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初级阶段留学生汉语听力应试技巧的缺失
——以巴基斯坦留学生为例

2021-12-02 02:06
文教资料 2021年24期
关键词:初级阶段应试选项

刘 烨

(攀枝花学院 外国语学院,四川 攀枝花 617000)

笔者在对初级阶段巴基斯坦留学生第二学期末汉语听力试卷进行分析时发现,除了基础知识外,还有一个重要因素直接影响留学生在考试中的表现—应试技巧。通过卷面分析和试后交流,笔者了解到留学生在答题过程中虽有些许如“避难就简”的意识,但脑海中并没有系统有效的做题方法或应试技巧。本文由留学生做题技巧缺失的现状入手,从考前准备、常规答题步骤、做题方法和技巧等角度,结合实际例题分析应试技巧在初级阶段留学生汉语学习中的重要性,并期待相关任课教师在课堂上积极补充相关知识,帮助留学生在考场上树立信心,提高做题正确率。

一、考前准备工作不足

无规矩不成方圆。每种考试都有具体的考查内容和考查形式,目前初级阶段留学生接触最多的是每学期末的各科考试,此类考试多采用闭卷形式,内容多与教材相关。拿汉语听力考试来说,常见题型有问答题、长短对话、短文听力理解、填空、是非判断和短文复述等。其中,又以单项选择题最为常见,占分比例最高。单项选择题从提问方式可分为主旨大意类、细节信息类;从内容上可分成人物关系类、观点态度类、数字信息类(时间、日期、号码或价格)和逻辑推理类,等等。再如,汉语听力考试中的考题通常会连读两遍,每两道题之间会留出充分的答题时间。如何把握好这两遍听题的机会,充分理解题意并做出准确判断?这些中国学生们早已耳熟能详的备考常识,对于仍处在适应汉语学习的初级阶段留学生来说还十分陌生。

充分熟悉各科考试相关内容、形式等信息是考前必要的准备工作之一,这些虽然不是考试内容,但适当了解能帮考生增加考场自信、从容应对考试。初级阶段的留学生由于初来中国,对此不够了解,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到考试成绩也是意料之中的事。通过交流发现,初级阶段的留学生面对期末考试时心理上是非常紧张的,他们想通过针对性的、高效的复习获得好成绩,问题不少却不知从何问起,或者往往问不到点子上。其实,这些内容任课教师都会在课堂上提及,中国学生从小到大早就“习以为常”,但由于内容繁杂、凌乱,缺乏系统性,和我们有着文化差异的留学生短时间内想要完全掌握这些知识,不是件容易的事。

二、常规答题步骤的缺失

熟悉考核方式、试题类型等是应试的必要前提,但还远远不够,想要在考场上沉着冷静地发挥出应有水平,应试过程中还很多值得注意的问题,譬如,听力考试中约定俗成的答题步骤。

例如,这次期末考中的长对话一题,内容提及多种商品的名称、数量与价格,针对这段材料设计有选择(5道)和填空(10空)两种题型,留学生答题情况非常不好。以下几题的错误率最高:

选择题

22. 他们今天做了什么?( )

A. 上午去了商场和书店,下午去了药店。

B. 上午去了书店,下午去了商场和药店。

C. 上午去了药店和书店,下午去了商场。

D. 上午去了商场和药店,下午去了书店。

23. 女的今天买了什么?( )

A. 一件毛衣、一个足球和两张光盘。

B. 一件毛衣、两本书和两张光盘。

C. 一件羽绒服和一件毛衣。

D. 一件毛衣和两张光盘。

填空题:

表1 长对话后的填空题

以上两道选择题的错误率都在80%,主要原因是各选项间干扰比较大,对错掺杂,留学生们仅凭自己听到的部分内容直接做出判断。填空题10空计10分,20人中得9分1人,7分1人,6分1人,5分1人,4分及以下16人,其中包括2个零分;从类别上看,三个商品名称(汉字)仅1人全对,两个数量10人全对,五个价格仅1人全对。填空题得分率低,是因为很多同学觉得这道考题涉及商品过多,越听越糊涂,索性直接放弃了,导致卷面出现大片空白。

笔者在试后交流时问过留学生:“拿到试卷后是否会浏览整个试卷内容?”答案是肯定的。但问题在于,留学生们“走马观花”式的浏览对于后续做题没有丝毫帮助作用。而且,他们几乎没怎么将这两者联系起来看待。须知,考场上的“浏览”这一举动,实际上是考生的目的性行为,是为提高做题效率这个明确的目标服务的。尤其是听力考试中,被广泛提倡的做法是:首先,在听力材料播放之前快速浏览试题是否完整,尽量从题型、题目要求和分值等方面大致了解考题类型;其次,通过选项内容或其他已知信息揣测题目大意,这会对理解材料内容有所帮助;再次,听题时需做适当记录,且根据不同题型和已知信息灵活处理,如通过选项尝试猜测题目考查内容,如时间、地点、人物(关系)或原因等,听题时对此类相关信息高度关注,依照个人习惯快速做好记录或标识,方便后续判断;最后,听到具体问题后,应当充分利用所有已掌握信息,包括分析对比各选项特征等,综合考虑做出选择,切忌断章取义和主观臆断。

遗憾的是,初级阶段的留学生缺乏应试经验而不得要领,从关键信息的锁定、记录到分析、整合等每个步骤都存在问题,往往只选择自己听到的部分内容。不仅如此,留学生亦有可能因为跟不上说话人语速而导致信息获取不完整,面对高密度信息朗读时更无招架之力,在没怎么听懂材料的情况下答题,结果可想而知。

三、常见做题方法与技巧的缺失

(一)没有边听边记的习惯

听力考试中,不论何种题型,不论语速快慢,材料播完之后全凭记忆做题势必勉强,所以,在听题过程中适当记录要点是十分必要的。由于没有记录意识和不会记录要点,导致留学生们在听力考试中非常被动,上述例题80%的错误率说明细节类题是留学生现阶段学习中的薄弱环节,边听边做记录是留学生急需提高的基本技能之一。面对这种存在于留学生群体的典型问题,最好的解决办法是由任课教师在课堂上正式提出,统一讲解和集中训练。譬如,任课教师可以从句子关键信息的提取开始,从口述到落笔,适当训练再配合优秀记录范本展示等方法,逐步帮助留学生培养和提高边听题边做记录的能力。

(二)不会分析选项和排除干扰

选择题各选项间存在千丝万缕的联系,仔细分辨其中差异或可得出解题线索,但各选项内容往往是对错交织,需谨慎对待。仍以上述长对话为例,第22题中四个选项构成非常相似,都是由商场、书店和药店三个地点组合而形成,彼此之间互为干扰,稍不留神就会选错。23题与22题略有不同,A、B两项中都包含了正确答案D项的内容;“一件毛衣”这个正确答案中的部分内容,分别出现在四个选项中以混淆视听。在辨析了各选项间的区别与联系之后,再配合排除法,就可以快速缩小选择范围、降低题目难度。

再以短对话17题为例,看看排除法的作用。

女:昨天的作业你做完了没有?

男:只有一道题了。

问:他做完作业了吗?

A. 还没有,他只做了一道题。

B. 还没有,只有一道题还没有做。

C. 昨天的作业只有一道题,他已经做完了。

D. 昨天的作业只有一道题,他还没做完。

这一题只有三句话,问题被重复了两次,“做完了没有?”留学生们表示都听清楚了材料内容,可惜仍做错了题。这里需要补充说明一个容易被遗忘的小知识点。对一般疑问句的回答有“是”或“否”两种,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么一般会直接确认问题中的信息,如“是”“对”或者“做完了”;可如果答案是否定的,那么交际中一般不会直接做出回应,而是陈述新的内容,比如给出理由等,本题中的“只有一道题了”就属于这种情况。所以,C项(做完了)应该首先被排除。再换个角度来看,其实无论回答肯定与否,重点都是对“做完”与否的提问,四个选项中A、B两项关注完成情况,C、D两项主要陈述作业内容,结合题意应该同时排除C、D。至此,考生应该在脑海中再次确认或者重新审视自己之前的理解—题意是“还没有做完作业”。再开始讨论作业的具体内容,即只做了一道题(A)?还是只有一道题没做(B)?在“只做了”和“只有”二选一的情况下做出正确的判断,难度就会大大降低。

(三)错误利用已知信息

考试中有时会出现不听题或者不看材料,光看选项就能直接做出正确的判断的情况,这是潜意识里的生活经验或者某些常识在帮助我们,但情况远比想象中复杂,经验和常识并不是每次都那么“可靠”,比如下面这道题:

女:快要睡觉了,别喝咖啡了,喝咖啡会失眠的。

男:没关系,我喝多少也没失眠过。

问:男的意思是_______。

A. 咖啡喝多了才会失眠。

B. 他喝了咖啡以后不会失眠。

C. 他喝了咖啡就会失眠。

D. 他没喝过咖啡。

实际上,除了“失眠”外,“睡觉”“(喝)咖啡”和“会”都是留学生非常熟悉的词汇,再加上“咖啡有可能影响睡眠”这个生活常识,导致这道题有70%的错误率。问题恰好就出在这里,大家都猜出来“失眠”的意思,而且对潜意识里那个生活常识笃信不疑(尽管留学生来自异国他乡),当题目中女声再次说出“喝咖啡会失眠”这个事实时,留学生们已经对其他信息充耳不闻了。于是,按照这个逻辑自然而然绕过了正确答案B,而选择A(3人)和C(8人)。另有3人选D,不是因为他们没有受到影响,而恰恰是在此基础上捕捉到“没失眠过”继而反向推论出“他没喝过咖啡”这个原因。

由此可见,无论经验、常识或是其他已知信息都是把“双刃剑”,它们一方面可以起到帮助作用,另一方面可能会造成误导。所以,考生尤其要注意绝对不能跟着“感觉”走,凭主观经验和喜好去判断正误,而要始终保持客观、中立的态度,在上下文中理解题意,才能做出正确的判断。

(四)缺乏多角度解题意识

语言是复杂的,一个题目不可能只对应一个考查点,除了直接考查内容外,至少还有对考生理解能力、思维方式、语言综合驾驭能力等角度的考查。也就是说,同一个题目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思考、判断,也有着多种解题思路。比如,前文提到的第17题还可以从语音语调角度进行剖析,因为题目中“只有一道题了”一句是明显的重读,而且带有遗憾或者即将完成的语气。其实,从多角度思考的好处是提高做题准确率。如通过多角度思考后发现初步判断有误时,考生应凭借所学知识综合判断,这便是对考生语言基本功和综合驾驭能力的考查。这道题的错误率为70%,说明留学生们从基础知识的积累到灵活运用、从学习方法到做题方法等方面都还有待提高。

四、对汉语听力教学的启示

通过本次调研,笔者意识到是否具备汉语听力应试技巧对初级阶段留学生来说意义重大。笔者深刻反思初级阶段汉语听力教学,认为将汉语听力考试应试技巧纳入常规听力教学势在必行。

(一)做题技巧原本就是教学内容的一个方面

在进行听力练习时,任课教师对出错率较高的题目分析梳理,这些个小小的做题技巧就隐藏在老师们分享给大家的解题思路当中,只是这些知识相对零散,一直没被当作正式的教学内容,常常容易被忽视。留学生毕竟来自异国,其成长环境、思维模式、学习方式、方法等诸多方面都和我国学生不同,因此,在中国学生看似简单的做题技巧对于汉语零基础的留学生来说绝对没有想象中简单。诚然,各种做题方法等可以在长期的学习过程中渐渐习得,但这个期限未免过长,而且预期之收效尚未可知。所以,花些时间将常见的解题思路、做题方法等在课堂上向留学生交代清楚是非常必要的。

(二)将培养和提高初级阶段留学生应试技能列入汉语听力课程教学目标,把应试技巧相关知识列作汉语听力课教学内容意义重大

第一,将应试技巧纳入教学内容,是对传统听力教学内容的扩充与丰富;第二,应试技巧类知识实用性强,与考试直接相关,增加此类教学内容有利于提高留学生的学习热情;第三,此举可大大缩短应试技巧“逐步积累与习得”的漫长过程,提升留学生汉语学习效率和信心;第四,任课教师在讲题过程中“点破”并归纳出解题思路和技巧,能够帮助留学生从出题者等多角度出发深刻理解题意和扎实掌握语言点;第五,在逐步积累了多种做题技巧后,留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体会、思考、理解和运用,毕竟这些技巧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摸索方能化为己用;第六,随着留学生对应试技巧的反复实践,长期以来各种技巧的习得和运用会在潜移默化中启发他们发现更多的技巧和总结出适合的汉语学习方法。

(三)将应试技巧纳入汉语听力教学内容是便捷可行的

关于应试技巧部分具体的学习内容,对大部分汉语听力课教师来说可谓如数家珍,不会造成过多备课的压力和负担。具体内容应视所用教材而定,如在熟悉教材内容的基础上稍做规划,如列出具体教学内容和实施计划即可。实际的操作方式也应根据留学生的汉语水平和实际需求灵活处理,如可考虑在教学中适当融入部分HSK真题进行训练,讲练结合,激发留学生的汉语学习兴趣;也可酌情结合实际情况就某项薄弱技能,如“速记法”“语境下理解”等,列出专项听力训练,引起留学生重视后逐步展开;或从多种角度和思路分析讲解经典例题,拓展留学生思维,以达到良好示范效果和引导作用等。

五、结语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笔者期待越来越多的汉语听力课教师能意识到应试技巧方面的知识对于初级阶段的汉语学习者的重要性,有效利用课堂教学平台,尽快展开针对性的指导和训练,帮助留学生快速融入新的文化圈并提高学习效率。不仅如此,掌握这些应试技巧无疑对于留学生日后参加HSK等各类型考试大有裨益。另外,由于本文是基于初级阶段巴基斯坦留学生第二学期期末汉语听力考试的试卷分析,文中提到的应试技巧和做题方法等只限于巴基斯坦留学生当前汉语知识学习范围,有一定局限性。笔者谨以此文抛砖引玉,期待能与更多的同仁交流探讨。

猜你喜欢
初级阶段应试选项
2021年高考《选修3—4》考点预测及应试策略
跟踪导练(四)
阅读理解
跟踪导练(5)
基于语料库的初级阶段泰国学生“把”字句习得考察
单项填空精选练习100道
应试写作的文化视角探讨
多元智能理论对制定初级阶段对外汉语教学培养方案的启示
外语不再统一高考是打破应试体制的第一步
落后国家革命胜利后不能立即搞社会主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由来及其历史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