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的范式建构说

2021-12-03 00:18韩春虎
关键词:文学理论文论范式

王 玥 韩春虎

(1.辽宁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辽宁沈阳110036;2.辽宁大学社会科学研究院,辽宁沈阳110036)

范式融入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以下简称“马克思文论”)有其理路上的逻辑推演。范式从科学革命中浮出,“通常是指那些公认的科学成就,它们在一段时间里为实践共同体提供典型的问题和解答”。①〔美〕托马斯·库恩:《科学革命的结构》(第四版),金吾伦等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4页。而“科学革命的主要特征就在于它们改变了关于自然的知识,这种知识内在于语言本身,因而先于任何可完全表述为描述或概括的东西,科学的或日常生活的均如此”。②〔美〕托马斯·库恩:《结构之后的路》,邱慧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第21页。范式已生成,但范式的规范化描述仍在酝酿之中。这里涉及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互动。社会科学中实践性见长的学说(包括语言)在其中更为具有接纳与融通性。马克思主义文论是实践性文学理论的典范,在范式运用上不存在有无问题,而是在一定共同体内发挥作用与优势强弱问题。

五四运动以降,马克思文论从初创到发展显示出诸多范式的变革,其中至为明显的范式至少存有三种:革命文学范式、文学社会意识形态范式和文学审美意识形态范式。三种范式呈现历时性递进延展样态:第一种范式处于马克思文论拓荒期,从1899年马克思主义理论首次传入中国至1936年;继之第二种范式处于马克思文论确立期,从1936年毛泽东发表《在中国文艺协会成立大会上的讲话》伊始至1978年;第三种范式处于马克思文论发展与跨越期,从新时期改革开放之初延续至今且不断深化,彰显出文艺学术与实践生命力。不仅如此,这三种范式内部建构又都分别划分出两个时段,我们姑且称之为“三范式六时段”论(对时段的研究另组论文)。③参见赵炎秋:《中国特色文学理论发展的分期问题》,《湖南师范大学学报》2020年第4期。有鉴于此,以历史的、人民的、艺术的和美学的④习近平:《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参见何毅亭等:《新时期文艺道路的光辉指南》,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15年,第33页。眼光深度考量马克思文论的范式建构历程及特征,在历时与共时双重视域下梳理百年来马克思文论的特色发展轨迹,对我们当下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工作重要论述、强化马克思文论的核心地位颇具裨益。

一、拓荒期:革命文学范式

马克思文论肇始于马克思主义理论传入中国之时。据记载,早期出现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相对零散。1899年,《万国公报》第121-124期载有《大同学》,其第三章就讲:“试稽近代学派,有讲求安民新学之一家,如德国之马克偲,主于资本者也。”①〔英〕企德:《大同学》,李提摩太节译,上海蔡尔康纂述,《万国公报》1899年第121-124期;孙江主编:《共产党宣言在中国》,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20年,第363页。这里所言“安民新学”“主于资本”切中马克思主义理论核心要义。1902年,赵必振译出日本学者福井准造所著《近世社会主义》的部分章节,把《共产党宣言》的经典部分称为“为劳动者吐万丈之气焰”。②〔日〕福井准造:《近世社会主义(节选)》,赵必振译,上海:广智书局,1902年;孙江主编:《共产党宣言在中国》,第366页。不得不说,马克思主义理论此时正在成为中国发展之路上的“星星之火”,马克思文论应是暗含其中。

有效促进马克思主义理论包括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传播的,当是1915年9月《青年杂志》(第二卷起易名为《新青年》)在沪创刊而掀起的新文化运动。1917年1月,胡适在《新青年》第二卷发表《文学改良刍议》,从文学进化论的角度提出中国文学必须进行革新,以白话文取代文言文,并简明扼要地论及文学的内容与形式、文学的社会性等问题。同年,陈独秀也在《新青年》上发表了《文学革命论》,对封建时代的旧文学大肆鞭挞。这两篇旗帜性的文章标志着文学革命大幕开启,是革命文学范式从酝酿到不断走向清晰合理的开端。正如温儒敏所说:“现代批评作为有一定的规模声势、能直接左右文坛空气的潮流,是在文学革命发难之后特别是在新文学有了相当的创作实绩之后。从1917年初《新青年》的同仁揭文学革命的大旗开始,现代文学批评才进入了生气勃勃的创建期,不再是王国维当年独立垦拓那样的惨淡经营了。”③温儒敏:《中国现代文学批评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23页。在文学发展的前范式阶段,必然存在多种理论、观念在不同时期流行一时,且这些理论相互竞争、相互争辩,直到某一理论成果的问世,打破了原有的竞争和争辩格局,形成原初的范式,文学研究也群体性地跨入了常规研究时段。

这些范式的形成依赖于多个“文学共同体”(或称之为文学流派)之间“分歧”的消失,某一流派吸引了一部分支持者从而壮大了自身的力量。虽然文学革命所推动的革命文学范式的建构遭到了一些顽固势力的抵抗,新旧派之间也发生了激烈的斗争,如与“学衡派”“甲寅派”的论争,但历史大势终究不可逆转,文学革命已经成为“一个科学集体所共有的全部规定”,④〔美〕托马斯·库恩:《必要的张力》,纪树立等译,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81年,第290页。来自日本和西方的新文学观念和理念广泛传播,不断深入人心。翻译引进的外国文学理论,一方面让人们开阔了视野、拓展了思路,同时也在比较中映照出中国传统文论的闪光与暗点,外国的文论为我们形成现代文论观念进而建构革命文学范式提供了一种学习和借鉴的机遇。

在革命文学范式建构的历时过程中,日本和苏联的文学理论先后在不同时期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日本学者本间久雄1927年所著《新文学概论》,1930年即由章锡琛翻译并在开明书店发行,作为倡导“文学是一个的社会底现象”⑤〔日〕本间久雄:《文学概论》,章锡琛译,上海:开明书店,1930年,第1页。取名为《文学概论》,是较早被译介到中国的外国文学理论著作。其虽为日本人撰写,但它的内容主要是介绍西方各派文学理论的观点主张,引证的材料也几乎源于西方各大文论家。其体例已经非常接近我们当下文学理论教科书的体例,甚至可以说为当代中国的文学理论教学和教科书编写提供了基础范例。此外,当时译介的日本文学理论还有厨川白村的《苦闷的象征》、夏目漱石的《文学论》、丸山学的《文学研究法》等。

20世纪30年代,随着“左联”的成立,在鲁迅、瞿秋白、冯雪峰等人的努力下,“红色政权”苏联的文学理论相继被译介和引入,这一时期外国文学理论的引入,一方面推动了现代文学理论意识和观念的建立,同时也为革命文学范式的建构准备了大量的理论基础。30年代以来,革命的浪潮在中国大地风起云涌,社会现实急剧变化,“文学革命”似乎还未完成,革命文学及后期无产阶级文学就已经取而代之,革命文学范式的建构从此前的“理论准备期”进入“成熟期”,并为下一种文学范式——文学社会意识形态范式的生成找到了突破口。

二、确立期:文学社会意识形态范式

文学社会意识形态范式从酝酿到生成一以贯之地依循毛泽东文艺思想这条主线。1936年,毛泽东在丁玲、成仿吾、李伯钊等人倡议的中国文艺协会成立大会上发表讲话,提出:“发扬苏维埃的工农大众文艺,发扬民主革命斗争的抗日文艺,这是你们伟大的光荣任务。”①毛泽东:《在中国文艺协会成立大会上的讲话》,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毛泽东文集》(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462页。这可以被视为马克思文论在认识性、倾向性、实践性层面的一次阐释,亦即文学意识形态特征的考量。而深刻体现文学社会意识形态范式之作即是毛泽东1942年《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毛泽东以一名伟大的马克思主义革命家和文艺理论家的敏锐视角,将经典马克思主义作家开创的实践性文学理论与当时中国的革命实际相结合,论及文艺与人民的关系、文艺如何为群众服务、文艺与生活的关系、文艺与革命的关系等诸多基础问题,成为马克思文论的“开山纲领”及党和国家文艺工作的基本遵循。稍后的1944年,周扬精编《马克思主义与文艺》一书,第一辑即为“意识形态的文艺”②周扬:《马克思主义与文艺》,北京:作家出版社,1984年,第1页。,更为鲜明地道出文艺的意识形态特征。

新中国成立后,一方面,来自苏联的专家到中国高校亲自授课,强化文学社会意识形态范式建构。诚如维·波·柯尔尊就到北京师范大学讲授《文艺学概论》。该讲座成书后的第二章即为“作为社会意识形态的文学”③〔苏〕维·波·柯尔尊:《文艺学概论》,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外国文学教研组译,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59年,第33页。,从其思想性、阶级性、人民性、党性四层面予以分析,在当时颇有见地。

另一方面,国内文学社会意识形态范式的建构也在进行。其中“十七年”时期的文学理论虽受政治影响颇多,但仍然在范式的建构上取得了一些重要成果,对当代中国文论体系建设仍具有较高的价值和意义。主要在于“十七年”时期的文学理论建设始终是在马克思文论这条道路上前进的。以文学理论教科书编写为例,从20世纪60年代起,我们开始自己编写文学理论教材,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无疑是1961年以群主编的《文学的基本原理》。这是一部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著作。全书结合五四运动以来文学范式建构的实践经验,分析概括阐明文学和艺术活动的规律,成为“十七年”时期文学理论建设的标志性成果,一直到80年代初期这本书都作为各高校文学理论课的基础教材。即便是今天,当2020年王一川等主持编撰教科书《文学理论》(第二版)时,仍需要坚守文学是社会意识形态这一观点,只是加重了文学是审美的艺术这一比重。

文学社会意识形态范式的建构经历了从起步到加速再到最终成熟定型的过程,文学与社会的关系是这一范式的核心范畴,这突出体现了其实践性和现实倾向性,即文学理论的建设必须始终与中国社会发展的历史阶段相契合,必须与文学创作实践和社会活动有紧密的联系。经历了“文革”期间文学理论范式建构的艰难探索,在改革开放的时代洪流下,文学审美意识形态范式开始相伴新时期而浮出水面。

三、发展与跨越期:文学审美意识形态范式

20世纪70年代末,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我国建设发展与改革开放的新时期之门。就文学艺术而言,以邓小平发表《在中国文学艺术工作者第四次代表大会上的讲话》为标志,文学艺术领域的变革随之轰然而至。稍后的整个20世纪80年代成为中国文学理论发展史上的重要分水岭。随着对外开放的不断深入,大量西方最新的哲学、美学、社会学思想和成果如潮水般涌入中国,我们的文学理论建设不再处于相对僵化状态,日趋多元化。这在极大地丰富我们的理论“资源库”的同时,对马克思主义在文学理论建构中的主导思想地位形成了不小的挑战。应对这一挑战,马克思文论应时而战、适时求变,在坚守文学社会意识形态阵地的同时,广泛汲取来自中国古代、近现代文论的合理精髓,创造性吸收西方文论特别是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论的辩证性、时代性成果。正基于此,马克思文论审美意识形态范式建构加速生成且不断完善,其表现可做如下阐述:

其一,内部环境因素的催化,即文学审美意识形态范式的建构合于中国当代社会转型的时代语境。前文提到,“十七年”时期的文学理论建设受政策和政治意识形态的影响较多,文学理论作为一门学科的自主性有所削弱。新时期以来,文学理论界开始转向对文学内在审美属性的阐释和解读。在社会领域,自上而下的经由经济体制改革而启动的社会体制变革,引发人们社会生活的急剧变化。在精神生活方面,人们对文学作品的格调和趣味也有了更高的追求,开始更多关注文学作品中所蕴含的情感共鸣和人生体验,转向对文学作品美的价值的欣赏与发现以及主客体互动与互融。其实,马克思1857年在阐释生产与消费关系时就对文艺的审美特性表示过肯定,他说过:“艺术对象创造出懂得艺术和能够欣赏美的大众。”①〔德〕马克思:《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十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62年,第742页。我们在80年代开始探索的文学审美意识形态范式,一定程度上是一种向马克思主义经典理论家文艺观的复归。但在此进程中,日常生活逐渐审美化,审美逐渐市场化、商品化,意识形态批判逐渐缺位,其后果就是在文化产业蓬勃发展的同时文化市场内的良莠不齐。随着马克思文论建设的有效推进,坚持经典马克思主义始终关注社会现实、紧密结合文学创作,坚持审美意识形态批评的传统,实现文学审美与意识形态在文学作品中的统一与完整的思想逐渐占据主流。

其二,与西方文论的比对,即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论与美学对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论建设的影响。新时期以来的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论建设,始终在西方的理论资源的影响下徘徊前进,从形式主义、新批评、结构主义、符号学、阐释学、存在主义、解构主义到新历史主义、文化研究、后殖民主义、女性主义、生态批评等思潮,都在其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我们将大量西方理论资源引进,用来解释、批评自己的文学现象和作品,但是这种引进以及这些理论本身或多或少都存在着脱离文学创作和批评的现实问题。20世纪的西方文论和美学,深受康德“审美无功利”观点的影响,文学与艺术多被当作超越历史与现实的主观活动,把脱离社会现实的内容当作获取美感的基础。从我们自己的角度说,也是抛弃了自五四以来革命文学范式建构中文学紧密联系现实人生、联系社会发展的优良传统。当然,西方马克思主义流派虽然有不少背离经典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地方,但至少在其客观效果上还是延续并不同程度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所开创的美学传统理论,即关注文学艺术的审美活动与社会现实的关系,坚持对文学艺术展开审美和意识形态的分析。诚如佩里·安德森所言:“不管怎么说,其主要思想家并不接受改良主义。尽管他们脱离群众,却没有一个人像他们之前的、考茨基这样的第二国际理论家那样,虽然和阶级斗争要接近得多,却拜倒在得势的资本主义脚下。”②〔英〕佩里·安德森:《西方马克思主义探讨》,高铦等译,台北:久大文化股份有限公司、桂冠图书股份有限公司,1990年,第109页。西方马克思主义美学和文论的引进,使我们的文论建设在经历多元性求索之后,在追求文艺审美性这一内在品性的前提下,更多地将目光投向本土社会实践,回归到文学创作本身属性的挖掘,力求达成文学作品社会批评与美学批评的辩证统一。

内部环境的催生是新范式的加速器,西方文论的比对是铸成新范式的参照物。而真正从内核深处起到引领作用并形塑新范式的动力源,当是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发表《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以下称“北京讲话”)。这次讲话具有文艺史上划时代的里程碑意义,“对如何认识文艺、如何发展文艺、如何引领文艺、如何坚定文化自信等一系列根本问题做了当代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回答。”①韩春虎:《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论的建设之维》,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0年,第303页。如果从范式研究视角切入,北京大学董学文先生对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工作重要论述的学习体会非常中肯,其中有一点谈道: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工作重要论述“实现了文艺理论从概念演绎到现实逻辑的研究范式的转型,实现了文艺理论从引进依赖到主体自信的认知模式的转变,从而将文艺理论研究从长期陷于西方学说的泥淖和迷信中摆脱出来”。②董学文:《社会主义文艺是人民的文艺》,《文艺报》2020年11月18日,第3版。对习近平总书记“北京讲话”的深入学习之后,四川大学冯宪光先生将其概括为“三个主要学科的全面辩证结合和四个观点贯通的全面话语覆盖”,“这也是当代文论范式建构的目标和方向”。③冯宪光:《中国当代文论话语体系建构的主导结构》,《中国文学批评》2016年第4期。“北京讲话”在强化马克思主义人民主体观的深刻内蕴前提下,关注文艺历史的、人民的、艺术的、美学的综合价值功能,是践行中国梦伟大进程在文艺领域的指针,业已成为马克思文论审美意识形态范式生成的理论支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马克思文论范式亦随之进入全新领域,呈现出有别于过去、不同于西方文论范式的鲜明特征,其价值与效能愈益在文艺共同体舞台上得以展示。

猜你喜欢
文学理论文论范式
法治范式的沟通主义进路
——简评《中国法治的范式研究:沟通主义法范式及其实现》(郭金平)
世纪情怀 历史叙事 学术温度——乔建中二胡文论述评
以写促读:构建群文阅读教学范式
社会转型期中国文学理论创新研究
中国传统哲学研究中的认知范式转移
20世纪中国古代文论的地位、意义及创造性转化
20世纪中国古代文论的地位、意义及创造性转化
解构视野中的后现代文论——以哈琴的后现代主义诗学为例
管窥西方“诗辩”发展史的四次范式转换
新媒体时代文学理论教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