乞食粤东诸郡,悉山川形势,请为向道,招抚各邑以自効。……时(顺治十年)靖南王耿继勋剿李定国在肇庆,靖南将军喀喀木自江宁奉命征粤未至,六奇昼夜困守,以待援师。越五月,大军至,围始解,随军攻尚久。六奇所部皆精锐,以云梯兵攻城,尚久窘迫,投井死,潮州平。……及刘道章皆为内应。六奇遣游击曾兰击之,贼遁。诏褒六奇勋,晋左都督。(康熙)四年,狂僧邱义首告六奇匿桂王子为婿,又与崇祯帝子通问,及私开银矿事,靖南王以所告皆诬入奏,义伏诛。五月,六奇卒。先是,苏利复叛,剿平碣石之后,六奇疏言:“碣石既平,毋须设镇,且臣乃湖人,亦不宜久官乡土,请调别省。”事下两藩及提督议,议未定而六奇卒矣。至是,平南王尚可喜疏称:“六奇所属汛地最为冲险,所部兵俱投诚随带。频年恢剿招徕,筑城造舰,不遗余力。今既物故,其子启丰乃将士宿所推服,请令统帅。”部议总兵无世袭例,特旨即令伊子吴启丰管辖,不为例。赠少师兼太子太师,赐祭葬,谥顺恪。(清阮元修,陈昌齐等纂《(道光)广东通志》卷二九五《列传二八》,史部第六七五册第一六九-一七○页)

陈瑸

(康熙)四十二年,行取授刑部主事,迁本部员外郎,又迁郎中。四十八年,充会试同考官,出任四川提学道。圣祖仁皇帝诫饬四川官员加派恣肆谕,及瑸任学道,操守清廉,福建巡抚张伯行奏请以瑸为台湾厦门道,上从之。至闽,疏言防海之法,谓:“台、厦海防与沿海不同,沿海之贼在突犯内境,台、厦海贼乃剽掠海中。自厦门出港,同为商船,而劫商船者,即同出港之商船也。在港时,某商之货物、银两探听既真,本船又有引线之人;一至洋中,易如探囊取物。故台、厦防海,必定会哨之期,申护送之令,取连环之保。今令水师哨船书某营某哨于旗上,每月会哨一次,彼此交旗为验。如提标水哨至澎湖交旗,澎湖至台协交旗,俱送台湾镇验。台协水哨至澎湖交旗,澎湖水哨至厦门交旗,俱送提督验。若无哨旗交验,即取某营官职名;某月海洋有失事,则取巡哨官职名:则会哨之法行矣。厦门至澎湖商船,不宜零星放行,候风信顺利,齐放二三十船。台、厦两汛,各拨哨船三四护送至澎湖交代,各取‘某日护送商船自某汛出港、至某汛并无疎虞’甘结,按月汇送督抚衙;如无印信甘结,即以官船职名申报:则护送之法行矣。商船二三十同出港时,把口官逐一点明各船货物、搭客及器械填单,取各船连环保;若遇贼必首尾相救,如不救,即以通同行劫论:则连环保之法行矣。”疏下,部议以海防已有定例,所奏繁琐难行议覆。上是瑸所奏,如所请行。是年,兼摄闽浙总督。五十六年,卒于官,年六十有三。追授礼部尚书,凡祭葬立碑与谥皆照尚书例,并荫一子入监读书。寻赐谥清端。广东巡抚杨宗臣以瑸子居隆、居诚并举人,请荫孙子温,部议从之。乾隆六年,恩赐其孙陈子良举人。十三年,以原荫之陈子温未仕而故,允部议补荫瑸孙陈子恭,授刑部员外,迁郎中,出仕知府。(清阮元修,陈昌齐等纂《(道光)广东通志》卷三○○《列传三三》,史部第六七五册第二四五-二四六页)

刘九畹[14]

友人三原王君愚斋言其乡先生刘九畹工诗古文,博通经史,并出刊本《九畹集》见示。九畹名绍攽,字继贡,其弟行七名绍锜,字继信,亦能诗,早卒。九畹以古文见知于王侍郎信芳,为之延誉。雍正时,陕西巡抚硕色荐之于朝,以诸生为四川什邡县,调南充,有政声。喜讲古韵及方程、句股,其学以朱子为宗,又参以象山、阳明之说,如涉大海,茫无涯岸。平生以古文自命,熟于史事,且留心国朝典章制度,及国初诸老轶事。然不知体例,动笔即谬。《集》中《顾宁人传》,事既失实,文亦粗率,惟《王侍郎传》及《关中人文传》差有可观,而纰缪之处,亦复不少。如王交河位至卿贰,而谥法乃朝廷之大典,天子不予谥,不敢私谥,故古人惟隐逸不仕之人,始有私谥,如晋之陶渊明、宋之徐仲车是也,然二君一忠于晋,一孝其亲,亦不过谥以“靖节”“节孝”而已,交河一文学侍从之臣,非学贯天人之士,谥以“文”,诚不可也。文中云宁人分古韵十部,公界以六,宁人谓妙契古先,逊不及改其十为六。今《音学五书》具在,并无六部之说。又云“圣祖以《广、集韵》,学者鲜能通,而近世韵书戾于古,命公参定,期年成帙。及竣,圣祖亲制序,赐名‘音韵阐微’”云云。康熙五十五年,大学士李光地等奉敕撰《音韵阐微》,雍正四年告成,盖交河预纂修之职,圣祖特命安溪为总裁,非特命交河也。且“广集韵”不成语,当云“广韵集韵”。又云“己酉上复浙江科举”云云。先是,浙江查嗣庭吕留良狱起,世宗怒两浙士习儇薄,停止科举。未几,特旨复行。今不云“停止”,但云“复浙江科举”,忽突不明,令读者费解。顾公琮为诸生时,不容于后母,非为总河时也。文云“总河顾公琮以继母故,屏居外”,亦欠明晰。《关中人文传》李中孚父死于军,乃云“齐衰,哭于城隍庙”,以父丧为母丧,则不经甚矣。(清钱仪吉辑《碑传集》卷一三九《文学下》,光绪十九年江苏书局刻本,第五三册第一四-一五页)

英吉利国

《明史》之丁机宜,《职方外纪》之谙厄利,《海国闻见录》之英机黎,以舆图核之,即英吉利。盖对音翻译,无一定之字也。其国本在欧罗巴之西,为荷兰属国,后渐富强,与荷兰构兵,遂为敌国。又不知何时占据北亚未利加之地,称加那大英吉利,称欧巴之国为本国。雍正十二年,始来粤贸易。其地产麦,所贸易联属之地,皆称港脚,来舶甚多。(清阮元修,陈昌齐等纂《(道光)广东通志》卷三三○《列传六三》,史部第六七五册第七三三页;清邓淳辑《岭南丛述》卷五七《诸蛮》,第一八页)

端石刻帖

明黄谏谪官广州时,采端石刻泉州二王帖,我乡杨景素为两广总督,得此石,移归邗上,今在部郎江元卿家。(清阮元修,陈昌齐等纂《(道光)广东通志》卷三三一《杂录一》,史部第六七五册第七五六-七五七页)

综上所述,《舟车闻见录》是江藩在行旅途中陆续写成的,写作时间晚至道光二年。书稿初成时有10卷,后有增补,今仅存4卷,共收文164篇,经笔者辑考,在陈昌齐等纂《广东通志》、邓淳辑《岭南丛述》等书中又辑得45篇佚文。《舟车闻见录》的版本有清抄本两种,至1948年才有上海合众图书馆石印本。《舟车闻见录》内容博杂,价值丰富。其内容涉及朝章国故、部族属国、人物传记、庙宇器物、草木鸟兽等,其价值主要表现在反映国政民情、记录草木名物、印证思想行迹、辑存史料文献等方面,可说是一部生动反映清代前中期时政世态、风土名物的著述。

猜你喜欢
阮元道光岭南
岭南荔枝红
汉代岭南考古学特征拾零
一道光
广州市岭南耐火材料有限公司
阮元与焦山的不解之缘
龙猫,你爱的那道光是爱情
阮元信守“一品清廉”
和珅与阮元的眼镜诗
瘦身TIPS,在夏天瘦成一道光
白成一道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