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血小板纤维蛋白在拔牙位点保存中的临床应用效果

2021-12-02 12:36冯凯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1年21期
关键词:牙槽骨宽度创面

冯凯

种植牙是当前临床改善患者牙齿美观度与咀嚼功能最有效的方式之一,被广泛应用于患者拔牙后口腔修复治疗当中,但是由于拔牙后大部分患者均存在不同程度的骨吸收现象,导致种植牙的成功率大大降低,因此,需要通过有效的骨组织再生位点保存术防止或改善患者拔牙之后的牙槽骨吸收,对其缺失的牙槽骨进行修复,这种手术可以通过屏障膜为骨组织再生及创面愈合创造封闭的空间,但以往常用的海奥胶原膜使创面易裂开,而降解的速度较迟缓,应用缺陷明显[1]。PRF 则是第二代血小板浓缩制品,该制品无任何人工添加剂,不仅安全性极高,而价格较低,近年来已经成为临床公认的海奥胶原膜代替物质[2]。基于此,本文研究了PRF 在拔牙位点保存中的使用效果,现将详细的研究内容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选取2019年6月~2020年6月期间于本院行拔除后牙区牙齿修复患者88 例,依据治疗方案的差异分为参照组及研究组,每组44 例。参照组:男23 例,女21 例;年龄20~54 岁,平均年龄(36.34±5.92)岁;牙齿类型:11 例前磨牙,33 例前牙。研究组:男20 例,女24 例;年龄21~55 岁,平均年龄(36.42±6.22)岁;牙齿类型:15 例前磨牙,29 例前牙。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此研究已获本院伦理委员会授权。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1.2.1 纳入标准 患者均以牙周病、牙髓病为基础病,无法保存患牙;均为前磨牙或是前牙;术前拔牙区检查未发现牙槽骨吸收;拔牙邻区无任何感染或修复体;患者及(或)家属均已同意参加入研究。

1.2.2 排除标准 肝、肾、心或肺功能障碍者;合并恶性肿瘤者;有拔牙禁忌者;存在明显的血小板下降者;凝血功能存在障碍或是有血液疾病者;近期有抗凝药物使用者;精神、认知明显异常,无法正常配合治疗者。

1.3 方法 两组患者均于拔牙之前开展全方位检查,对其患牙位置进行明确,完成所有的常规性检查,主要包括锥形束CT(CBCT)、数据化全景片及根尖X 线等检查。参照组在拔牙后采用海奥胶原膜[烟台正海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国食药监械(准)字2011 第3460301号]进行拔牙位点保存,方法:于拔牙后取海奥胶原膜置入到患者的牙槽窝内,确保其完全覆盖于患者的牙槽窝内。研究组采用PRF 进行拔牙位点保存,具体方法如下:①制血PRF。收集患者的新鲜自体静脉血液,置于未加入抗凝剂的玻璃管当中,以2800 r/min的速度进行离心处理,持续8 min,离心处理后持续静置5 min,静置之后出现贫血小板血浆、PRF 凝块以及红细胞,采血与采血之后的离心必须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取出中间的凝胶状物,并放置于成型盒当中完成塑型。②拔牙后处理。依据前期的检查结果,将患者的患牙拔除,在牙窝处理完成后,取前期制备完成的PRF 置入到患者的牙槽窝内,确保其完全覆盖于患者的牙槽窝内。两组完成治疗后,将需要注意的事项告知患者,手术后15 d 内检查拔牙区的创面是否愈合良好;于拔牙3 个月后对患者的拔牙区进行锥形束CT(CBCT)检查,测量其牙槽骨的宽度与高度。

1.4 观察指标 ①比较两组患者的创面愈合时间。②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牙槽骨高度与宽度。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 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 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创面愈合时间比较 治疗后,研究组的创面愈合时间为(10.71±3.24)d,参照组的创面愈合时间为(18.16±3.11)d。研究组的创面愈合时间短于参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1.0036,P=0.0000<0.05)。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牙槽骨高度与宽度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牙槽骨高度、宽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牙槽骨高度、宽度均明显大于参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牙槽骨高度与宽度比较(,mm)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牙槽骨高度与宽度比较(,mm)

注:与参照组治疗后比较,aP<0.05

3 讨论

大多数患者在拔牙后其牙槽骨均会出现进行性、不可逆性的生理性吸收情况,主要症状为牙槽骨内的骨量下降,这种症状的发生将会对后期的修复效果造成不良影响,严重者将直接导致种植牙治疗失败,而在拔牙之后进行引导骨组织再生位点保存手术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屏障膜与骨替代材料促进骨再生,是当前临床最常用的一种拔牙位点保存手术。相关研究显示,拔牙后对患者实施引导骨组织再生位点保存术可以让其牙龈软组织快速愈合,防止细菌对种植牙的侵袭,可有效避免种植体颈部发生暴露,为种植体的骨结合、骨整均有着良好的促进作用,因此,拔牙之后的牙龈软组织是否愈合良好是患者种植牙能否成功的关键[3,4]。

现代医学研究显示,患者在拔牙之后其牙槽骨区会因为牙齿缺失之后的功能性刺激出现牙槽骨吸收现象,简单来说就是患者的牙槽骨高度与宽度明显降低,特别是牙齿拔除较多的患者,牙槽骨吸收现象也更为严重,而拔牙窝的愈合首先需要牙槽骨有新骨形成,且原有牙槽骨吸收,同时,拔牙后之后的牙槽骨吸收呈现为不可逆性,因此,如果拔牙之后位点发生牙槽骨吸收,则在后期的种植牙修复中会因为牙槽骨的高度、宽度出现改变,导致种植牙的实际修复效果下降甚至直接修复失败[5]。相关报道显示,患者拔牙之后的3个月内是其牙槽骨发生吸收的最为关键的时段,在这个时间内的牙槽骨吸收现象最为明显,其牙槽骨吸收在总体吸收量当中可占到70.00%~80.00%,对于后期的种植牙修复有着直接的影响,因此,为了避免或者减少牙槽骨吸收的发生,就需要在拔牙后对患者实施位点保存手术,进而为患者后期的种植牙修复打下良好的基础,提升种植牙修复成功率[6]。

在以往的位点保存中骨替代材料主要采用海奥胶原膜,其为一种生物膜,使用之后创面易发生裂开,且降解相对迟缓,整体应用效果并不理想;而PRF 则是一种直接从人体血浆当中提取而来的富血小板血浆,此物质当中含有大量的生长因子,相较早期的富血小板血浆(PRP),PRF 当中同包含了血小板、白细胞以及生长因子等多种物质,这些物质可以加快软组织、硬组织的愈合与生长,可有降低患者拔牙后的牙槽骨吸收量。在本次研究中也发现,治疗后,研究组的创面愈合时间为(10.71±3.24)d,短于参照组的(18.16±3.11)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是因为PRF 当中含有大量的生长因子,可以让患者的创伤区域在更短的时间愈合[7]。而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牙槽骨高度(15.03±0.42)mm、牙槽骨宽度(6.63±0.52)mm 均明显大于参照组的(11.37±0.50)、(4.77±0.55)mm,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一结果提示PRF 用于拔牙位点保存治疗中具有良好的效果,这是因为PRF 膜对于骨组织、软组织均有良好的修复作用,材料当中包含的多种生长因子可以促进骨细胞的增殖、分化以及迁移,提升骨保护素表达效率,进而对骨吸收、破骨细胞的形成进行有效抑制,因此,将此材料用于拔牙位点保存中可取得较好成效,对患者的后期种植牙修复更为有利[8]。

综上所述,PRF 应用于拔牙位点保存中可以让患者的拔牙创面更快愈合,对牙槽嵴吸收现象进行有效抑制,为患者的后期种植牙治疗创造优质条件,提升种植成功率,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猜你喜欢
牙槽骨宽度创面
探讨浓缩生长因子(CGF)在糖尿病足溃疡创面治疗中对溃疡创面愈合的作用
透明质酸基纳米纤维促进创面愈合
口腔正畸中牙槽骨高度的研究进展
负压创面治疗技术应用的研究进展
牙周膜干细胞BMP-2-PSH复合膜修复新西兰兔牙槽骨缺损
牙齿松动,越拖越难治
磨牙根柱对牙周炎患者牙槽骨吸收的影响
孩子成长中,对宽度的追求更重要
你有“马屁股的宽度”吗?
清热解毒湿敷剂治疗四肢创面感染116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