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校史文化育人路径探析
——以上海高校大师剧建设为例

2021-12-03 05:08孙庆华东华大学党委宣传部上海201620
关键词:校史大师戏剧

|孙庆华|东华大学 党委宣传部,上海 201620

文化是民族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也是城市发展的精神基石。《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教党〔2017〕62号)提出,大力繁荣校园文化,创新校园文化品牌,挖掘校史校风校训校歌的教育作用,推进“一校一品”校园文化建设,引导高校建设特色校园文化。高校校史既是高校发展历程的记录,也是大学精神、大学传统、大学文化的积淀延续[1];校史文化既是高校发展过程形成的精神文化和物质文化,反映大学文化的历史渊源及其与现实文化相融合的传承结果与表现形态,也是大学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独特的育人功能[2]。“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在大学校史上出现过的大师、优秀学者是大学精神和大学文化的引领者。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不忘历史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善于创新。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如果丢掉了,就割断了精神命脉。”[3]在国家日益重视传统文化传承和文化自信培养的背景下,不少高校意识到拓展校史文化育人途径的重要性。校史文化在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领域有巨大的应用价值,对加强学生的德育有重要价值[2]。上海许多高校办学历史悠久,校史文化资源丰富,在社会及广大校友、高校师生中有较高知名度和影响力。2014年,上海高校“向大师致敬——大师系列校园剧”扶持计划启动实施,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东华大学等近20所高校以大师人物作为校史文化育人的切入点,创作排演了《钱学森》等10余部以高校名家大师为原型的“大师系列校园剧”(简称“大师剧”),在校园中形成了学习大师、崇敬大师、践行大师精神的文化热潮。近年来,在大师剧的创作及传播实践中,一条具有鲜明特色的校史文化育人路径逐渐明晰。

一、 大师精神育人:共性特质及个性特点相融合

大学校史是承载一所大学办学理念、办学特色和大学精神的重要载体,具有存史、资政、育人、宣传的作用[4],在高校立德树人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挖掘校史育人功能

校史文化作为大学文化中最具说服力、最有真实感、最容易让人产生共鸣的文化形式,是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载体[5]。发挥校史文化育人功能是优化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基础,为提升思想境界、夯实爱国情感、提高思想道德修养,帮助大学生成长成才提供持续而深厚的动力。“精神建构是教育的绝对使命”,把钱学森、陈望道、贺绿汀、钱伟长等上海教育发展史上里程碑式人物的事迹搬上校园戏剧舞台,通过挖掘校史中、大师身上的文化教育资源,用艺术手法表现大师精神,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动实践。通过创演大师剧,发挥好校史文化的育人功能,从大学精神凝练、大师人格塑造的高度,培养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也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从文化育人这一维度来考量,大师剧为提升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供了新的路径。

(二)创新校史育人载体

校史中蕴含着丰富的价值资源,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高度的契合度,挖掘整理提炼高校校史中蕴含的价值元素,为思政工作提供了重要的价值资源,而校史文化则为高校开展思想政治工作提供了价值导向[5]。如何更好地教育引导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厚植爱国主义情怀,离不开育人路径的创新。

(三)挖掘高校大师精神是校史文化育人的关键

在高校发展历程中走出的一个个大师身上,融合了历史、时代、学科和地域所赋予的文化基因,其奋斗故事成为新时代思政育人的重要校史文化场域。大学精神是校史文化的核心内容,而大师是大学精神的缔造者、践行者,新一轮高校发展离不开大学精神、大师精神的滋养与推动。作为弘扬大师风范、推进校园文化建设的新载体,大师剧全方位多角度地呈现了大学校史文化的育人价值,成为高校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美育人、以文化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深化“三全育人”综合改革,探索思想政治教育有效形式的过程中,大师剧可谓代表性成果之一。

从2012年起至2020年底,以上海高校名家大师为原型,融思想性和艺术性于一体的校园剧陆续公演,主要包括话剧、音乐剧、歌剧三种类型。其中,2014年前排演的《钱学森》等三部剧,后均被纳入大师剧扶持计划持续建设。已公演的19部大师剧分别是:2012年首演的《钱学森》(话剧,上海交通大学)、《清贫的牡丹——王振义》(话剧,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2013年首演的《潘序伦》[话剧,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原上海立信会计学院)];2015年首演的《钱宝钧》(话剧,东华大学);2016年首演的《刘湛恩》(话剧,上海理工大学);2017年首演的《律诗·雷经天》(音乐剧,华东政法大学)、《师说——廖世承》(话剧,上海师范大学)、《贺绿汀》(歌剧,上海音乐学院);2018年首演的《裘沛然》(话剧,上海中医药大学)、《陈望道》(话剧,复旦大学)、《蔡龙云》(话剧,上海体育学院);2019年首演的《朱元鼎》(话剧,上海海洋大学)、《陈嘉震》(话剧,上海海事大学)、《孟宪承》(话剧,华东师范大学)、《国之英豪——李国豪》(话剧,同济大学)、《寻找〈姜椿芳〉》(话剧,上海外国语大学)、《熊佛西》(话剧,上海戏剧学院);2020年首演的《裘邵恒》(话剧,上海对外经贸大学)、《严雪怡》(话剧,上海电机学院)。上海高校大师剧近年来演出近70场,观众累计10万余人次。通过一个个舞台,大师精神不仅在校园内教育感染师生,更有《钱学森》《贺绿汀》《陈望道》等多部大师剧走出大学校园,与社会大众直接交流。大师精神育人在空间范围和受众类型上都得到了新的延展。

曹禺先生说:“我看戏,我读文艺作品,最注目的是人,人是最重要的。”[6]大师是大师剧创作的宝贵素材,他们中有建校老校长、学术泰斗、育人楷模,或学贯中西、名扬四海,或鞠躬尽瘁、朴实无华,无论是在战争年代还是在改革开放时期,始终抱着坚定的理想信念,心系国家民族发展,为国培育英才。他们艰苦奋斗、严以修身、为国治学的共同精神特质,在舞台上通过戏剧冲突、个人独白等被生动演绎,也因此成为师生心中的精神旗帜。身处不同时代、来自不同学科,他们的才华、为人、胆略和贡献又带有鲜明的个性特点及大学特色。如:马克思主义理论传播者、语言学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陈望道严谨和蔼、无私坚守;中国现代会计之父、立信会计专科学校(现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创校校长潘序伦倡导诚信文化,以“立信”为校训;“中国化纤之父”、华东纺织工学院(现东华大学)老院长钱宝钧不畏困苦、献身科研、高瞻远瞩、提携后学;沪江大学(后并入上海理工大学)首任华人校长刘湛恩学识渊博、锐意革新,为革命牺牲;等等。要进一步在青年学生中弘扬传承大师精神,以优秀的文化鼓舞人,以优秀的思想塑造人,光靠死板的说教效果甚微。上海高校大师剧重点挖掘大师身上折射出的艰苦奋斗、为国治学、严于修身等方面的教育内涵,通过“编剧、演剧、观剧”等全过程可参与的环节,引导师生认识大师、了解大师、理解大师,通过戏剧故事走入大师的精神世界,让大师的卓越功绩和精神风范点亮更多人的心灵,从而实现大师剧展演与思政工作的同频共振。

二、 创演过程育人:编创排演和育人育心相耦合

大学校史文化的育人功能体现在它的教化作用上。大学里走出的一代代大师“精忠报国的奋斗史、艰苦奋斗的建设史、引领社会的发展史”,正是其崇高道德所在,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高度契合[5]。剧目主人公来自于高校,定格于历史,上海高校突破了校史文化传播的传统方式,以创演过程激活校史内涵,挖掘高校红色资源,艺术再现大师故事,弘扬大学精神,传承红色基因,更好地发挥了大学校史的文化育人功能。

(一)精心创作剧本

弘扬大师精神需要育人载体,大师剧演出的是戏剧作品,传承的是大学校史文化,弘扬的是大学精神,培育的是“为人、为学、为师”的优秀品格。每部剧除汇集各高校艺术人才外,还聚集了校外戏剧专业人士,大师们的亲属、同事、学生、校友等也深度参与剧目创作。佛莱塔克说:“戏剧艺术的任务并非表现一个事件本身,而是表现事件对人们心灵的影响。”[6]为更好地展现大师风范,创作团队付出了许多努力:借助高校校史馆、档案馆分析史料,收集文字、图片、音视频资料,访谈相关人员,最大限度挖掘积累创作素材,提炼出具有戏剧冲突及教育内涵的事件,寻找主人公“在事件中思想发展的内在原因”[6],而创演过程也涵育了相关人员的内心。

编创排演大师剧被上海不少高校作为引导师生开展体验教育、自我教育、群体教育的有效形式。大师剧既为师生创设了一个艺术实践的舞台,也提供了一个生动真切的思政课堂。在参与创作的过程中,在沉浸于观看体验时,高校师生感悟到大师的人格魅力、精神情怀,感动于大师的高尚道德情操。师生即演员,在创演、观演时,高校师生不仅是受众,更是大师剧的创作者、排演者、传播者。据不完全统计,2014年以来,有数百名上海高校大学生参加了大师剧的创作和表演,在演中学、在学中演,师生同台共演,近距离与大师“对话”。大师剧既是学生表演的舞台,也是老师教学的“讲台”,逐渐发展成为对大学生进行“专业+思政”教育的课堂。例如,东华大学原创大师剧《钱宝钧》的首演演员均来自上海高校,主人公钱宝钧由东华大学表演系教授和青年教师分别饰演,还有一大批表演系本科生参加演出。大师剧《钱学森》演员、上海交通大学密西根学院学生万一把演出看作交大人的责任,“曾经出国留学对我而言,意味着国外的高薪工作和安逸生活,而现在我觉得学成回来,报效祖国才能真正实现我的理想,发挥我的价值”[7]。大师剧编、排、演、观各个环节都成为高校师生自我教育的形式,取得了“入芝兰之室,久而自芳”的效果。

(二)以剧本育人育心

教育以人的发展为目的,戏剧以让人们生活得更好为目的,两者本质内涵一致。上海高校把大师剧的排演过程打造成育人育己的独特场域,将大学校史文化与校史人物相结合,通过校园戏剧让生动饱满的大师形象、可忆可感的故事细节、感人至深的家国情怀扎根在观众心中。师生演员也是大师故事的阅读者、聆听者,亦观亦演,感育人心。在一两个小时的戏剧时空中,师生演员循着学校建设发展的轨迹,触摸大学精神形成的脉络,由倾情演绎到情感共鸣,再到内心体悟认同大师对大学精神的影响。通过整合戏剧与教育的本质,有限的大师剧演出过程实际上可成为无限延展的现实育人场域:演出者通过舞台形象将个人创作体会生动地传递给观众;观众在观演过程中提升对大师人物、故事和精神的认同感,提升个体的新时代使命感。用编演大师剧的方式以文促教、以教促文,更好地体现了文化育人的功能,为大学校史文化育人模式的守正创新探索出了一条新路。

三、 体制机制育人:组织引导与工作模式相契合

当前,高校立德树人越来越需要树立“大思政课”的理念,构建“开门办思政”的格局。在这一战略引领下,上海高校尊重文艺创作规律,通过专业力量提升大师剧品质,用丰富的艺术手段强化戏剧冲突,升华人物的精神品质。

(一)创新体制机制,打造大师剧育人品牌

发挥校史育人作用需要在体制机制上下功夫。为确保每部剧都能有水准地走出“象牙塔”,上海市教卫工作党委、上海市教委为大师剧建立了专门的创作演出机制,引入上海戏剧学院、上海话剧艺术中心等专业力量,成立上海高校戏剧剧本孵化中心,为大师剧量身定制剧本提供专业性平台。高校大师剧的推出,把“土生土长”的大学校园好戏送到了大中小学师生和社会公众眼前,用充满历史感和文化正能量的优秀校园戏剧作品吸引人、感染人,让观众在观看演出的过程中了解高校校史,同时也加深了对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上海城市发展史的认知,在戏剧空间的历史纵深处,感悟到剧作所蕴含的精神力量。

在创作演出机制方面,高校大师剧找准文化和教育合力育人的结合点,强化资源共享、人才共育。在大师剧编排过程中专业主创、艺术支撑、史料学术等多支团队共同协作,校内外专业力量融合,多股力量叠加,剧目演出后溢出效应明显。上海高校大师剧创作已形成了上海市教卫工作党委指导、相关高校主体建设、上海戏剧学院专业团队支撑的“1+N”的合作模式。其中的“1”即上海戏剧学院,上戏输出专业力量支持指导相关高校创作剧本、编排剧目;“N”指相关高校培育的相对专业的戏剧力量以及戏剧爱好者,在实践中提升艺术鉴赏和表演水平。大师剧是当下高校校园戏剧中独特的分支,通过它独有的艺术舞台效果,在强调“五育并举”的新时代思政教育中,成为艺术教育的创新和补充。上海高校大师剧已经成为连接高校课堂和舞台、连接学界专家和师生的桥梁纽带,其实践性、时代性、引导性、育人性在不同维度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并仍在不断增强。正确的组织引导是推进剧目创作的前提,统一思想、方向,确保创演工作有条不紊地开展。比如,东华大学成立了大师剧《钱宝钧》剧本创作委员会、排演工作领导小组,为剧目创作提供了顶层设计保障。

(二)加强组织管理,增强大师剧团队创作效果

近些年,上海高校大师剧的建设克服了种种实际困难,积累了丰富的实际经验。在大师剧师生演员方面,有表演专业、学生戏剧社团的高校建设基础相对较好,专业师生演员和戏剧社团学生可以在排演中形成优势互补。东华大学等高校还把大师剧排演和戏剧表演教学相结合,既丰富了教学思路和内容,也充分发挥了戏剧教学的德育功能,收到了良好的教育教学效果。目前,上海高校大师剧的演出主体基本都以学生为主,更好地激发了学生参与大师剧创作的热情。高校的档案馆、校史馆在大师剧编创的过程中成为重要的专业力量来源。戏剧是描写人生的一门艺术,真实是其第一要素。大师剧的剧本既包含了大量校史史实的真实,也包含了大师故事人物情感的真实,而有脉络的校史研究、有回忆的人物访谈等都给予这两种“真实”最有力的支撑。

上海高校大师剧建设实践中遇到的典型问题有:在大师剧剧本创作中戏剧追求与校史情怀难以兼顾,学校历史内容真实呈现和与观众内涵情感共鸣之间存在矛盾;在剧目排演中因毕业升学等原因造成大师剧演员队伍频繁更替;服装舞美道具的存放维护不易;跨校园、跨区市、跨省的展演巡演给舞美道具的使用带来客观限制;等等。针对不同环节的矛盾、局限,精准施策,创新组织管理。演出人员的培养与相关专业课程、文化素质类选修课及戏剧社团日常训练活动等相结合;接地气的戏剧文学虚构或将提升大师剧的艺术魅力,要善于发现并汲取校史、大师故事中的闪光动人之处,让戏剧艺术创作为之添翼;舞美设计电子化,与实景道具巧妙结合,提高舞美设计和不同舞台的兼容度;尝试线上展演大师剧,让高校师生不仅是线上线下的接受者,更是网络空间的二次传播者,有效提高大师剧的育人效果和辐射广度。

上海市教卫工作党委将大师剧作为相关专业院校实践的重要平台,在传播方式上注重加强与网络、新媒体等融合,扩大各剧目的辐射圈,有效提升思政工作亲和力和针对性,使思政教育活起来。让剧目走出大学校园参加展演、巡演、评奖等,传播大学精神,接受大众检验,扩大社会影响,以剧育人,彰显教育使命。大师剧的展演“构筑了一种‘第二课堂’的良好文化空间”[8]。2017年,华东政法大学原创音乐剧《律诗·雷经天》代表上海国际艺术节参演多彩贵州文化艺术节,并入选全国原创音乐剧展演剧目。2018年,大师剧巡演计划实施,多部大师剧走出校门参与演出交流。2020年8月,复旦大学大师剧《陈望道》在《共产党宣言》首译地、陈望道先生的家乡浙江义乌上演,用话剧的方式讲好老校长追求真理的故事。校园内外、舞台上下,演员、观众在大学校史文化的戏剧浸润中,不仅能够深化对校史的认知及增强对学校的归属感、对未来的使命感,“更能提升外界对该校校园文化的熟悉度,达到一种自内而外的良性的文化输出”[8],从中获得由文化交流、交融带来的助推力。

(三)推动大师剧建设融入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

近年来,大师剧演出在广大师生中引起热烈反响。上海不少高校逐渐将大师剧观演融入新生入学教育、新教师上岗培训、党建活动等,进一步提升了师生对高校校史文化的认同感和奋发有为的使命感,这是将思政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的新实践。比如,东华大学以大师剧《钱宝钧》为发端,设立了“钱宝钧讲堂”,搭建师生与学术大师的交流平台,实现了从舞台到讲台的延伸。面对后疫情时代,东华大学等高校又开始探索网上展演等大师剧传播新模式。上海理工大学在大师剧《刘湛恩》展演基础上成立“湛恩知行”青年理论实践团,打破了传统的党建理论学习组织模式,入选全国大学生百佳理论学习社团。在上海高校大师剧的持续建设中,校史文化育人模式守正创新的热潮方兴未艾。

文化自信是国家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更是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需要。历史是现实的渊源,校史文化是培养大学生文化自信不可或缺的校本资源。高校唯有立足校史校情实际,回应新时代文化育人新要求,把文化自信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时俱进的“催化剂”,通过发展开拓原创大师剧等富有内涵的教育形式,推进文化自信培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相促进,与美育教育相融合,让师生、观众产生情感共鸣,才能有效拓展文化育人新渠道,探索出立德树人的新路。

猜你喜欢
校史大师戏剧
有趣的戏剧课
大师剪我也剪
对话大师
戏剧“乌托邦”的狂欢
校史档案的功能分化及其实现路径
戏剧观赏的认知研究
高校校史文化建设探讨
校史文化传承与创新的路径研究
——以上海海关学院为例
环保高效的清洁大师
校史档案在传承高校特色文化中的实践与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