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 萍 赵 菲
(深圳开放大学 科研与发展规划处,广东 深圳 518000)
扎根理论是一种以一套系统的数据搜集及分析的方法和准则为基本表现形式,强调理论扎根于经验数据,是一种自下而上的研究路径,采用这一理论的研究更有利于得到具有本土特色的发现。老年教育的开展正取决于老年人学习需求的满足度,是一个相辅相成、循序渐进的过程。换而言之,满足老年人的学习需求,是老年教育根本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包括老年教育的数量、质量和结构,都应该与老年人学习需求的广度、高度和结构相结合起来。[1]基于此,本研究采用扎根理论的方法,通过亲身深入深圳老年大学其老年学习课堂与学员学习体会,单围绕课室环境进行观察。编制“老年大学学员课堂学习观察量表”“老年大学学员学习需求访谈提纲”,跟踪其课堂与学生表现,不间断地获取访谈资料,从而获取更多信息。
2020年秋季,深圳老年大学正式挂牌运作,前期共招收了老年学员260人次进行线下授课。首期开设了歌唱、健康与护理、诗词鉴赏、粤剧实验、粤曲班等班,教师均是专家名师,诸如深圳诗词学会会长、深圳粤剧粤曲协会国家一级演员等,同时也多为退休人员。笔者通过对深圳老年大学开学以来为期一学期的研究与观察,获取观察与访谈资料若干,其中访谈老年学员6位,每人访谈平均时长15分钟。以“学生+序号”的方式对访谈文本逐一编号,在多次阅读和分析访谈文本的过程中对关键信息进行编码,如表1所示。文中遵照“学生编号(一级码号代码+二级码号)”的方式标注文本的出处。通过研究可以发现,这些群体的学习需求有来自对教学时间安排与时长的需求、教学环境的需求、教学内容的需求、师资的需求等物质需求,也有来自寻求老师与同学之间的关切与认可、寻求自我发展、价值与自我超越等心理需求。
表1 相关资料编码表
因为学校前期只在小范围内做了宣传,大多通过学校教职工的自身活动范围进行,宣传力度并不大,但来的学生中多是出于自身的兴趣爱好。“因为自己非常喜欢,从小就去听这种歌,那时候去看戏嘛,大家都是白发苍苍的老人,就我一个年轻人,我朋友都说没有我这个年纪的人喜欢听这个的,现在我老了,我也喜欢听,于是就来了。”[学生4(LY1)]“听听这个课(健康与护理)对自己的健康和生活都有帮助,就只需要听一听,挺好的。”[学生1(LY1)]“来到这里的学生全是凭着自己兴趣来的,学粤剧粤曲本来就是一个长期功夫,所以来这里的学生都具备一定的基础,没有基础的同学会很难跟上。你会发现来来去去都是这一拨人,去社区是他们,去老干部大学也是他们,来这里的也是他们,是因为真正的喜欢,虽然深圳老年人那么多,但是真正喜欢的或许就是这一拨了。”[学生 6(LY1)]
于是,这里的学生大多学习积极性较高,学习热情也能一直维持在较高水平。“老师讲完课后,留下了大概十分钟的时间留给大家提问,大家很快反应,纷纷举手提问,下课后,仍然还有几个学生围着老师继续问了一些问题,并询问可否将课堂资料发给他们。”这一部分老年群体也正是“乐龄群体”的典型代表,能够明确自身的学习目的,合理运用老年时光,学习知识,丰富生活。
学生通过学习后,对于教学与服务的质量都表达了满意,也正是因为这份满意,在学校没有硬性要求到校的情况下,学生一学期的到课率也都能基本维持在95%以上。首先是学生对于学校的肯定,“这个是属于公益,福田南山啊都有很多公益的,我以前是在长青老年大学,在老市委那边,那里跟这边还不一样,现在疫情那边还只能上网课,设置的课程也还不一样,那边有很多专业还没开。”[学生1(LY2)]“这边很方便,这边课程设置不一样,这个课程其他地方都没有,比较实用。老师本身就是临床的,不像其他的都是商业的,抓人进去,管你好的坏的都让你去买,这种不正规。建议老年人多来上这种课,增强自己的辨别能力,她们没有经过这样的学习,就容易上当受骗。”[学生 2(LY2)]
其次是对师资也提出了肯定。“这里的老师都很厉害,又投入社会服务很多人,相当于做公益事业。”[学生2(LY2)]这里的教师多是社会上各领域的知名人士,且具备一定的教学经验,乐于育人,不计回报,乐于服务更多的老年人。在这样的情况下,学员因为这样的高服务水平的学习环境,对于学校与教师表现出无条件信任,所以整体教学秩序与上课投入程度都能一直保持在较高水平。
大部分学员的学习参与情况都呈现出联带现象。“我朋友在这边上课,跟着我朋友来的。”[学生1(LY3)]“我另一个同伴在上“唱歌”的班,我推荐她去了。”[学生2(LY3)]“自己对这方面很感兴趣,我朋友叫我来的,她在上周六的健康护理和诗词鉴赏,我就来上粤剧粤曲了。”[学生4(LY3)]“有人报了这边的班,我就跟着过来了,报了“诗词鉴赏”和“唱歌”两个班。”[学生5(LY3)]这种朋辈间的联带现象也可以解释为,在老年群体中更易形成一种老年互动文化,她们互相吸引,自成一派交流圈,在这样的文化带动下,她们更易接纳彼此,也更能有效放开自己。
但这样的现象也存在一定的弊端,即固有的交流圈会使得老年人之间活动相对闭塞,无法形成更为开放与包容的心态,对于外界的变化感知能力也会下降。这时就需要学校给予学生更多彼此交流的空间,并不只是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交流空间,还有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氛围,开拓他们的交际圈,也促使其形成更为开放、乐于彼此分享与学习的心态。
目前该校的分班模式以课程内容为划分依据,由于授课时间为一周一次,班次也较少,所以对选课学生作为一个班级进行统一授课,但是这样的分班模式下就很容易呈现某些缺陷。比如,学生的层次异化明显,有些已经具备相对专业的能力水平,而有些仅仅是因为喜欢,却没有过多的接触,基本还处于零基础的状况。比如粤剧粤曲班,上课模式以教唱实曲为主,在这样的情况下,老师不能做到对每个学生的有效关注,无法辅助基本功较差的学生,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开始不断暴露问题,有些渐渐失去信心。老师的第一堂课就单刀直入,没有结合学生的需求、特点以及已有基础,也没有形成较为系统化的、由浅入深的教学模式,很容易导致这样的课堂沦为临时兴趣班。
由于班级太少,班级人数过多,师生之间的交流不充分,学生之间的交流也有限,只局限在互相认识的几个人之间,下课后整个课堂也相对安静下来,只有彼此熟知的人之间有交流,仅仅短暂的十分钟时间也并不能使互不认识的老年人相互走近。这样的分班方式一是由于授课时间相对短促,二是由于师资较为缺乏。“因为毕竟不是专业的老师来这里上课,他们都是义务过来,平时自己也还有工作的。所以讲的东西可能并不那么专业,也缺乏系统性,但是每次课又有新东西。”[学生6(YY2)]另外,在课程时间安排上,也未有效结合老年人的生活习惯进行分班。“下午两点钟这个班,我们就比较辛苦,在家要给孩子做饭要吃饭,过来上课就比较辛苦。”[学生5(YY2)]
通过观察可以发现,教学模式以知识输入为主,在“健康与护理课”上,“老师主要以讲授法为主,运用PPT讲授健康护理需要注意的地方以及方法,如时间允许,最后会留下十分钟的时间供学生进行提问与交流,一般即三四个问题”。在“粤剧粤曲课”上,基本上课模式为:“开课后,先开嗓唱‘合士乙上车工反六’约十五分钟,后面一直在教唱广东香山粤剧团的歌曲《江城春暖》,一首主要讲述抗疫的歌曲。”“诗词鉴赏课”的教学流程基本为:“第一节课以讲解某篇古文为主,诸如《孝经》等,老师先带着大家理顺与讲解了一遍这一篇古文,讲解其中的含义与延伸,接着带着大家感受了一下吟唱版,学生试着跟着吟唱。第二节课则延伸讲了这篇古文的一些句子的出处,拓展讲解其中的含义,最后带着大家诵读。”
学生基本处于被动接收为主的状态,于是会观察到学生的状态有些许的起伏变化。“整体课堂投入度基本全程都在95%以上,只是到了后期,有个别同学开始出现打哈欠的状况。”“学生在开课跳操时普遍情绪较为饱满,在进入听课状态后,大家的听课状态慢慢有所下降。前排学生普遍积极认真,后排学生普遍积极性较差,听课质量有所下滑,且在第一堂课结束后有5名左右的学生离开了课堂,也有10位左右的学生开始玩手机。”对于此,学员也认为“前两节课讲了一些基本知识,后面几节课基本都在学习这一首歌,后面几节课估计也是,上课流程基本雷同。”[学生4(YY2)]“这个知识讲得很浅显易懂,很喜欢这个课,就讲多点案例会更好,然后大家有什么不舒服可以多给点时间互相交流、解答之类的,我们来就是为了解决自己的问题的。”[学生1(YY2)]课堂结束后,老师也基本不布置课后练习。
当提到对学校或老师有什么意见时,大多老年人都表示没有,无法为进一步满足自身学习需求与改善学习条件,提出更有建设性的意见。“老师这个教学方式感觉是有点不足,但是具体要怎么改我又说不出来。”[学生3(YY3)]“提意见,没啥意见啊,不知道,应该问她们那些懂的,有表演经验的。”[学生4(YY3)]或许是老年群体离开学校的时间过久,对于当下该有的学习模式以及自身的学习需求展现还不够,不认为自己可以成为学习的主导者,于是并不关注学习内容以外的东西。
学校也没有及时听取与跟进学生表现与需求的机制,课堂以教师为根本主导,给予学生表现与思考的机会过少,对于学生表达自我诉求的平台搭建还不够充分。学生多以抱着试一试的心态,或者对于学习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进入课堂,对于需要如何进一步更快更好地提升自己等问题,显示出对此并没有过多的思考。学校与教师未能进一步激发出学生其学习主观能动性,大多数老年人的学习需求停留在浅层次的认知层面,学习目的多以打发时间为主,所以在课堂上也多呈现出被动学习的状态。
老年群体参与学习与教育,不仅对于老年人自身有着身体、精神等各方面的好处,对于社会与经济也有着不可忽视的好处,老年教育的全面展开是推动终身学习型社会形成的必经之路。为更大程度地满足老年学习需求,可从社区入手,建立面向全市的老年学习支持体系,定期跟进老年学习需求与当前困境,发布教育信息,组织学习活动,以及发布老年人才需求,搭建“老年人才数据库”等。组建由老年大学为主体,以专职人员为骨干、兼职人员和志愿者相结合的教学和管理队伍,重点加强基层社区、学习团队带头人和教学管理人员的培训,使之能在各级老年学院和教学点带领下,指导老年人开展学习活动。不断丰富第二课堂,增加“第三课堂”,即按照教学目标,由学校或学员自己组织的,将所学服务于社会,取得良好社会效应的老年教育教学形式。推动老年群体社会化,活用老年人力资源,进一步提升老年教育质量,满足老年学习需求,实现“积极老龄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