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 烈 郑 勇
(1.沈阳师范大学招生就业指导处,辽宁沈阳110034;2.辽宁大学学生工作处,辽宁沈阳110036)
为促进我国高等教育的高质量发展,提升国家核心竞争力,尽快实现教育强国的战略目标,党中央、国务院提出了“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重要战略部署,解决我国社会高速发展对于高精尖人才迫切需求的问题。“双一流”大学建设不是短期任务,更不是单一领域的问题,而是一项长期的全方位的系统工程,涉及学科发展、教学改革、管理制度优化、师资队伍建设等诸多办学要素的革新,尤其是一流的高素质教师队伍的打造,成了“双一流”大学建设的核心问题。“双一流”大学建设带来了雄厚的办学资源,培植了内源性发展动力,为高素质大学教师发展提供了重大的发展机遇。
新时代赋予了大学教师更为艰巨的教育教学任务,尤其是“双一流”大学教师肩负着为国培育各类高素质一流人才的使命。站在新的战略起点上,“双一流”大学建设向大学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与发展目标,带来了新理念、新方向、新平台与新动能,努力打造高素质的师资团队。新时代对于“双一流”大学教师的高素质要求是一个宽泛的概念,主要是在教育教学、科技研发、社会贡献、文化传承等领域具有核心竞争力。“多元化的思维方式要求教育者必须在教育活动的开展过程中融入多样性、差异性以及具有批判性和价值性的理念和方法,培养教师发展的自觉性、反思性以及道德性。”①杨冰:《基于多元文化取向的高校教师专业发展》,《中国成人教育》2017年第18期。
世界一流大学建设必然要求一流的生源、优秀的师资团队、高水平的科研能力以及充足的经费支持,但更重要的是追求卓越的品质与不断创新的办学理念。我国“双一流”大学建设坚持走特色发展之路,不断为我国大学高质量发展注入了世界一流大学的发展理念,同时融入我国独特的思想文化观念,这也必然带动我们教师理念的革新。在“双一流”大学建设过程中,我们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同时对于我国本土的政治思想、文化传统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进行有效的补给与融入,彰显出我国高水平大学发展的道路自信与文化自信。因此,“双一流”大学教师队伍建设应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落实新时代“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做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捍卫者与引领者,争做新时代的“四有”教师。以世界一流大学为标杆,在卓越发展理念的引领下,我国大学教师的国际化视野将被不断拓宽,在完成既定教学、科研任务之外,更多要不断超越自我,努力成为有师德、有灵魂、有思想的教育家,成为精益求精、追求卓越、掌握真理的学者,达到世界一流教师水平。“双一流”大学建设过程中产生的新理念具有启迪与推广价值,尤其是追求卓越与真理的精神值得在全口径的大学教师群体中传递。
大学教师的职责不只是教书育人,应基于社会发展及学生成长发展的需要承担多种职责,尤其是“双一流”大学的教师要扮演更多的角色,承担更重的社会责任。“‘双一流’大学建设为新时代高校教师身份构建提供了依据、指明了方向,促使高校教师身份转型与再造,切实扮演好学术身份、社会身份、文化身份等多重身份。”①罗儒国:《“双一流”建设背景下高校教师发展的困境与突围》,《当代教育与文化》2019年第3期。首先,世界一流大学的教师十分重视自身的学术地位,注重良好的学术素养与学术声望的养成。“双一流”大学教师要配备这一学术身份,不仅要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准,还要具有学术道德、学术诚信与学术品行,不断提高中国学者的学术竞争力,掌握国际学术话语权,更要积极维护学术声誉,杜绝学术腐败。其次,“双一流”大学建设带来的是教师社会地位的进一步提升,赋予了教师更重要的社会使命。为国家和社会培养急需的高素质人才,包括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道德品行、创新精神、社会实践能力等,大学教师必须身体力行,发挥榜样的引领作用,扮演好社会代言人、道德教化者、灵魂塑造者等社会角色,真正影响学生的人生观与价值观,彰显大学教师的社会身份。最后,“双一流”大学建设要将文化传承的职能发挥到淋漓尽致,推动社会进步,引领社会文明进程。文化的传承需要每个大学教师来承载和实现,体现中外文化兼容并包的文化气质,这便赋予了大学教师的文化身份。“双一流”大学教师是一个具有多重身份的“复杂人”,在新时代要求下,他们不仅是学术文化的传承者,更是卓越大学文化的创建者,不仅是人类灵魂的启迪者,更是社会使命的践行者。这清晰地指明了“双一流”大学教师乃至其他大学教师成为高素质领航者的发展方向。
“双一流”大学建设为教师发展搭建了广阔的国际化平台,成了高素质教师团队形成的重要方式和载体资源。首先,国家在政策上明确支持“双一流”大学教师积极参加国际化培训,积极进行国际交流,参与跨国科研合作项目,这对于“双一流”大学教师队伍建设与发展具有重要促进作用。国际化平台的搭建,有助于增强教师的国际流动性,便于从国际高端学术平台上汲取营养,提高学术国际影响力,在一定程度上遏制国内学者之间的“近亲繁殖”。其次,在国家政策的引领下,“双一流”大学同国际一流大学的交流频次今非昔比,尤其是双方或多方共建研究中心,为教师提供了与世界一流专家、学者合作交流的机会。通过知识共创、知识共享等方式,掌握系统的研究方法,养成良好的学术习惯,不断提高自身的学术素养。不仅多类目、多元化的国际科研项目在“双一流”大学建设中层出不穷,我国大学的整体国际化程度都在提高,匹配相应的学术体系、组织架构与科研人员等,这无疑为大学教师提供了学术研究、教研改革、服务创新的机遇。“高校教师教育队伍建设离不开资源的有效整合,单个的高校应从内部发展走出来,加强不同高校间的交流、合作与研究。”②金东瑞:《高校教师教育队伍支持体系的功能定位与构建路径》,《教育理论与实践》2019年第24期。
“双一流”大学建设不仅是打造世界一流大学的系统工程,也是“双一流”大学教师提升自我、创新发展的新动能。任何一项改革举措都需要政策的引导与规范,并提供相关的准则规范,政策支持便成了“双一流”大学教师发展的第一动力。《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等文件奠定了“双一流”大学建设的整体部署,并明确提出“建设一流师资队伍”的要求。《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施办法(暂行)》和《关于高等学校加快“双一流”建设的指导意见》则对“双一流”大学建设提出了具体指导意见,同时也促进“双一流”大学教师在师德师风、教学能力、科研能力、教师发展等方面的发展,为高素质卓越师资队伍的打造提供了政策保障。此外,“双一流”大学教师在项目研发、技术创新过程中将会带来一定的经济收益与绩效报酬,而其学术地位与影响力将进一步提高,同时催生较大的自我效能感与发展动力,不断激发教师发展的新动能。政策、经济、学术地位与自我效能感无疑成了当前大学教师追求卓越的不竭动力。
“四有”教师是新时代党和国家对人民教师提出的新标准,也是能否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保障性要求。在“双一流”大学建设背景下,我国更加注重发展具有传授专业知识与技能、探索科技研发与社会服务、肩负社会责任与文化传承等多重职责的大学教师,这就必须从我国社会现实需求出发,认清我国大学教师队伍存在的现实困境。
“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纳入国民教育总体规划,贯穿基础教育、高等教育、职业技术教育、成人教育各领域。”①王鉴等:《我国教师队伍素质研究:问题与对策》,《当代教育与文化》2017年第2期。“立德树人”是新时代党和国家对德育工作提出的任务目标,加强学生的道德素养教育,首先要求教师先树立榜样,强化师德师风建设。“师德师风是评价高校教师队伍素质的第一标准,为人师表是高校教师行为规范的第一要义。”②景安磊、周海涛:《加强高校教师队伍建设的关键任务和路径探析》,《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9年第3期。当前,大学教师过于追求学术成果和职称晋级,将自身“何以为师”的问题抛于脑后,大学教师败坏师德现象时有发生“。双一流”大学建设不仅要实现办学设施一流、科研成果一流,更要成为社会的精神净化引擎,教师的德性修养便是过滤器,师德师风建设乃是关键一环。但是,从整体效果上看,大学围绕师德师风建设的长效机制没有形成,很多学校的师德规范俨然是一纸空文,只有在事发以后能够生效,没有起到丝丝入扣的内化作用,同教育教学、学生管理等日常工作联系不够紧密,在教书和育人、言传和身教、研究学问与服务社会等方面渗透的程度有限,导致大学师德师风建设成为“空中楼阁”。
大学教师的来源不受地域与场域的限制,但不可否认,大学依然是大学教师的主要孕育场,尤其是师范类院校成了教师步入社会的“前期培训点”。近年来,师范院校的发展规模不断扩大,学生数量日益增加,带来的是培养质量的下滑,同时师范院校综合化发展,也影响了办学质量的提升。在“双一流”等高等教育战略中,师范院校地位被弱化,失去了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契机,作为培养教师的重要孵化器,当前的发展困境对于高质量大学教师的孵化十分不利。因此,大力发展师范教育,提高师范教育质量,促进各地区师范教育的均衡发展已成当务之急。除此之外,大学教师的准入门槛日益呈现重学历、轻“即战力”的趋势,缺乏系统性、针对性的准入方式。教师资格认证制度作为我国统一的大学资格准入制度形式,只要通过相关课程的考试即可获取大学教师的任职资格。但随着各大学自主测试权力的加大,以及教师资格认证制度自身的漏洞,对于检验能否成为大学教师的甄选价值逐渐沦为形式。首先,教师资格认证主要以考试的形式进行,但有些考生在考前并没有接受系统的师范专业训练,或者说训练的时长有限,缺乏教师教育学习与训练的过程。其次,这种招考办法偏于应试,轻于对能力的检测,无法吸引一流的人才进入大学教师队伍。
打造高素质大学教师团队离不开系统的职业培训,重点在于提高专业技能,增强业务能力。从国家级培训到省级培训,再到各种形式的校本培训,关于大学教师培训的内容和形式愈发丰富,为教师专业培训提供了广阔的平台。“双一流”大学建设带动了更多高质量的学术论坛、学术会议以及海外培训等,但以往的经验表明,琳琅满目的培训项目造成了“鱼龙混杂”的现象,教师培训的机构或专家是否有资格并无认证,教师需要什么样的培训似乎也非重点,教师培训俨然成了市场化浪潮中新的利益增长点。很多培训项目并没有达到质量要求,培训教师从中汲取的“营养”十分有限,缺乏体系完备、科学规范的教师培训制度。当前,关于专业前沿的新知识、新技术培训资源较为有限,教师难以捕捉机会在教学工作之余,利用有限的时间参加高质量的专业培训。同时,大学对于教师培训的管理尚不健全,“重过程轻效果”的现象十分严重,缺乏对培训教师的经验内化和推广机制,以及必要的跟踪评价和质量监控手段,导致有些培训无法深入,难以达到预期的培训目标。
“高校教师专业知识素养提升依赖于对不同知识获取的数量与质量,与此同时,也依赖于教师能否成功地将自身所持有的知识转化为科学、有序的知识体系。”①林曦云、周华明:《高校教师的核心专业素质及其提升途径》,《继续教育研究》2017年第5期。专业知识需要在实践中转化,因此对于实践能力的要求也成为新时代对于大学教师知识体系的重要考量。“双一流”大学建设应解决我国大学长期以来“重理论轻实践”的状况,遏制教师能力结构的失衡状态,而长期以来实践应用能力的缺失,造成我国大学教师无法在大学转型发展中满足实践教学及科技成果转化的现实要求,成了制约大学教师发展的重要瓶颈。一是大学教师的传统观念促使重视理论研究,而将职业培训、技能鉴定等社会实践工作视为“副业”;二是大学教师缺乏在企业、研发中心工作的经历,在实践能力训练上存在短板;三是大学协同创新中心的运行机制与作用机理,难以有效弥补教师在实践能力上的缺陷,造成实践乏力的窘境。
高素质大学教师队伍建设需要克服现实困境,而围绕大学教师发展的相关要素,探寻诱发困境的原因则是解决问题的关键,也是从根本上建设高素质大学教师队伍的必由之路。
高等教育质量观是指人们对高等教育发展质量情况的基本观念和认识,直接影响大学在人才培育、科学研究、社会服务以及文化传承等功能的发挥和发展方向。大学教师质量观是高等教育质量观的下位概念,受高等教育质量观的影响,在合规性、需求性与发展性原则基础上,体现出人们对大学教师质量的价值判断与认知。教师的质量观极易受到大学制度、价值体系以及评价方式的影响,形成了以政策为导向,而非以需求为导向的价值观,导致传统的以“合理性”“目的性”为标准的大学教师质量观犹存,并产生了既定的标准与文化惯性。这一质量观导致了大学教师队伍建设过于注重政策目标的刚性需求,习惯于维持自身质量而失去了自我创新与突破的文化动力,违背了追求卓越、勇于创新的世界一流大学质量观,造成了大学教师队伍建设与教师自我发展的思维困境。
大学教师的核心素质是支撑高素质大学教师队伍建设的核心要素,即具备“双一流”大学要求的追求卓越的品格与创新精神。从现实状况上看,我国大学教师在核心素质养成上与世界一流大学相比仍存在不小的差距。我国大学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有限,个人能力与素质参差不齐,缺乏世界级大师与学术领军人物,在卓越队伍建设上缺乏一流团队,主要表现在科研成果与影响力方面的差距。在我国大学教师“重科研轻教学”风气日益渐浓的环境下,这种差距的存在说明大学教师发展的价值导向存在问题。缺乏完备的知识结构、方式方法与动力机制,信息化、智能技术同教师发展的融合度不高,实践教学技术应用能力不足,也进一步暴露了我国大学教师实践素养不足的问题。大学教师核心素质基础相对孱弱,无法满足“双一流”大学建设对高素质教师团队的目标要求,也造成了我国大学教师素质建设(尤其是在价值导向和精神层面)背离大学作为人才孵化、学术研究机构的本质属性。
大学教师能力与素养的提升需要制度予以保障和支撑,尤其是明确科学管理对于教师成长发展的重要作用。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大学明确了实现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目标,致力于实施科学的现代化治理模式,提升办学要素的整体水平和竞争力。但是,我国大学对于教师的管理仍然存在发展机制不健全、激励机制不到位、保障机制不完善的问题,影响了高素质大学教师队伍建设。首先,缺乏不同类型教师的能力标准与选拔机制。从我国大学教师的遴选、评聘、考核等环节来看,缺乏严格的过程考核与退出机制,能上能下的职称聘任制度尚未实现,缺乏多样化、个性化的教师成长平台,教师发展潜力在一定程度上受限。其次,当前大学无法根据教师不同的工作属性和贡献度,建立科学的薪酬激励机制,依靠传统的“职称评聘与晋级”等方式,已然无法适应当前灵活多样的教师成长价值,造成劳动价值与分配价值的不匹配,影响教师工作的积极性。“高校教师激励机制的实质是对高校教师行为目标的选择起激励约束作用的一系列制度安排。”①韩影:《创新教师管理制度推进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现代教育管理》2018年第7期。最后,大学在打造高素质教师队伍过程中,存在保障机制不健全等问题。“对于教师的发展而言,软件要素投入中比较重要的是职称晋升激励和职业技能培训,这两类投入与较高层次需求的满足有关。”②陈权、沈斌:《基于要素投入视角的高校教师激励机制研究》,《科学管理研究》2019年第1期。大学往往注重对拔尖人才的保障,而相对忽视整个教师群体的全方位保障,为教师提供有效培训与服务的支持力度有限,缺乏相关政策的支持和激励措施,共生共存、相互促进的共生机制尚未形成,高素质大学教师队伍建设任重而道远。
“双一流”大学建设为我国高素质大学教师队伍发展提供了重要契机与思路,在通往世界一流大学的道路上带动的是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整体发展。全面加强大学教师队伍建设,贯彻党和国家对于新时代大学教师在道德、能力与品行上的要求,提升师资管理水平,打造一支师德高尚、专业能力突出、具有卓越创新精神的高素质教师队伍。
“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双一流”大学建设之基便是坚持思想政治教育与道德教育,而教师具有良好的道德修为是重要前提,“突出师德”成了当今我国大学教师队伍建设的首要内容。首先,大学要在观念养成、价值引领、氛围营造上下功夫,通过宣传、立规等方式,帮助教师树立“以德为先”的理念。按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严格要求,坚定理想信念,提高思想政治素养,以“四有”教师的标准做好学生的引路人。其次,大学要积极构建师德培训体系。制定师德培训的总体方案,不断拓宽师德培训方式,以高尚的师德和良好的师风为目标,系统地落实师德培训项目,将师德培训课程制度化和常态化,寓师德培训于实践行为中,努力提高大学教师的道德品质和职业素养。再其次,大学要不断完善师德考核机制,将其纳入师资管理制度体系,作为教师考核与职称评聘的标准,落实师德“一票否决制”。师德考核要坚持科学细化、以考促教、内化品行的原则,对于涉及教师道德风尚、学术品行、为人师表、乐于奉献、勤劳朴实等行为都纳入考核方案中,强化大学教师的道德行为规范,内化教师的道德素养。最后,大学要不断强化党的思想政治教育,实现“两学一做”教育工作常态化、制度化,解决传统大学教师思政工作松懈、散漫、投入不足等问题,持续加强党政部门间统筹协调,建立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学院具体落实、教师自我约束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①参见宁滨:《新时代加强高校教师队伍建设的若干思考》,《中国高教研究》2018年第4期。
教师对自身角色的认定与自觉行为的养成是成为“一流教师”的重要前提。“双一流”大学建设不仅要帮助教师提升专业能力,更重要的是对于自身角色的理性定位以及掌握达到目标的发展方式与方法。教师对“一流大学”“一流学科”“一流教师”的认知,将直接影响其教学、科研、服务社会与文化传承的工作形态和效果。大学要不断加强教师的身份观念,强化对自身的认同意识与使命责任,帮助教师树立成为“一流教师”的目标,消解教师现存的身份危机与发展误区,为教师身份转型与重构创造条件。在此基础上,大学要努力提高教师的专业自觉意识,努力提升教师的综合素养,增强角色自信,促进教师向高素质、卓越式的群体融入。大学教师的自我发展意识和自觉意识会产生持续的发展动力,帮助教师获取更多的发展机遇,不断增强专业自信,提升专业素养。“从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角度看,教师的专业化发展首先是‘人本为中心’的发展。教师发展的内生模式就是以‘自我导向’为主的发展过程。”②叶玲娟:《高校教师专业发展中“内生模式”与“外控模式”的协同效应》,《江苏高教》2017年第4期。教师个体的贡献力与发展力较为有限,“一流大学”建设依赖于教师群体合力。大学要在唤醒教师自觉意识基础上,进一步打造教师成长发展共同体,赋予教师不同的使命与责任,促使教师在团队中发展、在项目中成长。
师资管理是现代大学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高素质大学教师队伍建设和发展的重要因素。“双一流”大学建设为我国大学提供了同世界一流大学链接的重要契机,要充分吸纳世界一流大学的师资管理方式,不断完善用人机制,提升大学教师队伍的活力。首先,大学要做好人才队伍的规划设计,根据学校人员的总量变化与实际需求,做好教师队伍的迭代发展,明确教师队伍结构,避免出现人才断裂或过于臃肿的现象,实现教师之间的“传帮带”发展。其次,大学要不断探索人事制度改革,完善教师质量考评体系,尤其是要放大教学上的贡献,注重高质量科学研究与科研成果的实践转化;重点推进教师职称评聘制度改革,形成“能上能下”的晋级与退出机制,给予不同岗位教师广阔的发展平台与晋升空间,突出个性化发展,营造积极进取、勇于创新的局面。“高校对教师的评价(包括教学和科研)源于以奖惩机制和激励效应来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性,提升教学质量,提高科研水平。”③付德志:《高校教师专业自主发展策略》,《中国成人教育》2017年第23期。最后,大学要推进教师的薪酬制度改革,形成以知识价值为导向的分配机制,提高大学收入分配的自主权,结合自身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薪酬激励办法;加大科技研发、服务社会类别的薪酬激励力度,加大对教学型名师的岗位激励力度,秉持“按劳分配”的基本原则,激发大学教师的工作动力,持续优化教师激励机制,引领大学教师树立“育人为本、技术创新、应用实践”的价值导向“。制度建设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只有不断规避和防范落入‘制度陷阱’,才能制定出高效率的好制度,以提升制度供给的质量。”①王为民:《走出“制度陷阱”:高职教师专业发展制度的供给困境反思》,《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年第1期。
“双一流”大学建设为我国大学教师的成长发展搭建了良好的国际平台,有助于大学高端人才的培养和创新团队的建立。大学要充分利用国际资源,积极强化高端智库建设,重点打造人才发展与研究基地等组织,汇聚培养一批各类学科的名家名师,分门别类地进行管理,突出教书育人的教育家、科技研发的科学家,构建卓越的大学人才培养体系。大学是育人的载体,又是文化的阵地。大学文化的引领作用离不开大学精神与独特的校风,这些文化要素对于高素质大学教师队伍建设具有重要的隐性价值,以人为本的办学理念、严谨治学的科研精神、兼容并包的文化观念、团结奋进的实干精神等,将会在大学校园里深入人心、薪火相传,不断增强大学教师的归属感与荣誉感,催生大学教师孜孜以求的奋斗精神。因此,树立大学的文化品牌,凝聚校园文化价值,对于大学教师的成长发展具有潜移默化的感染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