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提升国家认同的路径研究

2021-12-03 05:08上海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上海200234
关键词:中华民族民族国家

|吴 宁 刘 钰|上海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上海 200234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中华民族是一个命运共同体,多次强调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党的十九大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写入党章,成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意志和根本遵循。人心相聚最根本的动因在于内心认同。国家认同从古到今一直是国家建设的重要内容,在新时代又被提上国家治理现代化的议程,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一、 国家认同的重要意义

现代政治学引入作为个体心理层面情感活动的认同,延伸出了国家认同这一具有核心意义的认同维度。在公民的多重身份中,首先应该明确的就是其国别身份,即:在他国存在的前提下,公民对自己属于哪一国家、哪一政治共同体的归属确认。只有辨识清楚了自己的国族身份才能对这一共同体的制度安排、经济发展、历史文化、理想信念等作出自己的价值判断。在确认归属和理性赞同的基础上,公民会自愿维护国家的利益,把个人命运融入国家命运中,热爱祖国,支持祖国,愿意为国奉献。而国家认同是公民爱国主义观念形成的关键,因为爱国主义要靠公民对国家的理性赞同来支撑。国家认同是爱国主义的深厚情感和理性自觉,没有国家认同就没有爱国主义。国家认同是爱国的前提和内核,是深化爱国主义教育的思想基础。全球化时代,世界格局巨变淡化了国家认同感和归属感,提升公民的国家认同显得尤为重要。全民战疫唤醒了国民的公民意识,为我国以制度认同来强化国家认同提供了契机。我国提升国家认同这一软实力,能从中汲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磅礴伟力。

二、 新时代国家认同面临的挑战

在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以及现代信息技术浪潮的背景下,各国间的联系不断增多,不同的民族文化和价值观念之间,会不可避免地发生融合和碰撞。多样文化的交流给世界的经济、政治发展带来了积极的影响。然而,一些资本主义国家打着“争取人权和自由”的幌子,侵犯他国主权,干涉他国内政,利用文化输出,试图通过文化殖民掌控他国。新时代,我国人民创造出世所罕见的“两大奇迹”(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的奇迹),反映了我国各民族、各阶层对国家的高度认同和对建设社会主义的极大热情。从主体意识来看,我国的国家认同情况是比较乐观的,整体性的国家认同危机不可能出现。但受某些西方国家影响,一些人的国家认同感被削弱和消解。目前我国改革开放进入全面深化阶段,越是开放,挑战就越为严峻,更迫切需要深入研究国家认同问题,以积极引导我国公民的国家认同,增强国家认同感。按照构建国家认同的基础要素来划分,国家认同包含政治认同、民族认同和文化认同。新时代,这三种认同面临着来自各方的挑战:

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在新时代已经发生重大转变,经济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凸显。收入分配不均、不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难以调整逐渐拉大的差距,群众在就业、教育、医疗、居住、养老等方面面临不少难题。经济发展是民生改善的物质基础,解决好民生问题,人民群众才能感受到党和政府治国理政的实际效果,从而认同和拥护党和政府。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社会主义民主建设取得了不小的成就,但与新时期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民主需求相比,仍存在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民主治理程序和制度建设存在不同程度的“滞后”,人民民主权力的行使和保障还不充分,民主权力“虚化”“形式化”的状况仍然存在。这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削弱了公民对国家政治体制的认同。在现代国家治理体系中,政党是推动国家治理运行的核心力量,政党认同深刻影响着国内政治经济发展的总格局。随着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对执政的中国共产党的认同也受到了一定的影响。在美国近些年来的内政外交话语中,无论是政治领导人还是国会议员都刻意强调“中共”而非“中国”,“中国”的概念越来越少见。以“反共”为核心的反华浪潮在美国快速崛起,妄图挑拨中国共产党与中国人民的关系,对中国共产党的政党认同构成了严重威胁。

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基于不同历史文化基础的多元社会制度的交锋在意识形态领域也越发复杂。西方的一些错误思潮向我国的意识形态建设发起了严峻的挑战,新自由主义、民粹主义、历史虚无主义和西方所谓的“普世价值”干扰着我国人民的价值取向,威胁着主流意识形态的权威。其中,以歪曲中国革命史、中共党史、人民军队史和改革开放史为特征的历史虚无主义对我国的爱国主义教育造成了极大的干扰。为了遏制中国快速崛起,我国的境内外敌对势力制造了香港问题,不仅破坏了我国的国家认同,也暴露了香港回归后爱国主义教育的严重缺陷和不足;一些西方霸权主义国家还经常利用全球传播格局中“西强我弱”的力量优势与其掌控的全球传媒和话语优势,按照自身的利益需要设置话语议题、左右舆论导向,大打舆论战,制造中国霸权论、文明冲突论、新殖民主义论等错误舆论。在人类共同面对的新冠病毒面前,西方政客先后自创了所谓“中国病毒”“中国流感”等说法,罔顾事实,借疫情抹黑中国,制造舆论热点来丑化和诋毁中国的国家形象。这势必会影响人民特别是青少年对国家的认同、信心与热爱。

此外,区域间发展不平衡等问题在新时代更加凸显,特别是偏远、落后地区的发展更加关涉国家认同。受历史、地理、社会等因素的影响,有些偏远的少数民族地区仍然经济基础薄弱、教育资源匮乏、人才稀缺、生态环境脆弱、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收入水平较低。虽然国家对少数民族地区在资金、技术和政策等方面大力扶持,但与东部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仍有差距。经济发展不均衡不充分导致公民的利益保障机制不健全。虽然贫富差距的拉大是每个国家在发展中都会遇到的问题,但一些反华势力抓住可乘之机,借此制造民族矛盾,煽动民众的民族主义情绪,妄图破坏我国的民族关系,给我国公民的民族认同带来了负面影响。我国幅员辽阔、区域间发展差异较大,边疆地区人民的国家认同比地域认同、民族认同意识要薄弱一些。此外,长久以来受民族“政治化”推进的影响,多民族国家的民族冲突此起彼伏,甚至近几年在西方势力的支持下这类冲突还有不断扩大化的趋势。[1]

对互联网技术的高速发展给国家文化认同带来的负面影响也需要保持警惕。互联网技术承载的文化全球化席卷而来,每个人的生活中都充斥着繁多芜杂、真假难辨的网络信息。由于人们具有不同的文化背景、知识素养、价值信仰和判断能力,各种文化思潮在中国大地上的激烈较量不可避免地会导致我国公民文化价值取向的模糊和弱化,对我国主流意识形态造成冲击和误导。面对多元文化,国人在形成文化认同的过程中往往会产生选择困惑和价值冲突,这有可能引发思想领域的混乱和危机。全球化的深入发展使外来文化的吸引力不断增强,在学习西方文明成果的同时,我国对本民族文化教育传承的重视不够,有些优秀的民族文化因此遗失,这给本土文化的认同带来了不小的挑战。另外,在市场经济的影响下,一些人对西方价值观念产生盲目崇拜、对本民族文化产生认知偏差,这就带来了文化认同危机。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实行文化霸凌,不断向我国输出其主流价值观念,进行西方文化的渗透和同化。他们利用宗教、民族和文化等工具颠覆和分裂我国的行径已经严重影响了我国的社会稳定以及各民族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在新时代国家认同的构建中必须注重文化认同的基础作用,将其摆在重要的地位。

三、 回应新时代国家认同挑战的对策

回应新时代国家认同的挑战,必须从政治认同、民族认同、文化认同三个层面增强国家认同。增强国家认同必须切实发挥政治认同的主导作用,并以民族认同和文化认同为支点来固基政治认同,拓展政治认同的空间,强化政治归属的思想基础。

(一)加强现代国家制度建设,发挥政治认同的主导作用

第一,加强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建设的制度保障。首先,加强经济建设的制度保障,完善国家内部的利益共享机制,要从根本上解决经济发展出现的症结。必须继续全面深化改革、扩大和完善对外开放的格局、调整生产关系以促进生产力的发展,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精神需求。其次,面对分配不公,国家应该在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的同时,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让广大老百姓真正享受到经济发展的福利。最后, 不断加强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在基本医疗卫生、养老保险、伤残救助、最低收入等方面加大扶持力度将会更好地满足公民渴望社会公平正义的精神需求,促其认同国家的经济发展道路,也有助于公民对国家形成较强的依赖感和归属感。

第二,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现代化。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党是凝聚人心的旗帜,我国公民对国家的认同很大程度上源自对中国共产党的认可和拥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党的领导,要以政党认同推进国家认同,政党认同与国家认同具有较强的重合性、同步性。在当代中国,国家的命运与党的命运、社会主义的命运密不可分,党坚强有力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得以发挥效能的关键,中国特色社会制度的优势也来源于党的领导体制的优势。只有将政党认同和制度认同相统一,才能真正建立国家认同。新时代,中国首先要继续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进行自我革命,塑造清正廉洁、执政为民的政党形象。其次要展现“中国之治”的制度优势,强化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升中国人民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认同度。没有高度的制度认同,不可能万众一心、同舟共济,汇聚起抗击疫情的强大合力,展示出中国速度、中国效率。最后要加强民族区域自治的制度设计,保证民族自治地方依法行使自治权,保障各民族群众在改革发展进程中的人格、情感、尊严、利益等价值追求,推进国家一体化发展和民族的特色治理制度齐头并进。现代民族国家是一个法律共同体。“建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需要通过公民国家的法治共同体建设,统筹国家共同体与民族共同体自上而下的治理目标和治理期望,生成以‘公民权’为基础的身份意识,把民族共同体纳入现代国家治理的整体架构中。以法治建设推进民族传统的转型,培育民族成员作为公民对国家法律体系的认同与遵守,疏导和规范民族间的交往交流交融,发挥法治的社会治理功能,促进社会多元价值的融合与统一。”[2]

第三,加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筑牢政治认同的思想文化基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在意识形态领域的具体体现就是马克思主义在思想领域的指导地位。新时代,党和国家把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地位制度化、法律化,为我们意识形态的建设指明了方向。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深入人心才是防止西方价值观渗透的关键防线。我们要清醒认识世情、国情、党情的变与不变,根据时代和实践发展的要求,运用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发现问题、直面问题、提出问题、研究问题、回答问题,积极推动问题的解决,集聚发展的正能量。在新的历史方位上,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就是要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创新和发展,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最新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夯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基础,进一步增强制度认同。人们心目中的国家形象不仅受到实际国家形象的影响,还受到舆论场中各种媒体塑造的国家形象的影响。实际的国家形象越好,舆论反映、传播和塑造的国家形象就越好,人们对国家形象的认知、评价和认同就越高,爱国情感也就越强烈。

但长期以来,西方主流媒体热衷于戴上“有色眼镜”报道涉华新闻,制造舆论热点,采取无事生非、以偏概全、颠倒黑白、弄虚作假等方式,肆意抹黑和歪曲中国的国家形象。因此意识形态建设迫切需要加强对舆论宣传阵地的管理,不允许搞舆论飞地、法外之地。应加快传统主流媒体传播方式的变革和创新,充分利用新技术搭建更多传递中国故事和中国声音的新平台,让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中国道路走向世界,争取舆论领域的主动权和话语权,展示和宣传好中国制度和治理体系的巨大优势与生命力,塑造更好的中国形象,扩大中国的国际影响,加深对中国国家形象的认同。

第四,加强爱国主义教育。爱国主义是人们认同和热爱自己国家的思想、情感和行为的统一,也是增强公民国家认同感的重要实践途径。中国必须把爱国主义教育作为构建国家认同的永恒主题,必须坚持爱国、爱党和爱社会主义相统一。一段时间以来,几起高校在校生因国家认同缺失而发表错误言论的事件反映了当前我国爱国主义教育的不足。但是,党的十八大以来的反腐败斗争深刻改变了政府作风,信息产业带来生活便利化,新农村建设改变了乡村面貌,加上中国出色地控制住了新冠疫情,这些成就使得中国人的民族自豪感和认同感得到了极大的提升。现在是中国政治空前稳定、执政党备受拥护的时期,是中国人民对中国、共产党、社会主义认同度最高的时期,也是创新爱国主义教育和马克思主义指引下的思政课的良机。高校思政课要抓住这一契机,发挥好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主阵地的作用。高校思政课教师必须要有鲜明的政治态度和坚定的政治立场,自觉提高自身理论素养,精准把握新时代脉搏,全面把握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的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引导大学生将个人梦想融入国家和民族的梦想。高校思政课应抓好“四史”教育,以史实为基础,让学生铭记鸦片战争、甲午战争等祖国受辱的时刻,铭记中国共产党人为了建立新中国曾经是如何浴血奋战的,深刻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来之不易,引导学生建立对我们国家政治制度和社会制度的历史认同和政治认同,帮助学生树立正确历史观,增强学生对祖国的信心。还要善于运用互联网、新媒体等技术,加强爱国主义教育网络平台的建设。数字化的爱国主义教育网络平台已成为爱国主义教育实践中的创新探索和必然趋势。

(二)以民族认同和文化认同为支点固基政治认同

在全球化诱发政治认同式微的背景下文化作为民族成员共同信奉的思想观念,却能始终如一、代际相承地凝聚共识[3]。与生俱来的族群意识凭借着血缘纽带和共同的历史文化传统依然强化着共同体的整体意识。以民族认同和文化认同为支点来固基政治认同将有利于完善国家内部的利益共享机制,增强和拓展政治认同的空间,强化政治归属的思想基础。[4]

1. 增强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感

“中华民族”在新中国成立以前多指的是分散于中华大地上各个不同的民族部落,在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华民族”则指的是中华民族这个大的整体。中华各民族在长期历史过程中相融相长,不断地分离和统一,逐渐造就了中华民族这个大家庭。[5]首先,构建我国的民族认同必须强化各族人民的中华民族整体观,求同存异才能够实现各民族的和睦共处。在新时期应在保留一定差异性的基础上不断扩大各民族在长期交融中形成的共同交汇点,继续挖掘更多的中华民族的同质性因素。其次,要努力构建以公民权为本位的中华民族认同并在此基础上形成整体的国家认同。我国各民族人民都具有双重的身份属性,既是国家的平等公民也是不同族群的成员。应通过保障各族人民各项政治权利,借助政治认同的感召力跨越狭隘的民族主义和民族矛盾,形成国家认同的“凝聚力”,从而构建起以中华民族为中心的民族认同。中华各族人民在现实因素和寻求互补的需求下聚合成一个国家,这个共同追求整合的过程不是偶然的意外,其中有必然性。这种建立在政治基础上的民族认同既有利于强化中华民族的统一性和共同性,也能让公民真正形成对国家统一体的认同。最后,要塑造与时俱进的中华民族精神。民族精神也是族群归属感的一种表现形式,但这种精神气质表达的是更强烈的民族认同,这种认同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应该有其独有的内涵,这样才能契合各个代际群体的心理特征。在新的历史时期要将时代精神的新内涵融入民族精神中,形成现代民族认同。

新中国成立初期,我们对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的重要性还没有深刻理解。毛泽东提出:“国家的统一、人民的团结,国内各民族的团结,是我们事业取得胜利的基本保证。”[6]但毛泽东等党的第一代领导人没有将“国家统一”或国家认同视为民族工作的核心目标,没有想到当以文化、地域、宗教为纽带建立起来的认同超越甚至取代了国家认同的主导地位的时候,可能会摧毁构建国家的合理性,最后导致国家和社会机器的瓦解。民族团结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问题,只有各族人民心在一起、携手相助、中华民族一家亲,才能真正形成民族共同体意识,有效地维护多民族国家的统一。

提升民族归属意识要克服狭隘民族主义的倾向。56个民族虽然在长期的交往融合过程中显示出了同质化的倾向,但各个民族仍然保留着独特的民族特质。求同存异地构建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认同意识可以发挥政治系统要素的功能,带入民族平等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制度设计理念,对中华各民族进行政治整合与社会动员。引入现代民族国家的治理行为,用“公民”的政治身份兼容、规范和引领民族身份,承担帮助和促进少数民族地区发展、共享现代化发展成果的国家政治责任,从而获得中华各民族对民族国家政治理念、制度安排、行为实践的理解与认同,增强国家凝聚力。在承认和尊重各个族群历史记忆、原生情感与文化心理的特殊性的基础上,当代中华民族的国家认同更加注重国家的凝聚力和号召力。国家认同以民族认同为构建的起点和支撑,但狭隘的地方民族主义的蔓延势必会导致国家认同和民族认同产生冲突。可以凭借政治认同增强中华民族成员的“公民身份意识”,淡化民族差异,为民族认同构建安全的地域和心理边界,凝聚民族力量,推动各民族共同发展。当代中国人既要坚持国际主义,承担起“负责任大国”的重任,反对狭隘的民族主义和民粹主义,也要热爱、关心、忠于、认同自己的祖国,使爱国主义信念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2. 加强文化认同建设

第一,制定国家语言战略,强化“多元一体”的国家语言文化认同。语言是民族识别的重要依据,语族一旦划分,就成了建立国家的一定基础。强化语言认同、化解语言矛盾、防止文化分裂主义是我国安全领域面临的重要现实任务。扭转国际网络媒体上中国网民集体失语的颓势、争取国际话语权正成为中华民族的自觉意识。近年来随着中国国际影响力的增强,汉语走向世界,成为第二大外语。汉语国际传播既可为世界经济文化发展作贡献也可促进世界了解中国,提高中国的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借语言力量富强是当代中国人的伟大使命,也是实现中国梦的一个重要途径。汉语作为千百年来传承中华文化的载体,承载了悠久厚重的中华文明,是理解中华文化的关键。[7]政府需要把语言问题纳入国家战略,同时加强顶层设计与制度建设,加快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普及率。

第二,发挥核心价值观认同的基础作用。价值观是文化的核心,精悍简练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凭借极具感染力的正确价值取向,指引着各种价值形态的前进方向,增强着公民的文化认同感。当代中国文化认同的核心是对于凝聚了文化共识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当前文化体系建设的重中之重就是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导作用,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宣传教育渗透到公民教育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各个方面。

第三,筑牢国家认同的文化基础,促进文化认同和政治认同、民族认同的良性互动。中华文化体系中家国一体、亲仁善邻、兼收并蓄、以和为贵的价值原则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和中国道路提供了道义的合法性和合理性。中华民族文化承载的价值引领能大大提升公民个人对现代国家政治的深层体会和理解。现代国家政治认同正是在民族文化的精神土壤上才得以成长壮大。政治多极化冲击下的国家认同急需稳定的文化认同来强基健本;相对于民族和国家身份认同的不可选择性和稳定性,文化认同在一定意义上是允许个人自主选择和改变的,具有可变性。在由封闭的传统社会向开放的现代社会演进的过程中,多元的文化思潮的兴起带来了剧烈的文化冲突和碰撞,原先仅仅依靠血缘地域建立起来的族群认同模式被打破,文化认同危机的课题被提上日程。文化认同危机如进一步深化,有可能造成民族认同分裂,因而必须以最深厚、最坚实的中华民族文化固基现代民族认同,以避免这些问题。要想从根源上解决民族问题就必须强化民族的“文化意识”,不断巩固和扩大各民族的共同思想基础。在中华民族的不同发展时期,正是因为拥有文化认同,才能产生巨大的精神力量,像纽带一样联结众人,发挥旗帜的作用,引领中华民族走出磨难。总之,中国要以文化为纽带,构建国家认同和文化认同的良性动态,充分发挥国家认同和民族认同中最深层次、最根本也最具重要意义的思想文化的作用。

总之,国家认同问题是摆在世界各个国家面前需要不断加以解决的现实问题。不少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应对此次全球范围内突发疫情的过程中,暴露出了治理体系的严重缺陷,将国家认同推入了险境。我国要从中吸取经验教训,把国家认同问题纳入国家战略,坚定四个自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不断巩固民族大团结,以不断优化国家认同的构建机制,使人们进一步增强国家认同的自觉意识。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全党全国全社会要形成广泛的认同与共识,更坚定地走稳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之路。

猜你喜欢
中华民族民族国家
中华民族的独立之路
聚焦中华民族之瑰宝“非遗”
一个民族的水上行走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保证
MINORITY REPORT
努力树立中华民族的文化信仰
能过两次新年的国家
把国家“租”出去
求真务实 民族之光
奥运会起源于哪个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