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桃李三千,不改杏林初心

2021-12-02 23:26王武亮
妇产与遗传(电子版) 2021年4期
关键词:淋巴管教授理念

王武亮

作者单位:450014 郑州,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如梦令·医路

初入杏林之路,从零蹒跚学步。博学精医术,传道授业感悟。一步,一步,三十多年医路。

岁月如梭,时光荏苒,医路37 载,蓦然回首,历历在目。行色匆忙的身影,精心动魄的抢救,触动心弦的瞬间……不得不说是一种从医人员的信仰,指引了我前进的方向,“医学生的誓言”铭记心间,用大爱和精湛医术为每一个患者的健康保驾护航。选择了这身白大褂,也就选择了守护生命的责任。回顾从医历程,始终秉承治病救人的信仰,砥砺前行,厚德载物,立德树人,以博爱为怀,不忘初心,不随波逐流,热爱自己的专业,用医者的细心让患者放心。

一路走来,尽是感动,感恩病患可贵的信任,感恩前辈的倾囊相授,感恩同事和家人的包容与谅解,感恩学生的勤勤恳恳、任劳任怨。作为一名从医三十余年的老大夫,我的感悟就是要做好三件事。

第一件事:先做人。做人要有好的品德、修养、操行,有敬业精神,有团结协助的精神,同时还要有情义、有担当。为人处事不露锋芒,不张狂,守愚藏拙而不乏革故鼎新,踏实走稳每一步,才能获得别人的尊重,才能有收获的欣慰和愉悦之情。正如裘法祖院士所教诲的,做一个好医生,首先是做一个好人,做一个诚实的人,一个谦虚的人,一个尊重他人的人,一个能容人的人。

我的学生曾这样问过我:您和陈春林教授、凌斌教授性格完全不同,可为什么你们三人关系那么好?我的回答很简单,就是尊重、真诚和欣赏。用陈春林教授的说法就是,我有想法,凌斌教授有思想,他有办法。每个人对事物都各有见解,擅长的领域也不尽相同,善于倾听,相互分享,懂得从对方的思维和关注点去救偏补弊,通过真诚的交流和思维的碰撞,相得益彰,才能做出一些有益的事情。

作为一名医者,要有严谨的医学态度和理念。初入临床,我的老师郑英教授曾讲过一个故事:“我在菜市场见到一个卖肉的,寥寥几刀便把动物分离得骨是骨、肉是肉,下刀之精确如庖丁解牛;如果外科只是为了手术,我教他做人体手术,不出三个月,这个伙计也可能将手术做得很漂亮,但仅仅是一个手术匠,而不能称为医生”。郑老师讲的故事让我体会到,作为一个医生,我们所做的手术绝不仅仅是为了手术,正如郎景和院士提到的,“手术不仅只是技巧,更重要的是决策”。所以,我们在临床实践中要认真践行郎院士提出的五个临床决策的基本原则,即全面的考量或考虑、充分的事实或证据、周密的设计或方案、审慎的实施或操作、灵活的应急或应变。郑英教授告诉我们,在手术过程中,不认识的东西要手下留情,千万不要随意切开或切除,因为人体可能存在着一些解剖上的变异。郑老师的话让我深刻领会到在手术时我们心中要时刻有解剖,下刀之前清楚明白在做什么,要“做解剖型手术,做自己明白的手术,做别人能够看得懂的手术”。在我随后的工作中,通过反复揣摩、实践,方能将老师的技术和理念“继承”下来,成为和老师一样的“解剖型术者”。多年以后,在和陈春林教授成为好友之后,我们的理念也不谋而合了。陈春林教授近年来致力于妇科临床解剖的基础研究、临床实践和传道授业,创办了有着妇产科界“黄埔军校”之称的解剖班,为国内妇产科界培养出一批又一批的中青年才俊。正如解剖班教学理念一样,外科学要有“清清楚楚解剖,明明白白手术”的理念,心中有解剖才能庖丁解牛且游刃有余。同时,我也要将这一理念毫无保留地传承给下一代的青年医生。

第二件事:开拓创新。不断创新是医学之魂,做一个好医生要讲“德”,而重德贵在创新。医学领域创新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患者的健康,是对已有医学知识、理论、技艺、方法、范式等方面的超越,在临床工作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通过日复一日的积累、脚踏实地的摸索来解决问题。

发现问题要勇于质疑,不但要虚心借鉴他人的经验,还要动手动脑潜心研究,才能总结出更好的解决问题方法。腹主动脉旁淋巴结清扫术是妇科难度极高的手术,既往我们发现,切除了淋巴结术后几天内,患者的引流液变成了“牛奶”,前辈们的经验是禁食观察、持续引流、等待引流液的自然变清。我一直为这个问题所困扰,查了不少文献,也咨询了不少同道,螺内酯、阿托品、生长抑素、奥利司他等这些药物也都有在用,疗效也尚满意。但总归是亡羊补牢式的治疗,我就提出一个问题,能否通过改良手术操作减少乳糜漏的发生。一次偶然的机会,2015年姚书忠教授分享了一个病例,是一个淋巴结切除术后乳糜漏常规保守治疗效果不佳的患者,在二次探查术前口服花生油,术中找到了发生乳糜漏的淋巴管并进行了夹闭,从而缓解了患者的症状。受此启发,我开始尝试让一些患者术前口服花生油,结合荧光腹腔镜,实现了术中肠道淋巴管和盆腔淋巴管的双通路显影,使得我们能在术中及时发现和夹闭淋巴管、降低淋巴漏和乳糜漏发生率。

作为一个普通的临床医生,可能没有能力做出一些突破性的重大创新,但要时刻有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通过传承前辈的经验和借鉴同道的见解,触类旁通,在小小的地方做一些小小的创新,也许会积少成多、积小成大,万一在医学滚滚长河中成为一朵小小的浪花呢?

第三件事:传承。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我们忙碌半生,诊治患者无数,亦不断收获经验和教训、论著和荣誉等等,实则都已是过眼云烟。科主任事业的最大成就莫过于培养的学子可堪重托,正如我们的家庭中孩子才是最大的财富,这是我担任妇产科主任以来一直坚持的信念。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不仅要教给学生必要的知识,还要教授学生为人处世的道理与可贵的人格品质。在团队中,要强调“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做一个善于包容的人,用欣赏的眼光看待他人,取其长处,不计个人得失,取长补短配合完美才能将团队的力量发挥到最大。正如陈可冀院士所提到的,教导学生要有责任心、用心、耐心、真心、好奇心和爱心。教学相长,提倡尊师爱生、宽严相济,老师和学生应该是朋友、同道,要多沟通、多交流,说真话、办真事、讲真情、求真知。因此在科室,我倡导“老帮青”“师带徒”,希望能培养出一批优秀医生,成为科室负责人或中坚力量,形成一个老中青三代医师各有担当、有一定影响力的人才梯队。我们的团队也得到了省内外同行的赞许,并在2019年荣获河南省教科文卫工会委员会“师带徒”标兵荣誉称号。

杏林穿梭三十七载,忙忙碌碌,虽无惊天动地之创举,亦有脚踏实地的些许耕耘,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猜你喜欢
淋巴管教授理念
建筑设计应对低碳理念的相关思考
环保节能理念在建筑给排水设计中的应用
有用的关节“下水道”
——淋巴管系统
儿童小肠系膜淋巴管瘤伴肠扭转1例
建筑设计应对低碳理念的相关思考
足部淋巴管分布的研究进展及临床意义
扁桃体淋巴管瘤一例
田教授种“田”为啥这么甜
低碳理念在建筑设计中的融入
刘排教授简介