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思想政治课议题教学策略例谈
——以“法治政府”为例

2021-12-03 04:08
江苏教育 2021年54期
关键词:法治政府议题逻辑

吕 萍

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应凸显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教学方式上多采取议题教学的方式。笔者以统编思政教材必修三第八课第二框“法治政府”为例来谈谈相关体会。

一、议题逻辑统领教材逻辑

议题教学作为新的教学方式,强调以议题为桥梁,结合教材知识和社会情境,在序列化的活动任务中实现知识传授和价值引领。[1]这样就会牵涉两个逻辑——议题逻辑与教材逻辑。议题逻辑强调的是问题逻辑,要求我们怎么去认识、分析和解决相关的社会问题,新课标议题重视的是议论的思维过程。而教材逻辑侧重的是知识逻辑,要求我们怎么去认识、理解和阐述相关的知识点,新教材编写重视的是知识的序列呈现。要搞清议题,需要综合多方面的知识,背后涉及的不只是教材一框内容,而是多框、多单元甚至多模块相关知识的整合。而教材内容上,同一框和不同框的知识架构也时而会存在前后勾连、重复和交叉情况。

议题,既包含学科课程的具体内容,又展示价值判断的基本观点;既具有开放性、引领性,又体现教学重点、针对教学难点。[2]我们以议题逻辑统领教材逻辑,以议题的问题逻辑优先,把议题作为教学设计的主要线索,顺着议题的问题逻辑,对教材的知识逻辑进行多重调整优化,使这两者的逻辑达到内在的统一。

在“法治政府”议题教学设计中,笔者是这样让议题逻辑统领教材逻辑的。首先根据议题的问题逻辑,对这个议题进行了分解。导入时引入李克强总理的一句话“人无信则无人信。政府一旦无信,政令就不可能畅通”,通过这句话解读了公信力和执行力及其关系。紧接着根据问题逻辑,设计了三个子议题,即政府的公信力和执行力“从何处确立”“靠哪方增强”和“凭什么长久”。这三个问题层层递进,系列化解决议题的核心问题——“如何增强政府的公信力”。三个子议题从纵向和横向两个角度,超越了教材的知识逻辑,同时实现了价值引领。

二、情境创设旨在素养达成

思想政治学科作为德育课程,其核心素养主要包括政治认同、科学精神、法治意识和公共参与。[3]议题教学中要想达成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需要以具体情境作为教师组织相关活动和学生执行特定任务的背景、载体。

情境作为课堂教学活动任务的有效抓手,需要多方比较、谨慎选择。以“法治政府”为例,宜选择具有开放性、冲突性、思辨性的复杂情境,宜选择贴近学生生活、符合学生最近发展区的生活情境,宜选择相对正面但又留有空间的真实情境,宜选择与议题内容息息相关、又特别鲜活的热点情境。这样不仅让学生愿说、肯说、敢说、能说,在层层冲突和理性思辨中抽丝剥茧,步步深化对议题的认识,而且利于培养和达成学生的政治认同、科学精神、法治意识和公共参与等核心素养。

对应三个子议题,本课主要选择创设了这三个具体情境:一是江苏交警霸气执法视频片段;二是近来广东天量罚单事件引发热议(公安部强调严禁交警过度执法、逐利执法、粗暴执法);三是一个思辨性的问题情境——“一个好政府固然要依法办事,但依法办事的政府一定是好政府吗?”

这三个情境既真实鲜活又广受热议,均具有冲突性、开放性和思辨性,极利于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情境一能让学生在情境体验中树立法治意识,培养科学精神;情境二背后折射的多方关注和态度,能让学生拥有更多的思考;情境三在前两个子议题的基础之上提出,让学生跳出教材框架实现更高层次的思考。

三、课前预设服务课堂生成

议题教学需要我们处理好课前预设与课堂生成的关系,通过情境的设置、任务的明确、活动的开展、师生的互动来实现预设和生成的完美结合。

以“法治政府”为例,笔者对应三个子议题,课前预设了三个活动任务。活动一是议事说理,活动二是建言献策,活动三是延伸辨析,在课堂实施中,教师要特别留意不同小组、不同学生对每个情境的反应和对每个问题的思考和发言。一方面要充分相信学生的智慧,让他们大胆说、深入说;另一方面,用恰到好处的追问、启发和点拨,有效实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让教学目标顺畅达成。

课堂生成的正确价值观是教学互动中学生由内而外、有感而发的,是真正可以让学生欣然接受、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这样的课堂才能真正实现育人功能。比如活动三中,有几个学生思路开阔,先后谈到要“看依的是什么法”:要依良法,与时俱进完善法律;要依据持人民立场的法,从而生成观点“良法才能善治”,最终实现坚持依法治国和坚定社会主义道路的有效价值引领。笔者认为,这样的生成性课堂才是议题教学要追求的常态。

猜你喜欢
法治政府议题逻辑
刑事印证证明准确达成的逻辑反思
21世纪以来中国歌剧批评若干重要议题述论
逻辑
创新的逻辑
议题中心教学法在思政课教学的实践探索
科学议题欢迎君子之争
议题中心教学法在思政课教学的实践探索
女人买买买的神逻辑
推进中国法治政府建设研究
深入推进依法行政 加快建设法治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