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张 洁
游戏不仅是幼儿度过休闲时光的方式,也是幼儿进行知识获取的方式。在当前幼儿一日活动中,教师能够通过做好游戏准备、设定自选游戏、强化游戏目的等方式,增强课程游戏化在幼儿园一日活动中的开展效果,助力幼儿的全面成长。
良好的准备是顺利实施活动的基础。如果教师在开展活动前没有对活动中的细节和实施流程进行精准化的设计,那么当活动中遇到特殊情况时,教师就无法及时地做出应对措施。所以,为了更好地发挥课程游戏化的价值,教师在实际开展游戏课程前,应当对活动流程、活动规则以及活动中需要使用的材料和场地进行充分准备,以便幼儿能够在教师的指导下,更有序地参与到课程游戏之中,避免在游戏中发生危险。
例如,在组织幼儿开展沙水游戏前,教师可以先对沙水游戏活动的实施流程进行整理,保障幼儿能够有条不紊地开展游戏活动。
教师要向幼儿讲解在游戏活动中的注意事项,诸如不应将沙土直接抛向其他同伴、不能随意将水洒向其他同伴等,使幼儿在头脑中形成一定的安全意识。
在幼儿参与沙水游戏活动前,教师还应当对游玩场地进行安全检查,查看在沙土中是否存在安全隐患等,并检查事先准备的游戏材料,避免幼儿在玩沙、玩水时被尖锐的物品刺伤。
教师在开展游戏活动前做好充足的准备,能够指导幼儿有序、安全地参与到游戏之中,从而在玩乐中实现综合能力的提升。
在以往的幼儿集体活动中,教师都是直接为幼儿提供活动内容,让幼儿被动地参与到游戏之中,幼儿的自主选择权被消解,其个性也得不到体现。
因此,为了让一日活动中的游戏更显自主性,教师要结合幼儿的成长需要,为幼儿设定不同的游戏,让幼儿真正自主地进行游戏活动的选择,以便激发幼儿的参与积极性。
在对幼儿进行体能训练的过程中,教师可以结合幼儿的体能发展需要,为幼儿设计“老鹰抓小鸡”“一二三不许动”“切西瓜”等多个游戏活动,给予幼儿自主选择的权利。在游戏活动前,教师先将游戏规则讲解给幼儿,并为幼儿进行简单示范,让幼儿了解每一个游戏的具体玩法。随后,幼儿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游戏活动形式,逐步在参与游戏的过程中实现体能的有效提升。
教师为幼儿提供自主选择的游戏活动,能够让幼儿应有自由选择的权利,从而增强幼儿参与游戏活动的动力。
在课程游戏化设计中,教师应当明白游戏存在的价值是为教育活动所服务的。如果只为了营造轻松愉悦的氛围,那么游戏就失去意义,无法真正体现素质教育的要求。
所以,教师也应当明确游戏活动的目的,在明确的目标下完善游戏活动中的细节,帮助幼儿实现能力和智力的有效发展。
例如,在开展“废物利用”美工区活动中,教师先明确本次游戏活动设计的意义,让幼儿懂得利用生活中的废旧材料进行美术工艺品的制作,促进幼儿思维和创造力的发展。
教师可以为幼儿创建“我们比一比”的游戏活动,让幼儿以参与竞赛的方式,自主进行废弃材料的设计和制作,并将制成的工艺品进行展览,从中获得成就感和满足感。这样,幼儿不仅因为参与游戏而产生对废弃材料操作的动力,也会创造出更多新颖的美术工艺品。
在开展课程游戏活动前,教师只有明确游戏活动的教育目的,才能有效彰显游戏活动的教育意义,让幼儿在参与游戏的过程中不断成长和进步。
总之,在幼儿一日活动中进行课程游戏化设计,能够让幼儿拥有趣味性的活动体验,增强幼儿参与游戏活动的积极性,在游戏中逐步积累知识,实现自身体能和智力的有效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