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雯 陈敏
(作者单位:怀化学院外国语学院)
我国是一个地域广大、历史悠久的国家,这也就造成了我国有着更多的自然风光和很深的文化底蕴,这对旅游业的发展是非常有利的,但是有越来越多的外国朋友来中国旅游也会有交流上的困难,语言上的阻碍可能会导致外国朋友没有更好的旅游体验,还会致使他们没有了解到中国的文化,这时候就出现了旅游翻译,而其中的地方特色文化只是其中的一个小部分。发展好地方特色文化翻译也就是将地方特色用别的语言表达出来,对一些专有名词进行统一,方便外国朋友进行理解和传播中国的特色文化。显而易见这是对旅游行业的发展是非常有利的,对我国的经济建设也是有帮助的。
现阶段全球的形式主要是经济全球化,这一趋势是不可避免的,是大势所趋的,在这样的条件和环境下,旅游业的发展也就迅速成长起来了,对国家的经济增长有很大的影响,也是国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加强对旅游发展的重要支撑。再者还有就是旅游业的发展让更多的外国人来中国进行旅游和消费,这也就给中国地方特色文化推向世界营造了一个更好的环境和条件。旅游翻译也是和其他翻译体系一样,涉及的知识面广、内容繁杂,但是其本身又存在着特殊的地方。旅游翻译之后的结果有时会出现问题,让外国朋友难以理解,更别说体验文化氛围了。在翻译体系中早有的“信、 达、雅”的原则在很多情况下也不能达到很好的效果和达到客观上的内容要求。所以我们以湖南举例说明地方特色翻译的情况和进行深入探讨[1]。
旅游的目的在本质上还是为了体验风土人情的故事味道,所以在旅游时不仅要游览各大景区的著名景点,还应该对当地特色文化进行充分了解。而在文化里面最吸引人的就是当地的传统戏剧和各个著名地方特色小吃了。其实很多人来中国旅游就只是游览景物和景点,看自然景观也只是感叹一下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惊叹于建筑的巧夺天工。但是没有对中国文化进行深入地了解,对文化的认识也只是停留在表面,认知简单而单一。所以为了解决这一方面的困难就需要重视起地方特色翻译问题,也是为了将当地的特色文化进行传播,也进一步对旅游业的发展作出贡献。
中国的传统戏剧是中国人民智慧的结晶,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为绚丽的一抹色彩,也是最能表达出中国劳动人民的情怀和坚韧不拔的精神。现在中国传统戏剧也越来越受到外国人的注意和关注。而其中的京剧和越剧已经被列入了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但是其他地方的传统戏剧却不会被外国人所知,更不要说去深入了解了。在中国的传统戏剧发展过程中,每个地方都形成了具有地方特色的戏曲种类,比如安徽的黄梅戏、陕西的秦腔、江苏的昆剧等等,这些大型的戏剧也是有外国人知道的,但是更多的外国人是不知道的。例如湖南的侗戏就是很多人不知道的一种戏剧。而侗戏的英语官方翻译为Dong Opera,但是在向外国人提到这个名字时,外国人就会陷入一种很懵的情况,表现出一头雾水,对于他们来说,听都听不明白,又怎么会对其产生兴趣呢?也就对其没有了兴趣。所以我们可以换一种说法,叫一种起源于侗族的戏剧,也就是A kind of opera from Dong minority,这样的话他们也就会明白一些。再者湖南还有一种戏剧叫花鼓戏,别说外国人了,很多中国人也不知道呢。同样的,花鼓戏的官方翻译为Huagu Opera,当外国人听到这个或许会更加茫然了,所以我们可以再换一种说法叫Flower drum opera,这样就显得形象多了。
通过这两点说明了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我们在学习英语时遇到的专业名词通常就会去记忆下来,永远存在脑海里,需要用了就拿出来进行使用,这样就会限制了自己的想法,在向外国人介绍时也就会让外国人不明所以。所以我们在向外国友人介绍一些地方特色时要学会转变思路,转换一种思路来进行介绍,用更加生动形象的词语来表达,以便于让外国人更容易理解,初步对戏剧有了了解
刺绣是中国传统手工艺里面最为绚丽烂漫的,每一个省市都有刺绣,且风格特点也是大相径庭,也能体现出女性独特的方面,展现出女性的美丽。在湖南是有一种叫湘绣的刺绣,是湖南最有特色的手工艺。而要让外国人对湘绣有所了解和体会到湘绣的特色精美就需要在湘绣这个词进行解释。湘绣通常情况下是被翻译为Hunan Embroidery展现在外国人的眼前,而只是单说这一个词时就会使得外国人很不理解。所以就需要添加一些修饰来进行讲解。另外在湖南常德有一种传统的乐器表演形式叫做丝弦,如果只是将Changde Sanxian介绍给外国人时会造成误解,所以要将这情况进行详细说明,说明丝弦是由扬琴、琵琶、三弦、胡琴等丝弦乐器组合而成的一种演奏形式。通过这些例子说明我们在向外国人翻译时要对其中的内容进行扩展,不能只是单单地说一些专有名词,这样会造成外国人的不理解和产生错误的认知。
都说民以食为天,去一个地方旅游不吃当地的美食小吃又怎么算得上是旅游呢?美食是可以带给人快乐的,让人在吃的过程中体验人生的酸甜苦辣咸。更多的外国游客来中国旅游也会体验当地的饮食文化,对外国游客也是不可或缺的部分。所以就要对地方特色饮食文化的翻译提出更高的要求。在具体的翻译时要将文化融入到翻译当中来,增强外国游客体验文化感染力,在其回国后会留下深刻印象,还会主动宣传当地的美食文化。从跨国文化的传播来看,对饮食文化的翻译进行探究具有很大的意义[2]。就湖南这个省而言,米粉就是湖南的一种特色美食,其特点是米粉粉皮薄、刀工细、汤汁鲜,如果在翻译是直译的话就是Rice Flour,这就更容易造成误解了,所以我们应该这样去翻译——Rice-flour noodles,这样就会突出米粉的特点了。在湖南长沙还有一种著名小吃叫做臭豆腐,而在翻译时不要将其翻译成smelly tofu,这样听起来外国游客都没办法去尝试了。所以可以翻译成Changsha strong-smelling preserved bean curd,这样就不会有那样的后果了,也可以体现出臭豆腐的做法和特点。在湖南还有一道名菜叫做“子龙脱袍”,其主要原材料是鳝鱼,也是因为其独特的制作过程而得名,这道名菜的翻译是Braised eel,这体现出了这个菜品的食材和做法,但是却没有体现出这道菜名里面蕴含的韵味,这也是目前翻译的不足和缺点。
在对中国的饮食文化在进行翻译时要强调出中西文化的差异。比如有一中国叫做驴打滚的美食,如果直译过来就是Rolling Donkey,这样的翻译显然是有问题的,为了体现出这个美食的特点就要在其后面加上Fried Chop Rice Cake就显得不一样了。还要强调的是在翻译是要注意用词准确,不能胡乱使用单词来进行翻译,例如老婆饼是sweetheart pastry,而翻译成wife cake就显得不是那么合适了。
在将一些名词翻译成英语时要懂得变通,通常情况下翻译成英文时有直译和意译两种方式,在进行翻译时要选择合适的办法,如果在直译过后发现问题或者偶尔出现无法直译时要进行意译。在翻译时要进行查阅资料,可以网络搜索、查阅相关资料、查字典、询问翻译专家和进行讨论来完善翻译结果,这也是为了旅游业的发展,对传播中国传统文化也是有意义的。
在翻译之后要进行讨论和整合,并将最好的结果进行公布,让更多的导游和人们看到,将其进行广泛传播,可以在地方特色文化翻译中实现最完美的效果和目的,展现出地方特色文化的独特性。要定期对相关的工作人员进行培训,增强工作人员的翻译能力,方便对外国游客进行讲解和描述。对专有名词进行规范化是势在必行的,要将规范化深入人心。
经过上述的理论和探讨后,我们要及时发现旅游翻译地方特色文化翻译中存在的问题并进行统一,在具体的翻译过程中要抛弃固定的思路,要学会适时而变,翻译工作人员要不去拘泥于语言的表现形式,要去追求“动态对等”,把握好中英文的差异,采用多种翻译方法来进行最正确的翻译,还有一点就是要对容易造成误解或者不恰当地进行补充和扩展,要将原词中所包含的文化意义展现在翻译结果当中,提升阅读者的体验感和方便去理解,将当地的特色和审美灌输在单词里面,彰显出当地的风采和文化。
为了将当地的特色文化传播出去,让更多人知道这个东西,或许也会有人去做这个东西,也算是对传统文化的一种传承和继承。在翻译是需要翻译工作人员不遗余力地持续进行,要考量外国友人是否对这个翻译存在一些误解或者是对其不能理解,要适当地收集这方面的反响,以便进行完善和更好地提升外国游客的旅游体验,这也是非常重要的环节,不可忽视。希望这些分析和探讨会对大家有所帮助,通过这些来完善地方特色翻译的完备性,提高当地旅游业的发展,对经济的增长也有所帮助[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