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文琴
(防城港市第一人民医院,广西 防城港,538021)
重型颅脑损伤主要是指颅内血肿、颅骨骨折、脑干损伤及脑挫裂伤等疾病,这类患者通常病情极为危重,且病情变化快,存在不同程度的昏迷及意识障碍,因此无法像其他疾病患者一样进行一些日常活动,如吞咽、咳嗽等,受到长时间昏迷影响,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丧失了咳嗽反射及吞咽功能,因此呼吸道内产生的分泌物无法自主排除、存在舌后坠等造成呼吸道梗阻,患者面临窒息的危险[1]。气道切开术可有效解决这一现象,及时缓解呼吸道梗阻,清除下呼吸道分泌物,避免误吸并便于临床进行机械通气治疗,但气管切开术是一种侵入性操作,切开气管后使气管与外界连接,上呼吸道屏障消失,损伤气管黏膜,破坏气道正常生理防御功能,从而在进行日常护理时易产生相关并发症,如肺部感染、医源性气道损伤、胃内容物反流及呼吸机性肺炎等[2]。本文现针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气管切开术后护理进展进行综述,内容如下。
气管切开术后患者由于气道内部环境暴露在空气中,减少上呼吸道对空气的湿化作用,气体不经湿化直接进入气道,因此气道分泌物变黏稠并附着于气管内壁,影响呼吸道纤毛运动,下呼吸道分泌物无法通过咳嗽等方式排除,造成呼吸道阻塞,而通过气道湿化可保护呼吸道黏膜纤毛,维护正常腺体功能[3]。临床相关研究表明[4],通过气道湿化可有效改善黏膜干燥问题,促进黏膜纤毛及腺体功能正常发挥,并有利于稀释分泌物,促进分泌物咳出。
1.1.1 湿化液的选择
生理盐水是临床常见的气道湿化液,在进行气道湿化时通常在100ml生理盐水中加入8万U庆大霉素、5mgɑ-糜蛋白酶及5mg地塞米松。生理盐水作为等渗湿化液,通过增加气道腔内水分起到稀释痰液的作用,并保证冲洗液的高渗性能,起到脱水收敛水肿气道壁的作用,但当其进入呼吸道蒸发水分后,生理盐水中氯化钠浓度不断增高,逐渐形成高渗肉芽,从而导致痰液黏稠形成痰痂,不易排出[5]。对此临床学者进行相关研究后发现[6],生理盐水中的盐分可在肺泡支气管内沉积,从而形成高渗状态引起气管肺水肿,而0.45%氯化钠溶液在进入气道后可再次浓缩,接近生理盐水的同时对气道无刺激作用。0.45%氯化钠溶液属于低渗溶液,进入气道后水分蒸发,留在呼吸道内的渗透压符合患者生理需要,保护呼吸道纤毛运动的同时不易形成痰痂,且不会增加痰液粘稠度,充分满足气道湿化要求,降低对气道及肺组织的损害,是临床刺激性呛咳剧烈的气管切开患者首选湿化液[7]。
1.1.2 湿化方法
临床常见的气道湿化方法包括以下几种:①间歇滴注湿化:用注射器抽取适量0.9%氯化钠溶液定时向气管内滴注,于患者吸气末沿导管壁缓慢注入,每隔30~60min滴入3~5ml,在进行吸痰操作前滴入1~2ml。②持续滴注湿化:一次性抽取50ml0.45%氯化钠溶液经微量泵持续注入,根据患者情况选择注入方式,患者携带氧气可将头皮针刺激氧气末端6~8cm处,湿化液随氧气吹入气道;未携带氧气的患者可剪去头皮针,将软管插入气管套管内3~6cm,紧贴气管壁固定。③雾化吸入:雾化吸入是目前临床常见的湿化气道方式,将面罩式医用雾化器导管连接中心供氧氧气流量,氧流量调节为8L/min,根据医嘱在雾化杯中加入湿化液及适量促进呼吸道内粘稠分泌物排出及减少黏液滞留的药物,如沐舒坦,促进排痰,改善呼吸状况[8]。
不同的气管内套管具有各自不同的消毒方式,如金属气管内套管每天煮沸消毒4次后浸泡在温水中,浸泡后采用套管刷清理被软化的分泌物,清洗干净后检查套管内有无异物,无异物即可放置在0.5%戊二醇溶液中浸泡30min,无菌蒸馏水冲洗后放置于气管套管内并关好活门,防止脱管;硅胶管不可用过氧化氢或酶清洗剂进行情绪,需根据说明书采取合适的清洗方式[9]。临床学者针对临床不同消毒液及消毒方式进行相关研究后发现,KX超强消毒剂浸泡2次消毒法所需时间短于临床常规煮沸消毒法,有效去除痰腥臭味并预防细菌病毒传播;而3%过氧化氢浸泡法、2%戊二醇浸泡法均具有显著消毒效果,但由于2%戊二醇不会腐蚀气管套管,并具有除臭效果,消毒所需时间较短,因此临床应用价值更大。
每日给予患者2-3次口腔护理,并根据患者口腔内情况选取合适的溶液,如真菌感染时涂抹制霉菌素,有溃疡时在溃疡处涂抹10%龙胆紫,口唇干燥涂抹甘油。定时观察患者鼻咽部是否存在分泌物,若存在分泌物需及时清除,保持呼吸道通畅,并密切观察患者痰液粘稠度、颜色,及时给予对症护理。
吸痰时选择质软、直径不超过气管套管内径1/2的吸痰管,均为一次性用物,吸痰前充分给氧,即吸痰前吸纯氧 5min,吸痰结束后 5min内仍给纯氧吸入,并调整患者体位,协助患者翻身、轻叩患者胸背部,使痰液向中央大气管聚集,吸痰时无负压的情况下插管到一定深度后,边旋转吸痰管边上提,以免损伤气道黏膜,整个过程不超过15s;所以在吸痰中需注意观察患者面容、生命体征,发现异常立即停止吸痰并通氧,吸痰后听诊肺部呼吸音以判断吸痰效果。
气管切开术是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常见的临床治疗措施,可有效改善患者呼吸状态,维持其正常呼吸功能,但术后相关并发症发生率较高,对患者预后造成较为严重的影响,因此为降低相关并发症发生率,促进临床患者康复,可通过相关针对性护理措施改善。为改善黏膜干燥问题,可采取气道湿化,并根据患者情况选择合适的湿化液及湿化方法,如临床刺激性呛咳剧烈的气管切开患者首选0.45%氯化钠溶液;同时通过对气管套管进行固定及消毒护理,避免出现非计划性拔管的同时减少感染率,降低肺部感染发生率,对患者康复具有显著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