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范勤勇
“运动的相对性”是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5章最后一节的内容,主要对生活中的“动”与“静”展开探究,让学生在已有的前置概念下更深入地了解运动及其相对性。那如何让学生对“运动”有深刻的体会呢?笔者认为,依据学习金字塔理论,通过情境演练、学生操作等方式,开展适合的探究活动,以探促学,能有效提升学生的感知,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下面笔者结合教学实际,谈谈如何设计适合的教学策略,提升学生的探究能力。
物理来源于生活,知识点若能建立在生活情境中,会更具生命力,否则就只是死记硬背的文字。因此,在物理教学中,善于利用身边的素材,在课堂上构建学生熟悉的情境,能迅速激起学生的兴趣,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探究活动中。本课首先是要建立“运动”这一概念。对于什么是“运动”,大部分学生能分辨生活中简单的动与静,却描述不出什么是运动、什么是静止。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就需要构建相关情境:现场让一名学生演绎“人离开讲桌”“人从讲桌左边走到右边”“人绕讲桌一圈回到原地”3 个情境片段,让其他学生思考“该生有没有动”。学生在这熟悉的情境中很快就能感悟到运动的要点:“距离的改变”或“方向的改变”和“动态的过程”,这样就完成了运动概念的初探。若有学生直接回答“位置的改变”,教师可追问:“什么是位置的改变?你说的位置的改变和其他同学说的距离或方向的改变有什么关系呢?”让学生带着问题,再次对照情境展开深入讨论,从交流中体会“位置”的含义。若没有学生提出“位置的改变”,教师则需引导学生思考该问题,这是再探。这样的探究设计,不追求教学进度,而是让学生参与到活动中,在活动中发现、理解知识。
在建立“运动”概念后,我们应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动与静及其相对性。教材提供了两张对比图片,意图通过坐在同一列火车上的小明和小华,以窗外不同的景物作为参照物,得出自己所乘火车是“动”还是“静”,进一步分析得出,两人判断结果的不同是因为选择了不同参照物,从而引出“运动的相对性”。仅通过图片的展示学生就能理解运动具有相对性吗?从课堂实际调研的情况来看,效果很不理想。因为以学生的视角来看,教师展示的图片可能本身就是有“问题”的:图片上的小明和小华坐在同一个车厢内,两个人的运动状态应该是一样的,怎么会出现两种不同的说法呢?在这里,学生的思维与教师的设计意图就出现了冲突,学生很难顺着这个思路探究下去。那如何解决这一问题?我们可以调整教学策略。
在备课时,笔者将教材图片进行二次开发:把图片从中间切割成左右两张,利用软件制作成“只能看见小明”“只能看见小华”和“两个人都能看见”的3 个动画,然后依次播放。在第一个动画中,小明以站台为参照物,判断出列车没动,这符合我们的日常认知,学生易于理解。在第二个动画中:由于没有了小明那侧窗外站台的参照,小华只看到自己这侧外面的列车和自己的距离发生了改变,很自然地想到自己所乘坐的列车动了,学生也易于理解小华的想法。到此,学生对动与静有了初步辨析。最后,笔者再将两个动画合在一起播放,学生发现,原来两人在同一列火车上。为了解决心中的疑惑,学生主动深入探究,最终发现“选用不同的参照物,物体的运动状态就可能不同”这一知识要点。一张图片,若直接展示,学生不易理解,教师还不易讲透;将它加工对比,成效倍增。
在教学中,对教材或网络提供的图像资源,教师要学会二次开发或重新设计,将问题融入新资源中,使学生能拾级而上。
作为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最好的教学方法就是让学生在体验中学会应用。因此,在学生初步了解“运动相对性”的基本知识后,教师可创设适合的游戏环节,让学生通过感受、体味,在“游乐”中理解“相对运动”与“相对静止”,从而突破教学难点。
教材上通过“飞机空中加油”来说明“相对静止”在科技中的应用。我们可据此设计小游戏:在不用手的前提下,两人一组,利用身体合力将一个球从教室的一端运到另一端,看哪组做得既快又好。在学生看来,这是生活中常见又易于挑战的游戏,人人都积极思考、跃跃欲试。学生在初探后发现,只需同组两人保持相同的速度就能完成该游戏。有了这一发现,教师再追问:分别以地面和其中一个人为参照物,另一个人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学生进一步交流后得出:原来只要被研究的物体与参照物间保持“位置不变”就是“相对静止”。游戏之后,教师再将“飞机空中加油”“接力赛交接棒”等实例引入分析,学生一点就懂。将一个不易理解的实例转化成游戏,就可把难点轻松突破,学生的思维会得到拓展,探究力会得到提升。
教材通过介绍“风洞实验”来说明“相对运动”在科技中的应用,但事实上学生既不明白什么是风洞,也对飞机在空中飞行时外部的受力情况不甚了解。笔者将实例模型化,找一架模型飞机,在飞机尾巴上系几段彩带,拿着它在教室里从前走到后,学生探寻的目光全部聚焦在教师手里的飞机上。教师提问:“如果现在有一架正在研制的飞机,还不能上天,但设计师们又想知道飞机在空中飞行时的一些数据,你能想办法让这架没有发动机的飞机模拟出在空中飞行时的情境吗?”在实物模型的引领下,学生思路被打开了。通过短暂的探究与交流,学生几乎都会说出1~2 个可行的方案。最后,教师在对学生给出的方案进行点评的基础上,将器材进一步优化:把飞机固定在两端开口的透明塑料桶内,用电吹风对着桶的前端向内吹风,请学生再次观察现象。通过这样的层层探究,学生一下子就明白了什么是风洞,什么是运动的相对性。这样的探究教学,方法简单,现象明了,效果显著。
将学习从课堂延伸到课外,通过提问题的形式带领学生应用,让学生学有所感、所获、所成,不仅能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更能提升其后续发展力。鉴于本课特点,笔者设计了探究式拍摄活动。
课前,笔者播放了《西游记》中孙悟空腾云驾雾的镜头,在学生激动的观看中,提出探究问题:“这些镜头是如何拍摄出来的?你有什么好的办法?”让学生带着有吸引力的问题进入课堂。
课中,通过各个探究活动,层层深入,一步步把自己的疑惑解开,向最终的拍摄活动逐步靠近。
课堂结束前,教师提供分别印有天空背景的图片、孙悟空的KT 板和iPad,让学生小组合作,拍摄一段孙悟空腾云驾雾的视频并分享。学生在经过一节课的探究后,早就跃跃欲试:有学生会直接拿出器材先试一试,有学生会先独自思考如何操作,也有学生会在组内交流甚至互相争辩。当各组拍摄好镜头并依次展示时,教师要善于抓住学生的反馈:展示的作品运用了什么知识?作品的优缺点是什么?如何修改才能让视频更好?通过这一环节我们会发现,在学生的不断交流中,方案会得到逐步优化;当视频更接近完美时,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就越深刻,探究能力就越能得到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