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一超 李佳耀|东华大学 党委宣传部,上海 201620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营造劳动光荣的社会风尚和精益求精的敬业风气。”[1]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劳模精神的价值内涵随着历史和实践的发展不断丰富和升华。习近平总书记在2015年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暨表彰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大会上强调:“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让劳动最光荣、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蔚然成风。”[2]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劳模精神的重要论述,为高校开展劳动教育、大力弘扬劳模精神指明了正确方向,给出了科学指导。
高校作为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沿阵地,理应走在弘扬劳模精神的前列。同时,必须清醒地意识到,高校弘扬劳模精神面临着劳动教育体系不完善、大学生劳动意识薄弱、部分大学生劳动价值取向存在偏差等问题。劳模精神是高校开展劳动教育的重要文化载体。“劳动教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重要内容,直接决定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劳动精神面貌、劳动价值取向和劳动技能水平。”[3]在当前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的教育体系下,探索劳模精神融入校园文化建设的实践路径,有利于引领师生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全面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养,在校园营造崇尚劳动、尊重劳动的文化氛围。
劳模精神是一种文化精神,在高校弘扬和践行劳模精神,有助于师生坚定文化自信。在新时代“五育”并举的大背景下,高校开展劳动教育,厘清弘扬劳模精神的逻辑,对劳模精神进行理论溯源和理解其科学内涵,找准劳模精神与校园文化的契合点和融入校园文化的切入点,对于劳模精神融入校园文化建设具有重大的实践价值和指导意义。
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指出:“通过实践创造对象世界,改造无机界,人证明自己是有意识的类存在物。”[4]马克思在此处提及的“实践”正是劳动实践。劳动实践中涌现出来的杰出代表被称为劳动模范,他们身上所折射出来的劳模精神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丰富的价值内涵,反映出主流文化在各个时代的价值导向。
“陕甘宁边区的劳模运动、在劳模运动中孕育形成的伟大劳模精神,是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必要条件之一,也成为新时期劳动精神、工匠精神的源头活水。”[5]劳模精神是中国共产党在长期革命、建设、改革、奋斗的实践发展中逐渐积累起来的宝贵精神财富。在我国社会发展的各个历史阶段,劳模精神都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劳模精神作为劳动模范的思想内核、行动指南和精神灯塔,成为推动时代前进的强大精神动力”[6]。劳模精神是发展的、创新的存在,新时代赋予了劳模精神新的时代使命和价值内涵。2005年的全国劳模表彰大会首次用“爱岗敬业、争创一流,艰苦奋斗、勇于创新,淡泊名利、甘于奉献”这 24 个字来阐释劳模精神,劳模精神的内涵至此形成完整表述并被固化下来。从初期强调“艰苦奋斗、勇于奉献”的“老黄牛”精神,到新时代融入创新精神和工匠精神,劳模精神始终与时俱进,体现出劳动价值的时代导向。
立足于新的历史方位,党对教育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开展劳动教育是贯彻落实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必然要求。2018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明确提出将劳动教育纳入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总体要求。2020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全面部署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2020年7月,教育部印发《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提出加快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并就劳动教育是什么、教什么、怎么教等问题进行细化。
受教育功利化的直接影响,劳动教育在高校面临边缘化乃至缺位的现实困境。作为劳动教育的重要内容,弘扬劳模精神对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涵养深厚的劳动情怀具有重要的教育意义。劳模精神是高校开展劳动教育最鲜活、最生动的教材,为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社会责任感、实践能力、职业道德素养提供了精神文本。各行各业的劳模身上折射出行业不分贵贱的就业观、劳动观。争创一流、勇于创新的奋斗精神有利于引导学生树立拼搏上进的创新意识,艰苦奋斗、淡泊名利和甘于奉献的价值导向有利于培养学生高尚的职业素养。大学是青年学生迈入社会前的冲刺阶段,劳模精神的文化熏陶将有利于帮助大学生找准职业定位,提高劳动技能,提升职业道德,为其在未来岗位上实现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奠定良好的基础,激励青年学生为实现伟大复兴中国梦而奋斗。
劳模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爱国情怀、文化传承、教育导向、道德涵养等方面均具有高度的契合性。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劳模精神是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必不可少的精神资源。它对于职业定位、工作理念、价值追求等方面的明确要求,极大地丰富了高校校园文化的精神内涵,有利于凝聚、团结和带动高校广大教职工朝着所认同的职业价值目标和理想信念追求而努力,更好地发挥出校园文化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作用。
网络的迅猛发展拓宽了信息传播渠道,在多渠道多元价值观的不断冲击下,因受攀比之风、享乐主义、拜金主义、利己主义等影响而产生不良行为的事例在大学生群体中并不少见,大学生抵御消极文化的能力有待增强。在此背景下,加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在校园进一步弘扬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流文化,以文化人,潜移默化地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显得尤为重要。劳模精神指向的是劳动模范身上所体现的优秀品质,相比于校训、校风、学风等较为抽象的价值观教育,劳模精神可知、可感、可学。在高校弘扬劳模精神,可以充分挖掘身边的劳模资源,从校园里默默付出的宿管阿姨,到实验室里为国家发展研发重大项目进行攻关的教授等,这些人身上所承载的劳模精神将作为校园文化的宝贵财富,潜移默化地滋养师生。
在高校推进“双一流”建设的进程中,师资队伍的建设是重点。“一流教师作为社会主义教育事业领域中的劳动模范,是伟大劳模精神的诠释者和实践者”[7]。抓好师德师风建设是培育一流师资队伍的必然要求,劳模精神所倡导的“爱岗敬业、争创一流,艰苦奋斗、勇于创新,淡泊名利、甘于奉献”与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好老师的价值导向和精神内涵是高度契合的。“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对学生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行为规范等都有重要影响。劳模精神为广大教师教书育人提供了明晰的“方法论”,激励教师把爱岗敬业的岗位定位与为国育贤的育人意识结合起来,激发教师把创新奋斗的拼搏精神与岗位能力提升结合起来,引领教师把甘于奉献的师德风范与价值追求结合起来,努力成为学生的“解惑者”“引领者”。
新时代的劳模精神融入了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等新的内涵,用劳模精神引领高校校园文化风尚,在教师群体中加强劳模文化宣传,树立教师群体劳模典型,讲好校园劳模故事,有利于广大教师树立远大理想、弘扬敬业奉献精神、充分调动积极性和创造性、提高劳动育人意识,在教学、科研和管理等岗位上践行育人使命,争做“四有”好老师。
当前多元社会思潮纷繁复杂,高校弘扬劳模精神面临不少现实问题,亟待解决。劳模精神融入校园文化建设的体制机制问题、大学生对于劳模精神的价值认同问题、劳模精神融入校园文化的教育途径问题等成为新时代高校开展劳动教育、弘扬劳模精神的强大阻力。
国务院、教育部相继发布了加强新时代劳动教育的纲领性文件,为高校开展劳动教育提供了有力的政策支撑。顶层的制度设计要发挥实效,必然要在具体执行中建立相应的保障机制和布置合理的实施方案。
当前劳模精神融入校园文化建设存在广度和深度不够的问题,源头上在于缺乏保障两者有机融合的长效机制。“在我国长期的教育实践中对劳动教育的内涵理解显出片面化和机械化的特点。其主要表现为,要么将劳动作为惩戒或体罚的手段,要么单纯地将劳动教育理解为教授新的劳动生产技术。”[8]当前,高校劳动教育认知片面化现象普遍存在,“唯分数论”的教育异化评价依旧存在。在这样的文化氛围中,由于缺乏统筹性的顶层规划、科学的实施路径和多元的评价机制,导致弘扬劳模精神仅仅停留在政策宣传、认知教育的层面,劳模精神融入校园文化难以有效开展和深入推进。
新时代大学生劳动教育中存在轻视劳动、漠视劳动的现象,劳模精神的独特育人价值在一定程度上被忽视。一项关于“当代大学生劳模精神认知状况分析与培育路径”的调查表明,部分大学生在劳模精神的倾向性上存在将“公众偶像”等同于“劳模形象”,将“埋头苦干”等同于“劳模精神”,将“地位身份”等同于“职业贡献”,将“劳模精神认知”等同于“实际习得”的问题[9]。对劳模精神的片面认知,将严重误导青年学生在大学学习、未来求职工作等方面的直观观念,并给他们的职业选择带来不良影响。
高校是一个相对开放和自由的文化空间,大学生在校园文化环境中感知、阐释劳模精神内涵是一个自发的文化行为,但大部分大学生既缺乏学习劳模精神内涵的内生动力,也缺乏向劳动模范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思想上对劳模精神育人价值的认识不足,导致了大学生对于劳模精神的价值认同出现偏差。这就要求高校负责文化建设的相关部门在这个文化空间中强化氛围熏陶、理论阐释和实践指导,将片面化、简单化的劳模形象认知具象化,将枯燥乏味、艰涩难懂的劳模精神理论转化为具有趣味性的文化产品,让学生在文化活动中体验劳动的意义、理解劳模精神的内涵。
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精神产物,劳模精神代表了社会主义文化的主流价值取向。面对多元化的价值观,在当前的大学校园,要培养劳动情怀、弘扬劳模精神,必须通过合适的文化载体和教育途径。然而,当前高校弘扬劳模精神的形式单一、宣传手段落后,大学生对于劳模精神的认知获取方式大多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灌输式的理论说教为主,枯燥单一的获取途径直接影响了劳模精神融入校园文化的教育效能。
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当前大学生接受教育的方式和获取信息的手段发生了巨大变化,以“00后”大学生为代表的“网络原住民”早已习惯于从微信、微博、抖音等新媒体平台获取信息。然而,当前高校宣传劳模精神的方式仍以广播、校报、校园电视台、校园网等为主,还停留在传统媒体阶段。一方面,部分教育工作者没有充分认识到创新宣传的重要性,对于新媒体的宣传手段经验不足,在劳模精神融入校园文化的宣传媒介、传播方式上缺乏创新,导致校园师生对劳模形象的认知存在符号化、刻板化等问题。另一方面,多元化、碎片化的网络传播方式也在某种程度上削弱了劳模精神等主流价值观的凝聚力和影响力,劳模精神的文化育人功能被逐渐消解或淡化。
校园文化是以校园为空间,以学生、教职工为主体的一种群体文化,通过在长期教育实践中积淀而形成共识。校园文化中制度文化、精神文化、物质文化和行为文化有机融合,相辅相成。将劳模精神融入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是一项潜移默化的铸魂育人工程,要把握好校园文化四个方面的功能定位和需求差异,探究劳模精神有机融入校园文化建设的有效实践路径。
制度文化是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保障,是精神文化、行为文化和物质文化运行的基础。因此,劳模精神要融入校园文化建设必然要制度先行、建章立制,把弘扬劳模精神纳入高校校园文化长期规划及建设行动纲要。国务院和教育部相继出台了关于加强劳动教育的相关文件,提出把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高校是新时代劳动教育的实施主体,是弘扬劳模精神的文化主阵地,应该严格贯彻落实国家相关规定,把握育人导向,创新体制机制。
1. 优化顶层设计
正确认识开展劳动教育和弘扬劳模精神的重要意义,着眼于构建劳模精神融入校园文化的长效机制,结合各高校实际情况制定相关发展规划或行动计划,明确指导思想、战略目标、工作内容、具体任务、工作机制、责任分工等方面的问题,严格遵循政治性、科学性、发展性的原则,把握劳模精神和文化育人的着力点,对高校开展劳动教育系统规划,形成劳动教育总体实施方案。当前,正值各大高校“十四五”开局之年,弘扬劳模精神作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可纳入学校规划,在未来五年内有计划地推进该项工作。
2. 建立协同育人机制
劳模精神融入校园文化在具体实施中要协同推进,形成“统一领导、齐抓共管、各司其职、开放合作、共同参与”的工作格局。在学校各部门、学院等二级单位党组织文化建设的具体要求中要明确弘扬劳模精神的目标任务,压实责任、推进工作,在学院部门年终绩效考核和校内文明单位、文明岗位评选等重要环节中体现弘扬劳模精神的硬指标,充分调动职能部门和学院参与劳模精神融入文化建设的积极性。要立足本校,辐射校外,以开放共融的原则整合学校、家庭、社会等劳模精神教育资源,邀请劳模代表进校园宣讲新时代劳模精神,搭建校外劳模精神育人实践基地,将劳模精神融入学生学习、生活、实践的方方面面,形成共同育人的合力。
3. 健全多元评价激励机制
对劳模精神融入校园文化建设的成效评价要立足于劳动教育主体。针对教师群体,在干部选聘提拔、教师师德师风考评和职称晋升等重要环节中,对于荣获各级各类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等荣誉称号的教师应予以政策倾斜;针对大学生群体,评价重点要放在学生价值认同和劳动实践的成效上,在评奖评优、党员发展以及推免保研等方面可将其作为重要参考依据。
校园精神文化,顾名思义,是师生共同的精神生活所承载的文化,是师生的情感共鸣以及共有的价值认同。校园精神文化凝结了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内涵及精神实质。在校园文化建设视野下弘扬劳模精神,要紧紧围绕“立德树人”这一高校根本任务,充分发掘劳模精神的育人价值,同时要遵循文化育人的规律和采用有效的传播方式,引导及促进劳模精神的价值观内化为高校师生的价值认同和精神追求。
1. 开展劳模文化理论研究,挖掘劳模精神的文化育人价值
劳模精神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和社会主义文化属性,它随着历史和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升华。对于高校而言,弘扬劳模精神,应充分发挥高校智库作用,立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高度,系统研究劳模精神的理论依据、科学内涵、时代特征和实践价值,继承和丰富马克思主义的劳动观,促进劳模文化的繁荣发展。
高校开展劳模文化研究要始终坚持实践和问题导向,深挖劳模精神的文化育人价值。作为当前高校“五育”并举人才培养体系中的薄弱环节,劳动教育在推进过程中面临不少现实难题。劳模精神是高校开展劳动教育最鲜活和生动的素材。在开展劳模精神理论研究时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回应劳动教育过程中出现的现实问题,探析科学的实践路径。研究内容上,可针对论劳模精神的科学性及其当代价值、大学生对于劳模精神的价值认同、劳模精神的育人资源开发、劳模精神如何融入校园文化建设等具有重大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的研究方向展开。具体实施上,高校应该积极整合科研处、党委宣传部、工会等相关部处的研究资源,联合马克思主义学院、人文学院、社会科学学院等学院的专业师资力量,从深层次、多学科的视角开展劳模精神和劳模文化的理论研究,充分挖掘劳模精神的育人价值和教育效能。可根据各校的学科特色组建学科交叉研究团队,打造劳模精神文化研究与决策咨询智库,开展劳模口述史料研究,开发劳模精神校本文化教材,推出一批劳模精神研究成果,为繁荣校园文化、引领劳动风尚、推进“劳模精神进校园”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2. 开展劳模精神榜样教育,强化示范引领作用
劳模精神其最终的辐射对象是人,老师和学生是劳模精神在校园主要辐射和影响的两大群体。著名心理学家班杜拉指出:“大部分的人类行动是通过对榜样的观察而习得的,即一个人通过观察他人知道了新的行动应该怎样做。”[10]因此,弘扬劳模精神最直接的方式就是推进劳模榜样教育,让可亲、可感的身边榜样身体力行地讲述劳模精神,让有血有肉的劳模故事走进师生内心、影响师生言行。高校要搭建与劳模长期互动合作的机制,聘请劳模担任企业导师、德育导师、兼职辅导员等,组建劳模校友库、劳模精神讲师团,定期性开展劳模文化讲堂、劳模事迹分享会、劳模导师面对面等活动。在这些活动中,知名劳模走进校园、走近师生,让师生近距离了解他们在各自岗位上所作出的贡献、分享他们的感悟和丰富的人生经验,为师生答疑解惑,对师生进行启迪引导。如东华大学曾邀请1953年纺织工业部首届全国劳动模范、东华大学校友黄宝妹上主题党课,将黄宝妹在纺织行业敬业奉献一生的事迹作为宝贵的生动教材,将其小我融入大我、为党奉献、为国奉献的核心价值追求作为宝贵的精神财富和深厚的文化资源,激励广大师生更好地履行党员的责任和义务,肩负起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职责和使命。
校园行为文化是校园文化最生动鲜活的体现,包含组织管理、教学科研、课外实践、后勤服务等方面,积极的校园行为文化具有激励和引导师生的作用。“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本身就是一种实践哲学,其最大的意义存在于实践之中。”[11]随着时代的发展,对于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加。作为人才培养的阵地,高校要在课堂教学、课外实践中加强劳模精神的教育熏陶,源源不断地为社会发展和国家建设输送新时代的优秀人才。
1. 结合学科专业特色开发劳模文化育人课程
在现有的劳动教育课程体系中安排一定学时的劳模文化教育专题,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贯穿劳动教育和劳模精神相关内容。在内容设置上,应将身边鲜活的劳模奋斗故事整理成教学案例,用于引导广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和劳动观,培养其奋斗精神和创新理念。同时要调动教师积极性,把三尺讲台作为劳模精神践行的主阵地。通过举办教学讲课竞赛、教学实践评比、我心目中的好老师评选等方式激励教师提升教学能力、不断开拓创新,以敬业精神提升教学能力,以创新精神激励学生发展,以奉献精神影响学生。
2. 拓展劳模精神外延
与企业、科研机构、产业园区、社区等联动,建立劳模文化育人基地,打造集志愿服务、社会实践、产教融合实习、创业实训等于一体的实践平台。定期组织开展特色志愿服务项目、生涯规划大赛、创新创业周、企业实训月等项目,让大学生走出校门,走向田野、工厂、社区等,用脚步去丈量国情,在劳动实践中体悟劳模精神。把大学生教学实践、社会实习、劳模精神教育融为一体,让大学生通过实践把对劳模精神的抽象认知转化为在专业技能、职业素养等方面的具体感知,激发大学生用劳动创造价值、用劳动服务社会的热情。
校园物质文化是校园文化的物质载体,它的具体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如文化硬件设施,人文景观,以及校园文化活动、文化品牌、文化阵地等。
1. 打造有内涵、有特色的劳模文化品牌
校园文化活动是弘扬劳模精神的有效载体,高校要将劳模精神融入到特色校园文化活动中去,推出年度劳模文化活动菜单,平均每月开展一次劳模主题文化活动,形式可包括观摩劳模大师剧、开展劳模精神辩论赛、举办劳动教育论坛、拍摄校园劳模专题片等,以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吸引广大教职工和学生参与,提高师生对劳模文化的认知水平。
2. 开辟劳模精神宣传的网络文化阵地,创新劳模精神的宣传方式
随着互联网移动终端的普及,微信、微博、短视频等已经成为大学生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高校要主动占领微信、微博、抖音、B站等新媒体传播平台,创作内涵丰富、形式新颖的网络文化作品,以文字、图片、短视频、H5小应用、网络直播等方式,让劳模精神的宣传具有趣味性、互动性、可视性,最大程度提高宣传效能。要充分挖掘校园中蕴藏的各类劳模精神宣传资源,宣传好在课堂学习、社会实践、志愿服务、实习工作等方面涌现出来的校园劳模,推出“校园最美奋斗者”“撸起袖子加油干”“学霸背后的故事”等内容丰富的专题宣传,以小见大,以身边人身边事诠释劳模精神的内涵,以学生喜闻乐见、可知可感的校园故事弘扬劳模精神,激励和引导师生砥砺奋斗,在劳动中实现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
3. 营造良好的劳模文化环境氛围
校园人文景观是物质文化最直观的表现形式,应将劳模文化符号注入环境文化建设,以充分发挥劳模文化环境育人的作用。马克思、恩格斯指出“人创造环境,同时,环境也创造人”[12]。近年来,部分高校尝试将劳模精神融入到校园文化景观和文化载体建设中。如上海第二工业大学将劳模文化融入校园墙廊、馆陈和桥梁建设中,打造劳模校友事迹展示墙、抓斗大王包起帆创新之路展示馆和以劳模校友名字命名的校园桥梁等,让校园里充满了劳模文化元素,让教师和学生在无处不在的劳模文化氛围中浸润、感知,有效增强了他们对劳模精神的价值认同。高校可借鉴相关经验,将抽象的劳模精神融入到具象的可感知的环境文化中,根据校园环境规划和经费预算,打造富有劳模精神内涵和特色的文化景观、设施或场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