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实施生命教育的策略

2021-12-03 06:32福建省惠安第一中学赵丽滨
亚太教育 2021年17期
关键词:法治道德生命

福建省惠安第一中学 赵丽滨

一、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实施生命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教师生命教育素养有待提高

生命教育的基本目标在于帮助学生树立对生命的正确看法,让学生能够以积极健康的心态面对学习和生活。初中道德与法治本身在生命教育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道德与法治知识与生命教育之间存在天然的联系。目前许多教师受到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在开展道德与法治教学工作时,具有较强的功利心,通常只关注知识技能方面的教育,对生命教育的重视明显不足。许多教师并没有意识到生命教育的重要性,生命教育素养方面有待提高;部分教师生命教育观念停留在表层,没有深入探索生命的价值;再加上教师自身专业知识方面较为匮乏,无法完全胜任生命教育的工作。从师资队伍结构的角度来看,经验丰富的教师教育理念往往更新较慢,对生命教育的重视不够,年轻教师则缺乏生命教育方面的经验,这导致道德与法治教师队伍在生命教育方面的表现欠佳。

(二)生命教育内容缺乏完整性

生命教育内涵十分丰富,在新课程改革不断深入的背景下,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生命教育涉及学生成长的方方面面,培养学生良好道德品质,增强学生法律知识储备,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这些都是生命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目前许多教师自身对生命教育的研究不够深入,在开展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生命教育活动时,缺乏针对性,没有将具体完善的生命教育内容呈现在学生面前,这就导致学生的成长容易存在一定的偏向性。实际上初中道德与法治教材中包含丰富的生命教育资源,无论是自然生命教育还是社会生命教育,各种类型的生命教育材料层出不穷,但是教师并没有合理地利用这些材料,没有将道德与法治理论知识转化为指导学生具体行为的资源。

(三)生命教育方式缺乏新颖性

在开展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生命教育活动时,许多教师采用的方式过于死板单一,通常只是以知识灌输的形式为学生分析生命教育的相关内容,很少与学生进行互动和交流,这就导致学生在道德与法治课程中的积极性明显不足。在教师死板的教学方式影响下,学生无法真正理解生命教育的本质内涵,在学习过程中以敷衍了事的心态对待教师的教育活动。实际上,新课程标准明确强调了学生在道德与法治课程中的主体地位,教师单一的授课方式导致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知识,无法凭借自身的兴趣爱好以及基础知识储备探索知识。长此以往,不仅影响到生命教育的质量,同时也极大地限制了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让道德与法治的教学工作流于形式。

二、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实施生命教育的有效策略

(一)提高教师生命教育素养

教师是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同时也是实施生命教育的主要责任人,教师的生命教育素养高低直接影响到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生命教育整体质量的好坏。为此,学校应当建立完善的教育培训机制,对教师生命教育能力进行专门的培训与指导,确保教师能够具备开展生命教育的能力。学校应当建立完善的教研机制,鼓励德育教师在教研活动中开展生命教育方面的研讨,充分发挥校内的师资力量,不断提高整体教学水平。此外,学校还应为教师提供外出学习的平台,积极组织教师参与各层次的培训活动,让教师能够外出学习,并且将先进的生命教育理念带回学校。同时,学校还可以邀请专家学者到校指导工作,针对生命教育的相关内容开展专门的讲座活动,并且由教师主动向专家提问,制定适合校情的生命教育方案。

(二)拓展和完善生命教育内容

完善的生命教育内容是帮助学生构建知识体系的重要前提和保障,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实施生命教育,教师必须对生命教育的内容进行合理拓展和延伸,确保学生各方面意识能够得到有效培养,真正理解生命教育的本质内涵。面对传统教学模式下生命教育内容相对单一的问题,教师应当基于教材拓展自然生命教育内容,并且积极引入生命价值观教育活动。

1.融入自然生命教育内容

爱护自然生命是生命教育的重要内容。部编版道德与法治教材中主要内容为精神生命教育,在自然生命教育方面的资源相对有限。面对这样的情况,教师应当适当地拓展自然生命教育的内容,让学生能够具备较强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以部编版初中道德与法治“守护生命”一课为例,教师一方面要对教材中涉及的身体保护相关知识进行分析和讲解,让学生意识到现实生活中可能存在的安全问题;另一方面也要重视学生自我保护技能的培养,比如讲解地震、火灾等安全事故的应对措施,并且通过生动具体的案例增强学生的自我保护能力。

2.强化生命价值观教育引导

培养学生正确的生命价值观,是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生命教育的重要要求。生命成长过程不仅以物质的形式存在,同时也体现在精神气质方面,活出价值和意义尤为重要。初中生正处于身心发育的关键时期,学生容易在成长过程中感到迷茫,不明白为何要学习,也没有思考过人生的价值。面对这样的情况,教师应当充分重视生命价值观方面的教育引导,让学生能够正确地认知自我,并且意识到自身的独特性,能够树立正确的生命价值观。这就要求教师能够将道德与法治知识与生命教育相融合。以部编版初中道德与法治“建设美好祖国”一课为例,教师可以从实现个人价值的角度着手,让学生意识到活着不仅是为了学习,同时也要为社会和国家做出贡献。

(三)基于学情创新生命教育方法

1.运用情境教学法增强学习体验

初中阶段,学生正处于思维能力高速发展的时期,在开展生命教育的过程中,教师应当通过创设情境的方式增强学生的学习体验,让学生能够在身临其境的学习环境下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生命教育的知识。在创设教学情境之前,教师首先需要对生命教育的知识内容进行深入分析,并且借助互联网搜集与之相关的教育材料,通过图片和视频的辅助作用,让学生获得更加真实的学习体验,并且建立起现实生活与生命教育之间的内在联系。以部编版初中道德与法治“做守法的公民”这一知识点为例,在组织教学活动时,教师可以向学生展示现实生活中当人们自身权益受到侵害时用法律维护权益的案例,比如“315晚会”曝光的各种社会新闻以及不良商家对客户的欺诈。在展示具体案例的过程中,学生能够联系生活经验,更好地理解法律对社会公民的保护作用,并且培养起学生利用法律保护生命财产安全的意识。在充满趣味的教学情境中,学生能够建立起道德与法治知识与生命教育之间的联系,同时增强自我保护能力。

2.运用小组合作教学法活跃课堂气氛

小组合作探究能够极大地提高道德与法治教学的效率。在开展道德与法治教学活动时,教师必须充分重视小组合作学习的价值,对学生学习行为进行引导,以小组为单位,引导学生对生命教育的内容进行深入的探究与讨论。教师首先需要针对学生道德与法治学习基础合理的划分小组,一方面关注学生的学习能力,另一方面也要在小组划分中体现学生的性格特点,确保小组成员之间能够相互协作,共同解决问题。在科学分组的基础上,教师还应布置明确的合作探究任务,让学生能够带着明确的目标投入生命教育的相关学习中,并且在良好的小组合作氛围中共同解决问题。以部编版初中道德与法治“绽放生命之花”一课为例,在开展课堂教学活动之前,教师首先需要要求学生围绕“活着是为了什么”这一主题进行探讨,让学生能够凭借自身的理解以及他人的经验更好地认识这一问题。经过一番紧张激烈的讨论,学生能够对生命的意义产生更加深刻的认知,并且带着强烈的好奇心,认真听教师讲解这一问题。在良好的小组合作学习氛围影响下,学生能够更加高效地投入课堂学习中,深入感受和理解生命的意义。

综上所述,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实施生命教育,是提高道德与法治教学质量的重要保障,同时也是培养学生正确生命价值观的必然要求,教师应当不断丰富生命教育内容,积极创新生命教育方法,凭借高质量的生命教育活动,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

猜你喜欢
法治道德生命
送法进企“典”亮法治之路
头上的星空与心中的道德律
跟踪导练(五)(2)
道德是否必需?——《海狼》对道德虚无主义的思考
反家庭暴力必须厉行法治
以德促法 以法治国
这是用生命在玩自拍啊
可遇不可求的“生命三角”
治理下的法治与法治下的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