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深度融合

2021-12-02 16:38张永鹏蔡雪丽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西关小学甘肃武威733000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西苑实验小学甘肃武威733000
数学学习与研究 2021年33期
关键词:数学知识融合信息技术

张永鹏 蔡雪丽(.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西关小学,甘肃 武威 733000;.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西苑实验小学,甘肃 武威 733000)

一、引言

新课改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质量提出更高要求,所以必须将先进信息技术融入实际教学中.但是,在信息技术与教学融合过程中仍存在诸多问题,比如,教师技术水平不佳、融合力度不足等.因此,教师需要不断进行技术优化和课程调整,推进教育教学发展进程.

二、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深度融合的重要意义

小学阶段的学生思想意识不够成熟,也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行为习惯,具有多动性、活跃性等特点,而数学又是一门具有较强逻辑性的学科,很难用语言和公式进行明确表达,所以,教师必须利用信息技术将数学知识直观化地呈现到学生面前,实现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深度融合,在避免课堂乏味、枯燥的同时,还能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进一步转变学生固有的思维模式.教师在这样的教学方式下逐步开展学习活动,切实达到培养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目的.除此之外,数学还具有一定的实践性,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向学生进行实践演示,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自主探究精神,从而实现未来全面发展.

三、现阶段信息技术和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融合情况

(一)教师信息技术水平不足

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师的专业水平、职业素养也需要不断优化提升.但是,从目前情况看,仍存在部分小学数学教师沿用传统教学方法的现象,教师没有紧跟时代发展和教育改革步伐,再加上受到应试教育思想束缚,没有对信息技术应用的重要作用进行充分认识,以致难以提高教学效果,极易使小学数学教学课堂存在枯燥、乏味的情况.虽然部分教师在课堂上已经开始利用信息技术,但是由于自身习惯和技术水平等多方因素限制,导致信息技术利用率较低,难以发挥出信息技术的实际作用,从而无法达到教学目的.除此之外,教师信息技术水平不足还与其思想意识具有紧密联系.部分教师认为由于年龄问题难以与时代共同进步,不懂得如何使用信息技术开展数学教学活动,没有正确理解信息技术的重要作用,而部分教师则认为小学数学教学不需要与信息技术相结合,认为这是一种既浪费时间,又起不到良好作用的活动,以致造成教师难以积极主动地提升自身信息技术水平,难以从根本上提升小学数学教学质量.

(二)信息技术与课堂难融合

首先,缺少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学科整合的资源.现阶段,由于课程改革工作的逐步推进,市面上的数学教材呈多样化方向发展,教材改编速度也较快,但是与教材资源相对应的信息技术资源更新速度较慢,且始终处于紧缺状态,难以实现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学科的高效融合[1].其次,教师信息技术基础薄弱,在数学课堂上难以将信息技术有效利用,不利于小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这主要是由于教师自身专业技能不佳,很难发现数学知识与信息技术之间的关联性,无法实现二者的高效融合,极易造成抑制数学教学可持续发展的情况.再次,教师没有给予自身工作职能清晰定位,仅仅停留在知识灌输层面,难以对学生的思想意识、逻辑能力进行有效培养.另外,还存在当信息技术融入后,教师由于过度将注意力转移到技术与教学融合上,从而忽视了学生对信息技术的接受能力和理解能力,导致学生对信息技术教学的过度依赖,难以培养学生独立自主的学习精神.最后,大部分教师不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信息技术资源开发中,也是造成信息技术与数学课堂难以融合的重要因素之一.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在信息技术资源开发方面没有相应的奖励措施,难以激发教师的资源开发热情,再加上资源开发的教师有限,部分教师不知道如何进行信息技术资源开展,从而难以实现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课堂的深入融合与发展.

四、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深度融合的优化举措

(一)运用微课嵌入实现情境创设

以新课程改革理念为依据,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必须以兴趣为动力,激发学生学习热情,促使学生充分发挥自身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的积极探索精神,同时帮助学生树立学习自信,为未来全面发展打下坚实基础.因此,教师利用微课嵌入的方式实现与课堂教学融和,凭借微课具有图文并茂、三维演示和动静结合的特点,实现人机实时交互,在激发学生好奇心的同时,还能创设教学情境,让课堂教学向形象化、趣味化方向发展,引导学生开展自主学习活动[2].除此之外,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利用信息技术创设教学情境,不仅有利于营造出良好的学习氛围,还能为学生拓展学习空间和渠道.教师通过对学生视觉和听觉等方面的刺激加深其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从而提升学生的课堂教学参与度.在此基础上,利用微课实现情境创设,还能加强教学内容与生活之间的联系,从而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与实际应用能力,为学生未来全面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例如,在学习小学人教版数学“轴对称”相关知识时,教师想要将信息技术贯串数学课程始终,首先需要利用其做好课堂导入工作,通过创设教学情境引出“对称”的概念.教师播放关于轴对称的相关视频:“动物园里举办了一场选美大赛,请同学们挑选出最美的动物伙伴是谁?其他小伙伴有什么不足之处呢?”通过视频,学生可以找出问题并积极回答“视频中小鸟缺少了一半翅膀、小鳄鱼的眼睛长歪了”……“最美的应该是天鹅,它没有什么问题.”“同学们对比一下,是不是天鹅的眼睛、翅膀等部位都处于相同位置的状态,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轴对称.”教师以此为基础引出本节课程主题,这样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课程参与积极性,接下来,教师通过提出问题“同学们还能说出日常生活中属于轴对称的东西吗?”帮助学生加强知识与生活之间的联系,提高其对数学知识的应用能力,从而营造出积极活跃的学习氛围,有利于推进小学数学教育的发展进程.

(二)利用移动终端提高教学质量

随着信息化、智能化社会的发展,教师必须在原有基础上突破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才能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健康发展.因此,教师要将培养学生综合能力放在首要位置.数学学科具有严密的逻辑性和高度的抽象性,单纯依靠教师的黑板绘制和学生想象力难以深化学生的知识理解,具有较强的局限性.因此,教师在小学数学教学课堂上合理利用移动终端信息技术,不仅能够实现同屏技术反馈教学成果,还能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使教师对每一名学生的学习情况能够及时了解,并对其课堂学习效果起到适时监督作用,有利于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和效率[3].

例如,在学习人教版小学五年级“长方体与正方体”相关知识时,教师可以利用移动终端操作和演示长方体与正方体的组成结构,并找出其中存在的差异特点,让学生全方位、多角度地观察物体形状的不同,同时,通过拼搭活动来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推理能力.之后让学生在手机端进行具体操作,教师从PC 端能够对学生的操作过程进行抓拍、视频录制等,及时捕捉到学生在实际演练中存在的问题或不足.教师通过问题整合在移动终端上进行讲解,促使学生深入明确长方体与正方体之间的共性与差异性特点.在此基础上,学生还可以将自己做的题目拍照上传到大屏幕上,与教师和同学分享.在此过程中,教师需要始终保持积极鼓励的态度,这样不仅能增强师生之间的交流互动,还能帮助学生树立学习自信,教师也能及时得到教学反馈,以此为依据可以优化教学设计内容,调整教学进度,从而可节约大量的教学时间,切实发挥信息技术的实际价值,从根本上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实际效能.

(三)交互电子白板增强教学互动

教师要想实现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机融合,必须转变原有的教育理念和模式,将信息技术和生本教学理念渗透到实际教学的各个方面,同时要不断创新信息技术,以及优化数据教学资源,其中交互电子白板的应用也是重要形式之一.在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运用交互电子白板能够将带有逻辑性、抽象性的数学知识直观地呈现给学生,对原有知识进行简化处理,从而形成具有动态性的知识内容,在概念理解、图形变换、方法演示等教学方面具有较强的应用价值,能够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程度,符合学生从空间感知到想象的认知发展过程,有利于增强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满足学生的发展需求.

例如,在学习人教版小学数学“图形与几何概念”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交互电子白板对图形进行动态处理,向学生多角度地展示图形变换,从而积极开展具有层次性的动态想象教学活动.以图形旋转为例,教师需要利用交互电子白板先展示出钟表图案,借助钟面指针来明确旋转三要素,其中包括:旋转中心、方向和角度,在列举出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等形状,以任意中心点为基准进行旋转的同时,还需要将其动态旋转路线用虚线表现出来,这样能够帮助学生明确图形的几何概念,加深对图形旋转知识点的印象,还能够激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为接下来图形变换设计做准备,而且能够让学生在直观条件下对几何概念进行主动构造,推进小学生的认知发展进程,为学生活动成果展示提供多样化手段,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信息与数学学科的综合素养.

五、小学数学课堂与信息技术的融合效果

(一)调动学生学习热情

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的融合能有效激发出小学生的数学学习热情,并增强其对该类科目的联想能力.具体来看,由于小学生的课堂注意力较难集中,再加上数学课程的枯燥性,该类形式降低了其对数学学习的理解,影响了其对知识的接受力.而在使用信息技术后,教师可利用不同形式的技术创造出多项教学情境,有效提升学生的逻辑思维.由于数学科目带有一定的抽象性与逻辑性,所以利用兴趣来提升学生掌握知识的能力属最佳教学方式.另外,信息技术的普及率越来越高,多数小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就会用到不同种类的信息设备,他们在教师的引导下,还会养成合理使用信息设备的良好习惯,为此后信息素养的提升奠定坚实基础.因此,将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课堂融合可取得较佳效果.

(二)改进课堂教学效率

在传统小学数学的教学中,信息技术的应用频率较低,导致教师的教学方式比较单一,在如此教学形式的影响下,小学生较难取得理想的学习效果.在融合适宜的信息技术后,教师已适时增加不同形式的教学方法.在信息技术与数学内容结合的过程中,学生可更加直观地观察到对应的数学知识,而图片、音频与视频等方式又会极大刺激学生的视觉、听觉.同时,在使用信息技术教授数学知识后,教师还可利用适宜的信息平台查询更多的专业数学知识,不仅有效延展了自己的知识面,而且及时地丰富了教学资源,为学生补充更多的数学知识,快速帮助学生解决其存在的实际问题,增强教师与学生在数学课堂上的互动性.比如,学生可利用电脑或手机等信息平台观看教师传授的各项内容,高效解决课堂内存在的各项难题,还会及时查看其他学生的解题思路,继而增强自身的数学能力.

(三)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小学生在学习数学科目的过程中,不仅要在该课程中学到适宜的数学知识、获得理想的考试分数,还要利用数学知识得到各项基础素养,即养成独立思考的能力与习惯.具体来看,在小学数学课堂内,教师在教授数学知识的过程中,应尽量增加该类课堂的趣味性,并利用风趣幽默的表达来吸引更多学生.针对小学数学课堂的教授而言,教师应适时明确课堂主体,即让更多的学生主动参与到该类课堂中,适时提升其对数学学习的自主权,并自动扮演该类课堂的引导者、辅助者,适时培育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此外,小学数学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可利用信息技术及时扩充知识素材,借助合适的课件帮助学生演绎推理或合理推理某项定理、公式,利用该类形式可有效增强学生对该项知识点的理解力.值得一提的是,在融合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课堂内容时,教师还可利用该类形态为学生总结出不同类型数学知识的结构,若学生了解该项数学知识的整体结构,不仅会增进对该项知识的理解,还会总结出较佳的数学学习方法,继而拥有更好的数学学习习惯.

(四)高效完成知识迁移

良好的教学方式能帮助教师完成知识迁移.一般来讲,随着小学年级的提升,数学知识的学习难度也逐渐加大,教师若不能将该类知识转化成小学生较接受的模式,无形中会增加其对数学知识的理解难度,也会降低小学生的学习兴趣.知识迁移属于重要的教学方式之一,其能利用教学形式的变换调动学生对该项知识的接受度,相关数学知识若能较直观地展现在学生面前,则该知识迁移可取得较佳效果.小学数学教师将信息技术与不同形式的数学知识高度融合,不仅增加了该项知识的直观性,也增进了学生对该类知识的记忆.因此,教师应在日常工作中不断学习先进的信息技术,精准掌控不同信息技术设备内的各项功能,定期维护与教学相关的各项信息设备,向更多小学生呈现出较为高效的数学课堂,在科学完成数学知识迁移的情况下,更好地改善数学教学效率,提升教学效果.

六、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新课改背景下,加大对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的融合力度,是满足现代化、智能化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同时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因此,教师必须不断提升自身信息技术水平,丰富信息教育资源,才能打造出和谐高效的课堂学习氛围.

猜你喜欢
数学知识融合信息技术
村企党建联建融合共赢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融合菜
节拍器上的数学知识
从创新出发,与高考数列相遇、融合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信息技术在幼儿教育中的有效应用
《融合》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