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把握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基本特征

2021-12-03 09:26夏文斌郭东升
北京社会科学 2021年1期
关键词:人口现代化建设

夏文斌 郭东升

(1.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 北京 100029;2. 北京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 北京 100029)

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伟大交汇的重要节点,中国进入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阶段,标志着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早在新中国成立初期,毛泽东同志就提出:“努力改革我国在经济上和科学文化上的落后状况,迅速达到世界上的先进水平。”[1](P2)改革开放以来,邓小平同志从国际国内发展的实际出发提出了“三步走”的发展战略。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发出了向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时代号召,提出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到21世纪中叶把中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可以说,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人一以贯之的奋斗目标,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心愿。中国的现代化是社会主义现代化,既不同于其他社会主义国家,更不可能是西方资本主义现代化的翻版。因此,既要全面吸收人类现代化的成功经验,更要从中国实际出发,把握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基本特征。

一、在人口规模巨大的国家建设现代化

幅员辽阔、民族众多、人口规模巨大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面临的客观实际,也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面临的难题。

(一)人类历史上的伟大壮举

中国的现代化是立足于人口规模巨大的国情,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现代化,是人类发展历史上的伟大壮举。从世界现代化的历史进程来看,当今世界约有30个国家、12亿人口基本实现了现代化,但尚没有看到在一个14亿人的国家建设现代化。近乎世界1/5人口的中国步入现代化新征程,不仅是艰巨的挑战,同时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对人类文明发展的重大贡献。从以往的历史来看,资本主义制度是人类实现现代化的主要制度,[2]但现阶段,中国的现代化将会彻底改写原有现代化的版图,为世界各国现代化建设提供更多元、更多样的借鉴模板和全新选择。新中国成立伊始,具有庞大人口的中国满目疮痍、百废待兴,同时还面临着超级大国的军事威胁,“备战,备荒,为人民”成为当时困境的真实写照;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是否要融入资本逻辑主导的世界市场,是否会“改旗易帜”,是当时触及社会主义本质、关乎国家发展命运的主要问题;步入新时代,“我们从哪里来,现在在哪里,将到哪里去”,[3]是身处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和百年未有之变局中的灵魂拷问。实践证明,当初一穷二白的中国,已成为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全面发展、繁荣昌盛的大国。今天的中国发展基础更加坚实,2019年国内生产总值(GDP)接近百万亿元,按年平均汇率折算达到14.4万亿美元,占全球经济比重的16.7%,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30%,现行标准下近1亿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更是创造了全球最大规模贫困人口脱贫的世界奇迹。从“小康社会”到“美好社会”,[4]全面开启现代化建设的新征程是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重大变革和伟大壮举。

(二)不同于其他现代化模式的历史性超越

中国的现代化是人口规模远超其他“三种模式”现代化涵盖的人口总和,并且发展成果人人共享的现代化。自工业革命以来,人类社会现代化历程大致可归纳为以英国、法国为代表的资本主义现代化,以美国、日本为代表实现跨越式发展的资本主义现代化和以苏联为代表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三种类型。[2]其中“苏联模式”的现代化进程以国家解体而告终,而美欧为代表的西方现代化模式一度成为许多国家建设现代化的蓝本。中国的现代化单就从人口规模巨大这一实际而言,就与西方国家存在明显差异。美国、欧洲、日本的现代化分别是在约3.3亿、7.3亿、1.2亿人的规模上建设的,这些国家的总人口加起来也没有中国的人口多,并且发达国家的经济周期性危机、增长动力疲软、贫富差距扩大、两极分化严重、民族种族歧视问题等给社会发展带来动荡。印度虽然人口仅次于中国约为13亿,但其2019年国内生产总值仅为2.85万亿美元,不及中国的1/5,宗教冲突、种姓矛盾、社会分化问题始终是其现代化难以逾越的鸿沟。中国即将在14亿人的巨大规模上建设现代化国家,积极探索国家实现现代化的路径,这是对西方国家现代化的历史性超越。从发展成果人人共享这一实际出发,中国的现代化是驾驭资本、消灭剥削、以实现共同富裕为价值取向,绝不落下一个人的发展模式,是对资本主义国家在私有化基础上坚持资本逻辑、剥削广大民众的现代化模式的历史性超越。事实证明,资本主义国家以殖民、掠夺资源为主要方式的资本积累和凭借“中心—外围”模式的利益攫取,虽为其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坚实的基础,但造成的资本与劳动对立、少数人占有发展成果的现代化模式势必是不可持续的。雄厚的经济实力或许能为改良派所要求的利益提供部分外溢,但简单的妥协是为榨取更多利益的事实并未改变,资本主义社会的本质矛盾并未改变。相比而言,世界人口第一、经济第二的中国则已步入小康社会,全面开启建设现代化的新征程,虽然在建设的过程中也面临着“三大差距”问题,但中国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有效解决不同利益集团的掣肘难题,能够保障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这是中国现代化不同于其他模式的本质超越。

(三)统筹人口与社会协调发展的重大成就

具有庞大人口规模的中国,之所以能用70年时间走过西方发达国家两百多年的发展历程,并迈向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征程,就在于中国共产党注重总结人口规模与现代化社会发展的辩证关系,高度重视人在改造物质世界的主体作用,不断提高人口素质,优化人口结构,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不断提升中国人民建设现代化的能力。马克思指出:“人口究竟能在多大程度上超出它的限制,这是由限制本身决定的,或者确切些说,是由设定这个限制的那同一个基础决定的。”[5](P607-609)即人口的规模是受制于当时的社会条件,特别是受制于生产方式的。一定的历史时期和空间范围的生产条件所能够确定的人口规模是有限的。如若超过限度就会形成人口过剩,那么要么沦为赤贫,要么外迁或被遣送。[6]由此,有学者认为,基于同一生产水平,减少人口对缓解环境压力、促进经济增长有着重要意义。新中国成立后,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医疗卫生条件大幅度改善,经历了1949-1958年和1962-1975年的两次增长高峰期后,人口规模从1949年的4.5亿迅速增加为1981年的10亿;[7]而这之后,实行了计划生育政策,少生优生,遏制了人口迅速增长的趋势,开启了“人口红利期”。现阶段,“人口红利”逐渐消失,面对人口远期将急剧萎缩,人口少子化、老龄化日益加剧等严重问题,中国的生育政策调整沿着“双独二孩—单独二孩—全面二孩”的步骤谨慎推行,这种根据不同阶段的实际情况,不断总结经验,动态调整人口政策的创举,更是体现出我们渐进式改革、增量式改革的智慧。现代化国家的建设需要更加注重人口规模同国家实力、人口增长与经济增长、规模结构矛盾与人口均衡发展之间的辩证关系。2020年10月29日,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其中明确指出的“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为化解人口问题中的总量危机、结构性危机提出了应对方案。同时,中国现在有1.7亿多接受过高等教育或专业技能训练的人才资源和世界最大的中等收入人群,这为统筹平衡好人口与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也体现出对人口发展内在规律和人口与经济社会发展关系的准确把握。

二、在共同富裕的进程中建设现代化

人人参与、人人共享的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本质要求,是社会主义现代化不同于其他国家现代化的根本标志,也是中国人民的共同期盼和美好愿望,更是符合人类社会发展趋势的重要理念。

(一)蕴含着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创造美好生活的初心

共同富裕蕴含着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创造美好生活的初心。人类从事生产活动的目的就是为了能够通过自己的辛勤劳动得到更好的发展,并且达到一定程度的富裕。在社会主义制度中,由社会生产力的解放带来的富足是以所有人的富裕为目的的,是基于人为主体、为了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而创造的。因此,人人参与和人人共享的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完全不同于将多数人的劳动变为少数人的财富的占有模式的。毛泽东同志认为国家发展的富强是大家共同且人人有份的。[8](P495)邓小平同志进一步指出共同富裕就是社会主义最大的优越性,是社会主义本质的体现。[9](P364)习近平总书记更进一步强调:“要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朝着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方向不断迈进。”[10]从这些论述中不仅可以看出深刻的人民主体、人民至上的思想,也体现出了不断为人民服务、谋幸福的初心。继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中国将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征程,而这一伟大的新实践不仅符合人民的共同期盼和美好愿望,也体现了为人民谋幸福和带领人民创造美好生活的初心的进一步传承和发展。

(二)体现着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旨归

在共同富裕的进程中建设现代化体现着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旨归,是中国现代化建设区别于其他国家现代化建设的基本品质。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不是西方国家“以资本为中心”的现代化,而是“以人民为中心”“为人民谋幸福”奋斗初心的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建、共有、共享以及人的全面发展的现代化。中国共产党执政的人民主体思想贯穿于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各个历史时期。毛泽东同志深厚的人民情怀和挥之不去的“大同”理想使他对“两极分化”保持高度警惕,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更是开创了以人民为中心之先河。[11]三大改造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旧社会人剥削人,人压迫人的问题,是为避免两极分化和实现共同富裕的有效举措,也是坚持人民主体思想的现实体现。邓小平同志把共同富裕上升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把握人民群众物质文化生活需要,将以人民为中心植根于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和实践创新。新时代,习近平同志提出的“精准扶贫”在更大程度上保障了最底层人民的生活条件,从更高层面上实现了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享有的共享发展,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为实现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奠定了坚实基础。

(三)体现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逻辑中

共同富裕体现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逻辑中。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最终目的就是实现共同富裕,而实现共同富裕的必由之路和重要保障就是践行高质量发展理念。新时代,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不再是简单地以追赶发达国家现代化为蓝本的“工业化”“西方化”的经济增长,而是更加注重全社会各领域系统、协调发展的优质增长。现阶段,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表明,一方面人民的需求层次日益提升,不止步于一般的物质满足,而是进一步偏向优质的物质产品以及精神追求。另一方面,发展需要更加注重质量,需要注重平衡。高质量发展推动的发展方式变革、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和动力变革能够高效且优质地化解发展中的矛盾,满足人民的需要,实现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具体来看,中国注重全要素生产率的高质量发展方式以更低的资源能源消耗,获取了更高的收益和回报。在2020年如此艰难的环境下,中国在世界主要经济体中率先实现正增长,不仅为中国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也为世界经济发展提供了动力源。五大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为缓解地区间、区域内的发展差异提供了战略保障;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战略,为统筹区域和城乡协调发展指明了建设方向;完善再分配机制和发挥第三次分配作用等一系列举措,为防止两极分化起到了重要保障;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社会保障体系,为老百姓生活得更舒心提供了强力支撑;[12]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832个贫困县全部摘帽,为保障最底层人民的生活水平,实现共同富裕奠定了坚实基础。

三、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中建设现代化

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抓手,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应有之义,也是实现人全面自由发展的重要保障,更是人类社会现代化建设的基本目标。

(一)唯物史观的基本要求

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构成社会结构的主要元素,正确把握这两者的辩证关系,是我们建设现代化的重要理论基础和解决社会矛盾的实践要义。马克思指出:“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13](P32)即人类通过实践改造自然界并创造出适合自身发展的物质生活资料,而囊括这些物质成果总和的物质文明会决定着人思想、精神生活的发展。对此,邓小平同志指出:“物质是基础,人民的物质生活好起来,文化水平提高了,精神面貌会有大变化。”[14](P89)进一步说明了当满足人类自身需求的物质资料逐渐丰富后,人们的思想水平、精神面貌就会有很大的提升,而决定这一切的基础就是物质。从精神文明对物质文明的反作用来看,人类自身由于改造主、客观世界也会形成一系列精神文明成果,这些成果也会给物质生产造成影响,一定程度上能动地改变物质条件,对物质生活的巩固和发展提供精神牵引和思想动能。[15]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辩证唯物主义也不否认意识对物质的反作用,而且认为这种作用有时是十分巨大的”,“广大党员、干部理想信念坚定、干事创业精气神足,人民群众精神振奋、发愤图强,就可以创造出很多人间奇迹。”[16]与此同时,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二者自身又具有独立性,物质生产和非物质的精神生产可能会存在不平衡、不一致的情况。正如恩格斯指出“经济上落后的国家在哲学上仍然能够演奏第一小提琴”。[17](P612)从中国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发展历程来看,二者依然存在不平衡、非同步发展特征。对于此,我们党根据不同阶段社会矛盾变化,对二者关系进行了准确把握,从十四大提出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都要搞好”,到十五大提出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全面推进”,再到十八大提出的“二者全面发展”、十九大提出的“二者协调发展”,这些论述不仅蕴含了二者因时而变的发展特征,而且为社会全面进步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

(二)破解现代化难题的重要举措

物质文明是精神文明的基础,精神文明又能够为物质文明提供保障,只有二者协调发展才能创造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15]才能不断丰富人的整体需要和全面提升人的生活品质。因此,破解现代化难题需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西方国家发展逻辑的核心是资本,而不是追求劳动者自身的完善,以人为工具追求资本最大化的单向度发展往往会造成人精神世界的荒芜。在物质富裕后,由于没有及时关注可能引发的精神和文化难题,因而出现了历史虚无主义、享乐主义和拜金主义,道德滑坡等一系列文化价值问题,从整体上影响到国家现代化的进程和质量。例如,美国华尔街的行业精英制造的庞氏骗局、安然公司虚假帐与安达信公司销毁审计资料等震惊世界的道德危机事件。美国前总统吉米·卡特在其书《美国道德危机:我们濒危的价值观》中总结出,美国社会存在贫富悬殊、环境污染、“先发制人”的战争等严重的道德弊病。[18]近年来,在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中,也存在一些信仰缺失、道德缺失问题,对此我们需要勇于直接面对并高度重视。但从总体上来说,中国的现代化能够从历史和全局的高度,深刻把握这两者相协调的重要性和内在要求,不断推进公民道德建设,实施文明创建工程,保证了中国的现代化既有物质生产力、综合国力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也有全国人民共同理想信念的巩固,文化软实力的不断提升。

(三)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中建设现代化,需要不断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提升文化软实力。文化是人民的精神家园,能够体现出一个民族的精神面貌和社会文明程度。“软实力”的概念是由哈佛大学教授约瑟夫·奈提出的,[19](P187)以文化和价值观为核心的文化软实力,因能够靠自身的吸引而不是强迫这种内在的自觉受到世界各国的关注和重视。美国将文化软实力提升到与政治、经济、军事等硬实力相同的战略高度。习近平总书记对此也高度重视,提出:“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讲好中国故事,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要任务。”[20]可以看出,文化软实力已然成为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内容,对于增强民族凝聚力、向心力和创造力具有重要意义。现代化本身就包含人类对现代社会生活的深刻思考,是人的实践的理性觉醒,构成了人类文化的一部分,同时,实现现代化也不能脱离自身优秀传统文化和精神根基的传承。因此,提高文化软实力,建设现代化国家,我们需要在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前提下,一是对率先取得现代化成就的国家文化进行批判和借鉴;二是对本国优秀传统文化进行继承和发扬;三是基于现阶段的发展实际,创造更富活力的现代文化。

四、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中建设现代化

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必然要求,是社会主义发展的生态诉求,也是建成现代化国家的题中之义,更是新时代把握人与自然关系的根本要义。

(一)超越西方国家现代化的重要标志

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中建设现代化,是不同于资本主义对“自然资源的掠夺性占有(使用)和生态环境空间的剥夺性使用(占有)的,不应像西方国家那样是资源耗费型和生态环境污染型的”,[21]而应该是正确把握人与自然关系规律,致力于永续发展的系统性工程。坚持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中建设现代化,是完全不同于西方生态霸凌主义的新模式,也是超越西方国家现代化的重要标志。随着人类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类在漫长的实践劳动中,逐渐把握了自然界的发展规律,同时也逐渐向按照自身目的和需求改造自然进行转变。应当看到,一些国家现代化成就是建立在牺牲生态文明之上获取的,这样的现代化不仅不可持续,而且带来世界现代化的不公平,影响到其他国家的现代化发展。在工业革命后,人类社会生产力大幅度提升加速了人向自然索取的进程,只注重经济增长和物质需要的发展方式,忽视和破坏了生态环境的平衡。西方现代化模式中的自然观蕴含着反自然的霸凌样貌,[22]从笛卡尔将自然看作机器,以便用数学公式和机械术语对自然随意控制,到康德的“人为自然界立法”,均体现了人与自然关系的紧张和错位。凭借科学技术之力统治自然、征服自然、控制自然,不加以节制的开采和无限制的榨取、掠夺自然资源来扩张资本,造成了臭氧层空洞、温室效应、环境污染、资源枯竭等生态问题。中国在前期经济建设的过程中,需要尽快地追赶发达国家实现快速发展,不得不采取粗放型的增长模式,造成了以资源枯竭、环境污染和生态失衡为主的一系列生态问题。对于此,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坚决摒弃‘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坚决摒弃损害甚至破坏生态环境的增长模式” ,[23]“必须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实际上,这要求我们一方面积极主动吸收欧美工业化国家在环境问题上的经验和教训,另一方面摒弃牺牲环境换取增长的旧有模式,采用保护环境集约增长的新模式。

(二)人与自然关系的高度概括

20世纪,西方国家在传统工业化的进程中由于不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付出了十分沉重的生态环境代价。一些国家和地区在大力发展生产的过程中,向自然界排放了大量的污染物导致空气、水、土壤都受到了污染,最终到了积重难返的地步,发生了著名的“世界八大公害事件”,对生态环境和公众生活造成巨大影响。蕾切尔·卡逊在《寂静的春天》一书中也揭示了滥用杀虫剂造成水、土壤的污染,动植物的灭绝,以致化学制剂中的毒素在人体中积累致癌的事实,[24]来唤醒人们对于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视。可以说,这是资本主义社会片面推崇启蒙运动中“人的主体地位”,为了私人利益将自然置于人类统治之下,不重视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结果。而这种主奴结构则是人与自然关系的异化,也引发人们对西方模式的质疑和诟病。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认为,人与自然的同一性,内在地包含了人与自然的关系和人与人的社会关系的互相制约,即人与自然的关系制约着人与人的社会关系,人与人的社会关系又制约着人与自然的关系。[25](P214)这也就是说,人是自然的一部分,人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也在不断地促进自身的发展,自然环境为人类社会发展提供了基础。相应的,人类社会生产方式的变革又会影响人与自然的关系,若对自然环境的索取超出了生态环境自我恢复能力的限度,那么人与自然的关系就显得愈发紧张。因此,必须要坚持在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中建设现代化,从根本上践行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的发展理念,遵循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客观规律。

五、在和平与发展的道路上建设现代化

和平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是中国发展战略的根本遵循,也是人类现代化的重要经验和宝贵财富,更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题中之意。

(一)时代方位的科学研判

在和平与发展的道路上建设现代化是对时代方位的科学研判。早在20世纪70年代,邓小平同志就以敏锐的洞察力总结出“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现阶段,新兴国家群体性崛起和西方世界整体下滑以及世界权势的加速东移造就了“东升西降”的格局,多极化趋势明显,多极化进程加快,[26]国际体系向多极化动态转型的过程仍在持续,世界各国也依旧在和平与发展的主旋律中不断前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蕴含在人类历史的发展进程中,虽然目前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种社会制度处于并跑的阶段,但是和平与发展的主题并没有根本改变。

(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题中之意

在和平与发展的道路上建设现代化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题中之意。随着市场经济和科学技术的进一步发展,人类的交往交流向纵深不断延展。如何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促进人类社会的和平与发展,是世界秩序均势平衡发展中的重要议题。说到底,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就是人的全面发展,在和平与发展道路上建设现代化就是保障、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立足于全人类共同利益和长远发展的,更蕴含着深刻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可以看到,针对中国发展所取得的成就,西方发达国家不断推出“中国威胁论”“强国战略”等错误言论,生怕中国走同他们自身一样的“国强必霸”之路。这一方面从侧面印证了中国之成就举世瞩目,另一方面也体现出西方发达国家已经开始对中国行打压之实。面对这些误解或偏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繁荣昌盛是趋势所在,但国强必霸不是历史定律”“中国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27]这是中华民族从千百年的历史文化、当今世界的客观现实和未来发展的潮流趋势中做出的战略选择,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题中之意。

猜你喜欢
人口现代化建设
《世界人口日》
人口转型为何在加速 精读
谱写“强富美高”新江苏的现代化新篇章
基本实现现代化需要补足哪些短板?
发达国家审计发展及其对中国审计治理现代化的启示
党的政治建设怎么抓
人口最少的国家
1723 万人,我国人口数据下滑引关注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