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瑶梅 彭 先|上海理工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上海 200093
回顾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发展史,可以说没有哪个社会主义国家的建设事业取得的成就能够与中国相媲美。这是基于新中国成立以来在理论与实践双重维度所彰显的强大生命力而得出的结论。这一自信的根源绝非国际社会的外部评价,而是在不断展开内部反思、自我评价的基础上对新时代我国综合国力、历史发展所处方位的准确认知。值得一提的是,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快速发展,社会面貌焕然一新,发展至今已经当之无愧地成为了世界社会主义阵营的中流砥柱。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工作,并非朝令夕改式的变幻莫测,而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中国社会的持续转型与变革之中稳步推进。当今很多西方左翼学者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产生了浓厚的研究兴趣,包括关注中国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及文化自信,其主要原因是惊讶于中国近年来经济的持续发展,即便是在全球范围内新冠肺炎疫情蔓延、经济增长减缓的情况下,我国的经济发展依然具有相当大的张力。与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不同,我国的经济发展虽然起步慢,但是具有良好的后发优势,这很大程度上应归功于持续推进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强调要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尤其强调要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强调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扎实推动共同富裕,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确如此,所谓“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对于持续稳定地发展我国的社会主义经济而言,加强体制机制建设至关重要。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围绕经济体制的改革,我国进行了一系列探索与创新活动,经历了从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嬗变。多年来,我国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始终围绕一个核心问题:如何处理好计划、市场与社会主义这三者之间的关系?对于计划与社会主义的关系,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对于计划与社会主义的关系以及逐步确立的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进行了重点诠释。在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之后,我国加快了经济体制改革的步伐。1992年,党的十四大明确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此后的一系列理论创新与实践摸索,不断推进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的有机结合。当然,这一过程是在理论密切联系实践、反复总结正反两方面经验的基础上展开的。
毋庸置疑,我国的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曾在特定的历史时期发挥过重要作用,后来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国内外形势的快速变化,其对生产力的束缚日益显现。为了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我国从具体国情出发,逐步走上了由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型的道路。时至今日,我们可以通过回溯历史对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的弊端展开反思,但却不能以历史虚无主义的眼光去否定社会主义计划经济时代所取得的成绩。有学者指出:“计划经济体制在中国实施近三十年,对经济发展起过积极的历史作用,主要是有效地动员和集中有限的资源,迅速恢复解放战争胜利后的国民经济和保卫国家安全,迅速建立起比较完整的工业化基础。”[1]以下主要从三个方面简要分析计划经济体制。
第一,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社会主义计划经济的发展历程。从我国社会发展史的角度来看,从1949年新中国成立至1956年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基本完成,这一时间跨度内的社会形态属于过渡时期性质的新民主主义社会。在过渡时期内,我国政治上实行以工人阶级为领导的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人民民主专政,在经济上实行国营经济主导的国营经济、合作社经济、个体经济、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和国家资本主义经济五种经济成分并存的新民主主义经济制度。新民主主义经济时期计划与市场是并存的,既有社会主义的经济成分,又有资本主义的经济成分,后者主要来自旧中国遗留下的资本主义工商业,前者主要通过实施社会主义改造得以确立。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基本完成以后,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正式确立,我国逐步建立了以国有制和准国有的集体所有制为主导形式的公有制,资源由国家统一分配,基本上取消了商品的自由生产及流通,计划经济体制在我国基本形成。此后的一段时间内,计划经济占据绝对主体地位,直至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开始实施改革开放政策,计划经济体制才逐渐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我国的计划经济体制主要效仿苏联,社会资源由政府计划集中分配管理,企业的基本任务是在政府部门的领导下按照计划提供产品,缺乏真正意义上的市场。
第二,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采用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的原因。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我们这样做具有历史的必然性、合理性。首先,受到了马克思主义经典理论的影响。马克思与恩格斯都曾设想过资本主义之后的社会形态中经济运行的状况,诸如取消商品生产、实施计划掌控等。马克思从他所处时代的社会现实出发,认为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制度密切相连,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之下,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得以周而复始地进行,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不断地持续下去。因此,他所设想的未来社会主义社会意味着市场经济的消亡及计划经济的大行其道。在这一点上,马克思对市场经济的态度直接影响了列宁对社会主义的建设构想。从总体上看,列宁对计划经济的实践探索比较充分,而对市场经济的实践探索则不深。其次,为了适应当时的国际形势。当时的国际形势风云变幻,一方面,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对新生的中国红色政权怀有敌意,千方百计想要将其削弱并摧毁;另一方面,以苏联为首的苏东社会主义国家向中国伸出了援手。最后,符合我国的发展需求。当时我国的经济基础较薄弱,生产力发展缓慢,既需要在较短时间内实现由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的转型,又需要集中有限资源用于经济恢复和发展,而在这方面苏联模式的社会主义优势明显。当时的苏联在所有制上采用单一的公有制形式,在经济体制方面以高度中央集权的计划经济作为资源统一分配的方式,这样的做法能够较快集中人力和物力,有利于统一管理国民经济。苏联在相当短的时期内有效地巩固了苏维埃政权,击退了法西斯,并从原来落后的农业大国迅速转变为生产力迅猛发展的工业大国。因此,对我国而言,效仿苏联的计划经济体制是一条可行之路。
第三,我国采用单一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的弊端。作为效仿苏联的产物,计划经济尽管在当时的历史语境中对于巩固我国的红色政权、巩固国家的社会主义性质以及恢复在战争中停滞不前的社会生产力都有积极的作用,但是随着国际时局的变化、我国生产力的进一步复苏、经济规模的不断扩大和经济成分的不断复杂化,其弊端逐渐凸显。这些弊端主要有:社会资源由政府直接分配,导致企业丧失独立性,缺乏自主创新的活力与张力;生产遵照国家指令进行,容易造成产销脱节;依赖行政部门管理国民经济,容易重复建设,资源配置效率低下;财政上统收统支,分配领域平均主义严重,极大影响了人民群众的生产积极性。这些弊端促使人们进行了一系列深刻的反思,反思的结果是将目光转向资源配置更加灵活有效的市场机制,从而打破那种将某一具体经济运行机制等同于特定社会政治制度的思维定势。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随着改革开放力度的不断加强,我国开始了由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逐步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型的探索。这一探索既有与其他国家相似的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的共性,又与苏东地区国家政治制度彻底变更而走上市场化道路有着本质区别。通过实现单一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转变,我国也从一个农业国逐步向现代化工业大国转变。我国对市场机制的运用,是为了进一步彰显社会主义制度的生机与活力,更有效地推动社会生产力向前发展,更好地为人民群众谋福祉。事实证明,这一做法是中国“富起来”的关键因素,也是中国“强起来”的重要因素。
第一,引导人们廓清对市场机制的误读。回顾我国的市场化改革之路,可谓“一波三折”。反对市场与社会主义“联姻”是部分传统社会主义者的观点,这一观点的理论预设是经济运行机制代表了政治制度的根本属性,具体而言,计划是社会主义的标签,市场则是资本主义的代名词。从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到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之前的这段时间内,我国有相当一部分人沿袭了部分传统社会主义者的看法,将市场机制定性为资本主义的衍生物加以拒斥。在我国改革开放的最初几年里,人们甚至对于社会主义社会能否运用市场机制仍然存在很大困惑。显然这是一种错误的认识,但是观念是行动的先导,一旦形成,其转变需要一个过程。邓小平指出:“市场经济不能说只是资本主义的。市场经济,在封建社会时期就有了萌芽。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2]实践已经证明,无论是计划还是市场,都不过是经济运行的机制,可以为不同性质的社会制度服务,计划经济不等同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也不等同于资本主义。部分传统社会主义者教条式地理解马克思主义,他们看到了马克思和恩格斯对商品生产的批判,但却没有深入理解其批判是以物质资料极大丰富为前提的。现实世界中像中国这样的社会主义国家,虽然跨越了资本主义的“卡夫丁大峡谷”,但在物质资料的积累方面存在“断层”,引入市场机制发展社会经济是必要手段。现阶段,市场机制在我国成功运用所取得的诸多成就有力地驳斥了部分传统社会主义者的错误观点。
第二,市场经济在我国的发展。在新中国成立至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基本完成的过渡时期内,我国的经济既有属于计划经济的部分,又有属于市场经济的部分,而到了此后的计划经济时期,计划经济则占据绝对优势。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开始了对市场机制的探索运用。我国市场化取向的社会主义经济改革并不是一蹴而就、一帆风顺的。从计划经济时代将市场与社会主义两者对立起来,对市场经济加以排斥,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期主张市场与社会主义两者的兼容,促进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这一变化过程体现了我国对于发展社会主义经济的重大原则、重要因素的深刻认识。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市场化取向的经济体制改革大致经历了这样一个过程:由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到有计划的商品经济,接着到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再到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通过一系列的改革创新,我国逐步实现了从计划经济体制到市场经济体制的成功转型,有力地促进了市场与社会主义的有机结合。值得一提的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在资源配置上市场要起决定性作用,这使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呈现新一轮勃勃生机。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再次强调:“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3]
第三,从公有制变化的角度看我国市场化取向的经济体制改革。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开始了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由于历史原因,这一时期还没有形成单一的公有制。按照传统社会主义者的观点,社会主义应当消灭私有制,建立完全的公有制。遵循这一逻辑,建国初期我国不断地向这一目标趋近。在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完成之后,我国基本上形成了单一的公有制结构,主要包括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这样的所有制结构在当时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有利于生产力的恢复及发展。但随着各种条件的变化,实施单一公有制对生产力发展的阻碍越来越大,人们开始思考以实现形式及补充手段的多样化来克服单一公有制的弊端,走市场化取向的经济体制改革之路。从当初的单一公有制到后来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其间经历了一系列重要的变化。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把建立混合所有制作为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一大举措,这是完善基本经济制度的必然要求。混合所有制经济可以理解为既包括国有、集体等公有制经济,也包括私营、个体、外资等非公有制经济,还包括具有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成分的合资、合作经济。一方面,我们要加快国有企业改革,推动国有资本做强做优做大;另一方面,要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寻求公有制实现形式的多样化,培育具有全球视野和国际竞争力的企业,激活各类市场主体,大力推进经济改革。
当下,我国的经济发展面临相当大的挑战:一方面,国际政治气候复杂多变,新冠肺炎疫情正在全世界范围内肆虐,国际经济形势整体不容乐观;另一方面,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经济体制改革正处于实践创新的攻坚期。新冠肺炎疫情给我国的经济发展造成了较大影响,而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年的关键时间节点。在这样一个重要的历史关口,依据新形势,进一步深化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继续探索以市场与社会主义的关系为核心的一系列重大现实问题,需要注意以下四点:
第一,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回顾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的历史进程可以看到,我国革命与建设事业取得成功的关键因素是拥有一个强而有力、富有担当意识、一心为民的执政党——中国共产党。从战争年代的“革命党”到和平时期的“执政党”,无论时代如何变迁、场景如何转换,中国共产党始终站在历史发展的最前沿,用敏锐的洞察力准确把握时代发展的脉搏,以卓越的政治远见、非凡的勇气与担当成为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领导核心。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发挥了凝心聚力、统一共识、催人奋进的重要作用,在革命年代形成了高度的向心力,在和平时期又使人们树立了对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高度自觉与充分自信。尤其是在出现新冠肺炎疫情的特殊时刻,作为人民高度信任的执政党,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凝心聚力,共同“战疫”,取得了阶段性胜利。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在新的起点上,以习近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不断加强自我建设和提升自我能力,带领中国人民不做时代的跟随者,而做时代的“弄潮儿”,在保持改革逻辑连贯性的同时兼具动态调整的自我革新意识,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目标发起冲刺。毫无疑问,只有坚持党的领导,才能保证我国各个领域的稳步前进,对于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更是如此。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加强党对经济工作的领导,有利于集思广益、凝聚共识,有利于调动各方、形成合力。”[4]只有坚持党的领导,才能保证我国在进一步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过程中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和正确的方向,不重蹈苏东剧变的覆辙,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在新时代不断往纵深发展,引领世界社会主义运动迈上新台阶。
第二,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始终将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经济体制改革的出发点与落脚点。新中国成立至今,在党的坚强领导下,我国社会持续变革,不断发展,实现了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阶段性飞跃。这些成就都离不开“人民”这一主体。新时期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是一项时间跨度大、新问题不断涌现的伟大工程,既需要在理论上勇于创新、善于创新、乐于创新,使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精髓与中国的最新社会现实紧密结合,又需要在实践中敢为人先、敢于试错,不断开拓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新领域,而理论与实践相辅相成的最终指向是提升人民的幸福指数。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把党的群众路线贯彻到治国理政全部活动之中,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依靠人民创造历史伟业。”[5]因此,我们在发挥市场机制最大效能以加快经济社会发展的过程中,必须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始终将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经济体制改革的出发点与落脚点,凸显对社会主义价值目标的诉求,使发展成果惠及全民,实现共同富裕。归根结底,中国的社会主义制度好不好,具体好在哪里,最终的答案要由中国人民说了算。在此次全民抗击疫情的过程中,也充分彰显了“以人民为中心”。
第三,在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框架内尽可能发挥市场机制的长处。从脱胎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到经过新民主主义革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与随之而来的物资短缺构成了我国社会主义的先天“短板”。弥补这一“短板”的关键在于尽快发展我国的经济,巩固物质基础。实践已然证明,实现市场与社会主义的有机结合,是促进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有效途径与必要手段,但这一结合不是走所谓的“第三条道路”,而是在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框架内探索对市场机制的有效运用,旨在利用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和市场机制的效用促进我国社会生产力的快速发展。在我国,市场机制是社会主义制度不断自我完善与发展的重要手段,而不是基本政治制度变换的“催化剂”或“助推器”。从优化资源配置的角度来看,市场机制是卓有成效的,但是放任其自由发展则容易导致无序、失控。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采用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因此,对市场机制的运用不能超越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框架,这一点关系到举什么样的旗帜、走什么样的道路等一系列重大问题。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既符合市场经济的“游戏规则”,又体现出鲜明的中国特色,既能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以消除市场机制所具有的弊端,又能利用市场经济的优势充分调动和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实践证明,我国坚持在社会主义制度框架内推进市场化取向的经济体制改革是正确的历史选择,不仅使我国迅速融入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而且凸显本国特色,为广大发展中国家,尤其是其他的社会主义国家,提供了具有强大说服力的生动范例。
第四,进一步处理好市场与政府的关系问题。政府作为宏观调控的行为主体,直接影响到市场机制的运作空间,许多微观层面的具体实施细则是市场和政府关系的进一步延伸、拓展。反之,我们在思考如何解决操作层面遭遇到的各种现实难题之际,也必然会追溯到市场与政府之间的关系定位。资源配置完全由政府掌控已被证明是不可取的,同样道理,真正完全的自由市场实际上也是乌托邦式的存在。保持市场持续的张力与活力的关键在于如何把握政府与市场这两者之间的“度”。市场与政府之间的关系对于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至关重要,只有在顶层设计层面理清、理顺市场与政府的关系问题,才能在基层实践层面不断创新、有所突破。在计划经济时期,我国政府对经济运行的调控与管理是多方面的,“看得见的手”变成了“闲不住的手”,而随着市场机制在我国的广泛运用,政府则进一步明确了自己的职能定位,给予市场更多的发展空间。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市场对资源配置由“起基础性作用”转变为“起决定性作用”,这一变化揭示了我国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推进市场化取向经济体制改革的力度。进一步深化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既要进一步激活市场主体的活力,清除那些阻碍市场和价值规律充分发挥作用的因素,更要通过有效转变政府职能,采用简政放权、减税让利等手段,使市场机制的运行更加富有成效。张维迎指出:“只有坚定不移地推动市场化改革,将自由竞争推进到市场的所有领域,中国企业的发展才能赢得更大的驱动力……”[6]当然,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并不是简单的一句口号,而应当发挥实效,在增强市场机制效用方面要“有所为”,在阻碍市场发挥资源配置决定作用方面则“有所不为”。
回顾过往,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经历过曲折,有过反思,更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辉煌成就。这些经历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我国由效仿他国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过程。不再照搬别国经验,而是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方法和本国具体国情相结合,进行自主摸索、主动创新。立足当下,尽管面对新冠肺炎疫情的挑战,但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依然释放出强大的生命力与正能量。我们肩负振兴中华民族的光荣使命,坚守共产主义崇高理想,大力推进市场化取向的经济体制改革,在新时代的坐标体系中大踏步地向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目标不断迈进。展望未来,今后进一步深化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在前进的过程中,我们不可避免地要应对诸多挑战,与此同时也会面临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相信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必将迎来更广阔的发展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