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金金
(杨凌职业技术学院 药物与化工分院,陕西 杨凌 712100)
“互联网+休闲农业”是利用互联网信息技术作为支撑,科学地整合休闲农业线上、线下的资源与要素,通过分析消费者的偏好并精准定位需求,优化资源配置,从而革新营销方式,有效解决互联网背景下杨凌休闲农业存在的问题,促进农业产业链全新升级。
经调研发现,杨凌休闲农业经营项目仅限于餐饮、旅游、采摘等方面,照搬现象严重,造成农业经营者投入成本高,但收益甚微,同质化问题使杨凌休闲农业市场缺乏持续的吸引力[1]。
从杨凌休闲农业发展现状看,普遍存在着经营主体之间“自我发展”现象严重,并未进行科学合理的市场调研和分析,导致碎片化经营现象严重,大大阻碍了休闲农业的规模化和规范化发展[2]。
杨凌的许多中小休闲农业营销渠道依然存在着3个问题:一是大部分经营主体缺少专业的网络知识和运用能力,宣传和营销渠道依然是最原始的书籍、报纸、广播等方式;二是大部分经营主体规模小,经营主体间各自为政,缺少沟通交流,合作意识差,难以形成协同效应[3];三是缺乏鲜活的农产品交易平台。
经调查数据显示,杨凌地区休闲农业景点的服务人员缺乏农业大数据知识分析能力,服务理念落后,不仅互联网资源浪费严重,而且阻碍了休闲农业健康发展[4]。
休闲农业经营者可利用互联网技术平台,通过大数据分析消费者需求,确定目标客户,实现自身资源与客户需求无缝对接,量身打造适合游客的休闲农业项目和产品,确保产品的多样化和个性化,有效解决休闲农业产品同质化问题[5]。
传统的休闲农业旅游宣传渠道单一、宣传力度不够,导致休闲农业发展进程缓慢,将休闲农业融入“互联网+”思维,可利用互联网平台营销的优势,提高休闲农业的宣传力度,精准定位客户需求,为休闲农业的发展带来更多的机遇。
传统的休闲农业销售渠道单一,消费者获取信息渠道闭塞,而互联网技术的本质是为消费者和经营者搭建有效的沟通服务平台。如可在网络地图上标注具体位置,以方便消费者查询服务项目,并可开通服务评价功能,帮助消费者选购产品或服务,从而使消费者实现自助消费和旅游,创新服务模式[6]。
在互联网时代下,休闲农业旅游可以借助大数据、云计算等信息技术,迅速掌握消费者心理需求,并结合当地农业特色,融入乡土人情、地理特色、人文关怀等元素,提高旅游产品的附加值,激发消费者消费欲望[7]。
在互联网主导的营销背景下,消费者信息可迅速被收集并整合,利用大数据分析出各类型客户消费行为,并对其消费倾向作出评估,经营主体可结合自身现有旅游资源。为其提供个性化产品或服务,满足多元化需求,实现个性化体验[8]。此外,可利用互联网技术增强消费者的网络体验增强消费者的心理满足感。可加强VR技术、3D模拟技术在休闲农业中的渗透,让游客亲身体验休闲农业的魅力。
休闲农业经营主体建立休闲农业资源大数据库,消费者可在线进行点评,建立大数据库标准格式,让杨凌示范区内的各休闲农业企业采用统一格式,便于上传数据、整合和分析[9];打破各平台数据共享壁垒,实现经营者、消费者之间信息和需求的无缝对接。
借助互联网营销渠道,通过开发主题网站、手机app、微博等推广平台,通过线上、线下宣传活动,扩大品牌影响力[10];根据大数据,分析客户的消费行为、消费能力、消费倾向,并结合当地民俗风情文化,精准推送适合个人及群体消费旅游项目,彰显品牌特色,提高品牌认知度[11]。
在人才储备方面,引进高水平旅游开发管理人才,大力发展休闲农业中坚力量;在培训力度方面,通过发放教材,定期线下开展培训会,可聘请相关行业专家指导休闲农业,加强景观设计和品牌文化挖掘[12]。
政府可积极引导社会企业家积极向农村地区投资。加强网络基础设施建设以实现网络全覆盖、共分享。休闲农业主体加强大数据的采集、加工、存储、分析、反馈等工作,使休闲农业经营更现代化、科学化、合理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